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各有志,我不认可关陇贵族,不愿为其效忠,就这么简单。”

罗艺负手走到窗前,半晌,他冷冷道:“你是想投降张铉吗?”

“谈不上投降,我只是想为河北民众尽一份力,如果张铉不嫌我愚钝,我倒愿意为河北一县吏。”

温彦博说得很直白,他准备为张铉效力,但他也留了一点余地,只想做河北的地方官。

可罗艺知道温彦博的才华,也不是当地方官那么简单,一定会成为第二个房玄龄,他怎么也不会把温彦博放给张铉,更重要是,李渊在信中点名要温彦博,如果自己把他放走了,怎么向李渊交代?

罗艺重重哼了一声道:“如果我不放你走呢?”

温彦博淡淡道:“把我留下我也不会效忠李渊,留下我又有什么意义?我与都督相交一场,为何不做个顺水人情,至少让我还记得都督的恩德。”

罗艺被说得哑口无言,半晌道:“并非是我不通人情,孙连仲和杨孝廉我也放他们走了,但先生不一样,先生是唐王指定要的人,如果唐王放先生走,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我不能擅自放人,先生回家去好好想一想吧!”

罗艺随即喝道:“来人!”

几名亲兵出现在堂下,罗艺冷冷道:“送先生回家去休息,不准任何人来打扰温先生。”

温彦博知道自己被软禁了,他也不说什么,拱拱手便快步离去。

望着温彦博的背影走远,罗艺的脸色极为难看,若不是看在他兄长是温大雅,自己非好好收拾他不可,杀一儆百,看谁还敢和自己讨价还价。

。。。。。。。。。

上谷郡,一万隋军驻扎在郡治易县城内,由大将徐世绩统帅,这也是张铉的过人之处,他用人不疑,虽然徐世绩投降张铉并没有多久,张铉便让他独当一面,而且没有监军,这让徐世绩十分感动,他也更加小心翼翼,尽量多派人去向张铉送信禀报,不会让别人抓住自己的把柄。

这天下午,徐世绩正在军营内巡视,忽然有士兵奔来禀报,“徐将军,大营外来了一个驼背老者,他说是幽州温彦博派他来送信给大帅!”

徐世绩一怔,他当然知道温彦博,并州十分有名的文士,号称才高九斗,据说此人是罗艺的军师幕僚,他怎么会送信给大帅?

徐世绩便快步向向大营外走去,大营门口站着一名年迈的老者,背驼得厉害,手中拄着一根竹竿,正探头眼巴巴向大营内看,士兵指了指他,“将军,就是此人?”

徐世绩走上前道:“我便是上谷郡青州军主将,老丈有什么事?”

“齐国公不在这里吗?”老者问道。

“我家大帅目前在河间郡,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会派人去转告大帅。”

老者正是温彦博派人的送信的单叔,他用了三天时间才赶到易县,此时温彦博一家已经被软禁三天了,罗艺已派人去长安给李渊送信,怎么处置温彦博,他需要得到李渊的指示,在没有得到明确指示前,温彦博暂时没有什么危险。

但就算是这样,单叔依然心急如焚,他听说张铉不在军营,脸上露出了极为失望的神色,但要他再去跑河间郡,估计也没有时间了,他只得哆嗦着掏出温彦博写给张铉的亲笔信。

“请将军立刻派人把这封信送给齐国公!”

616。第616章 大军压境

张铉的数万大军目前驻扎在河间县,在扫荡了高士达和窦建德,剿灭渤海会后,张铉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安抚各郡县官员、拜访世家豪族,尽快让河北人心稳定。

而青州军的作用则是继续清剿小股残匪,防止河北再度爆发大规模匪患,十几支各五百人的军队活跃在河北各郡,配合地方官府剿灭小股余匪,这是非常得人心的举动,受到了各地官民的强烈支持。

河间县青州军大营内,新任监察寻访使宋正本正向张铉汇报各地的官员任职情况。

宋正本和凌敬是最受张铉重视的两名窦建德旧部,两人都是有大才之人,在投降张铉后,很快便受到了张铉的重用,宋正本被任命为监察寻访使,凌敬则被任命为判官。

“这是三十六名乡老的联名诉状,控诉高阳县令何璘鱼肉百姓,假借朝廷私下征收重税,其兄长内弟强行霸占良田数百顷,卑职都进行了核实,除了放火烧毁白玉酒肆还查不到证据,其他举控基本上都属实。”

张铉负手站在帐前,久久沉思不语,良久,他问道:“监察的意思呢?”

