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大周帝国建立,六大家族公开去拜访韦云起,最终越过了李渊的底线,他决定在关陇贵族背叛自己之前铲除他们的军队,解决自己的一个心腹大患。

两万三千大军高举着‘清君侧,正朝纲、诛奸王’的大旗在官道上行军,他们自称关陇联军,由独孤怀德为主将。

独孤怀德是独孤家族的嫡系子弟,年约四十岁,长得虎背熊腰,身材魁梧,他最早也是隋军雄武郎将,在第一次高句丽战役时逃回陇西,从此便留在庄园训练独孤家族自己的军队。

在独孤怀德后面还跟着十几名大将,都是各个家族派来统领自己军队的子弟,由于各家主还在朝廷手中,长安城中还有不少族人,所以各家族颇为忌惮,不敢做得太绝,没有直接投降周军进攻陇右。

他们还是考虑以逼宫的方式逼迫李渊释放家主,同时承诺不再打各家私军的主意,这是各家达成的共识,他们一致认为现在还没有到造反的地步,只是需要给李渊一点颜色看看。

“将军!”

偏将赵吉催马迎了上来,抱拳道:“前方有数十名乡老拦路,嚷着有话要对将军说。”

独孤怀德眉头一皱,“他们要说什么?”

“卑职不知,他们一定要见到主将才肯说。”

独孤怀德心中暗暗骂了一句,只得催马向前方奔去,只见前方路边站着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个个衣着都不错,看得出是当地的名望之士,

独孤怀德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去,老远问道:“请问各位乡老有什么事?”

一名士兵连忙指向独孤怀德,“那就是我们主帅独孤将军。”

数十名老者连忙迎了上来,将独孤怀德团团围住,七嘴八舌道:“关中才安宁数年,将军又要让它生灵涂炭乎?”

“将军不如把我们杀了,放过乡人吧!”

“独孤是否打算推翻唐帝,自立为天子?”

。。。。。。。。

独孤怀德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吵得头昏脑胀,他心中恼怒,大喝道:“给我统统闭嘴!”

数十名老者鸦雀无声,惊愕地看着他,独孤怀德意识到还不能和他们翻脸,只得强忍怒气,拱手道:“各位老丈请听独孤一言,我们并非想在关中大开杀戒,也不是想取唐帝而代之,只因当今天子宠幸奸王,陷害忠良,滥杀无辜,导致人心思变,社稷将危,我们不想辛辛苦苦建立的唐朝就这么被天子自毁在摇篮中,所以我们才想兵谏天子,目的是为了让大唐走向正途,各位老丈明白了吗?”

数十名老者对望一眼,一名最年迈的老者道:“原来将军心怀大志,失敬了,但这么多军队拿着刀枪,难免会爆发冲突,那时我们该怎么办?”

独孤怀德不耐烦地道:“我的军队已经秋毫无犯了,你们还要怎样?”

“只求将军给我们一个书面保证,就算战争爆发,也不要毁坏庄稼,私闯民宅,抢夺粮食,更不能滥杀无辜。”

独孤怀德被一群老者逼迫,颜面无光,但让他翻脸杀掉这群老者,他却又下不了手,令他着实左右为难。

这时,最年迈的老者又道:“关陇世家是以关陇之民为根基,没有关中民众支持,何谈世家,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将军为何就做不到?”

“好吧!我答应就是了,但书面没有,只能口头保证。”

独孤怀德分开众人,翻身上了马,对一群老者道:“我可以答应你们,就算战争爆发我也会约束军纪,不会滥杀无辜,仅此而已,各位保重了。”

说完,他狠狠抽一鞭战马,扬长而去,众老者面面相觑,一起望向最年迈的老者,“甲翁,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者满脸忧色,慢慢道:“他的意思就是说,会抢我们的粮食,也会夺我们的房子,最多保证不杀人,但他也没保证士兵不糟蹋民女,家有女眷可能也难保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众人大惊失色。

“依我之见,大家还是尽量把粮食藏好,值钱的东西也藏起来,年轻女眷最好送走,战乱一起,这些大将说过的话连屁都不如,我们不自救,还指望谁来救我们?”

