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渤海军被隋军杀得节节后退,但他们即将面临更严峻的局面,一万隋军骑兵已悄然杀至,他们刚刚在南面三十里外击溃了两万渤海军,顾不得追杀败兵,又转道北上突袭渤海军主力。

此时一万隋军骑兵就埋伏在北方一片低缓的山坡后,裴行俨单枪匹马立在山坡上,豹子一般的眼睛盯住了渤海军大旗,张铉给了他自主出击的决定权,他随即可以出击。

裴行俨见渤海军被杀得节节后退,主力军队离自己的埋伏处越来越近,已经不到百步,他举槊重重一挥,厉声大吼,“立功的时刻到来,杀啊!”

“杀啊!”

一万骑兵俨如溃堤的海潮,冲下山岗,向已经面临崩溃的渤海军汹涌杀去,突然杀至的隋军骑兵使高烈措不及防,他心中已十分慌乱,骤然间腹背受敌,他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但他士兵却没有犹豫,在如大潮般杀来的隋军骑兵冲击下,所有人都肝胆皆裂,大多数人同时想到了逃命。

可就算逃命也不是那么容易,军队阵型太密集,士兵不知道东南西北,只是盲目乱跑,使军队更加混乱无序。

隋军骑兵飞驰而至,他们在马上射箭,箭如雨发,将渤海军射得一片人仰马翻,瞬间,隋军骑兵杀进了敌军群中,隋军虽然没有组成阵型,但队伍并不混乱,他们百人为一队,在旅帅的率领下,在渤海军群中奔驰杀戮,毫不手软,他们像无数把锋利的匕首,将渤海军割裂得七零八落,死伤惨重。

高烈已经绝望,他知道败局已定,也顾不上军队,和高覃一起在五百亲兵的拼死保护下向东北逃窜,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骑马飞奔来报,“启禀会主,穆将军即将赶到,他正带着一支六千人的军队从东面杀来,穆将军恳求会主不要北撤!”

高烈大喜,或许穆遂新能控制住渤海军的混乱,也能组织起反击,他心中顿时升起一线希望,立刻对这名报信兵道:“速令穆将军组织军队反击!”

穆遂新刚从东南面赶来,只比隋军骑兵晚了一步,尽管他的两万军队在一万隋军骑兵的重击下迅速溃败,但由于隋军骑兵没有彻底歼灭他们,使穆遂新又集结起了六千余人。

此时他们还在两里之外,远远看见了从山坡上冲出来的隋军骑兵,穆遂新顿时心急如焚,命令士兵反击隋军,他亲率领两千士兵飞速赶来营救主帅。

这是一幅极为壮观的景象,数万渤海军在混乱中仓惶逃命,他们绝大部分都已心寒胆裂,无心应战,三万隋军在敌群背后追赶杀戮,一路伏尸累累,而在两三里外,另一支万人隋军骑兵却在四周围堵追赶,渤海军走投无路,纷纷跪地投降。

这时,穆遂新接应到了高烈,尽管他想重振旗鼓和隋军决战,但他毕竟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大将,他看出败局已无法挽回,与其全军被歼灭,还不如让会主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穆隧新当机立断,奔上前大喊道:“会主,败局已无法挽救,会主可先突围,我来断后!”

“穆将军说得对,会主速速北撤,我也留下。”

高覃上前抢过高烈的金盔戴在自己头上,大喊着催促高烈离去,“会主快走,再迟疑就来不及了。”

高烈披头散发,他心痛万分,嘴唇都快要咬破了,但局势已不容他矫情告别,他只得低吼一声,挥鞭抽马,拼命向北奔逃,亲卫也分为两队,一队三百人跟随高烈,另一队两百人举着渤海会的王旗跟随在高覃身边。

裴行俨率领一千精锐骑兵在乱军中找到了高烈的亲卫队,骑兵凶猛异常,一次次冲击护卫高烈的军队,三千渤海军士兵在穆遂新的指挥下拼死抵抗,他们虽人数占优,却远远不是骑兵的对手,抵挡不住隋军骑兵攻势,阵型渐渐被撕裂了。

