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隋朝时代的鄱阳湖和后世鄱阳湖不一样,不仅占地面积更加广阔,而且湖内岛屿众多,有好几座岛屿面积甚至比一个县的占地还大,岛屿内有峡湾,有内湖,森林密布,当年鄱阳湖水贼屡剿不绝,就是因为官兵很难找到水贼的老巢。

隋军要剿灭这支号称天下第二的水军,首先就得找到他们的老巢,然后从根子里铲除这支水贼,就像彻底剜掉苹果上的一处腐烂一样,否则长江水路将永无宁日。

来护儿对鄱阳湖比较熟悉,他曾两次进入鄱阳湖,一次是平定陈朝,一次是在鄱阳湖中练兵。

来护儿指着鄱阳湖中心道:“鄱阳湖中有四座大岛,一座叫三山岛,一座叫七公岛,一座叫白鲤岛,一座叫神龟岛,这四座大岛都可以修建为水军老巢,我们可以派人进入探查,确定贼军老巢的位置,尤其要关注七公岛,这里面有湖中湖,面积又足够大,我觉得这儿的可能行最大。”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什么?”张铉又问道。

来护儿笑道:“除此之外就是要封锁鄱阳湖湖口,防止贼军战船再进入长江,尤其要防止贼军战船落入唐军之手。”

854。第854章 暗寻贼踪

这天晚上,天空没有一片云,一轮圆月在这一碧无际的湖面上航行,独孤地撒下一地清冷的光辉,湖面上波光粼粼,远处的岛上和树上都染上了一层银白色,夜非常静。

在这寂静的夜晚,几根木头在湖水中无声无息地漂来,渐渐靠近了七公岛。

七公岛是鄱阳湖内很独特的一座岛屿,面积是数百座岛屿中排名第三,方圆约二十里,岛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乱石和森林,七公岛的独特在于它是一座环形岛,从高空向下看,外形就像一把弯月一样的镰刀,当然缺口很小,只有三十余丈宽,这个缺口将内湖和外面的大湖连为一体。

七公岛上戒备森严,沿外湖每隔百步就有一座哨塔,严密地监视着湖面上的动静,

这时,几根木头渐渐靠近了岸边,正好有一队巡哨士兵经过,看见了水面上的木头,几名士兵看了片刻喊道:“校尉,是几段破木头,顺着水流漂来,不是船!”

“怎么回事,这两天总是漂来木头,是哪里在砍树造屋吗?”

“好像是三山哪边吧!可能渔村又要造屋了。”

““整天就砍岛上的树,这树长这么大容易吗?一帮败家子,我们走!”

校尉骂骂咧咧,带着巡哨士兵继续向前走了,等他们走远,从两段木头下潜出了两名黑衣水鬼,他们小心地爬上岸,接着乱石的掩护,迅速向几百步外的树林内奔去。

树林宽约数里,大树上栖息着大量水鸟,两名水鬼尽量小心翼翼行走,唯恐惊动大树上的水鸟,三更时分,他们终于来到树林内缘,树林内缘也是一片宽约一里的空地,然后便是占地数千亩的内湖,但此时,内湖中停满了大大小小的战船,足够数百艘之多,而内湖边缘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分布着上千顶帐篷,还有大量木石结构的房子,就像是一座座仓库,这里便是林士弘的水军老巢了。

两名水鬼观察了近一个时辰,眼看快到四更时分,这才从原路返回,重新潜入大湖之中,那两段枯木离开七公岛数里后,来到了另一座无人小岛,在乱石中停泊着一艘小渔船,两人上了船,换上了渔民的衣服,奋力向大湖的东面划去。

......

