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6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文通望着三里外声势浩大的唐军主力,此时他的心却平静如水,唐军六万大军不可能全部投入攻城,最多一次投入四万人攻城,而他的守军有三万两千余人,还有近两万五千民夫,存粮更是能坚持半年。

之前他听说唐军主帅是秦王李世民,他心中颇有点担忧,李世民是唐朝宗室中少有的作战和统帅能力都极强之人,连隋朝名将屈突通也甘心做李世民的副将。

在李世民强大的统领下,自己还能不能守住河东城,魏文通也开始有点不自信了。

但此时当战争真正到来之时,魏文通反而恢复了自己,他坚决自己只要守城得法,李世民绝对攻不下河东城。

这也是魏文通下定决心不向苏定方求援的主要原因,河东城池坚固,粮食和兵力都充足,为什么要外面军队支援?那样反而会让唐军创造围城打援的战机。

想到这里,魏文通十天来的焦虑一扫而光,又想到昨晚天子发送来的鹰信,鼓励河东城将士以百战百胜的勇气彻底战胜唐军的进攻。

魏文通信心大涨,他见唐军鼓声颇为威武,便大喝一声道:“给我擂鼓助威!”

轰隆隆的鼓声在城头敲响了,这也是军队集结的命令,一队队士兵从城下奔上城头,四面八方,如蚁集聚,一刻钟后,一万八千士兵奔上了城头,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城北和城西,在巍峨的城墙上,大旗招展,军队如一片十几里长的森林,也形成了一片威武壮观的气势。

这是魏文通屡用不爽的招式,以鼓声来激荡士气,将自己的优势摊开来化解将士的担忧,应该说这种办法非常有效,当初他率三千隋军抵抗数万瓦岗军的进攻,就是用始终不息的战鼓声鼓舞着将士们士气。

这时,城下数万唐军欢声雷动,只见一座三丈见方、两丈高的大木台在数十匹健马的拉拽下缓缓从军队出来,在木台正插着一杆镶有银边的黄龙大旗。

大旗下站着一员大将,头戴金盔,身穿银甲,手执一杆王槊,正是秦王李世民。

虎牙郎将王玄敬对魏文通低声道:“将军,那就是秦王李世民了。”

魏文通点点头,他没想到李世民竟然用这种方式出来,果然很有气势,一下子便使唐军士气大振。

这时,李世民高举马槊大喊:“大唐帝国的将士们,大家建功立业的时刻来了,传说河东城从未被攻克,但今天,唐军要创造这个历史,让河东城跪在我们脚下颤抖吧!”

数万唐军再次如山呼海啸般地叫喊起来,他们一起举矛高呼:“必胜!”

“必胜!”

.......

唐军的士气在李世民的激励下开始迅速恢复了,他们的斗志开始昂扬,坚信河东城将在他们脚下颤抖。

.......

一个时辰后,围困西城的李世民大军发动了终于第一次攻城,由左军大将秦琼率军进行试探性进攻,尽管这只是试探性进攻,但李世民还是投入了两万五千人的大军,一百多台攻城器械,包括巢车和云梯等重型攻城武器,绝不亚于正式进攻。

两万五千大军排列成五个方阵,每个方阵间相隔百步,就俨如五幅巨大的黑色地毯,在大地上起伏前进,军队士气高昂,杀气冲天,他们从三里外向城墙缓慢靠拢,鼓声如雷,号角连天,旌旗遮天蔽日,长矛如林,盾牌如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死亡的黑色。

大将秦琼骑在战马之上,挥舞单锏指向城池喝令道:“斗蒙军和重盾军先行!”

“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天地,在每支队伍的中间竖起了十几座木制斗蒙,这是抵御城上飞石所用,伴随着木制斗蒙下的巨大轱辘声,以及近百辆巢车和云梯,队伍开始缓缓向城墙杀去。

城头上也鼓声大作,魏文通也全力以赴了,尽管他也知道这只是唐军试探进攻,但是对方投入了两万五千余人,还是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也投入了一万人进行西城防御,并亲自指挥战斗。

“投石机准备!”

