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康雪-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望一愣:“议和?周伯望,你脑子进水了吗?为什么议和?城池还没打下来就要议和,你是觉得我大金军队打不下这东京城是吗?”

老山羊胡子周伯望裂开嘴巴,哈哈一笑道:“不给汉人一点点甜头和希望,他们怎么会乖乖的把粮食财物交出来呢?将军,稍等一会儿,最迟今日晚间,咱们就可以好好儿的吃一顿了,吃汉人的食物!”

二百零四英雄在流血,小人在苟且

完颜宗望将信将疑的让军队停止攻城,周伯望派了自己的一个属下带着自己拟定好的“议和条件”,举着白旗,走向了宋军驻守的城池,走向了宋军的攻击范围,城墙上的李纲看着这一幕,觉得很疑惑,看着那人越走越近,李纲夺过身边弓手的弓箭,弯弓搭箭就是一射,那支箭刚好就插在那人的身前,距离脚面也就一步路的位置:“来人止步!”

那人被吓得惨叫一声就瘫倒在地,后方宗望一看就怒目相视着周伯望,周伯望老脸一红,立刻策马冲了过去,冲到那人面前,扬起马鞭就是一顿抽,把那人抽的惨叫连连,然后才下马捡起了掉在地上的白旗和议和条件,举起白旗,继续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大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老夫是来议和的!”

城墙上的李纲和宋军士卒面面相觑,刚刚才把这些金军射的皮开肉绽,现在他们居然就要议和?议你妹啊!谁信啊!

李纲不管也不顾,瞄准楼下周伯望手里的白旗一箭射过去,正好射中了白旗,把周伯望给吓得一下子蹲在地上,连连喊道:“不要放箭!不要放箭!老夫真的是来议和的!真的是来议和的!不要放箭啊!”

后面宗望看得恼火至极,对这些汉人的厌恶之情更深,正想着挥军攻城管他死活的时候,却没想到城墙上的李纲居然真的和这个家伙谈起来了:“你是何人?代表何人来议和?”

周伯望终于松了口气,站了起来,双腿还在哆嗦着,说话的声音也有些发颤:“李相公,老夫是大金国二皇子完颜宗望麾下幕僚周伯望,此来,自然是代表二皇子殿下来议和。”

李纲皱了皱眉头:“周伯望?汉人?”

周伯望点头:“正是。”

李纲眯着眼睛看了看底下的这个小老头儿,怒道:“既为汉人,何故从女真贼人?难不成是燕人?”

周伯望好像听到了什么非常好笑的事情,开口道:“贼?李相公,贼是何人?何人是贼?大金国可是大宋皇帝亲自承认的北朝,正统,何来贼之说?李相公为一国宰辅,这方面可要慎言!再者说了,在下虽为河北汉人,但家乡早已为大金攻取,宋无能,不能保护子民,那老夫为求自保,归属于大金二皇子,何错之有?”

李纲怒道:“故乡沦陷,更当为国奋战不休,誓以光复故土为己任,无限荣光,而你,不思报国,只知苟且偷生,与蝼蚁何异?尚且不知羞耻,光天化日之下狺狺狂吠,与一断脊之犬有何异?背祖忘宗,认贼作父,以背信弃义为荣,如此无耻者,死后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如今不仅不知羞耻,还敢在我大军阵前大放厥词,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滚!”

一箭射下去,周伯望手中举着的议和文书就被李纲用箭钉在了地上。

城墙上数千宋军齐声大喝:“滚!”

周伯望被浓烈的杀气吓的一屁股坐在地上,后面的宗望看得恼火至极,立刻下令大军攻城,顺带着把那无用之人砍了,丢人!

