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4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北隋在年初制定了联合铁勒诸部对抗突厥的国策,北隋开始扶持漠西的拔野古、仆骨和回纥三部,主要是放开之前的生铁禁令,在幽州安乐郡的燕乐县设立北市司,专门负责和铁勒三部的贸易,八个月时间内,北隋用三百万斤生铁以及茶叶、陶器、布匹等大量日用品和铁勒三部交换了三万匹战马和百万头牛羊及羊皮。

正是来源于各个渠道的战马数量增加,使得隋军的战马总数量达到十万匹之多,骑兵数量也增加到了四万人。

骑兵数量增多正是张铉决定进行军制改革的主要原因,以前是因为骑兵数量稀少,才不得不成立一支专门的骑兵,现在北隋总兵力已扩增到四十万人,就没有必要设立专门的骑兵了,张铉决定将骑兵分散到各卫,使每一支军队都能拥有骑兵。

裴行俨将不再是骑兵主将,当然,他的军队中也会出现大量步兵,裴行俨虽然刚开始不太能接受这种改革,但最终他还是理解了大帅的良苦用心,也愿意承担第一次步骑混合作战试验。

“将军!那便是武周山!”

经过两天的快速行军,裴行俨率领的一万步骑军终于抵达了马邑郡中部,一座巍巍大山横在他们前方,那里便是武周山,在武周上脚下的云内县有一座占地数千亩的羊马城,里面有百万头牛羊,这就是突厥支持刘武周具体体现,否则,以马邑郡、雁门郡和娄烦郡的人口稀少,怎么养得起刘武周的十几万军队。

作为对突厥的回报,刘武周已经将北部的定襄郡和榆林郡割让给了突厥,给中原王朝留下了极大的负资产,尤其对于北隋的压力很大,为了保证河北安全,他们必须夺回并州北部各郡,作为对河北的外围缓冲保护。

裴行俨看了看手上的地图,云内县距离他们还有三十里,他收起地图,一挥战刀,“继续北上!”

894。第894章 奇袭并北(一)

【家里有点事,今明都只有两章,周一三章,求几张月票!】

云内县位于武周山脉和纥真山脉之间,是一片宽达数百里的陷落盆地,历史上,这里曾是一座十分繁华的县城,它从前的名字叫做平城县,也就是后世的大同,它曾做了北魏近百年的都城,六镇兵乱时被愤怒的军队彻底摧毁。

大隋建立后,平城又稍微有了一点生机,聚集了数千人居住,隋王朝将它改名为云内县,但随着刘武周造反兴起以及突厥人的入侵,这座县城的数千民众死的死,逃的逃,县城再次荒芜了。

夜幕降临时,一万隋军抵达了云内县,这时,两名斥候迎了上来,向裴行俨躬身禀报道:“启禀将军,羊马城大概有一千军队!”

裴行俨点点头,这和他们的情报一致,羊马城原本有五千刘武周的驻军,但因为南面战事吃紧,刘武周便将大部分云内县的军队都调去了娄烦郡,只剩下一千守军。

全歼这一千守军易如反掌,关键是不能逃走一人,尤其不能向伏乞泊的突厥军通风报信,裴行俨一时有点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远处出现了一缕尘土,似乎是一名骑兵,正从西面斜奔而来,裴行俨低声令道:“截住此人!”

两队骑兵立刻疾奔而出,向这名骑兵包抄而去,这名骑兵忽然发现了前面有军队拦截,顿时大吃一惊,调头便逃,但另一支隋军骑兵从后面将他包抄,两支军队很快便将他包围,一起举弩对准了他,这名骑兵吓得举手投降,大声叫喊着什么,隋军骑兵上前将他抓住,带到了裴行俨面前。

“将军,是刘武周的传令兵!”

被抓士兵跪在裴行俨面前,拼命磕头求饶。

裴行俨打开他随身携带的信件,一共有两封信,一封信是一卷羊皮,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突厥文,这应该是一封回信,而另一份军令则是要求羊马城的守军南下,突厥军队会接管这里的防御。

裴行俨冷冷道:“要想活命就老老实实交代,这两封信是怎么回事?”

“禀报将军,因为你们军队攻打娄烦关甚急。。。。。。。”

这名士兵显然是把眼前的军队误以为唐军了,裴行俨打断他的话,“我们不是唐军,是隋军!”