随着魏文通一声大喝,西城头上的二十架重型投石机吱嘎嘎的拉开了,高三丈,臂长六丈,投石机居高临下,可投至三百五十步外,须五十人才能挽动。

黑黝黝的二十架投石机矗立在城头,机身上的青铜甲片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就俨如二十尊巨大的金甲战神,百斤重的巨石放进了弹兜,五十人推动着铁链绞盘,将它渐渐拧紧,紧紧等待着发射的命令。

在城垛中间,五千士兵端着两千五百支大黄弩,一支支三尺长的粗杆箭已经搭上弓弦。

在五千士兵的背后则排列着五千名大弓手,防御所用的弓箭和平地交战用的弓箭不同,不需要箭能射多远,但必须要沉重,使箭能依靠本身的重力射穿敌军的盔甲,因此一般都是用大箭,手指粗的箭杆,锋利的箭尖呈流线型,四边有放血槽。

敌军已渐渐地进入了投石机射程,魏文通下达了射击的命令,他嘶哑着嗓音大喊道:“射击!”

红旗挥下,众军奋力,只见二十个金甲战神的长臂猛地挥出,二十块巨石凌空飞射,呼啸着向城下砸去。

1160。第1160章 天下大战(十六)

二十块百斤巨石仿佛掠过天空的一群大雁,在天空翻滚着,向城下密集的唐军士兵头顶砸去,唐军士兵恐慌呐喊,纷纷向斗蒙下躲去,但还是有大量的士兵无处藏身,他们叫喊着四处躲闪。

巨石轰然砸下,‘嘭!’的一声巨响,尘土飞扬,几名士兵躲闪不及,被巨石砸成肉酱,巨石余劲未消,继续向前翻滚,一连撞翻数十人,才停了下来。

一块巨石砸中的牛皮斗蒙,‘咔嚓’巨响,斗蒙被砸塌,士兵们连滚带爬从下面钻出,石块却被斗蒙反弹,又向前弹出了二十余步,冲进了人群中,一片惨叫声响起。

.........

这时,方阵中出现了十几部巨大的巢车,每辆巢车由数十匹健牛的拉拽,唐军士兵们推动着一人高的木轮,木轮吱嘎嘎作响,艰难前行。

当巢车进入打击范围,它们立刻成为投石机重点攻击的目标,这时一辆满载士兵的巢车不幸被呼啸而至的两块巨石先后击中,巢车上部顿时支离破碎,碎片四飞,木头夹杂着人体坍塌了,巨大的冲击力使巢车失去重心,向后轰然倒下,巢车中的两百余名士兵死伤惨重......

就在城头巨石投出的同时,两千五百支大弩箭也发射了,强劲的大箭射向三百步外的唐军士兵,力道之大,金石可碎。

大箭穿透了唐军士兵的盾牌和铠甲,射进了士兵的身体,一群群唐军士兵惨叫着栽倒在地。

紧接着,又一轮强大的黄弩大箭射出……。。

在重型投石机和黄弩大箭的轮番打击下,唐军士兵在短短五十步距离内便有近三千人的伤亡,但这点伤亡无法阻挡两万余大军的进攻,随着唐军大营中催战的鼓声加快,五座方阵的士兵奔跑起来,铺天盖地地向城池冲去。

当唐军冲进百步内,城头上的鼓声变得急促起来,这是弓兵的发射命令,五千名弓兵一起举起大弓,同时射出了三尺长的兵箭,五千支兵箭如一片蝗虫铺天盖地向唐军头顶扑去,一片片唐军士兵中箭倒地,两座方阵的阵脚顿时大乱。

远处,站在高台上的李世民却十分冷静,周军的城头射击并没有他预料的那样强大,他当即喝令道:“弓弩手反击!”

第三座方阵的五千唐军便是弓弩手,他们奔至城墙下,举弩向城头射去,密集的箭矢压住了周军士兵的大黄弩。

在最前端指挥的秦琼见时机到来,他立刻喝令道:“速平护城河!”

