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山战图-第6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陈叔达是用一种变相的方法对抗李元吉,但这恰恰保了他一命,崔文象和裴寂都十分嫉妒陈叔达的威望,如果他真的出仕为李元吉效力,崔文象和裴寂都不会放过他。

陈叔达一家已被软禁在府中,府门外有上百名玄武精卫把守,不准任何官员去探望,也不准他家人或者仆人出门,每天玄武精卫给他们送一点粮食,维持一家人的生存。

黄昏时分,一队侍卫护卫宦官赵德忠来到陈叔达的府门前,他向门口守卫举起一卷圣旨,“奉圣上之令特来向陈相国宣旨。”

守卫郎将拱手道:“圣上有严令,任何人进府都要搜查,相国也不例外,请公公见谅。”

赵德忠抬起手,“咱知道,你搜就是了。”

士兵上上下下搜了身,连鞋子也不放过,没有任何异常,便让他进去了,手下则留在外面,两名玄武精卫跟随他进去,赵忠德一直来到中堂。

片刻,陈叔达的次子陈玄德出来应对,赵德忠看了他一眼冷冷道:“咱家是向陈相国宣旨。”

陈玄德低下头道:“父亲病重,不能见外人,请公公见谅!”

“好吧!陈相国就自己看旨,圣上要说的话都在上面,咱家告辞了。”

赵德忠将圣旨递给陈玄德,转身便走了,陈玄德望着他们走远,这才匆匆回到内宅,走进父亲的病房,陈叔达刚刚装病躺下,见儿子进来,便笑道:“人走了吗?”

“那个赵公公留下一份圣旨就走了。”

“拿给我看看。”

“父亲,昏君的废旨一把火烧了就是,还看它做什么。”

“少废话,快给我。”

陈玄德只得把圣旨交给父亲,陈叔达慢慢展开圣旨,到了最后,里面居然卷着两封信,陈玄德愣住了,圣旨里面还有名堂。

“我果然没有猜错,这个赵公公是有心人啊!”

陈叔达将圣旨扔在一边,仔细看信,一封是他孙子陈仲方写来的,另一封竟然是天子张铉的亲笔信,陈叔达的手微微颤抖起来,连忙打开信细看。

陈仲方便是陈玄德的儿子,他认出儿子的笔迹,便站在一旁没有退下,等父亲看完信,陈玄德低声问道:“父亲,仲方怎么样?”

“他不错,被天子任命为主簿,可是七品官,比你这个父亲还厉害。”

陈叔达的心情特别好,张铉在信中许他尚书左仆射、紫金光禄大夫,同时希望他暂时留任西京长史一年,虽然尚书左仆射不是相国,但也是位高权重,仅次于相国了,而且封孙子陈仲方为主簿,也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当然,陈叔达也知道,张铉重用自己是希望自己能在政治上协助他妥善处理好唐朝的各种遗留问题,不留隐患,这也说明张铉不准备用军事手段来处理唐朝后事,而是用政治手段,这当然是好事。

陈玄德听说自己儿子出任主簿,欢喜得嘴都合不拢,他又问道:“那我们要做点什么吗?比如联系各家大臣之类。”

陈叔达微微笑道:“我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静等长安城破,如果我没有料错,今明两天周军就要围城了。”

。。。。。。。。。

解决了蒲津关和潼关的三万唐军,魏文通也率两万河东军进入关中,加上徐世绩北上的四万军队和大散关的骑兵,关中周军已达二十三万之众。

时机已经成熟,张铉随即下令进军长安,两天后,二十万周朝大军抵达长安,将长安城团团包围。

为了这一天,张铉已经准备了整整一年,此时二十万大军军旗招展,无边无际,数万顶大帐延绵数十里,从北门到南门,到处是刀光闪烁的世界。

张铉的王帐位于长安正南门的明德门外,是一座占地十亩的套帐,大帐内数十名文职官员正在忙忙碌碌整理各种文书,张铉则和几名大将站在巨大长安城模型前,这是周军攻打重要城池的一贯风格,一定会事先制作相应的城池模型,而这座长安模型是二十几名工匠耗时大半年做成,长宽各有一丈,高三尺。