宋正本沉吟一下,缓缓道:“现在河北各郡官员都在关注大帅的一举一动,如果说贪赃枉法,我估计大部分官员都难逃其责,毕竟朝廷已经很长时间管不到河北,大帅掌控河北不久,根基不稳,如果动作过大恐怕会使河北不稳,卑职建议可记录在案,秋后再算帐。”

张铉叹了口气,“就怕放过他,官场是稳了,却伤了民心,而且给河北官场一个很不好的暗示,治病才能救人,发现病不治,只会误了其他病人。”

说到这,张铉又沉默了片刻,回头对宋正本道:“我还是那句话,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这个县令可以用别的借口处罚,比如私通高句丽,全家男子皆处斩,财产全部没收,杀一以儆百!”

宋正本欣然点头道:“大帅这个办法不错,既可震慑河北官场,又不至于引起恐慌,同时也能平息民愤,可谓一箭三雕,卑职赞同。”

“这件事你去处置吧!行监察之权,我会让高阳县的军队协助。”

“卑职遵令!”

宋正本行一礼退下去了,张铉随即写了一份手令,交给亲兵去找罗士信。

这时,张铉看了一眼旁边一名欲言又止的亲兵,问道:“什么事?”

亲兵上前行一礼,将一只信筒呈给张铉,“这是徐将军从上谷郡送来,说是紧急情报。”

张铉立刻从竹筒中倒出两封信,一封竟然是幽州温彦博写给自己的信,张铉不由一怔,他又打开另一封信,这却是徐世绩的信。

张铉打开信略略看了一遍,他立刻放下信,又打开了温彦博的信,急急看了遍,不由又惊又喜,温彦博希望能为自己效力。

张铉当然知道温彦博,赫赫有名的并州才子,唐初名相,因为他兄长温大雅的缘故,温彦博也跟随罗艺投降了李渊,却不知道他为何又想投靠自己。

张铉立刻吩咐亲兵,“速去请房军师过来!”

张铉又负手在大帐中沉思踱步,温彦博确实来得很是时候,随着自己控制的地盘扩大,他对人才的需要愈加迫切。

张铉也曾考虑举行一次科举,但房玄龄委婉劝他,过早举行科举会遭到河北士族的抵制,对他争取河北士族很不利,要等坐稳天下后再考虑公平。

张铉也认可房玄龄的劝告,隋朝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推行科举触犯了大多数士族的利益而灭亡,但隋朝的科举却又成全了唐朝,隋朝成为了先烈,而唐朝成为了先行者。

他和李渊争夺天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才的争夺。

这时,房玄龄出现在帐门口,笑道:“大帅有重要事情找我吗?”

张铉点点头,把徐世绩和温彦博的信递给他,“军师看看这个。”

房玄龄走进大帐,接过信看了看,笑道:“看来要恭喜大帅了。”

“可现在的问题是温彦博已经被罗艺软禁,我怎么要罗艺放人?”

房玄龄笑了笑,“办法其实就两个,一个是交换,用资源和罗艺换人,第二个就是逼迫,逼罗艺放人。”

张铉想了想,问道:“军师的意思呢?”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所谓千金买骨,大帅为了人才不惜大动干戈,消息传出去,对吸引天下人才大有好处。”

张铉点了点头,房玄龄的建议说到他心坎上去了,这时,张铉又想起一事,对房玄龄道:“上次提到科举之事,虽然现在不适合举行科举,但我觉得招贤却无妨,我们不如在齐郡设立招贤馆,招揽天下贤才,军师觉得怎么样?”