李纲对此求之不得,立刻下令弓手放箭,下令守城士卒以滚木礌石和滚油守城,金兵奋战大半日,直到夕阳西下,仍然没有寸进,城池牢牢地掌握在李纲手中,宗望紧咬牙关,看着依旧巍峨的东京城墙,不由得暗自郁闷——如此坚固高大之城池,加上那李纲,怕不是这样就能攻取的,我军粮食不多,补给困难,孤军深入,很容易被宋人切断后路,既然如此,还是早些考虑撤退,否则一旦粮尽,怕是回都回不去了。

西路军宗翰那里貌似也被太原城所阻挡,宋人之坚固城池实在可怕,若不重要尚且还能避开,若重要,必有大量军兵驻守,攻取极难,我军中女真正兵只有十万,死一个少一个,其余各族军兵数量虽多,但战力不强,也不值得信任,万一正兵损伤过大,我等压制不住这些人,大金国就危险了,我等还是太急躁了,宋人虽弱,但数量太多,还需细细商议,才能决定日后该如何作为。

心念至此,加上天色已晚,宗望遂下令暂且退兵,回大营休整,正在撤退间,郁闷的宗望又见到了一个让他厌恶的汉人,这个汉人给他提了和周伯望一样的建议,一样的想法,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过程。

把议和的消息传递给除了李纲之外的宋宰辅们,李纲坚持抗击,而那些宰辅们可没有这样的坚持,以他对李邦彦的了解,他十之**是求之不得要议和的,所以,只要我们流露出哪怕一点点想要议和的意思,李邦彦都会像落水之人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死死握住不放,咱们可以立刻得到大量的好处!

宗望心中郁闷至极,怒道:“周伯望的尸首就在东京城下,你要成为第二个周伯望吗?!”

可这家伙好像一点儿都不怕:“二皇子,您要想清楚,大金军队目前的情况,没有人比您更清楚了,缺衣少食,且退路危险,一旦粮草耗尽,则不得不撤退,一路上都是被宋军占据的城池,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出击,哪怕只是几百人,几十人,都能将大金军队拖住,最后大金军队筋疲力尽,将成为宋军的战利品!”

宗望心中一凛,心头掠过一丝寒意,开口道:“这些事情本将自然知道,但是,宋人如何会愚蠢到把粮食给我们?明明知道我们得到了粮食一定会攻城,他们如何会答应?”

那人微微一笑:“您要相信,宋人高官之中,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相信本**队可以击败大金军队,他们已经被大金军队吓破了胆,他们一百多年没有打过仗,早就忘记了什么是战争,他们只想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原来的生活,奢华,安逸,舒适,为此,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李纲不怕,但是那些宰辅们,一定会答应!

而且李纲不是首相,而是副相,首相是李邦彦,无能昏庸胆小之人,更兼一个刚刚成为皇帝没几日的赵桓,二皇子,您要相信,您占尽了优势!宋人绝对会把他们所有值钱的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送给大金,只求大金快快离开!”

宗望将信将疑,心中充满矛盾:“但是即使我们得到了这一切,我们还是要撤军,西路军被阻挡在太原不得存进,我军后路又极有被宋军切断的可能,此次我独断冒进,是我的失算,所以我们的归途,一样非常凶险,那又该如何?到时候我们得到的一切,还是会被宋军抢回去,不是吗?”

那人冷冷一笑:“您只要在议和条款里加上不允许宋军追击撤退的我军,那么您要相信,即使宋军中有人敢于追击,也会被李邦彦拦住,他会帮助我们,保证我们撤退的安然无恙,二皇子,请务必相信在下!”

宗望低声道:“李邦彦当真如此?”

那人点头:“即使没有李邦彦,还是会有张邦彦,王邦彦,赵邦彦,李纲永远不会成为大宋的主宰者,绝不!所以,他无法左右国家大事,他一个人,不是那么多小人的对手,而且宋军中能战之兵除了之前郭药师将军的常胜军,就只剩下西北军,而如今也就只有西北军才能与大金军队一战,其余的军队不是废物就是软蛋,更本没有战斗力,三十万军队还抵不上大金三万铁骑!

二皇子,您只需要手握五万以上的兵力,就足以让宋人丧胆,除非宋人把西北军全数调来,他们不要西北防线了,那么,咱们才有撤退的必要,毕竟西北军战力强悍,即使打了一次败仗,但底蕴还在,猛将如云,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咱们要干,就要赶在西北军赶来之前干,然后火速撤退,绝对不能被西北军追上!”