房玄龄手执木杆给大将们讲解城池的防御情况,“目前长安一共有守军六万人,其中李神符的神策军和玄武精卫各两万人,另外还有刚招募的两万新军,这六万军队各施其责,玄武精卫负责皇宫守卫,神策军负责皇城和各坊治安,新军负责九门防御。”

这时,徐世绩忍不住问道:“房相国,卑职有点不解,玄武精卫负责宫城卑职能理解,但新军和神策军是不是搞错了?”

房玄龄微微笑道:“一点也没有错,神策军就是以前的御林军,李神符牢牢控制军权,不让李元吉染指,当然只能负责次要位置,相反,新招募的两万新兵虽然经验士气都很弱,但他却是李元吉手下直接控制,所以李元吉让他们守城门。”

魏文通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死到临头了,还要勾心斗角!”

旁边尉迟恭严峻地看了他一眼,魏文通这才想起天子就在旁边,吓得他连忙低下头。

这时,张铉缓缓道:“这所谓的六万军队对我们而言,也只是土鸡瓦狗,不足为虑,朕考虑的是,怎么用最小的代价夺取长安,尽可能地保证长安居民的安全,大家都说说吧!”

徐世绩躬身道:“陛下,兵法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卑职觉得攻城之前在于攻心,我们要正告每一个守城士兵,只要放下武器,既往不咎,可如果趁乱**烧杀,则杀无赦。”

张铉点点头,又问刚率五千斥候军赶到长安的沈光,“沈将军的意见呢?”

沈光连忙躬身道:“卑职觉得须谋定而后动,且兵贵神速,比如卑职可以把斥候士兵分为一百队,每队五十人,给他们明确的保护目标和地图,一旦城破就立刻冲进城保护自己的目标,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重要人物被乱军所害。”

尉迟恭也道:“抓大放小是良策,这样可以迅速稳定长安城,然后再慢慢清算。”

张铉笑道:“各位说得很好,也和朕所思略同,事实上,我们破城易如反掌,明德门和安化门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随时可以开门,正如大家所言,要先攻心,要先派五千精锐入城,朕已经准备了十万份‘告长安军民书’,今晚先把它们传遍全城吧!”

这时,一名侍卫快步走进来,对房玄龄低声说了几句,房玄龄点点头,对张铉道:“陛下,城中传来消息,李渊在昨晚去世了。”

“很好,速把这个消息送给李神通。”

。。。。。。。。

1247。第1247章 再度政变(上)

夜幕悄然降临,长安城外周军大营点燃了火把,俨如一条绕城火龙,格外壮观。

王崭在宫廷政变后被封为左骁卫将军,统帅三千新军,负责明德门和安化门的防御,他原来的一千手下都被李元吉夺走,改编成了玄武精卫,除了数十名亲兵,其他都是刚刚入伍的新兵,李元吉用高价招募,大多是长安附近的无业游民和地痞流氓。

这让王崭着实苦笑不得,李元吉用毫无战斗力的新军来守城,却把精锐都放在宫城和皇宫,这算是什么守城策略?

不过王崭已经解决了人手不足问题,就在刚才,一百多名长安情报署成员加入了他的队伍,使他能用的手下达到了一百五十人。

虽然王崭可以随时开门迎周军入城,但考虑到会引发激烈的巷战,张铉还是觉得先攻心为上。

夜幕中,安化门下,数十只大筐被城头用绳索吊了上去,筐子里装满了五万份‘告长安军民书’,是张铉亲笔手书,用雕版印刷,这在几个月前便准备好了,到今天才发挥作用。

十万份单子要一夜之间散发出去,任务十分艰巨,不过长安情报署有过散发谶语的经验,他们可以利用城中乞丐和饥民这个庞大群落一起散发,事情就容易多了。

“重点在皇城!至少要散发一万份”