房玄龄略略沉思片刻道:“如果大帅不在意朝廷非议,倒也可行。”

“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比起招揽贤才,一点点非议实在算不上什么?”

“既然如此,大帅尽管施行,我没有一点意见。”

张铉笑道:“这件事回去再说,逼罗艺放人才是当务之急!”

………。

张铉当即下令,三万大军立刻集结北上,三天后,青州隋军渡过了巨马河,杀到了固安县,固安县是涿郡的南大门,一旦固安县失守,隋军便可直接杀到蓟县。

因此固安县的位置极其重要,罗艺在这里部署了三千守军,由他的心腹大将李行方坐镇。

就在隋军杀到固安县的同时,罗艺之弟罗寿也正好在固安县督促城池增扩工程,这也是罗艺的决定,与其指望李渊,不如考虑如何自保,抢在青州军北征之前,加固加高几座重要城池便是迫在眉睫之事了。

罗艺便将这件大事交给了兄弟罗寿,第一批加固城池有三座,一是西面的涿县,一是南面的固安县,再其次便是东面的雍奴县。

罗寿刚从涿县过来,正好在固安县遇到了青州军大军北上,三万青州来得十分突然,令固安县守军措手不及,罗寿来不及退出,固安县便被团团包围。

县城内的守军乱成一团,上千名士兵跟随李行方守在东南方向一段缺口内,这段近一里的城墙过于破旧,刚刚被全部拆除,新墙还没有开始修葺,青州军便杀到了城下。

千名士兵用泥土袋简单堆砌成一丈高的防御工事,士兵们张弓搭箭,紧张地注视着城外的敌军。

这时,罗寿匆匆走来,紧张地问道:“有进攻迹象吗?”

“目前暂时还没有。”

李行方叹了口气,忧心忡忡道:“我已经发鸽信给都督了,就不知道援军是否赶得上。”

罗寿很了解自己的兄长,在这种情况下兄长肯定是保蓟县,不会来救固始县,他们只有自己想办法突围。

就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高声禀报道:“将军,都督回信!”

李行方连忙接过鸽信打开,罗寿也凑上前细看,两人的心顿时凉了半截,鸽信上只有两个字,‘突围!’

李行方半响苦笑道:“青州数万大军围困,我们强行突围,不知能有几个人活着回去?”

罗寿也叹了口气,“可现在除了突围,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只要对方大军一次进攻,县城就失陷了,还不如趁对方没有完成部署,直接突围出去。”

李行方看了看仓促搭建而成的泥袋墙,便点点头道:“将军说得不错,突围宜早不宜迟!”

………。。

617。第617章 交换人质

三万青州隋军将固始县团团包围,张铉骑在战马上,远远注视着城墙的缺口,他之前便得到斥候情报,罗艺正在抓紧时间修葺涿郡各县城墙,所以对固始县城墙出现这么大一个缺口并不惊讶。

旁边罗士信急切道:“将军,下令进攻,卑职保证一战便可击溃守军,杀进县城内!”

张铉摇了摇头笑道:“你没发现刚才泥袋墙背后的士兵都没有了吗?如果我没有猜错,对方马上就要突围了。”

张铉随即令道:“传令北城苏将军,若敌军突围,不要与他们缠斗,让他们北上,然后从后面追赶!”

亲兵得令飞奔而去,张铉又令道:“令裴将军的骑兵先一步北上,给我布下天罗地网,不准任何人逃脱!”

张铉一一部署,罗士信顿时有点急了,“大帅,没有我的事情吗?”

张铉微微笑道:“你率五千军攻城,就像你刚才自己所言,一战便击溃敌军防御,杀进城内!”

罗士信翻身上马,大吼一声,“左军跟我上!”

罗士信手舞大铁枪,一马当先,率领五千士兵向城池缺口杀去,固始县没有护城河,两百步长的泥袋墙胡乱地堆砌着,旁边还有一段十几丈宽的缺口没有来得及用泥袋墙堆满。

士兵们都已经撤离了防御线,列队在北城门内,等待着出城突围的命令,缺口两边只有十几名士兵在观察情况,他们见青州军士兵如潮水般杀来,顿时吓得向北城飞奔而去,一边大喊大叫,“青州军杀进城了!青州杀进城了!”