“啊!”

报信兵吓得呆住了,眼前居然是隋军,隋军怎么会来并州了?

裴行俨问道:“你是说唐军在攻打娄烦关吗?”

“正是!四五万唐军围攻娄烦关已有一个月,我们大王快抵挡不住了,便派小人给伏乞泊的突厥军队送信求援。”

“然后呢?”

裴行俨追问道:“继续说下去!”

“然后突厥军队很快会来接管羊马城,羊马城的守军全部南下楼烦关。”

裴行俨已经明白报信兵的意思了,他将突厥文的羊皮信递给旁边一名军士,军士看了看道:“将军,这上面说突厥军队将分兵两路,一路来接管羊马城,一路去娄烦关助战。

“两路突厥军队分别有多少人?”

“信上没有说。”

“那你应该知道吧!”裴行俨低头问传令兵。

传令兵吓得一哆嗦,“小人也不知,不过。。。。。。。”

“不过什么?说!”

“不过突厥人曾经建议我家大王,说羊马城只要一千军队驻守就够了,多了也是浪费,我家大王就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撤回四千军,只留一千军队守羊马城。”

裴行俨明白他的意思,想了想又问道:“南下支援娄烦关的突厥军队出发了吗?”

“小人离开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出发,他们万夫长说最快三天内出兵,现在应该出兵了。”

“突厥军队装备如何?”旁边副将来涛问道。

“突厥军的装备都差不多,皮甲、长矛和战马,不过这支突厥军队战斗力很强,据说是他们可汗的近卫军。”

裴行俨重重哼了一声,怒斥道:“看你的模样是个汉人,居然帮助异族屠杀自己兄弟姐妹,你怎么向自己的列祖列宗交代?”

传令兵垂泪道:“小人只是一个小兵,身不由己,小人也不想帮助突厥人,受他们欺辱。”

“那你就立功赎罪,带我们去拦截突厥人。”

“小人愿为将军效力!”

裴行俨令人将他带下去,这时副将来涛问道:“将军准备暂时放过羊马城吗?”

裴行俨点点头,“我怕军师他们不知道敌情,被突厥军队从背后袭击,既然我们北上的主要目的是歼灭这支突厥军,那就索性正面迎战,试验我们的混合作战阵型,至于羊马城,他们逃不掉!”

来涛大喜,“那就请将军下令吧!”

裴行俨随即下令道:“传令大军向西疾速行军!”

一万隋军不再继续向北进攻云内县,而是转道向西,只留下数十名斥候监视云内县的一举一动。

。。。。。。。。。

从伏乞泊南下一般是走武周山西面的直线商道,也就是当年张铉第一次北上走的马邑道,不过这条闻名大隋的商道早已多年没有商队通行了,沿途一些小的突厥部落也因战乱而北迁,很多地方的荒草长得比人还高。

隋军奔行一百余里后,在第二天中午抵达了紫河,这一带是一望无际的肥美草原,长满了紫花苜蓿,五千匹战马有了最好的饲料,但隋军士兵的粮食却不多,每个人只剩下两天的干粮。

这让裴行俨多少有点担心起来,裴行俨坐在一块大石上研究地形,这一片都是草原和森林,紫河如玉带般围着大片森林蜿蜒流淌,而且紫河已渐渐进入枯水期,河水很浅,骑兵可以直接蹚河而过。

一群群士兵坐在草地上喝水休息,忽然,大地开始微微颤抖起来,所有隋军士兵立刻跳了起来,他们经验丰富,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隋军的训练有素在这一刻充分体现出现,步兵迅速列队,骑兵纷纷上马,裴行俨厉声喝道:“硬弩拒河列阵!”

他马鞭又一指左面森林,“骑兵入森林隐蔽!”