裴行俨忽然看见了头戴金盔的‘高烈’,就在他不远处八十步外,他立刻摘下弓箭,一直盯着高烈的动向。

当十几名亲卫保护高烈从左侧杀出,他的整个侧面便暴露在裴行俨视野下,裴行俨毫不犹豫,张弓便是一箭,箭力强劲,从侧面一箭射穿了高烈的脖子,高烈一声闷叫,栽下马去。

裴行俨大喜,他挥舞长槊迅猛杀上,一连刺死十几的亲卫,冲到高烈身边,此时高烈还没有咽气,倒在地上挣扎,被裴行俨拔出佩刀一刀劈下,脖颈一分两段,人头飞出两丈多远。

裴行俨用槊尖挑起人头,手举金盔飞驰大喊:“渤海会主已死!高烈已死!”

张铉就在等待这一刻,当他看见挑着人头飞驰的裴行俨,他便知道高烈已死在裴行俨手中,让稍稍松了口气。

但战场上发生了另一幕却让张铉始料不及,数千名忠于渤海会和高烈的败军却不断在穆隧新身边集结,高烈之死使这些溃散的军队居然又渐渐恢复了报仇的战意,穆遂新振臂大喊:“为会主报仇!和隋军决一死战!”

“决一死战!”

张铉当即下令,“传令全军暂停追击败兵,重新集结!”

‘呜——’

隋军号兵吹响了集结号角,三万隋军士兵停止追击,迅速从四面重新集结,骑兵也迅速回队,从北面截断敌军的退路。

两支军队形成了前后夹击的形势,准备彻底歼灭最后这支不肯投降的渤海郡士兵。

但张铉万万没有想到裴行俨认错了人,所杀之人并非高烈,而是另一个渤海会重要人物高覃,他更没有想到穆遂新率领数千士兵拼死一战的真正目的并非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掩护高烈逃脱隋军追击。

四千渤海残兵集结在大将穆遂新的身旁,他们此时已经没有退路,要么投降,要么战死,但穆遂新丝毫没有投降之意,他死志已立,率军和隋军决一死战。

黄昏的余晖映照下,原野仿佛被野火点燃,西面一里外便是沱水,河面波光粼粼,高烈在三百骑兵的簇拥下正顺着沱水向北仓惶奔逃,在他们身后数里外,更是无数茫然奔逃的败兵。

但高烈已经被隋军吓破了胆,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念头停下战马收拢败兵,只想着拼命北逃,逃到辽东,逃到高句丽去。

隋军主力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经验丰富,更重要是他们士气高昂,渤海军大旗和高烈的人头就在队伍之前,他们此刻面对的是却一支完全绝望、背水一战的渤海会最后军队。

四万对四千,隋军已经将最后的军队团团包围。

“骑兵突击,杀无赦!“

张铉一挥战刀,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战场太小,容不下四万大军集体屠杀四千人,一万骑兵足矣!

“杀啊!”

一万骑兵手执长矛,风驰电掣般向四千渤海军士兵,战马奔腾,喊杀声震天,他们仿佛千万头饥饿的草原野狼扑向一群已经没有逃跑机会的绵羊。

.......

大业十三年五月,齐国公、右翊卫大将军张铉率四万隋军步骑军在饶阳县北大破八万渤海军,以死伤两千余人的微小代价,斩敌二万五千人,渤海军全军溃败,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战绩,正是这一战,在河北活动了三十余年的渤海会几乎被青州隋军灭亡。

渤海会主高烈逃亡去了高句丽,渤海会在河北的根基被彻底拔掉,只剩下一支在中原的势力由高慧率领,但他们也迅速销声匿迹,不知所踪。

两天后,张铉整军完毕的青州大军兵临饶阳县城下,窦建德袒露上身率领文官武将出城投降。

609。第609章 窦威让步

窦建德投降也一点也不让隋军将士意外,只剩下几千弱旅的窦建德拿什么抵挡隋军,除了投降,他已无路可走。

张铉接受了窦建德投降,同时准许他回家乡漳南县养老,他的守下将领愿意投降者可接受,愿意回乡者也不阻拦,又将窦建德仓库中的钱粮分发给窦建德军中将士,让他们各自回家务农,至此,窦建德的军队被彻底解散。

入夜,张铉安抚了最后一批窦建德的将领,让军士带他们回帐,张铉着实有点疲惫了,便命亲兵端来一盆滚水烫脚,这时,外面传来罗士信焦急的声音,“我有重要事情要禀报大帅,快让我进去!”

