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康雪-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翻便留了下来,待群臣全部走远之后,赵桓站起身子走到岳翻边上,笑着说道:“走吧,鹏展,陪我去后花园走走,这些天卧病在床休养身体,修养倒是修养好了一些,身子也舒服了许多,只是也烦闷不少,所以,陪我走走路,说说话吧!”

赵桓有请,岳翻自然随行,之前那沉重的话题没有再说,赵桓只是坐在亭子里,对岳翻表达了感谢:“鹏展,你和鹏举的这份心意,我收到了,若此事可成,我就算是面见了列祖列宗,也能挺着胸膛说,不肖子孙赵桓,不辱使命,没有坠了祖宗声威。”

岳翻明白赵桓的意思,只是这件事情赵桓还的确是误会了岳飞和岳翻,两人都有这份心,却没有这能耐,这件事情,居然是韩世忠做到的,岳飞给岳翻写了一封信,里面说了这个韩世忠,岳翻也觉得很有意思,另一个时空里中兴四将里头有本事的韩泼五,终于登场了,否则岳翻还以为韩世忠已经死了呢!

“陛下,此事虽然臣和兄长都有想法,但是,还确实不是我们的功劳,做成此事的,是一个叫做韩世忠的西军将领,现在担任秦凤军副帅一职。”岳翻决定向赵桓举荐这个韩泼五。

赵桓露出了感兴趣的表情:“韩世忠?秦凤军副帅?有些意思。我之前为何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秦凤军我记得是张宪将军麾下,张宪手下还有这样的能人?”

岳翻笑道:“其实也不是。韩世忠之前也立过功劳,要是算军功的话,早就是大将了,大家伙之所以不让他做大将,还是有原因的。”

赵桓的兴趣被勾了起来,询问道:“什么原因?有功之臣不赏。可不是我大宋所为。”

岳翻说道:“韩世忠有才华是有的。也有战功,文武双全,但是呢,这老小子是个活脱脱的泼皮,在军队里撒泼耍赖,做了不少让大家伙儿头疼的事情,他之所以能做秦凤军副帅一职,就是这老小子和全军比武,胜了所有人以后抢来的。之前燕云之战大家准备提拔他做统制官,这老小子就喝醉酒打人,一撸到底。”

赵桓露出了笑容:“这几战下来,我也发现了。这但凡是很能打仗的大将,都是些刺头,有自己的脾气,你之前对我说的很对,犟毛驴,不顺着捋不行,一定要顺着捋。捋顺了,才能打仗,呵呵,这些人是最有意思的,这次的事情,这个韩世忠是怎么解决的?”

岳翻笑道:“拿盐和陕西蕃人换的。”

赵桓惊讶道:“这样也可以?”

岳翻点头:“咱们不缺盐,但是那些蕃人很缺盐,人不吃盐不行啊,不吃盐人就要死,不死也要脱力,之前西军和女真人打仗,没盐给蕃人换,蕃人急的上窜下跳的,现在有了,韩世忠就大摇大摆的拉着盐去整个蕃人部落转悠了一圈,老小子还让那些蕃人部落竞价,故意不敞开了卖,谁给的价格高就卖给谁,这不,没多少盐,就给换了一个月的粮食回去。”

赵桓面露喜色:“那也就是说,那足够的盐还可以和蕃人换更多的粮食?”

岳翻笑道:“正是如此,这老小子脑袋活泛,是个有本事的人,西北大军这下子大概不会缺粮食了,就算蕃人没粮食,还有很多放牧的牲畜,换那些肉食给军队也是很好的,只要大军可以攻取西贼一座城池,西贼的军事物资就全部都是我们的了,完全不必担心。”

赵桓点头:“那朝廷就更不能给大军拖后腿了,此事若成,大宋西北再无敌手,再也不用担心西北不安,可以全力对付女真人了。”

岳翻看了看赵桓仍然有些苍白的面色,开口道:“陛下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大战尚未开始,不要把自己累坏了,如果大战开始了,就会有更多的事情需要陛下来处理,此时不好好休息的话,到时候是会出问题的。”

赵桓叹了口气,良久,笑道:“千载难逢的机遇,可绝对不能错过。”