五千骑兵调转马头,向森林中奔去,这是隋军的一贯策略,大敌当前尽量隐藏实力,以弱旅骄慢其心。

两千名已集结完毕的隋军士兵先奔至紫河河边,排列成长长一排,举弩列阵,为后面隋军集结争取时间。

这时,数里外出现了一条黑线,突厥骑兵出现了。

这支突厥骑兵一共有五千人,但分了一千骑兵去云内县守羊马城,突厥骑兵只剩下四千人,为首主将正是突厥柱国康鞘利,他被处罗可汗封为定襄总管,负责协助刘武周对付大唐,消耗其国力。

康鞘利也知道刘武周被太子李建成打得节节败退,损失惨重,已经快支撑不住,所以他接到刘武周的求救信后,便立刻率军南下助战,却没想到遭到了另外一支神秘的军队。

突厥骑兵也发现了前面的隋军步兵,都纷纷勒住战马,康鞘利心中一惊,唐军怎么会在这里?难道唐军已经攻克了娄烦关,全歼刘武周了吗?

“柱国,好像不是唐军!”

一名千夫长指着对方军旗喊道:“旗帜不对!”

康鞘利也看见了,竟然是青龙赤旗,这是北隋的军旗,他更加吃惊,北隋的军队怎么来了?

但一转念他便明白过来,刘武周屡战屡败,眼看覆灭在即,隋军便下山来摘果子了,康鞘利不由暗骂了一声无耻。

骂归骂,眼前的局面他也要解决,他看见对方还有一部分军队正在仓促整队,显然这是一次遭遇战,对方的兵力和自己差不多,不过对方是步兵,在实力上应该弱于自己。

康鞘利一抬手令道:“缓缓推进!”

突厥骑兵没有立刻冲击,而是缓缓向前推进,这时,隋军也开始列队迅速后撤,显得很急促,但队伍却没有散乱,他们似乎想摆脱突厥骑兵,康鞘利不由冷笑起来,‘想跑,没那么容易。’

895。第895章 奇袭并北(二)

隋军示之以弱,不断地后撤,显得有点惊慌,大旗歪斜,长矛凌乱,队伍也不再整齐,但不管隋军显得怎么凌乱不堪,主阵纽带却没有断裂,就像一堆杂乱不堪的铜钱,但只要拉起钱绳一抖,铜钱就立刻变得整整齐齐。

两军偶然遭遇,若一方不愿战,可以用退战的方式表示他们立刻离开,若对方也不愿战,则会按兵不动,等待对方离去。

不过突厥骑兵显然不想让隋军退战,他们步步紧逼,大军渡过了紫河,跟随着隋军向南移动,就像一群盯着猎物的狼,不急于下手,等待着最好的机会。

后退了约五六里,隋军见无法摆脱突厥军,便不再后撤,开始迅速列阵。

康鞘利等待就是这个机会,他挥刀大吼一声,“杀!”

五千突厥骑兵骤然发动了,如沙尘暴一般向三里外的隋军滚滚杀去。

裴行俨挥刀喊道:“列弓箭阵!”

五千隋军阵脚迅速变换,排成了三排,所有士兵都举起了军弩,寒光闪闪的弩矢瞄准了铺天盖地杀来的骑兵。

蹄声如雷,突厥人越奔越近,五百步……三百步……两百步……已经渐渐逼近了弩箭的杀伤射程。

这时,一阵梆子响,隋军的箭阵骤然发动了,一片清脆的弩机声响起,第一排两千支箭腾空而起,在空中布成了一片密集的箭雨,发出诡异的声响,如蝗虫般呼啸着向突厥人头顶射去,奔在最前面的突厥人一阵人仰马翻,箭矢射中了士兵,头颅瞬间被射穿,血光四溅,战马被射中,惨嘶着摔倒,将马上士兵死死压在身下。

一场箭雨便死伤了两百余名骑兵,使突厥人疯狂的气焰为之一挫,他们的进攻却没有停止,前赴后继,继续向隋军大阵杀来,第二波箭雨再次袭来,又是一片人仰马翻,第三波一千五百支箭再次射出,此刻,他们的前锋部队离隋军大阵已不足一百五十步。

隋军第二轮的箭阵发动了,一阵鼓声敲响,两千具弩弓同时发射,一片密集的箭雨腾空而起,在空中形成一片长长的黑色箭云,瞬间变成了黑点,铺天盖地地向突厥人迎头射来。

已经有所准备的突厥骑兵纷纷举盾相迎,但隋军的弩箭雄霸天下,不仅是射程远,而且力道强劲,普通的盾牌和皮甲根本抵挡不住,尤其是从空中抛射,箭矢下降时更带有自身的重力,使突厥骑兵的木盾牌成了摆设。