“将军,大帅已经很疲惫,若没有紧急军情,还是明天再说吧!”

张铉知道罗士信的急脾气性格,如果不让他说出来,恐怕他一夜都睡不好觉,便笑道:“让他进来!”

片刻,罗士信快步走了进来,躬身道:“参见大帅!”

“你又着急什么?”张铉笑问道。

“大帅,窦建德绝不能留,留他有后患,必须杀了他!”

“你这么晚跑来就是为了说这个?”

罗士信叹口气,“本来卑职白天就想告诉大帅,但一直没有机会,卑职刚刚听说窦建德将被连夜送回漳南县,卑职心中着急,此人真不能让他回去,他只是暂时受挫,野心未泯,一旦我们大军南下,河北出现空虚局面,他一定会东山再起,一定要杀了此人,以绝后患。”

张铉见罗士信说得十分诚恳,便笑了笑道:“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留他会有后患,但现在还不能杀他,杀了他,会寒了那些刚刚投降我的窦建德旧部,所以我会暂时放过他,让他回老家,同时会派人监视他,就像当初监视左孝友一样,他如果安心养老,倒也罢了,如果他再生异心,那就休怪我对他不客气。”

罗士信这才明白主帅的心意,他沉默片刻道:“既然主帅也不放心他,不如在半路杀了此人,就说是被渤海会余孽所害,或者找一个外貌神似的替身去漳南,反正他妻儿已死,是真是假也没人知道,大帅觉得如何?”

张铉笑着摇摇头,“这样做并没有意义,凡事都有利有弊,留着窦建德也未必是坏事,说不定还有用他的一天,只要严密监视,相信他也翻不起浪,你就不要担心了,早点回去休息吧!”

罗士信无奈,只得行一礼,转身回去,走到帐门口他又停住脚步,回头问道:“我们下一步是攻打宋金刚吗?”

张铉笑着点了点头,“我准备邀请罗艺与我共灭宋金刚,就不知他是否有这个兴趣?”

......

就在青州隋军在河北进攻渤海会的同一时刻,关中的战事也进入了白热化,此时李渊军队人数已增至二十万,主要是关中各地乱匪投降以及关陇贵族各大家族藏匿在庄园内的庄丁汇聚而成。

李渊大军围困长安城已进入第五天,大军昼夜攻城,城头士兵拼死抵抗,双方死伤无数,战事十分惨烈。

长安城内早已实行了严格的宵禁,同时白天也有戒严,每天只有中午和黄昏各一个时辰允许居民离家外出购买食品,大街上到处是巡逻的士兵。

阴世师下了严令,无论是什么来头,只要违反了禁令,一律抓捕,说到底,这条禁令是针对长安城的关陇贵族,阴世师担心他们暗通李渊,几乎每个家族的府宅都被严密监视。

中午时分,放松时间刚至,一辆马车便驶出了务本坊的独孤府宅,独孤府也一样被暗哨严密监视,只要出来三个以上的人都要被拦截。

马车明显没有违规,只有车夫一人,两边车窗也开着,乘客只有一人,正是独孤顺,外面监视他们的暗哨便没有干涉,任由马车离去。

马车内,独孤顺着实忧心忡忡,如果说长安城内还有第二人比守军主将阴世师压力更大,那便是独孤顺了,独孤顺着实没有想到李渊进兵会如此迅速,如此势如破竹,连名将屈突通都投降了李渊,攻下长安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独孤顺一直支持元家在弘化郡起兵,但他没有想到武川府储藏在弘化郡元氏庄园的数万石粮食会不翼而飞,虽然元家口口声声说查不到责任者,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件事只能是元家所为。