王崭嘱咐一句,士兵们点点头,提着竹筐快步奔跑,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之中。

除了一部分单子由王崭安排散发外,还有五万份单子将由周军巨型投石机直接投入城内,长安除了南城以外的三面城墙外,各矗立着三架巨型投石机,士兵们在忙碌地准备着,一只只装满了传单的铁皮大球,铁球会在空中迎风弹开,里面单子就会飞洒出去。

在北城外的西内苑,更是矗立着四架巨型投石机,一方面今晚刮的是南风,在北方投射效果会更好,另外一方面玄武精卫和神策军主要部署在北部的宫城和皇城。

西内苑部署了五万周军,由徐世绩统帅,这时大将赵亮不解地问徐世绩道:“大将军,为什么圣上会说最先投降的是玄武精卫?”

徐世绩笑道:“圣上的告军民书中写得清楚,玄武精卫主动投降者可保其财,免其罪;城破后投降则尽夺其财、追责其罪,这些玄武精卫跟随李元吉造了多少孽,抢夺了多少不义之财,他们最害怕是什么,怕获罪失财,所以有这个保证,玄武精卫还不争先恐后投降吗?”

“原来如此,可是也太便宜他们了。”

徐世绩淡淡一笑,“先让他们投降再说,圣上也说了,罪大恶极者绝不会得免!”

这时,一名校尉奔来禀报道:“启禀大将军,投石机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发射!”

徐世绩抬头看看风向,便点点头道:“发射吧!”

“发射!”

指挥校尉一声令下,四架巨型投石机同时发射了,四只大铁球飞上天空,守城的上万玄武精卫一片惊呼,只见大铁皮球在空中弹开了,无数的传单如雪片般纷纷扬扬向宫城中飞去,有不少落在城头,士兵们纷纷争抢单子,去找识字士兵读给他们听。

不仅是北城,西城和东城也投进了无数传单,还有在城内发散传单的数百人,除了皇城外,他们把传单送去各坊,整个长安城都被纷纷扬扬的传单覆盖了。

长安全城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反应,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不少巡哨士兵和皇城守城士兵直接脱掉了盔甲,逃回自己家中,在大周天子‘告长安军民书’的感召下,长安城门的逃兵开始大量出现了。

玄武门前,尚师徒铁青着脸高举袒露的左臂,高声问数千士兵道:“愿跟我投降者,袒左臂!”

数千士兵不约而同地脱去盔甲,袒露出左臂,高高举起。

......

阁楼上,裴寂从被窝里醒来,在灯光下仔细读着传单,脸色阴晴不定;崔文象也被守夜侍女叫醒,侍女拿了一份飘入府中的单子交给他。。。。。。

甚至连陈叔达的府中也飞进了一份单子,有家人捡到跑去交给主人。。。。。。。。。

太极宫宫城分为四大部分,东面的东宫、西面的掖庭宫和中间的中宫,玄武精卫的军营便设在掖庭宫。

其中中宫又分为前宫、内宫和后宫,前宫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等重要权力中枢所在地。

内宫是天子朝务区,主要两仪殿、武德殿等重要大殿,天子的御书房便设在武德殿。

后宫自然是天子和嫔妃们的生活区。

目前两万玄武精卫便部署在除了后宫以外的其他各区内。

大将军鱼善青率六千精卫在军营休息,今晚不是他当值。

而侯莫陈庆率领七千军队部署在中宫部分的前宫,内宫是由侍卫把守。

尚师徒的当值范围有两块,一块是东宫,六千人驻守在东宫,东宫的最北面是玄德门,和玄武门平行。

玄德门和玄武门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夹道相连,所以玄武门也是由尚师徒负责镇守。

玄武门同时也是后宫的北大门,但玄武门是瓮城,一千士兵便驻守在瓮城内,他们也不准进入内重门,那里面就是后宫了。

尚师徒的投降就等于后宫大门和东宫失守了。

但周军已控制玄武门和玄德门,但他们并没有急于杀入宫城,这时已传来消息,李神符发生了宫变,一场内讧即将爆发。

三更时分,李元吉终于被一名宦官叫醒了,虽然二十万周军已兵临城下,但李元吉并不紧张害怕,既然张铉不杀王世充,最后也必然不会杀自己,当个废王也一样能享受荣华富贵,如果要害怕,就让崔文象、李神符之流去害怕吧!