力道强劲而沉重的透甲弩箭洞穿了骑兵的盾牌,射穿了皮甲,骑兵纷纷中箭落马,哀嚎声遍野,随即第二波、第三波弩箭如雨点般呼啸而来,密集得让人透不过气,长箭嗤嗤落下,射穿了盾牌,射穿了敌军的脸庞和胸膛。

这些突厥骑兵仿佛是被暴风骤雨摧残的庄稼,一片片地倒下,血光四溅,一个个在哀嚎声悲惨死去,敌军的士气急剧消亡,他们开始动摇了,马蹄不再强劲,喊声也不再勇烈,仿佛劲风吹破乌云,霎时间云开雾散,突厥人的进攻遇到了强大的狙击,他们遭到沉重的打击,隋军仅射出两轮箭,五千骑兵便减员两成,超过一千人死伤。

在后面督战的康鞘利倒吸了口冷气,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强劲霸道的弩箭,突厥的弓箭和隋军军弩相比还相差太远,尽管弓箭并不是突厥的强项,突厥军擅长短距离冲刺,用强大的冲击力摧毁对方的防御线。

可就算是擅长弓箭的唐军,似乎也无法和隋军的弩箭比拟,尽管死伤惨重,康鞘利还是没有改变他的计划,他知道突厥军队迟早会和北隋军大战,但他们却对北隋军队一无所知,那么就利用今天这场战斗来试探隋军的战斗力吧!

他举起鹿角仰天劲吹,‘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原野,这是进攻的命令,距离隋军只有两百步的突厥骑兵再次向隋军杀去,他们飞越过了满地尸体,挥舞战刀长矛,以一种勇不可挡的气势向隋军大阵扑去。

这时,隋军已经开始变阵,他们背好军弩,拾起脚下的长矛,阵型开始迅速收缩,三排五千人也变成九排,形成一个方阵。

前三排各有五百名强壮高大的士兵手执一丈八尺的长矛,他们呈半蹲状,长矛尾部顶在地上,所有隋军士兵都十分紧张,尽管他们不止一次训练过这种阵型,但那只是训练,而今天是真的迎战。

突厥骑兵越来越近,冲天的杀气席卷而来,这个时候不管是冲击突厥骑兵,还是迎战的隋军士兵都已经无法后撤,很多隋军士兵都不由闭上了眼睛。

‘轰!’的一声巨响,如巨浪拍上了坚固的礁石,顿时血肉横飞,一百多匹战马和士兵被长矛刺穿了身体,战马悲嘶,士兵惨叫,但巨大的冲击力还是将近百名隋军士兵撞飞出去,阵型瞬间被撕开了五六个缺口,三十几名突厥骑兵冲进了大阵。

后面的隋军士兵立刻补上前,用长矛顶住了突厥骑兵对大阵的冲击,尽管第一波强大的冲击造成了上百名隋军士兵伤亡,但长矛大阵还是顶住了突厥骑兵强大的冲击力。

凭士兵的单人力量是无法和骑兵对抗,就算是一队步兵也不行,但如果是用阵型,数千人用长矛结阵,用集体的力量来对抗骑兵,那就有可能了。

这时,突厥分兵三路,一路正面和隋军厮杀,而另外两支骑兵则分别袭击隋军的左右翼。

裴行俨是要试验步骑混合作战,并不是要步兵单独和突厥骑兵作战,即使最后顶住突厥骑兵的进攻,那也一定会损失惨重,这不是裴行俨想要的结果,他立刻令道:“令骑兵出击!”

几名隋军士兵立刻吹响了号角,‘呜——呜——’号角声嘹亮,如寒风穿过山谷,和突厥骑兵的低沉的号角声完全不同。

隋军连续的号角声令康鞘利愕然,他开始意识到了不妙,急向四周查看,他身后忽然有士兵大喊:“柱国,隋军骑兵杀来了!”

康鞘利一回头,只见从森林里杀出无数的隋军骑兵,奔腾如狂涛般向突厥后军杀来,康鞘利顿时惊得魂飞魄散,他身边只有百余骑兵,根本无法抵御隋军骑兵强大的冲击。

情急之下,他来不及通知其他军队,自己调转马头便向西面奔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