“甲翁说得不错,我们赶紧回去收拾粮食钱物吧!”

众老者各自骑上毛驴回乡去了,独孤怀德怎么也想不到,这二十几个老者实际上代表着司竹园二十几个乡,他一个不太靠谱的承诺没有稳住当地民心,反而引起了民众恐慌,恐慌从司竹园开始发酵,渐渐向京兆郡各地蔓延,关中大地上出现了愈演愈烈的逃难潮,人们藏匿粮食和财物,扶老携幼,逃离家园,躲避即将爆发的战争。

1176。第1176章 天下大战(三十二)

关中的风起云涌,吸引了天下人瞩目,也使整个唐王朝的危机集中在长安,从而忘记了外围的危机,就在关陇联军进军长安的同一时刻,十万周军兵临成都,将成都东、西、南三面包围,仅留北城给城内守军逃亡。

这次进攻巴蜀之战有三个将军参与,徐世绩、来护儿和刘兰成,但徐世绩是主将,来护儿为辅将,刘兰成为副将,辅将在地位上和主将一致,也独立统帅军队,在作战方略上必须服从主将安排,即使违抗主将命令,主将也无权处罚辅将,但可以上报军机台,由张铉处罚。

而副将则是主将下属,必须严格遵从主将的命令,若不遵令,主将可以在军前直接斩杀副将。

不过来护儿也知道这次攻打成都事关重大,拿下成都,他们便将攻占整个巴蜀,所以来护儿表现得十分配合,听从徐世绩的统一调度。

而且徐世绩精明善战,围三城留北城之策非常高明,令来护儿不止一次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全心辅助徐世绩拿下成都。

唐周成都之战,兵力对比十分悬殊,周军有水军、骑兵和步兵,总兵力达十万之众,而唐军的兵力只有两万五千人,原本成都有一万五千人,李渊得到巴蜀急报后,又抽调了三万军队赶赴巴蜀支援,但目前只有前锋一万军队赶到从成都,而另外两万军队还在汉中,已经来不及赶到成都了。

兵力悬殊,唐军目前只依靠成都高大坚固的城墙来和十万大军对峙了。

南城大帐内,徐世绩正和来护儿以及凌敬商量破城之策,徐世绩属于智将类型,武艺一般,但统帅力强,同时极为智谋,一般不需要谋士,凌敬只是监军,不过他本身智谋很高,给徐世绩也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我之前放开北城让唐军撤走,主要是考虑到李神符在江夏时的表现,此人平庸胆小,没有决一死战的勇气,我希望他能弃成都北逃,但从近三天看来,他似乎并没有北撤的意图,难道我的判断错误了吗?”徐世绩有些忧心忡忡道。

来护儿微微一笑,“这和打狗一样,你不拿出根粗大的棍子,或者不把它打疼了,他是不会跑,我觉得我们还缺乏一点霹雳手段。”

旁边凌敬也道:“将军的思路没有错,老将军提醒也很到位,我觉得不仅要外打,还要内劝,李神符不敢弃城北逃,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柴绍也在城内,他毕竟是李渊最倚重的女婿,在李渊身边的地位比李神符更高,如果柴绍坚决不肯撤退,估计李神符也没有办法。”

徐世绩点点头,“那么有什么办法把柴绍从成都调走呢?”

凌敬笑了笑道:“我们或许没有办法,但我相信,李神符一定有办法。”

徐世绩和来护儿的精神同时一振,异口同声问道:“监军有何良策?”