林士弘已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九江、鄱阳以及豫章三郡的各支军队,这个消息俨如平地一声惊雷,让楚国所有将士都懵掉了,有人悲痛欲绝,有人则暗寻退路,但更多人是不相信,至今才和隋军战了一场,他们的主公怎么会死?这必然是对方造出的谣言。

但他们的主公林士弘却没有任何消息,就仿佛凭空失踪一般,让很多心怀疑虑的人开始恐慌起来,最初的变故是发生在九江郡湓城县,这里驻扎着六万军队,由六名大将分别统帅,当林士弘失踪的消息传到湓城县后,这六支军队渐渐混乱起来,之前大将们都一口咬定,主公之死是谣言,勉强稳定住了军心,但林士弘失踪的事实佐证了之前传言并非谣言,主公可能真的死了。

六支军队都开始出现了逃兵,而且逃兵现象愈演愈烈,短短三天时间,便有一万多人逃离了军营,根本无法阻挡,军心涣散,士气低迷。

一座大帐内,六名大将在紧急商议对策,如果还止不住士兵逃亡,那他们几个也得回家种田了。

“大家听我一言!”

将军樊策对其他五人道:“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确定新的主公,水军很稳定,因为有二公子坐镇,振威军也很稳定,因为有四公子掌权,我们若想要稳定下来,也必须要有一个新的主公。”

“樊将军是想让我们投奔二公子吗?”另外一人问道。

樊策摇摇头,“我其实是指大公子!”

大帐内顿时吵成一团,有人说大公子太懦弱,不适合统军,有人说二公子是水军,不会重视他们,四公子天性凉薄,还是大公子厚道,众说纷纭,一时争执不下。

“大家安静!安静!”

另一名年纪最长的大将杨厚德高喊了两声,大帐内终于安静下来,杨厚德对众人道:“反正大家都是各自统领军队,可以自己选择,要么拥戴长公子,要么去投奔二公子或者四公子,人各有志,我想大家就不要勉强别人了。”

众人纷纷赞成,这个方案不错,可以自己选择,确实不用勉强别人,以免伤了感情。

当天晚上,两支军队先后离开了军营,一个去鄱阳湖投奔二公子林正威,另一个则去豫章郡投奔四公子林正彪。

次日下午,一直百余人的骑兵护卫长公子林正泰来到了军营,大门前众将一齐跪下施礼,“参见长公子!”

林正泰心中既感动,又担忧,感动是大家忠心于自己,拥戴自己为主,而担忧是父亲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真的遇到了不幸。

“各位将军请免礼,既然大家信得过我林正泰,我竭尽全力保护大家的利益。”

众人大喜,长公子虽然文弱了一点,但他却一点也不糊涂,众人簇拥着林正泰进了中军大帐,林正泰在父亲的位子上坐下,缓缓道:“从现在开始,我就是各位的主公了,但我对军中的情况还不了解,请大家先告诉我,我们还有多少军队?还有多少粮食?”

杨厚德出列躬身道:“启禀主公,目前军心不稳,士兵逃掉不少,加上汪将军和秦将军昨晚离去,我们现在还有军队两万八千人,粮食比较充足,湓城县内还有二十万石存粮。”

林正泰眉头一皱,六万大军居然只剩下不到一半了,这怎么敌得过隋军。

这时,樊策问道:“前几天主公不是去见了老王爷吗?王爷情况到底如何?怎么会有已死的传闻,而且现在也没有任何消息,主公能不能给我们一个说法?”

这也是众人最关心的问题,所有人都向林正泰望去,林正泰咬一下嘴唇道:“父亲很好,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其实我有点怀疑是振威军那边出事了。”

众人不解,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我正向父亲汇报出使江夏之事,忽然传来一个消息,说我三弟正雄和妹婿赵方被隋军刺客杀了,父亲勃然大怒,说根本是放屁,然后我们就分道走了,我回了湓城县,父亲则去建昌县调查真相,再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众人面面相觑,这里面恐怕隐藏着一个巨大的人伦惨祸,没有人敢再继续问下去了,这时,杨厚德岔开话题问道:“我们之前听说主公去江夏向唐军求援,不知情况如何了?唐军愿意出兵帮助我们吗?”

林正泰叹了口气说:“秦王提出了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我们负担军粮五万石,另一个条件要我们出战船将唐军运过长江,前一个条件父亲说可以接受,但后一个条件父亲坚决不肯答应,他说李世民是在谋我们的战船,我们的战船去了武昌就回不来了。”

“这是王爷的态度,那主公怎么看呢?”