韩世忠这些日子可谓是春风得意了,比起那些考上进士的文人更加得意,整个西军都指着韩世忠从蕃人手里得到更多的粮食支援军用,大家对韩世忠产生了巨大的改观,从一个人见人怕的老泼皮进化到了西军里的宝贝,李彦仙红着老脸提着一壶酒来给韩世忠赔礼道歉,说之前自己做的不对,请韩将军不要在意之类的话。

韩世忠那个爽哟,从来只有自己找人家坑酒喝,最后搞得人家一喝酒就在营门外贴上韩世忠与醉鬼不得进入的标语,全副武装如临大敌,什么也不说了,请我喝酒的都是好人,往事如烟过,一醉泯恩仇,什么都别说了,来来来,喝喝喝,不喝醉就别出我的营门!哈哈哈哈哈!

李彦仙喝得半死不活屎尿齐流的给丢出了营门,韩世忠打个酒嗝:“废物,这点酒就喝死了!”

但是呢,该说不说,这老小子在异族人眼里是块金字招牌,就认他,别人不管,没用,非要他才行,老小子也有本事,一坨盐带出去,一堆牛羊马牵回来,都他娘的快成军需运输队大队长了,西军的军备粮食是越来越多,就等着皇帝的圣旨下达,西军展开正式进攻了。

岳飞召集军队里会算数的,计算军队需要消耗的粮草数量什么的,在赵桓允许平灭西贼的圣旨抵达的当天,算出来现在的粮食已经足够支撑六万左右的军队八个月的消耗,如果打起来,八个月之内不至于打不下一座城池,甚至于进展快速的话,八个月,足以灭掉西贼!

赵桓的圣旨一到,岳飞立刻召开军事扩大会议,下令西北六军再次各自抽调五千精锐进入到西征军中,凑足六万军队,其中两万骑兵,四万步军,靖康四年五月三十日之前必须全部抵达指定地点,逾期不到者,军法从事!

岳飞一贯严明军法,执法甚严,就连韩世忠这种老泼皮都知道岳飞的执法厉害,所以只敢钻钻空子,并不敢真的和岳飞对着干,小事岳飞不会在意,但是事关军队军纪,岳飞绝不含糊,岳飞可以笑看李彦仙被韩世忠灌成死猪不闻不问,也会在韩世忠过分的时候下令杖责二十,狠狠地收拾他,韩世忠现在乖得很,一点事儿不敢犯。

西北六军终于开始动作起来了,久违的灭国之战要开始了,六万军队的出动规模已经算是很大的出动了,这一下,大家终于高兴了,要有大仗打,有大功劳领,这才是战士存在的价值,另外一方面,皇帝陛下给武人提高地位之后,军人们也是卯足了劲儿想要报答皇帝陛下的恩德,这一战,算是回礼。

靖康四年六月初三,西北军总帅岳飞下令全军往被党项军队占领的横山南侧的芦移堡方向移动,芦移堡是宋夏边境非常重要的军事堡垒,被党项军队偷袭得手,之后鄜延军的反击没有收复芦移堡,现在还有一支部队在芦移堡一线和党项军对峙,双方暂时没有开战,但是距离开战也没有多久了。

岳飞一声令下,西北军最精锐的六万军队即刻朝着芦移堡一线移动,而在那之前,岳飞已经下令以秦凤军副帅韩世忠为先锋大将,率领骑兵三千驰援芦移堡,想方设法在大军主力抵达之前把芦移堡拿下,驱逐党项军队退入横山一线,以方便让大宋军队立足。

芦移堡一线足足有四万左右的党项军,和党项军对峙的鄜延军大概在一万之数,而韩世忠只有三千骑兵,岳飞摆明了姿态是要韩世忠以一万三千左右的军队击破四万党项军,因为此战大宋是要打灭国之战,和一般的破袭战不同,需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

六万军队是用来冲击兴庆府的,不是用来和那四万军队捉迷藏的,韩世忠,你去给本帅把那四万党项贼的脑袋摘下来,否则,本帅就把你的脑袋摘下来!