在北城处的罗寿听见了士兵的叫喊声,立刻对李行方道:“来不及了,立刻出城突围!”

现在离天黑还有半个时辰,李行方本想再等一等,但形势已经不给他机会,他只得咬牙令道:“开城突围!”

城门缓缓开启,吊桥放下,三千士兵在罗寿和李行方的带领下向城外奔去,城外苏定方率领的一万军队如劈波斩浪般向两边闪开,让这支军队突围。

虽然罗寿和李行方深感惊讶,但他们来不及细想,只管拨马奔逃,苏定方盯住了罗寿,罗寿头戴银盔,和别的将领完全不同,明显是一名幽州高官。

他抽出一支狼牙箭咬在口中,催马向罗寿追去,离罗寿不到百步,苏定方张弓搭箭,一箭射向罗寿战马,这一箭射得又狠又准,正中战马前腿,战马顿时一声长嘶,重重摔倒在地。

罗寿被掀翻落地,战马压住了他的身体,腿骨也被折断,痛得他惨叫起来,几名亲兵急忙上前救助,就在这时,苏定方挥刀杀至,一连劈翻三名罗寿的亲兵,苏定方战马疾到罗寿面前,尘土和杀气扑面而来,吓得罗寿大喊:“饶命!”

苏定方冷哼一声,回头对士兵令道:“给我绑了!”

十几名士兵一拥而上,将罗寿牢牢捆绑起来,这时,突围士兵已经杀过了青州的包围线,苏定方大喝令道:“给我追!”

一万隋军从后面追赶突围逃亡的士兵,此时幽州军拼死一战的意志消退,一心只想着逃命,刚开始阵型已经消失不见,只见无数士兵在旷野里没命地奔逃。

这就是战争经验的一次牛刀小试,只稍稍让开一条逃生的缝隙,突围者的心态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拼死变成逃命,但实际他的结局并没有改变。

一万青州在后面紧追不舍,而在逃兵前面,一万骑兵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使三千幽州军士兵除了投降外,再也无路可逃。

在夜幕初降的同时,这一场毫无悬念的逃亡追捕战也落下了帷幕。

这是一场收获颇丰的战斗,不仅仅是抓到了三千幽州军和他们主将李行方,也不仅仅是占领了幽州南大门固安县,更重要是抓住了罗艺之弟罗寿,这让张铉有点始料不及。

三万青州隋军不再北上,而是驻扎在固安县,耐心等待着罗艺的回应。

两天后,发生在固始县的战斗便随着小部分败兵的到来而迅速传遍了蓟县,一名败兵校尉给罗艺带来了张铉的亲笔信。

大帐内,罗艺望着眼前的书信发呆,这是张铉给他的亲笔信,上面只有一行字,‘罗寿以及三千军队,交换温彦博和他的家人。’

罗艺又看了看罗寿的求救信,半晌他叹息一声,自己的兄弟被张铉抓住了,他还有什么话可说。只能对不起李渊了。

“传我的命令,礼送温彦博和他家人去固始县!”

.......

温彦博事件最终在张铉的强力介入下得以解决,罗艺被迫送回温彦博以及他的家人,换回了被俘的兄弟罗寿和数千幽州军将士。

张铉随即拜温彦博为河间郡郡丞,全权负责河间郡政务,虽然房玄龄夸奖温彦博有相国之才,建议张铉重用,但张铉有自己的考虑,不经历郡县,不得入省台,温彦博还需要在地方上再磨练两年才行。

人质交换虽然很快便结束了,但结局让罗艺并不满意,尽管罗艺完全按照张铉的要求将温彦博和他的一家送去了固始县,青州军也撤离了固始县,但他们却没有撤离涿郡,支三千人的青州军驻扎在巨马河南岸,遥遥和固始县对峙。

.......

江都城这两年人口越来越多,越来越拥堵,尽管杨广下旨将城中饥民清除出城,

但江都城门人口依旧众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