林正泰苦笑一声道:“我们又没有战船,谈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意义?”

杨厚德捋须笑道:“我们是没有战船,但豫章县还有两百多艘货船,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弄到湓城县来。”

林正泰却暗暗摇头,四弟现在就驻兵在豫章县,这些货船一定被他得到了,他怎么可能把它们给自己。

“算了,我们不说这个问题,还是商量一下怎么应对隋军吧!”

大帐内都沉默了,这个问题谁也没有办法应对,实力摆在这里,一旦隋军主力大举杀来,他们拿什么抵挡?

855。第855章 滴水不漏

第三批战船浩浩荡荡抵达了彭泽县,此时彭泽县江面上的大小隋军战船已有近五百艘,三万水军。

在一艘横洋舟内,十几名虎牙郎将以上的水军将领和几名文官聚集一堂,听主帅张铉部署最后的作战计划。

宽阔的船舱内摆放着一座长三丈宽两丈的沙盘,这是临时赶制的一座鄱阳湖模型,虽然做工比较粗糙,也并不准确,但也是为了给众人进行比较直观的作战部署。

十几名将领围在模型四周,一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张铉用木杆着七公岛道:“根据最新情报,目前敌军的水军就隐藏在七公岛的内湖之中,那里也是林士弘的水军老巢,营造多年,已有很完备的各种设施,很显然,他们是想和我们在鄱阳湖中进行决战,利用他们熟悉鄱阳湖的优势。”

“请问大帅,敌军目前有多少战船?”刚抵达彭泽湖的大将朱宽问道。

“他们一共有大小船只七百余艘,其中两百余艘是货船,现在停泊在豫章县,并不在鄱阳湖内,其余五百艘战船之前在彭泽被我们重创了一部分,目前还有三百五十艘左右,七成都是五百石左右的小船,千石战船大概有九十余艘左右,这是比较确切的情报,具体作战方案,我让来老将军来部署。”

张铉将木杆递给了来护儿,来护儿用木杆指着七公岛道:“虽然七公岛比较隐蔽,躲藏在其中很难被发现,也可以避开鄱阳湖时常会出现的狂风巨浪,但凡事有利有弊,贼军战船躲在七公岛,同时也是将自己陷于一种绝境,一旦被敌军封锁了出口,很容易全军覆灭在内湖中,我考虑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地形,将贼军水师全歼在七公岛内。”

旁边周猛躬身行礼道:“老将军,我想这一点贼军应该有防备,不会让自己陷于绝境。”

“确实如此,所以贼军在三十几里外三山岛上修建了烽燧,一旦三山岛发现了我们的主力,他们就会立刻举火通报七公岛,另外,七公岛上还修建了十三座哨塔,观察水面情况,就算我们躲过了三山岛的监视,也会被本岛哨塔发现,这说明他们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在,但也并不是无懈可击,要实现我的方案,关键就在于策略得当。”

来护儿看了一眼众将,又道:“下面我就具体说一说,我们该怎么办?”

......

在距离彭泽湖南面约五里,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小河,这条小河由于太小而没有名字,它发源于新安郡,最后向西南方向流入鄱阳湖,小河宽不到两丈,无法行驶大型战船,只能航行三百石以下的小船。

就在张铉做出决战鄱阳湖的决策后,近五万唐军开始行动了,他们需要挖掘出一条长五里的河渠,将目前隋军所在的彭泽湖和这条未名小河联通。

虽然河渠长达五里,但工程量并不浩大,这一带地势低洼,土地松软,非常便于挖掘,而且隋军只需要挖一条浅沟便可,五万隋军士兵一起动手,仅仅只用了三天时间,这条五里长的人工河渠便顺利完工了。