岳飞如此威胁韩世忠。

韩世忠憋着嘴就出去了,一脸不爽的样子,等到了没人的地方,韩世忠暗暗的握紧了拳头,满脸的激动之色:“终于,终于也到了我韩世忠扬名立万的时候了!我韩世忠终于也可以扬名立万了!不算晚!不算晚!”

岳飞二十一岁加入西军,二十二岁开始扬名立万,取得了第一场战争的胜利,消灭了党项贼军三万骑兵,一战而名震西北,成为闻名遐迩的超级战将,当时,韩世忠是羡慕嫉妒恨的,然而到了岳飞二十六岁成为西北军总帅的时候,韩世忠觉得自己连羡慕嫉妒恨的资格都没有,只能仰望他……

但是,我并不比他差多少,真的,我真的不比他差,只要给我机会,我一定也可以做到那个地步!一定!

三百七十一目标,光复长城西段(一)

多少年了,韩世忠对自己的本领一直都非常有自信,当初以弱势状态对抗女真人的时候尚且可以死拼获胜,对付软脚虾一样的党项人就更加不畏惧了,再者说了,韩世忠和党项人是老对手了,当初十八岁参军以后一直到三十多岁,十几年的时间都是和党项人打仗打过来的。

西军最辉煌时刻冲击兴庆府的时候,韩世忠就是距离兴庆府最近的一支骑兵队的成员,甚至看到了兴庆府的城墙和上面慌慌张张的党项人,就差那一点点,为此,韩世忠引为终生憾事,而现在有了挽回的机会,韩世忠当然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党项军队的战斗力从来都不是最强的,而且岳飞林冲一帮子猛将横空出世以后,对西军威胁最大的党项军铁鹞子骑兵也陷入了颓势,先是林冲和鲁达正面硬撼大破铁鹞子三万骑兵,后来又有岳飞火烧铁鹞子三万,彻底把党项人六万多铁鹞子精锐和普通骑兵干掉,把党项人的骑兵狠狠压制住。

党项人的步兵从来都不是大宋的对手,虽然很早的时候有神臂弓,但是后来大宋也得到了神臂弓的制造方法,从那以后,拥有雄厚财力和国力的大宋就在步兵上占据了上风,而党项人只能靠着骑兵相威胁,骑兵被压制住之后,党项人就只能步步后退了。

索性之前他们被女真人的入侵给救了,苟延残喘数年,好歹恢复了一点点实力,党项人的总战斗兵力大概在二十余万左右,算上辅兵和与运粮民夫,大概能在三十万到四十万之间,宣和末年的宋夏之战使得党项军损失惨重,战兵损失超过十万,之后限于医疗水准死去的伤病员还有两三万,时至今日,党项人还能凑出来的战兵总数。也就在八万上下。

进攻芦移堡的兵力在四万左右,的确已经是党项人剩余的一半兵力,苟延残喘数年期间,眼见无法继续扩充军力。党项皇族想破了脑袋,也只能通过各种方式训练,使之成为精兵,所以战斗力尚可,战争初期趁宋军不备。夺下数座城堡,杀死宋军七八百人。

宋军回过神来以后,负责边防的鄜延军主力就有一部分开进了芦移堡一线,和党项军队对峙,稳住了战线,为宋军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必胜的基础,折可求的儿子折彦文率军固守防线,没让党项军再次前进一步。

当韩世忠率军风驰电掣般赶到的时候,正是党项军以两万步兵发动进攻的时候,折彦文苦战多日。兵力逐渐不继,有些抵挡不住的架势,韩世忠没有立刻出兵协助作战,而是立刻遣斥候查探情况和周围地形,选择了西夏军的侧后方一条小路,率军突然杀出,多数旗帜,喊杀声甚大,还是用上了火药弹虚张声势,使得党项军不明所以。以为宋军大举来援。

党项军队里的名将名帅在宣和末年的宋夏之战里损伤殆尽,被岳飞林冲鲁达等人阵斩无数,死伤惨重,现在顶上来的不是老家伙就是小家伙。老家伙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年纪太大,体力跟不上,脑子也不灵光,容易坏事,小家伙经验不足。容易被骗,而韩世忠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无论是经验还是体力都处于巅峰时期,自然更加强悍。