凌敬低声对两人说了几句,两人连连点头,一起竖大拇指赞道:“监军果然高明,是个好计策。”

。。。。。。。。。

下午时分,周军参军从事章懿代表徐世绩来到了北城之下,他身后还跟着十几名随从,一名随从上前向城头大喊道:“奉徐将军之令,特来面见李神符将军。”

城头士兵急奔进城去禀报,此时,李神符正在军衙内和柴绍商议粮食集中管控事宜,李神符出任益州大都督,主管巴蜀军事,而柴绍是益州行台尚书,主管巴蜀政务,两人各施其责,互不干涉,但自从周军攻进巴蜀,一路势如破竹,渐渐向成都逼近,柴绍坐不住了,时常来找李神符商议对策。

李神符的态度不明,总是含糊其辞,但柴绍的态度却很坚决,他上书朝廷,恳求李渊增兵巴蜀,正是在柴绍的坚决要求下,李渊终于答应向巴蜀三万,不过三万人最终只到来一万,另外两万人在汉中便止步不前了。

成都粮食不足是个大问题,之前成都官仓内的数十万石粮食都被调去长安,而去年秋收的粮食还在各郡县的仓库中,没有来得及运到成都,结果十万周军便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杀到成都,打唐军一个措手不及。

目前官仓内还有三万石粮食,够军队食用两个月,但民间还有不少粮食,如果实行粮食配给制,那么至少还能再挤出三万石粮食供应军队,这样两万五千军队就能防御四个月了,可以等到援军的到来。

两人正商议时,一名士兵在堂下禀报道:“启禀王爷,城外徐世绩的使者求见!”

李神符一怔,问道:“他说什么事情?”

“好像是要和王爷明确一下保护民众的规则。”

李神符有点疑惑,回头向柴绍望去,柴绍点点头,“确实有必要定一下交战规则,像伤兵救治,禁止火攻民宅之类,双方见一见面,说清楚比较好。”

“嗣昌也一同会见吗?”

“当然,徐世绩极为狡猾,我可以提醒一下王爷,免得被他蒙蔽了。”柴绍淡淡道。

李神符心中暗骂,却也无可奈何,只得让人去把周军使者带进城来。

不多时,一名年轻的文官走上了大堂,躬身施礼道:“下官参军从事章懿参见王爷,参见柴尚书。”

李神符摆摆手,“章参军不必客气,请坐吧!”

章懿坐了下来,柴绍打量他一眼笑问道:“请问章参军哪里人?贵庚几何?”

“下官是并州娄烦郡人,今年二十一岁。”

“才二十一岁!”

李神符和柴绍都惊叹起来,二十一岁就出任参军从事了,显然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章懿笑道:“下官读书很早,十岁就进了郡学,十六岁进洛阳太学,去年在中都参加科举,中第十八名,本来是分去娄烦郡静乐县任县丞,但我立志从军,便进了军机台,年初又被分配到徐将军帐下任参军从事,主管后勤物资。”

李神符忽然问道:“娄烦郡原郡丞章润是你什么人?”

“正是家祖!”

李神符捋须笑道:“原来你就是章家那个小神童,难怪能少年得志,你祖父和我有点交情,也算是故人吧!”

章懿连忙起身施礼,李神符摆摆手,“现在不是叙旧之时,我们以公事为重。”

旁边柴绍笑问道:“王爷认识他父亲?”

李神符点点头,“当年我出任娄烦郡秀容县县尉时,他们章家是娄烦郡望族,我常去拜访,便认识了他祖父,他们章家有个小神童,三岁就能写诗,五岁可以作赋,他祖父对他期望极大,辞去一切官职来培养他,没想到时隔十几年,在巴蜀见到了。”

章懿羞愧道:“祖父为我牺牲太大,我却辜负了他,他在天之灵也不会原谅我。”

“这个你倒错了!”

