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军大营内到处是人影奔跑,大营还没有修建完成,刚刚夯造的营墙还只有七尺高,壕沟已经挖好,但鹿角还没有埋设,尤其泥墙尚未干透,给唐军大营防御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三万唐军士兵已经全部动员起来,王君廓和谢映登也赶回了大营,两人分头行动,谢映登率领五千骑兵已经从南面出营,准备从外围拦截突厥骑兵,五千士兵则负责抢收帐篷,收拾粮草辎重,而王君廓则率领两万士兵在大营西面设下了三道弓弩阵,将用强大的箭阵射杀偷袭而来的突厥大军。

但时间还是太急促,唐军骑兵刚刚出了大营,两万弓弩手还没有完成布阵,突厥大军便杀到了。

只见铺天盖地的骑兵大军从西面疾速杀到,距离唐军大营已不足一里,黑压压的突厥骑兵卷起漫天黄尘,凌厉的杀气俨如俨如迎面扑来的暴风骤雨。

突厥骑兵已经无法停止下来,前面骑兵的停步就意味着死亡,只有义无反顾的冲击,不顾一切冲杀过去,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

王君廓见已经来不及部署箭阵了,立刻喝令道:“准备射击!”

‘呜——’数十支粗大的鹿角号同时吹响,低沉的号声在唐军士兵头顶上回荡。

两万唐军士兵一起举起弓弩,两万支箭矢瞄准了铺天盖地杀来的突厥骑兵,突厥骑兵越来越近,前锋骑兵终于进入一百五十步。

“射!”随着王君廓一声令下,梆子声骤然响起,两万支箭腾空而起,仿佛一片黑云向奔驰的突厥骑兵射去,这其中也包括了近一半射程不到的弓箭,但王君廓已来不及布阵,只能任凭弓箭和弩箭同时射出。

尽管如此,还是给高速奔跑中的突厥骑兵带来了较大的伤亡,虽然突厥骑兵举盾相迎,但在密集的箭矢下,骑兵们还是防不胜防,前面奔驰的数百名突厥骑兵纷纷坠地。

不仅是箭矢给骑兵带来了伤亡,翻倒的战马也给奔跑中的突厥骑兵带来很大的障碍,黑夜中,后面的战马纷纷被绊倒,骑兵也被掀翻在地,引起了一片混乱。

但唐军的弓弩还是没有阻挡住突厥大军的狂奔,突厥骑兵已经冲进了百步内,这时,谢映登见形势危急,用弓弩已经无法阻挡骑兵的冲击,他挥刀大吼一声,“杀啊!”

“杀啊——”

五千骑兵齐声怒吼,从南面杀向奔跑中的突厥大军,唐军骑兵从侧面冲进了突厥队伍中,此时,五千唐军步兵在围墙内迅速结阵,手执长矛,等候突厥骑兵的第一轮冲击。

五千唐军只是从后面阻挡住了部分突厥大军的冲击,但前面数千突厥骑兵已经杀到大营前,数百匹战马轰然撞塌了围墙,直接冲进了军营,紧接着一片惨嘶,数百名骑兵和战马纷纷死在唐军的长矛之下。

但突厥骑兵前仆后继,继续和唐军激战在一起。。。。。。。

976。第976章 太原战役(十五)

尽管唐军大营内两支军队已经激战在一起,但隋军大营却始终按兵不动,隋军斥候及时发现了隐藏在东面山脚下的另一支突厥大军,人数远远多于西面发动进攻的突厥军队,至少有三万余人。

张铉不得不佩服房玄龄的判断,突厥军果然是用声东击西的策略,用少数骑兵从西线进攻,吸引自己主力去西线救援,但他的真正主力却隐藏在东面,就像一群狡猾的狼,等待猎物露出破绽。

隋军大营内的帐篷已经全部拆除,十万隋军已部署就位,南北各部署了一万军队,正西面五里长的营墙上部署了三万弓弩手,另外还有两万骑兵分别部署在南北数里外,就像张开了一个巨大的布口袋,就等突厥军队杀进来。