就在河渠完工的当天下午,百余艘五百石的蚰蜒船便从彭泽县出发,在士兵的拉拽下,沿着人工河渠向五里外的小河驶去,要想实现来护儿的作战方案,这百余艘蚰蜒船就是关键。

与此同时,隋军战船几乎倾巢出动,大大小小四百艘战船沿着长江向鄱阳湖口驶去。

彭泽县距离鄱阳湖口约百余里,隋军战船航行半天后便抵达了湖口,但他们并不急于进入湖口,而是耐心等待消息,来护儿是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将,他知道林士弘经营鄱阳湖已经有十几年,绝不会轻易将自己困死在七公岛内湖之中,他们必然在湖中各处部署了大量预警探子,令人防不胜防,一旦有大军来袭,他们就会立刻从内湖中驶出来,不会给敌军任何机会。

所以另一支蚰蜒船队就是这次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来护儿需要得到消息后才能开始行动。

来护儿站在大船上向湖口眺望,湖口宽数十里,波光浩淼,来护儿能理解林正威为什么将水军退回鄱阳湖,在鄱阳湖中与隋军决战。

因为长江宽只有十几里,活动面积不大,对于灵活机动的小船而言比较容易吃亏,而鄱阳湖就不一样了,即使打不过,他们也可以迅速撤离逃走。

这时,一名士兵快步上前禀报道:“启禀老将军,曲将军抓到一艘探船。”

来护儿精神一振,连忙令道:“速带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年轻将领快步走了上来,后面士兵押着两名贼兵,年轻将领大约二十岁,叫做曲武,是一名鹰扬郎将,这也是张铉军中的特点,不看资历,只论军功,所以一大批寒门出身的年轻将领脱颖而出,出现了不少二十小郎将、四十老校尉的现象,曲武出身贫寒,他十六岁从军,骁勇善战,悍不畏死,所以屡立战功,二十岁便积功升为鹰扬郎将。

这次出征林士弘,他奉命率领一百多艘哨船封锁鄱阳湖口,严防敌军探子进入长江,他们果然抓住了一艘敌军探船。

曲武上前单膝跪下行礼,“曲武参见老将军!”

“曲将军免礼!”

来护儿关切地问道:“抓到什么样的探哨船?”

“启禀老将军,这是一艘刚从彭泽县返回探哨船,一共有五人,他们在沿着岸边行驶时被我们埋伏的船只拦截,其中三人被射死,两人被活捉。”

曲武回头令道:“带上来!”

两名贼兵被押了上来,跪下连连求饶,来护儿蹲下对他们道:“想活命的话就老实给我交代,若事后我发现你们有半句虚言,我就杀你们祭旗!”

“我们不敢。”

“我来问你们,一共有几艘船被派去彭泽县,又有几艘船回来报信?”

“一共。。。。有五艘船被派去彭泽县探查,按照惯例,三艘船继续留守探查,两艘船回来报信,我们是其中一艘。”

“还有一艘在哪里?”

来护儿顿时紧张起来,如果敌军得知隋军大规模出动,很可能就不会呆在七公岛内湖中了。

“我们不也知道,不过我们是第一艘回来报信的哨船。”

来护儿站起身道:“把他们带下去继续严加审问!”

士兵将两名探子带了下去,来护儿沉思片刻又对曲武道:“要加强湖口拦截,务必将另一艘探哨船给截住!”

“卑职遵令!”

曲武行一礼,退下去了,来护儿沉思片刻,又写了一道手令让亲兵去给齐亮传令,湖口太大未必能封锁住,必须再封锁一道江面才行,无论如何,一定要拦截住另一艘探哨贼船。

。。。。。。。。

鄱阳湖的支流有大大小小上百条,最大的支流便是赣水,其次较大的支流还有弋水、修水、鄱阳水等等,但更多的是无数不知名的小河,仅从东面流入鄱阳湖的小支流就有十三条之多。

其中一条很小的河流从一片树林中静静注入了鄱阳郡,连渔夫都不会关注它的存在,这条支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向北绕了个弯,离彭泽湖只有五里,但并没有注入彭泽湖中,只是擦了一下边便继续蜿蜒南下,最后注入鄱阳湖。

沉沉夜幕之中,一支船队同样悄然无声地从小河里驶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