尽管独孤顺想将此事不了了之,但关陇各大家族都不接受他的方案,众人一致转而支持李渊,现在武川府中,除了他独孤氏和元氏外,其他家族全部支持李渊,这让独孤顺十分尴尬,不仅如此,他在家族内部遭到了强大的压力,族人纷纷抨击他的顽固糊涂,丧送独孤家族的利益。

此时,独孤顺自己也知道了他犯下的错误,万般无奈,他只得再次去求窦威,看窦威能不能帮助自己。

马车在窦府门前缓缓停下,独孤顺走下马车,直接向窦府大门内走去,他已感觉到周围有人在监视窦府,和监视独孤府一样,但此时他顾不上会造成什么后果了。

独孤顺亲自敲了敲大门,片刻,旁边的小门吱嘎一声开了,露出窦府管家警惕的眼睛,管家一下子认出了他,连忙道:“原来是独孤家主,快快请进!”

独孤顺走进宅门,低声问管家道:“你们老爷可在?”

“当然在,现在管得如此之严,老爷能去哪里?请随我来。”

独孤顺跟着管家一路进了内宅,在一间小院前稍等片刻,窦威便笑呵呵迎了出来,“真没有想到,独孤兄这个时候会来,时间不多,快请进吧!”

“打扰贤弟了!”

独孤顺也不和他客气,便直接进了院子,两人在房间里分宾主落座,独孤顺也不含糊,直接开门见山道:“我想贤弟应该知道我的来意。”

“独孤兄为叔德而来?”窦庆笑问道。

独孤顺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因为元旻之死我才答应支持元家,但怎么也想不到计划不如变化,叔德进兵如此之快,我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了。”

窦威当然明白独孤顺的心情,他现在应该十分懊悔,原本独孤家族可以成为最大的赢家,但现在被自己抢了先机,恐怕独孤家族最后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但窦威一点也不同情独孤顺,这是他自做自受的惩罚,他站错了队,难道还想让别人给他当替罪羊不成?反正窦家是不会把利益转让给他。

窦威喝了口茶,没有吭声,独孤顺知道,自己若不拿出一点诚意,窦威也绝不会帮他,他苦笑一声又道:“武川府会主之位我当之有愧,我已决定退职,让大家另选贤能。”

窦威笑了笑,“说到武川府,我倒觉得没有再存在的必要了,一旦叔德进了长安城,武川府的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兄长说对不对?”

独孤顺默默点头,一山不容二虎,武川府明显是分李渊之权,大隋或许能容忍,但李渊却绝不会容忍,看来窦威并不接受自己的会主之位,这时,独孤顺忽然觉得自己什么都拿不出,他一时找不到话说,也随之沉默了。

窦威也知道独孤顺毕竟是李渊舅父,将他逼得过分也对自己不利,只要自己能拿到利益大头,适当让一让步,给独孤家族一点利益,也可以使自己得个人情,反正李渊也不会太苛待自己的舅父。

想到这,窦威笑道:“独孤兄也不用着急,就算叔德进了长安,也不意味他就得了天下,还有河北青州的张铉,中原的瓦岗军,还有洛阳、江都隋朝势力,还有南方势力,叔德将来还有很多严峻考验,兄长可以以后再全力支持他,相信他一定会回报兄长的支持。”

独孤顺要的就是这句话,他当然知道自己支持李渊可以从长计议,关键是窦家肯不肯把机会让一点给他,要知道窦家是李渊的坚定支持者,现在成为了关陇贵族的天然领袖,没有窦家的答应,李渊还真不敢轻易与独孤家和解,所以只要窦威答应让渡机会,李渊那边就好说了。

独孤顺长长松了口气,笑道:“还有一事我想和贤弟商量一下,就是关于江都。。。。。。”

不等独孤顺说完,窦威便摆摆手,“江都之事兄长不用与我商量,一开始我就表过态,我不参与江都,现在依旧是这个态度,兄长自己做主便可。”

窦威态度十分明确,他绝不参与江都之变,这一直是独孤顺和元家策划,他以前没有参与,现在就算独孤顺邀请他参与,他也没有一点兴趣,毕竟这是推翻大隋君主,窦家犯不着蹚这淌浑水。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