隋军一共有四万骑兵,除了南北各部署一万骑兵外,在大营内还有一万骑兵准备应对突厥军队的突破,但张铉不可能不管唐军死活,毕竟唐军今天才来和他汇合,营墙还没有筑好,如果阻挡不住突厥军队的突击,恐怕会死伤惨重,如果他不去救援,会影响到两家的协同作战。

虽然李平江已经先一步率五千骑兵前去增援了,但张铉还是不放心,

张铉当即又令虎贲郎将张洪再率领五千骑兵再赶去增援唐军。

此时唐军激战正酣,八千突厥精锐骑兵已从三个方向突破了唐军的外围防御,杀进了大营之中,而谢映登率领的五千骑兵截住三千突厥骑兵,两军在大营外围激战,唐军骑兵人数占优,但突厥骑兵更加骁勇善战,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这时,一万前来的增援的隋军骑兵先后赶到了,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张洪率领五千人去外围支援谢映登,而另一路由隋将李平江率领五千人从北面杀进了唐营之中,直击数千突厥骑兵的后背,将突厥骑兵杀了个措手不及。

援军的到来使唐军士气大振,他们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杀进大营的突厥骑兵,鼓声如雷,喊杀声震天。

。。。。。。。。。

在隋军大营东面二十里外是一座方圆数十里的大山,叫做羊角山,山势险峻,林木茂盛,山脚下被大片树林包围,树林将整座大山包围了一圈,又向南面绵延而去,就像一条绿色的腰带,颇为壮观。

这片森林长约百余里,宽十里左右,一条小河穿林而过,给森林带来充分的水源,林木长得高大茂盛,里面生活在大量猛兽鹿群。

此时就在羊角山的西面山脚下,一支三万人的突厥骑兵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发动对隋军大营的突袭。

这支突厥骑兵队也全部由处罗可汗的近卫军组成,装备精良,作战骁勇,战斗力十分强大,它统帅不是别人,正是处罗可汗本人。

当隋军还在交城县时,处罗可汗便策划了这次夜袭,他早早便将四万军队派出,避开了隋军斥候,以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事实证明,他的夜袭策划确实有效,隋军并没有发现一支四万人的骑兵已经隐藏在外围。

处罗可汗原本计划在隋军北上时发动突袭,但他在今天上午改变了计划,一方面是隋军并没有北上的动静,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三万唐军前来和隋军汇合,这便使处罗可汗看到了偷袭的机会。

为此,处罗可汗做了周密的部署,八千精锐突厥骑兵突袭还没有修建完成的唐军大营,而他亲自三万骑兵隐藏在十几里外的声森林内,等待着出击的一刻。

处罗可汗被数百骑兵护卫着立马在森林前的一座土丘上,远远眺望着十几里外的隋军大营,乌云低垂,风高月黑,数百步外便笼罩在夜雾之中了,根本看不见十几里外的大营,不过大营高墙上挂了几盏灯笼,就像黑夜中指路灯,能让处罗可汗知道隋军大营所处的位置。

不过此时处罗可汗又恢复了他一向多疑的本性,直觉告诉他,这次偷袭恐怕凶多吉少,但军队已经完成了部署,作为诱饵的八千骑兵也已杀出,就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两种矛盾的判断令处罗可汗左右为难,这一战到底打不打?

“探子回来没有?”处罗可汗回头厉声问道。

“启禀可汗,还没有回来。”

处罗心中恨得直痒,关键时刻这些探子却如此不得力,当全部处斩,这时远处传来的喊杀声和战鼓声越来越紧张,似乎战斗已到了关键之时。

时间已经不容他继续为难下去,要么放弃,要么出击,他必须做出选择了,处罗可汗终于心一横,咬牙令道:“传令温木铁,令他率军突袭!”

命令传出,一万骑兵在万夫长温木铁的率领下骤然从森林中杀出,向十几里外的隋军大营疾奔而去。

处罗可汗随即率领两万大军缓缓而行,等待这一万先锋军的战果,一旦他们突袭成功,两万大军就将悉数杀上。

。。。。。。。。。

处罗可汗派出的十支探哨已经被隋军斥候悉数围歼,使突厥军队变成瞎子和聋子,反而让隋军知道了突厥军的底细,统领三万大军之人正是突厥可汗。

这时,张铉就站在军营高墙上,目光严肃地注视着远处,他已经听到了闷雷般的马蹄声,仅仅从奔跑的马蹄声他便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万突厥骑兵。

这说明处罗可汗最后还是留了一手,不肯倾兵进攻,后面应该还远远跟着两万骑兵。

“大帅,我们要出击吗?”裴行俨低声请示,他也判断出了突厥军并没有悉数杀上。

张铉冷冷道:“传令全军,按照原计划出击!”