旁边柴绍肃然道:“中都科举何其盛大,天下英才齐聚,你们章家只能算中小世家,你却能在万千才俊中考中十八名,得进士及第,你祖父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章懿点点头,取出一封信呈上,“这是徐将军的亲笔信,希望能和贵方达成一些约束共识,请过目。”

一名士兵上前将信转交给了李神符,李神符看了一遍,又将信递给柴绍,柴绍看完信道:“这些要求还算合理,两军战争是两军之间的事,和民众无关,我们不会驱赶老弱妇孺来守城,当然也希望贵军不要驱赶老弱妇孺来攻城,我们不会辱骂贵国天子及其先人,也希望你们不要辱骂我朝的天子,另外,士兵投降则止,不要妄加屠杀,我们也完全同意。”

说到这,柴绍回头看了一眼李神符,李神符冷冷道:“既然嗣昌已经同意,那我就不用表态了。”

柴绍早就看出李神符有弃城北逃的意图,他绝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就算李神符不满,他也要掌握主导权,绝不给李神符犯下错误的机会,柴绍也不想解释,直接写了一封回信,交给章懿道:“这算是我的书面答复,请转告徐将军,既然已经约定,就希望双方能严格遵守。”

章懿接过信,行一礼道:“多谢柴尚书书面答复,在下告辞了!”

章懿又向李神符行一礼,便扬长而去。

1177。第1177章 天下大战(三十三)

柴绍随即也告辞而去,李神符怒气冲冲回到自己,端起茶碗喝了两口热茶,他越想越气,狠狠将手中茶碗摔在地上,‘砰!’一声脆响,茶碗被摔得粉碎。

旁边几名侍女吓得战战兢兢,躲在墙角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这时,正好李神符的幕僚王俊走了进来,他见状不由一怔,但立刻便明白过来,他连忙给几名侍女使个眼色,几名侍女连忙沿着墙根溜了出去。

王俊走上前笑道:“看来柴驸马让王爷很烦恼啊!”

“哼!”

李神符重重哼了一声,极为不满道:“柴绍想夺我军权,已经开始肆无忌惮了。”

王俊淡淡道:“他姓柴,王爷姓李,他主政,王爷主军,规矩摆在这里,他又能怎么样?”

李神符坐了下来,半晌叹了口气,“就怕天子暗中授军权给他,他背着我做了不少事,他以为我不知道吗?”

王俊沉思片刻道:“从表面上看,柴绍是想死守成都,以待后援,但现在的局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十万大军对两万大军,成都肯定守不住了,后援也来不了,除非并州形势逆转,除非陇右河西唐军大胜,但这种可能性实在很小,退一步说,就算我们守住了成都,难道我们还能再夺回巴蜀?王爷决定放弃成都,北撤汉中,保存实力以图再起,这是明智之举,以柴绍的才智,他不会不明白现在的局势。”

“那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抵抗?”李神符不解地问道。

“问题就在这里,柴绍主政,当政局无法延续下去,他就应该返京述职,这才是正常做法,而不应该插手军务,卑职觉得,他坚持抵抗或许只是一个借口。”

李神符一惊,“难道他的目的是想夺取军权?”

王俊点点头,“我甚至可以和王爷打个赌,一旦他夺取了军权,他肯定也会北撤,他不会愚蠢到把自己困死在孤城。”

李神符负手来回踱步,其实他早就猜疑柴绍想谋夺自己军权,并不是这次周军进蜀才开始,从自己入蜀掌握军权时便开始,巴蜀原一直被李孝恭控制,而李孝恭是太子之人,也就是说巴蜀是太子的势力范围,柴绍也是太子之人,所以他才会被派到巴蜀主政。

当初太子任命自己坐镇太原,就是为了夺取太子的军权,又任命自己来巴蜀,也是同样的原因,太子会善罢甘休吗?肯定不会,所以柴绍趁周军入蜀的时机来夺取自己军权就可以理解了。

李神符想通这一点,嘴角不由浮起一起冷笑,他就知道,柴绍的背后一定是李建成在暗中指使。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至门口禀报道:“启禀王爷,北城王郎将有急事求见!”

李神符点点头,“让他进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郎将快步走进房间,单膝跪下禀报:“启禀王爷,卑职发现异常,特来禀报。”

“发现什么异常?”

“王爷,刚才周军使臣的随从是十五人,但他们出城时卑职发现随从只有十四人,少了一人。”

李神符一愣,不满地问道:“既然少了一人,为什么不拦住他们?”

“卑职只是在他们出城后才发现,已经来不及了。”

李神符却不知道这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