宗望背着手在军营中走来走去,似乎正在进行激烈的心理斗争,思来想去,想来思去,最终下定了决心:“既然是一条险路,那就搏一下,看看到底是死是活,看看宋人到底是不是当真如此懦弱愚蠢!”

二百零五因为,他们都是**的奴隶

金军统帅完颜宗望向大宋皇帝赵桓提出了议和要求,提出诸多款项要求和谈,赵桓初听闻此消息,心中立刻变得轻松快意无比,并不知道具体和谈条件是什么,于是连忙指示用最快的速度请金使入城,李纲出面提出要求——带金使走偏僻小路,不允许他看出东京城内的虚实。

第二天,正月初十,金军使节进入东京城,进入皇城,面见大宋皇帝赵桓,他带来了完颜宗望的信,里边历数了前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种种错误,说金国受到了巨大的不公平待遇和污辱,没法不发兵进攻,现在知道赵佶认罪退位,宋朝有了新的皇帝,那么战争可以解除了,请大宋派大臣到金营谈条件。

赵桓环视四周的宰执大臣们,想要看看他们到底谁可以出使金营,但是他很失望,他看到他的宰执大臣们一个个低着头当鸵鸟,好像在深思什么似的,深深明白这一切的赵桓知道,他们都在躲避,都在逃避,不想去金国大营和谈,他感到深深的无奈。

李纲也感到了深深的耻辱,他就站在大殿之内,听着金国使臣宣读的对徽宗皇帝的责骂,他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就像是自己被狠狠抽了一巴掌一样,被一个异族人在自己国家的皇宫大殿之上辱骂前任皇帝,这可比辱骂现任皇帝还要难听,还要耻辱,换做任何一个稍微有些尊严的国家和一个稍微有些骨气的皇帝,都会下令斩掉来使立刻开战。

赵桓没有,他也不敢,他的首都被金人围困,他自己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他还敢斩掉金国来使吗?再者说,他对自己的老爸也没什么好感,甚至隐隐约约觉得这是对的,心中还有一点点快感,毕竟金国人不是对着他来的。

而李纲没有这种感觉,他忠于大宋,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徽宗皇帝不管人品怎样,为政怎样,他是大宋的皇帝,是大宋的代表,是汉人的领袖,你骂他,就是在骂整个大宋,他觉得深深的耻辱,深深的怒火万丈,他几乎出离愤怒,要砍掉那个金使。

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站出来,喝止了金使的宣读,向钦宗皇帝请命:“陛下,就由臣去金营何谈吧!”

赵桓刚想答应,但是转念一想,李纲性情太过刚烈,一旦金国统帅狮子大开口,李纲定然大怒不会答应,拂袖而去都是好的结果了,关键是和谈谈崩了,金军又要攻城,放李纲回来还好,要是不放,甚至把李纲杀了,那么谁来指挥东京保卫战?李纲是最低限度的安全保障,也是最大的一颗地雷,真的出事了,他死了还好,我死了怎么办?我可是皇帝!

这样一想,很快,赵桓就得出了无论如何不能让李纲出使金营的结论:“李卿,你为国家重臣,身兼开封安危,怎可亲临险地?还是不要去了吧!李棁,你去吧!”

倒霉蛋选好了,但是李纲还是隐隐约约觉得不对劲,于是散朝之后,李纲私下里询问赵桓为何不让他出使,赵桓的理由非常充分:“卿性刚,不可以往。”

听起来还是爱护的意思,李纲也没有深思,继续去阻止东京保卫战了,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他在前线浴血奋战,而后方的小人们正在想方设法的苟且偷生,并且,出卖他们。

金人提出的议和条件是这样的:宋皇尊金国皇帝为伯父,凡燕、云之人在宋者全部归还,金一千万两、银一千万两、绢一千万匹,马驴骡各一万头,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土地,以亲王、宰相为人质。

条件达成之日,就是议和成功之时。

李棁听的头皮发麻,浑身如电流过一般酥爽,这种条件从古至今就没有听说过,不仅没人提,更没人接受,他看着完颜宗望和他身边那个该死的中年汉人,很想问他们一句:你们要求提的那么高,为什么不干脆灭了大宋呢?要知道,他走之前,赵桓给出的签约底线是每年增加岁币3—5百万两、犒军费3—5百万两,以上全是白银,割地绝不答应,就没有黄金什么事情。

一千万两黄金?你把整个大宋都给抢了说不定就凑齐了!