......

和袭击唐营的八千突厥军不同,袭击唐营的八千突厥军是为造声势,所以八千骑兵的声势俨如几万人,而东线的突厥军却极为低调,无声无息,他们所有战马的四蹄都用羊毛毡包裹,减轻马蹄和地面的撞击声。

一万突厥先锋骑兵已经杀到了距离隋军军营五里外,万夫长温木铁的心开始悬了起来,作为大将,他并不在意高墙上忽然冒出隋军士兵,对他而言,正面冲击和偷袭都是一种作战,他担心地上会忽然出现无数的蒺藜刺和陷马坑,那是战马的大忌。

一万骑兵没有丝毫停步的意识,继续向大营疾奔,前面的数百骑兵已经取出了索套,这是用来拉倒隋军的大营高墙,板式军营是用木头搭建框架,然后中间用泥土夯制而成,所以只要拉垮木制框架,整面营墙就会随之坍塌。

这时,一万骑兵距离大营已不到一里,始终没有遭遇到蒺藜刺和陷马坑,温木铁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下了,他也生出一丝侥幸,难道隋军真被西线的突厥骑兵吸引过去了吗?

突厥骑兵已经杀进了三百步内,这时,高墙上的裴行俨大吼一声,“攻击!”

“咚!咚!咚!”隋军大营上方突然响起了急促的鼓声。

随着鼓声大作,九十余架投石机同时发动,长长的臂杆挥出,将八九十斤重的巨石凌空抛出,近百块巨石在空中旋转,呼啸着砸向密集的人群,‘轰!’巨石砸下,在人群中翻滚,染红的土沫腾空而起,十几匹战马和骑兵被砸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接二连三的巨石砸进人群,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一片。

977。第977章 太原战役(十六)

几乎是同一时刻,一千架蜂窝重弩骤然发作,密集如蝗虫一般的长箭强劲地射向密集的骑兵,蜂窝重弩是北隋军器监刚刚发明的一种大型床弩。

实际上就是利用连弩的原理对床弩进行改良,加大绞盘力量,床弩大箭改成小铁箭,一次性可以射出三十支穿甲铁弩箭,射程达四百步,杀伤射程三百步,是对付密集骑兵的利器。

军器监工匠更创造性地发明了蜂窝箭筒,三十支铁箭便封装在箭筒内,箭矢射出后,直接将蜂窝箭筒装上重弩,便可再次发射,大大节约了装箭时间,能和大黄弩的射击频率相比了。

一架蜂窝重弩长一丈,宽六尺,重达数百斤,一般是放在城墙上,或者装上轮子后向空中射击,一共有六人操纵,其中四人负责用绞盘上弦,两人负责装箭。

这种弩射程远,箭矢密集,杀伤力强大,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准头,但用来对付密集进攻的突厥骑兵阵无疑是最适合不过。

隋军在大营内装了一千架蜂窝重弩,距离城墙约三十步,分列三排,一次便可以射出三万支铁弩箭,这需要强大的国力来支撑,今天是隋军第一次使用,便创造了强大的杀伤效果。

尽管突厥骑兵是装备精良的可汗近卫军,手执大盾,身披坚固的皮甲,但他们无法抵挡重弩强箭的射击,强大的弩矢击碎了盾牌,穿透了皮甲,巨大的推力直接将骑兵射落下马,正面披了皮甲的战马也纷纷被重箭射穿,嘶叫着扑倒在地。

投石机的进攻主要产生震撼效果,杀伤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蜂窝重弩射出弩矢则完全相反,杀伤效果极为明显,铺天盖地如蝗虫般的袭击令人躲无可躲。

