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6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李元吉转身大步离去了,数十名玄武精卫纷纷跟随他离去,大堂里只剩下十五个目瞪口呆的家主,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被李元吉软禁了。

。。。。。。。。

府宅外已经被三千玄武精卫团团包围,车夫和随从被押送去别处关押,当李元吉带着手下从大门里走出,大门轰然关闭,士兵上前将大门贴上了封条。

这时,崔文象迎上前笑道:“他们的表情一定很有趣,我可以想象。”

李元吉哼了一声,“一群自以为是的家伙,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和皇权对抗,就让他们好好吃吃苦头。”

崔文象点点头道:“殿下说得不错,现在既然已经翻脸,那就不能让步了,殿下要劝一劝圣上,如果不趁这次机会彻底收拾关陇贵族,将来贻害无穷。”

崔文象又低声嘱咐了李元吉一通,李元吉连连点头,“我会照先生的话去劝父皇,我先进宫了!”

“今晚殿下表现得非常好,希望殿下能表现得更好,我们就有机会了。”

“多谢先生教诲!”

李元吉喝令士兵严加把守,他则翻身上马向皇宫而去。

夜已经到了一更时分,但李渊并没有睡,还在御书房内等待李元吉的消息,他只是暗示了方向,具体怎么做则是由李元吉自己决定,但李渊也知道,今天晚上就会有消息传来。

这时,一名宦官奔到门口禀报:“陛下,楚王殿下来了。”

李渊精神一振,连忙道:“快快让他进来!”

不多时,李元吉快步走了进来,跪下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快说,情况怎么样?”

李元吉便将他怎么对付独孤篡,怎么利用他们聚会的机会,将他们全部软禁,当然,有些事情也省去了,比如用独孤平致的妻儿来威胁一事就没有提,这种事有损他王者的形象。

李渊连连点头夸赞道:“做得很好,让他们知道,和朕作对是什么下场!”

李渊又问道:“那一步皇儿打算怎么做?”

“儿臣打算先关他们半个月,使他们产生内讧,然后再分开关押,各个击破,逼他们交出军队。”

“这是一个不错的手段,皇儿这两年很有进步啊!”

李元吉心中暗暗得意,这些都是崔文象的策划,不愧是自己的军师,把父皇的心思摸得很透,他心中对崔文象更加信任了。

李元吉又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个建议。”

“你说!”李渊对儿子很满意,也很想听听他的建议。

“儿臣觉得如果剥夺了关陇贵族的军队,他们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了,儿臣建议可以没收他们的田庄,用来奖励军功,激励士兵们在前线奋战,会大大增强我们军队的战斗力。”

李渊负手走了几步,他虽然不像儿子那样考虑简单,他必须考虑税赋问题,不过他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在大方向上并没有错,只是细节方面需要完善一下。

当初长子建成就提出了学习北隋军用土地奖励军功的办法,只是他们当时没有土地,才无法执行这个方案,如果这次能没收部分关陇贵族的田庄,朝廷手上就有大量田产,奖励军功的方案也就可以顺利实施了。

如果是几年前李元吉提出这个方案,李渊是绝对不会答应,因为关陇贵族是他的根基,他绝不会做自损根基之事,但自从知道独孤家族暗中送火油给隋军,知道于筠暗中勾结张铉,知道关陇贵族六个家主公开去拜访韦云起,李渊对关陇贵族的信任便渐渐崩塌了,他不再视关陇贵族是自己的根基,相反,他感到了关陇贵族对自己威胁。

也正是这个缘故,当李元吉提出没收关陇田产的建议时,李渊一点都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是个可行的方案,当然,前提是夺走他们的军队。

李渊沉思良久,对李元吉道:“你的建议很好,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为父需要再好好地考虑考虑!”