两千名唐军士兵顶着木板飞奔而来,每块木板宽两尺,长约三丈,前后两端都有大木钉,它们就像盾牌,保护住了下面的两名唐军士兵。

两千唐军飞奔至护城河前,将一块块近三丈长的木板铺上护城河,两端的铁钉打入泥土,很快便形成了十几座宽达数丈的木桥。

护城河铺上木板,便失去了阻碍的功能,一架架攻城梯越过护城河,轰地搭在城墙之上,数以万计的唐军士兵如蚁群般攀梯而上,一手攀梯子,一手执盾牌,口中咬着横刀,奋力向上攀爬,城头上箭如雨下,石块滚木如冰雹般砸下,一片片士兵被砸中射中,惨叫着跌下城去......

随着唐军开始攻城,城头上的周军也已变换了阵型,投石机、大黄弩和大弓都暂停了攻击,一万名士兵换成长矛和刀盾,而两千士兵则奔到凸出马墙,用角弩从背后向攻城的唐军士兵射击。

城墙下方的死尸迅速堆积,血流城河,从尸堆中渗出,染红了护城河水面。

城头上抹上了大量的油脂,使城墙变得光滑无比,攻城梯很难支撑住城头,被城上士兵用钢叉向两边奋力一撑,攻城梯顶端的倒钩吱吱嘎嘎地划过墙面,却难以支撑住,斜刺里横摔下去,攻城梯上一串士兵发出长长的惨叫,许多人从梯上跳下,依旧难逃死伤。

.......

但真正给周军带来威胁的却是巢车,它们和城墙一般高,这种用木架搭成、外面蒙上生牛皮的攻城武器俨如一座座移动的高屋,里面满载着士兵。

西城和北城的投石机密集攻击,摧毁了大部分巢车,但李世民却出了奇兵,他早就知道东城没有安装投石机,在昨天晚上,大将侯君集便率三千军和五辆巢车埋伏在东城外的一座土丘背后,土丘上的茂密大树挡住了巢车,从城头难以发现。

五辆巢车内各聚集了百名唐军,这五百人是特地从宋金刚战俘中挑选出的亡命之徒,每人事先得了一百贯安家费,同时得到承诺,大战结束后,他们将获得自由。

五百人个个悍不畏死,每个人身材高大,身披重甲,手执战刀、长矛和弓箭,透过缝隙,士兵们目光凶狠盯着远处城墙。

在平台前面是一块长长的包有铁皮的厚重木板,在巢车前进时,木板被拉起,成为了天然的挡箭牌,使城头上的箭难以伤及平台内的唐军士兵,只要不被巨石砸中,周军的箭矢很难射杀巢车中的敌军。

东城头是周军防御的薄弱处,城头上只有两千守军,李世民算过时间,在战争激烈之时,很难听见警报声,只能奔去西城禀报,一来一去至少要一炷香时间,正好可以使巢车抵达城墙边。

尽管魏文通善于守城,但李世民也精于攻城,他会从细节上来抓住一点点机会。

高台上的李世民眯眼注视着城头大战,城头上的轰隆隆战鼓声又一次响起,李世民已经摸到了估计,每隔一刻钟战鼓声就会响起,足足持续一刻钟。

李世民不由冷笑一声,魏文通不知道战鼓声会掩盖住很多真相吗?

他当即回头令道:“传令,敲响震天鼓!”

唐军大营的鼓声再次恢复成震天鼓,‘咚——咚——’沉闷的鼓声缓慢而有力,仿佛从天边乌云下传来。

这就是李世民的出兵命令了,侯君集立刻喝令道:“出击!”

三千士兵和五辆巢车从土丘背后绕出,在健牛的拉拽下轰隆隆向城墙驶去。

东城头的周军立刻发现了敌情,守将大喊:“速敲警钟!”

‘当!当!当!’东城头上的警钟敲响,但很快守将便发现警钟没有用,西面城头上的战鼓声太响,很可能听不见警钟声敲响。

守将大急,趴在内城女墙上对城下几名骑兵喊道:“速去报告魏将军,东城有敌情,数千敌军进攻东城了。”

两名骑兵猛抽战马一鞭,向西城方向疾奔而去......