经历了一夜纵欲,李元吉着实困顿之极,他打了个哈欠,极为不满问道:“什么事?”

“陛下,崔相国有急事求见。”

“让他来见朕!”既然是崔文象要见自己,他就不得不打起精神来。

不多时,崔文象匆匆走进寝宫,手中拿着一份‘传单’,“陛下,出大事了?”

“出了什么大事?”李元吉依旧漫不经心地问道。

“陛下看到这个了吗?”

崔文象将传单递给李元吉,李元吉看了一眼标题,脸色立刻阴沉下来,恶狠狠扔到一边,“这种东西朕不要看。”

“陛下,现在满城都是这种单子,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出现士兵逃亡现象了。”

李元吉一怔,立刻喝问道:“那玄武精卫有没有逃亡?”

崔文象心中暗叹,这个皇帝当到现在,心中却只有玄武精卫,他摇摇头,“陛下,现在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士兵逃亡,卑职得到确切消息,李神符准备带军队出城去投奔李神通了。”

李元吉顿时勃然大怒,“朕把尹妃都给他了,他还不满足,还要背叛朕,朕非杀了他不可。”

“陛下,臣有一计,可除掉李神符,夺其军队。”

“你说说看,什么策略?”

“陛下可以佯作把玄武精卫交给统一指挥,为了得到军权,他必然会来见陛下,那时,陛下可以直接将他杀掉,派心腹接管神策军。”

李元吉点点头,这个办法不错,无毒不丈夫,李神符敢问自己要尹妃,早就该杀他了。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跌跌撞撞跑来,惊恐万分道:“陛下,大事不妙,尚师徒开玄武门,率军投降周军了,鱼善青将军也开掖庭宫后门,率军投降了。”

李元吉‘啊!’地一声,站起身,这个消息惊得他目瞪口呆,但祸不单行,不等他问还剩下多少人,又有侍卫疾奔而至,焦急地大喊道:“陛下,大事不妙,李神符发动兵变,一万多军队包围了承天门,让陛下去见他。”

崔文象脸色刷地变得惨白,自己应该想到的,李神符的军队冲不出去,那他只能是抓李元吉去投降了。

崔文象一言不发,拉着李元吉便向甘露门奔去,他们最后的依靠便是驻守在甘露门外的侯莫陈庆了。

。。。。。。。。

1248。第1248章 再度政变(下)

【本书很快就要结束了,老高准备新书也到最紧张的时刻,年后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新书上,本书的最后几章由于老高存稿已经用完,只能每天写一章,下午那一章就暂时没有了,实在很抱歉!新书将在下周四,也就是3月2日发书,恳求书友们支持老高】

=========

=========

在危难之时,要么同仇敌忾,要么互相残杀,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李神符和李元吉本来就是一种极为松散的利益联盟,在得利之时,双方各分利益,共享战果,可当大难到来时,劳燕分飞也就是必然了。

崔文象的消息并没有差错,李神符原本是想率军去投奔兄长,但他很多部下都是长安人,不愿离开长安,当他最后决定放弃军队独自出城时,已经来不及了,二十万周军包围了长安,让李神符惶恐万分,却又不知所措。

不过李神符也发现了转机,转机就在张铉亲笔所书的‘告长安军民书’上,最后有一句话,‘无论贵贱,赎罪者可免死。’。

李神符觉得这句话就是针对自己说的,他只要赎罪就能免死,当然,李神符也可以直接率军开城投降,但李神符想到的却是另一种方式,那就是抓了李元吉去投降。

宫城正南有三座城门,分别是承天门、永安门和长乐门,这三座城门由侯莫陈庆率六千人镇守,此时宫城外被火把照如白昼,一万多士兵列队如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