李元吉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信任,他知道机会来了,便鼓足勇气道:“父皇,儿臣玄武精卫人数太少,控制的范围太小,如果这次得到关陇贵族的庄丁,能否把他们交给儿臣补充兵力,这样儿臣就能将监视整个关陇。”

李渊微微愣了一下,他别的事情可以糊涂,但在军权问题上他绝不含糊,那怕是自己儿子,他也不会给他绝对的军权,不过李元吉提出增加玄武精卫的方案也没有错,可以理解,李渊没有立刻答应,微微笑道:“等把他们的庄丁拿到手再说吧!”

......

就在李元吉的三千玄武精卫出现在崇仁坊别宅街头之时,独孤篡的家将头子却反应敏捷,先一步躲到街对面,及时避开了军队的抓捕。

家将头子叫做虞千锋,年约三十五六岁,世代为独孤家族效力,对独孤家族忠心耿耿,在多年前玄武火凤尚未被解散之时,虞千锋还是张仲坚的副手,武艺十分高强,是当初独孤顺最得力的家将,同时也是独孤篡信任的心腹。

虞千锋见军队包围了别宅,立刻意识到不妙,他一路飞奔回了独孤府,找到了独孤篡之弟独孤开明,独孤篡是独孤罗的嫡长子,他有四个兄弟,胞弟独孤武都在扶风郡老宅主持族务,另外还有三个庶弟独孤开远、独孤开明、独孤开彻。

其中独孤开远在陇右军中任职,独孤开彻也住在老宅,只有独孤开明和兄长住在长安。

独孤开明之前和兄长谈起过延安郡高奴火油之事,听说李元吉亲自率领玄武精卫包围了别宅,他也意识到天子要对独孤家族动手了,独孤开明立刻写了一封短信,让虞千锋火速赶往扶风郡老宅去找独孤武都。

1156。第1156章 天下大战(十二)

自从李元吉在长安重启推疑令后,短短两天内玄武精卫便在长安抓捕了上千人,这其中就包括了数十名最先传播流言的乞丐、闲人,抓捕长安情报署的网在不断收缩,给长安情报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吕平不得不下令情报署的重要成员都撤去长安郊外,所有店铺、酒肆也悉数关闭,只留一家位于平康坊的小酒馆负责对外联络。

这天清晨,吕平穿着一身千牛卫的校尉军服,骑马进了长安城,千牛卫是天子的御前侍卫,在长安地位很高,最大的特点是配一把长长的银柄仪刀,格外醒目,就连玄武精卫也不敢轻易招惹,当然,一般人也绝对想不到有人竟敢假冒千牛卫校尉招摇过市。

吕平直接来到了平康坊的小酒馆,这里是情报署唯一保留的一个联络点,他刚到门口,一名酒保便迎了出来,接过马匹并给他使了个眼色,表示安全无事。

吕平走进酒馆,酒馆里没有客人,酒保随即关闭了大门,吕平快步走进了里间,只见里间坐着两人,一人便是参军高瑾,而另一人则是罗玉敏,两人见吕平,一起站起身行礼。

“怎么样,我这身军服还过得去吧!”吕平对两人笑道。

高瑾摇摇头,苦笑道:“将军还是太显眼了,一般人当然不敢招惹千牛卫,就怕一些不知死活的玄武精卫故意惹事,将军别说没有这种可能。”

旁边罗玉敏也笑道:“将军还不如改扮成玄武精卫,至少他们不会招惹自己人,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进城,我们出城就行了。”

吕平呵呵一笑,“说得有道理,小心使得万年船。”

他坐了下来,喝了一杯酒,这才问罗玉敏道:“有什么急事?”

罗玉敏依旧是李元吉的十名幕僚之一,不过李元吉有了心腹崔文象后,基本上就不再询问其他幕僚,事事都问崔文象,罗玉敏只是负责玄武精卫的日常事务,很少参与重大事务的密商了。

罗玉敏低声道:“昨晚崇仁坊发生了大事,将军一点都没有听说吗?”