“答应吗?若是不答应,那么就只有战场上见分晓了!”那个中年汉人这样咄咄逼人,相比之下,反而是宗望一句话也没说,好像全部的话语权都在这个中年汉人手上,李棁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这条件,实在是太……太苛刻了一些,难道,就不能减少一些吗?如此一来,整个开封城挖地三尺,也是达不到的。”

中年汉人冷笑道:“达不到?你们这些宰执一顿饭食就是万两黄金,天底下谁不知道日子过得最好的就是你们这些宰执?要是凑不出来,你们就变卖家产,凑出来吧!这些议和条款,绝对不可以更改,绝对没得商谈,如果不答应,那就只能战场上见分晓了,我给你一天时间回去请示一下,一天之后,你若答应,那就是我和你谈,若是不答应,那就是二皇子殿下带着兵马过来和你们谈!”

说罢,中年男人冷冷一甩袖子:“送客!”

李棁失魂落魄的离开了,离开之后,宗望心有惴惴,连忙上前问道:“梁伟,你这样说,是不是太过了?我以为宋人就算是再无能,也不会连这样的条件都接受吧?一千万两黄金?整个宋有没有这样多的黄金?就更别说这里是开封城了,他们怎么可能凑得齐?

现在你把话说得那么死,宋皇一定接受不了!万一把宋皇激怒了,加上李纲主战,宋皇决定和我们决一死战,那可如何是好?我军可战之兵不到八万,宋军数量远在我军之上,就是围也能围困我们,你是想把我也葬送在这里吗?!”

面对宗望的责问,梁伟一点儿都不担心,很轻松的开口道:“二皇子,周伯望之所以会死,是因为他选错了对手,选择了李纲,而在下之所以会成功,是选对了对手,选择了宋皇和李邦彦,像周伯望那种蠢货,在下绝对不会重蹈他的覆辙,二皇子也不用担心,这一次,在下有十足的把握!”

宗望又问道:“如你所说,李纲也是宰相,一直都主战,昨日还拒绝了周伯望,今日又如何会接受你?再者说了,他怎么会允许这样的条件被接受?”

梁伟笑道:“因为宋皇绝不允许一个宰相大权独揽,相互制衡,这是宋皇制约朝臣的招数,李纲的确坚持抗击大金,但是他如此强势,宋皇会不感到担忧?担忧李纲真的立下大功,然后功高震主?宋皇刚刚即位,未立尺寸之功,李纲一旦立下大功,就能压制宋皇,宋皇为了自己,可绝不会让李纲真的主导一切。”

宗望奇道:“李纲难道不是为了宋皇而战?宋皇为何如此?”

梁伟笑道:“汉家皇帝从来都是如此,他们永远只在乎自己的权位,为了自己的权位,不惜一切代价,而那些高官显贵们也是如此,为了自己的权位,不惜一切,只要他们还能留下性命继续享受权力,他们都是**之奴隶,权欲,财欲,**,各式各样,李纲这样的异类从来就不是汉家官场可以接受的,他只在特殊时期才能存在,比如,现在。”

宗望的眼神慢慢的有些变化了,看着梁伟,宗望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道:“你,究竟是什么人?你应该不叫梁伟吧?旁人都是被迫投降于我,唯有你是主动来寻找我,你究竟是谁?宋的高官?”

梁伟笑眯眯的说道:“在下是谁,是否姓梁名伟,很重要吗?在下只知道,在下现在需要为大金效力,为二皇子效力,在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