西城头激战正酣,周军凭借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城池的优势明显占据上风,一架架攻城梯被掀翻,接二连三的唐军从城头被长矛捅穿,翻滚下城去,滚木礌石如冰雹般地砸向城下。

城下数千死尸堆积,鲜血染红了护城河,魏文通心中却有了疑惑,照这样打下去,唐军死伤上万也未必能攻下,这不像是试探性进攻,也不像是李世民做事的风格,圣上曾告诉过自己,李世民作战讲究正奇相辅。

‘正奇相辅!’

魏文通一下愣住了,既然是正奇相辅,正他看见了,那么奇呢?奇在哪里?

魏文通心中顿时有种不妙的感觉,他回头向东望去,就在这时,有士兵喊道:“将军,内城下有紧急报告!”

魏文通大步走到内城墙边探头向下望去,只见两名骑兵正焦急地向上张望,“发生什么事了?”魏文通高声问道。

“启禀将军,东城赵俊将军紧急报告,敌军偷袭东城,大概有数千人。”

魏文通顿时明白了,这就是李世民的奇兵,他当即厉声喝道:“速令王玄敬将军率三千军火速支援东城。”

士兵传令而去,魏文通心中悬了起来,李世民竟然从背后捅了自己一刀。

1161。第1161章 天下大战(十七)

王玄敬原本是尉迟恭的部将,楼烦关之战后他被升为虎牙郎将,同时被调到魏文通的军中,他凭借自己的精明能干渐渐得到了魏文通赏识,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王玄敬负责守北城,距离东城较近,魏文通为了争取时间,紧急令王玄敬赶去东城支援。

三千名士兵在王玄敬的率领下向东城头疾奔而去。

此时,东城已是险象环生,五辆巢车都已靠近了城墙,周军的箭矢对巢车无可奈何。

其中一辆巢车已率先抵达了城墙,当它靠近城墙只有一丈时,厚重木板轰然放下,砸在城垛之上,碎石乱飞,它形成了一座天然桥梁,车内平台内的一百名唐军死士从巢车内冲出,直接冲上了城头,和周军士兵鏖战在一起。

紧接着其他四辆巢车也先后靠上城墙,近五百士兵冲上了城头,侯君集率领的三千人是李世民从数万军中挑选出的精锐,用于第一波冲击城墙,一旦他们进攻东城得手,大量的唐军士兵将沿着巢车内部的通道源源不断涌上。

这五百士兵凶猛异常,锐不可当,瞬间在守军中冲开了一条血路,城下的唐军在侯君集的率领下沿着巢车通道向城头蜂拥而来,两千余名守军被杀得纷纷后退,守城的形势陡然间变得紧张起来。

东城主将赵俊急得大喊:“再去求援,我们快顶不住了。”

他话音刚落,只见从城下杀上来数百名周军,这时是东城门的守军,他们距离战场最近,城墙上形势危急,他们也杀了上来。

数百名生力军杀到使东城局势稍稍和缓了一下,但由于支援的兵力太少,并不能改变东城危急的形势,但这数百士兵的杀入还是给北城杀来的周军争取到了一点时间。

就在东城周军的防御线眼看要被撕破之时,王玄敬率领三千士兵终于杀到了,王玄敬大吼一声,率领士兵杀进了战场。

..........

就在侯君集率领五辆巢车和士兵攻上东城不久,李世民也得到了消息,这个消息令他喜出望外,他立刻亲自率领一万军队向东城杀来。这时,魏文通也看出了李世民的企图,他刚刚派出王玄敬去支援东城,又再次急令城内六千后备士兵赶去东城作战。

此时,唐将秦琼率领的军队在西城的进攻并没有减弱,反而越战越狠,西城也同样险象环生,令魏文通一时无暇顾及东城。

东城的激战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五百名强悍的唐军士兵顶在最前面和周军作战,后面是侯君集率领的两千余名唐军士兵,城头上稍显狭窄,无法展开全面鏖战,只有等一批士兵阵亡,后面的士兵才能踏着同伴尸体杀向敌军。

侯君集的目标十分明确,从城头上杀下去,打开城门让主公率军杀进河东城。

但下城的甬道被周军堵死,而另一边下城则在两里外,而且同样有无数周军涌上城头,使侯君集心急如焚,这时,远处传来了高亢的号角声,这是秦王殿下亲自率领主力杀来了。

侯君集又是激动又是惭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