吕平一怔,回头向高瑾望去,高瑾点点头,“我们也听说一点传闻,只知道和关陇贵族有关?”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罗玉敏沉声道:“昨天晚上,十三家关陇贵族家主在崇仁坊独孤别宅商议捐粮给唐军之事,结果李元吉亲自率领三千玄武精卫包围宅子,十三名家主都被软禁了,这件事还没有公开,相信一旦公开,朝野定会掀起轩然大波。”

吕平眉头一皱,不解地问道:“既然是商议给唐军捐献钱粮,李元吉为何要为难他们,难道他们的商议另有玄机?”

罗玉敏摇了摇头,“家主门的商议没有其他的玄机,但李渊有更深的要求,他是想逼迫关陇贵族交出他们的庄丁,也就是他们私军,大概有三万人之众。”

吕平也知道这支私军的存在,虽然他们平时分散在关中的各个庄园,可一旦集结起来,势力相当庞大,据说装备精良,训练有术,是一支十分精锐的军队,偏偏这支军队又存在于关中,对唐王朝的威胁就可想而知了,难怪李渊要软禁这些家主。

吕平想了想又问道:“但关陇贵族在朝廷中渗透很深,几乎各部寺都有他们族人和门生,军队中也有不少他们的子弟,李渊这样做,不怕引起朝野和军队动荡吗?”

“这只能说明这支军队的存在对李渊王朝的威胁比朝野动荡更加严重,所以李渊在面临选择之时,他选择了铲除这支军队,而且李渊昨晚派人去各家安抚,绝口不提是为了军队之事,而只是说为了募捐钱粮。”

“难怪昨晚很平静,没有发生什么骚乱。”

“大家心里都清楚,闹事的话代价很大,只要家主不出事,基本上都会忍一忍,李渊也明白这种心态,所以才派人去安抚,这就大大减小了这件事的冲击力。”

吕平负手走了几步,他回头对高瑾道:“这件事要立刻向中都汇报!”

高瑾当即答应,“卑职马上就写鹰信。”

吕平随即又摇了摇头,“你在城中不方便,容易被发现,还是我出城后写鹰信,这件事你就别管了。”

安排了鹰信之事,吕平又问罗玉敏道:“再说一说李元吉这个人,我发现他最近颇有手腕,以前推疑令是胡乱抓人,这次不一样了,抓得很精准,把我们都逼出了长安城,他最近究竟是怎么回事?”

罗玉敏冷笑道:“李元吉没有什么变化,还是一如既往的骄横狂妄,阴狠毒辣,头脑也没有什么长进,不过他的新军师很厉害,李元吉最近所做的一切都是他策划,吕将军应该认识这个人。”

“此人是谁?”

“崔文象!”

“原来是他!”

吕平这才恍然,他在一直主管洛阳情报署,当然很了解崔文象,原来此人跑到长安,做了李元吉的军师,难怪李元吉最近做事和从前不同了。

“将军熟悉这个崔文象吗?”旁边高瑾问道。

“谈不上熟悉,但很了解他,此人人品卑劣,为了向上爬甚至不惜出卖族兄,为人洛阳朝廷所不齿,不过王世充很赏识他,多次委以他重用,最后还提拔他为相国,此人是有点本事,十分擅长策划政治斗争,洛阳城破后,圣上看在博陵崔氏和范阳卢氏的面上放了他,却没想到他居然投靠了李元吉。”

高瑾笑问道:“那我们是否可以将此人收买过来?”

“不行!”

吕平果断地摇了摇头,“此人人品卑劣,为了上爬不择手段,他很有可能会出卖我们,我们不能冒这个风险。”

这时,罗玉敏问道:“那昨晚关陇贵族之事,我们该怎么应对?”

吕平想了想道:“这件事事关重大,我们不能随意插手,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收集最新情报,及时向中都汇报,或者执行中都的命令。”

。。。。。。。。。。

半个时辰后,吕平放出了两只信鹰便盘旋着飞上天空,向中都方向飞去,黄昏时分,两只信鹰落在了紫微宫南阙的鹰塔之上。

房玄龄急匆匆跑上了天阁,快步来到张铉的御书房门前,他问一名侍卫道:“圣上还在吗?”

“启禀军师,圣上还在,不过正准备回宫。”

“速去替我禀报,就说我有要事求见。”

侍卫跑上二楼,片刻在楼梯口道:“军师,圣上有请!”