第一轮三万支箭射出,奔驰在前锋的三千余名突厥骑兵便被射倒大半,只剩下千余名骑兵安然无恙,地上躺满了痛苦嚎叫的士兵和战马。

但突厥没有能立刻反应过来,黑夜中看不清楚伤亡情况,后面的突厥大军依然前仆后继向大营杀来,这时,隋军士兵已经迅速更换了箭筒,在一阵梆子声中,第二轮三万支铁弩矢如暴风骤雨般向奔跑中的突厥骑兵迎面扑来。

顿时惨叫声四起,大片大片的突厥骑兵及战马中箭射倒,俨如一片狂风扫过,百步内再没有站立着骑兵。

仅仅两轮强弩射击,一万突厥骑兵损失近半,剩下的五千余骑兵终于发应过来,他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调转马头奔逃。

远远在墙头上观战的张铉冷冷令道:“骑兵出击!”

“咚——咚——咚!”

沉重而缓慢的鼓声敲响了,这是骑兵出击的信号,埋伏在南北两个方向的两万骑兵骤然出动,迅速将正在溃逃的数千突厥骑兵包围合拢。

而在尚十里外的两万突厥主力并没有前来救援,而是在等候可汗的命令。

数十名将领一起向可汗望去,处罗可汗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眼睛里充满了犹豫,胸中的斗志已经消亡殆尽,过了良久,处罗可汗终于下达了命令,“传令,全军北撤!”

众将都暗暗叹息一声,只得纷纷纵马奔回自己的军队大喊:“可汗有令,全军北撤!北撤!”

随着撤军的钟声敲响,突厥大军纷纷调头向北撤退,处罗最后看了一眼西面被围困的军中,也猛抽一鞭战马,向北疾奔而去。

撤退的钟声传到了进攻的突厥军队伍中,温木铁率领数千骑兵拼死突围,最后从东北角杀出一条血路,温木铁率领千余名骑兵突围出去,虎贲郎将邵翊明见敌军主将突围,不由大怒,喝令周围士兵道:“跟我去追赶!”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疾奔而来,大喊道:“大帅有令,穷寇勿追!”

邵翊明恨得狠狠将长枪插在地上,咬牙切齿道:“给我杀,一个不留!”

既然大帅没有说要接收投降,这些突厥骑兵全部成了他的出气筒,被两万隋军骑兵不断绞杀,连伤兵也不放过,死伤极其惨重,最终只有一千余人被隋军俘虏,其余七千余士兵全部阵亡,两万隋军也付出了近两千人的伤亡代价。

。。。。。。。。。

唐军大营战斗已经先一步结束了,尽管突厥骑兵最终被击败,丢下了五千四百余具尸体,但唐军也同样死伤惨重,骑兵伤亡近两千人,步兵伤亡则超过三千人,前来救援的隋军骑兵也死伤近千人,大营内一片狼藉。

突厥大军已退,唐营内点燃了上千支火把,将大营照如白昼,士兵们忙碌地清扫营地,修补外墙,重新搭建帐篷,到处是一片片忙碌的身影。

王君廓正和几名大将站在突厥军队的兵甲堆前研究对方的装备,这时,远远士兵喊了一声,“齐王殿下驾到!”

众人连忙转身,只见齐王张铉在数十名侍卫的簇拥下快步走来,士兵们纷纷闪开一条路,王君廓连忙上前行礼,“参见齐王殿下!”

“参见齐王殿下!”众将也一起行礼。

“各位将军请免礼!”

张铉向众人摆摆手,又问王君廓道:“伤亡情况如何?”

“死伤五千余人,其中阵亡三千四百人。”

张铉点点头,心情略有点沉重道:“这次突厥军杀来完全在意料之外,我们斥候不力,也有一定的责任。”

“殿下千万不要这样说,两军交战,不可能完全做到洞察秋毫,遭遇偷袭很正常,说起来我还要感谢殿下的及时支援,若没有一万贵军骑兵及时杀到,恐怕我们死伤就要上万了。”

王君廓完全说的是实话,他们根本来不及排列长矛大阵,各营士兵各自为阵,阵脚十分混乱,被骑术高超的突厥骑兵杀得伤亡惨重,若不是隋军骑兵及时赶到,隔开了突厥骑兵和唐军士兵,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次突厥骑兵偷袭我们一共出了四万大军,攻打唐营只是声东击西,如果我们大军悉数赶来救援,那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