党项军这支军队的主帅是个老家伙,说起来还是二十年前的人物,仁多保忠,二十年前,仁多保忠作为党项人里的名将率军多次和大宋作战,后来不知怎么了,图谋归降大宋被发现,没死,但是被免了官,软禁起来,二十年来,居然也没死,活到了如今。

宣和末年的宋夏之战里,党项军损失惨重,名将凋零,青黄不接,此时,夏崇宗李乾顺病重很久了,军队的接连战败和名将的逐渐凋零,使得他忧惧成病,卧床不起,儿子李仁孝太小,根本不能当起重任,便由他的母亲摄政,结果搞得一团乱麻,若不是方腊之乱和女真入侵,西夏早已亡国。

三四年以后,李乾顺也没有缓过来,将将可以起来处理国务,身体还是很虚弱,而且长期的卧床使得李乾顺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对军队的控制,国家大权逐渐落入了其妻曹氏一族手里,李乾顺病弱之躯,也没有功夫进行政治斗争,虽然认为此时不该出兵作战,但面对自己的妻子,未来皇帝的母亲,他思来想去,还是没有反对。

但是谁来做主帅呢?

病的病,死的死,西夏名将凋零殆尽,找来找去,就把被软禁了二十年的仁多保忠放了出来,拜为大将,将功补过去了,可是如今仁多保忠已经七十多岁了,实打实的老迈昏聩,不堪一用,但还是被启用了,仁多保忠强撑精神作战,也还是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的部下也不是什么能干的将军,一群毛头小子,勇武有余,智谋不足,就知道猛打猛冲,倒是攻取了宋军几座城堡,可是接下来就被宋军有了准备的军队给挡住了,连续几次作战都不顺利,给赶了回来,仁多保忠又急又气,但是无可奈何。

看着麾下军队的衰弱和将领的无能,仁多保忠真心感觉到了大夏国在不停的衰弱当中。

结果韩世忠就来了,带着骑兵迅猛杀来,兵分数路以火药弹开路,把毫无准备的党项军队炸得四分五裂,逮到一个骑马党项将领扑过去就是一刀斩落下马,不曾想那就是全军副帅,党项皇族将领,副帅一死,党项军大乱,折彦文趁机率军反扑,两下里一夹击,党项军溃不成军。

韩世忠趁胜追击,把驻扎在芦移堡周围的党项军列为目标,党项败军败退的时候毫无章法,冲乱了党项军的阵势和营寨,原本还有一战之力的党项军被败军一冲,就乱了套,仁多保忠一看情况不妙,立刻脚底抹油跑了,软禁了二十年,胆气没了,小聪明多了,不想把老命交代在这里,带头就跑,他一跑,党项军就乱了。

宋军骑兵就三千,人数不多,杀的是人为血人马为血马,韩世忠专门找将军模样的人下手,一砍一个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打的,交手二三十回合没打出个胜负,结果被后面军队的弩箭射死了,一箭正中脑门儿,很准。

韩世忠大怒不已:“谁抢了老子的战功!?”

结果战场上混乱不已,谁射出的这一箭,他是找不出来了,不过也就算了,拔出那支箭,一刀砍下那猛将的脑袋,挂在自己的马鞍上,就当作是自己的战功了,反正也没什么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韩泼五的性格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折彦文率领步兵作为主力剿杀党项残军,韩世忠率军追击跑得快的党项军,从芦移堡一路追到了原先的宋夏边境,才被党项军的边防军给挡住,放了一阵箭叫骂了一阵,才缓缓退却。

发生在靖康四年的芦移堡之战,是一宋军大获全胜而告终的,一万左右的宋军大破四万党项军,斩首八千有余,俘虏五千余,剩余的一批人逃的逃死的死,已然不成气候,等岳飞率领大军主力赶到的时候,韩世忠正在数脑袋的数量,按照大宋新的军规,军功是按照斩首的脑袋来计算的,这是岳翻提出的军事改革中的一环。

按照砍下来的脑袋计算军功,军队战斗的时候战兵负责杀敌,而辅兵负责记下斩首之人,并且砍脑袋,之后战兵和辅兵以八二的比例分配赏钱和战功,战兵不允许停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