房玄龄也拾阶上了二楼,只见张铉正站着御案前整理文书,看样子是准备回宫了,张铉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问道:“是太原还是巴蜀的军情?”

“都不是,是长安传来的消息。”

张铉放下手中文书,注视着房玄龄道:“长安出什么事了?”

房玄龄将鹰信递给了张铉,“陛下自己看吧!”

张铉接过鹰信看了一遍,眉头皱成一团,他感到有点不可理解,十三名关陇贵族的家主昨晚被集体软禁,信中又提到了李渊想逼迫他们交出各自的庄丁,张铉这才释然,笑道:“我就说李渊怎么能容许睡榻旁边还挂一把刀,而且还不是他的刀,若我是他,几年前就该动手消除隐患了,而不是等到现在危险出来了才动手。”

房玄龄也感叹说:“微臣也觉得他现在做这件事是平添动荡,很不明智。”

张铉冷笑一声道:“这就叫虱子多了不怕咬,一点朝廷震荡算不了什么,就怕关中空虚,这帮关陇贵族集结兵力杀进长安城,那个后果就严重了,李渊分得清轻重缓急。”

“陛下,需要我们做点什么吗?比如向李渊施压,逼他释放被软禁的十三个家主,施恩于关陇贵族。”

张铉负手走到窗前,久久凝视着西面的晚霞,良久,他缓缓道:“我一直认为关陇贵族才是一个真正的长久隐患,如果李渊愿意替我们消除这个隐患,我们何乐而不为?”

说到这,张铉回头对房玄龄微微笑道:“韦云起去年前往长安播下的种子,终于在春天时发芽了。”

1157。第1157章 天下大战(十三)

中都的科举终于在一片抗议和不满声中结束,抗议原因是唐朝士子没有经历郡试便可直接参加京试,这令很多周朝士子深感不满,当科举名单公布后,来自唐朝各郡的士子竟然占到榜单的三成,也就是六十人左右,这更加令周朝士子抗议声一片。

而接下来太学的录取中,唐朝士子竟然占去一半的名额,终于点燃了十万周朝士子的怒火,最后爆发了十万士子的抗议大游行,但游行的后果却十分严重,士子们没有改变朝廷的决定,甚至也没有得到朝廷的一丝安抚,却使得天子为之震怒。

张铉用十分强硬的态度来回应士子们的诉求,直接剥夺了十三名游行组织者的功名,包括他们在郡试中考上的举人资格,其中四人还在京试中上榜,但他们也同样被剥夺了进士资格,不仅如此,朝廷责令各郡取消进京赶考的举人粮食补助一年,作为对他们参加游行的惩罚。

朝廷毫不留情地打击使周朝士子从狂热中清醒过来,失去了每个月三斗米的补助,令人很多士子懊悔不迭,尤其四名被削去进士资格的士子更是难以承受这个打击,当天晚上便洒泪离开中都回乡了。

声势浩大的游行在面临朝廷坚决而强硬的抵制后,只进行了一天便偃旗息鼓了,尤其当天晚上有消息传出,第二天还要参加游行的士子一律革去举人功名,五年内不准参加郡试和县试,这让所有的士子都害怕了,他们刻苦读书就是为了考上功名做官,如果五年内不准参加科举,他们将无颜面对家人。

第二天大街上冷冷清清,再没有人敢上街游行,士子们纷纷收拾行装返乡,唯恐被其他人的游行连累,一天之内,十万士子便走掉了大半,而数万唐朝士子也跟着返乡潮离开了中都,就在科举结束几天后,大周帝国的第一次武举也拉开了序幕。

参加武举的人数要远远低于科举,只有近万人参加,一大半都是来自军队,也有各郡推荐的郡兵将领,还有数百人是刚刚参加完科举的士子,他们也有资格参加武举。

武举只要通过资格试和兵部试两关便可拿到武举人的功名,武举人前五百名则有资格参加最后的军考,军考录取五十人,通过军考则获得武进士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