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靖康雪-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食也不多,兵马基本没有,户政完全瘫痪,行政机构就是个门面,里头乱成一团,虽然只有二州一军之地,但是若要将其整理一番,其难度不亚于一次微缩版的建国大业。

没有监司,没有转运司,只有安抚司,安抚司还只有一个安抚使,原先的吉州州府、虔州州府和南安军知军府的官员系统都是乱七八糟的,岳翻又如何能从京城里这些家族子弟里面选出他需要的人才?估计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去,而且明天,京城里就会多出一大批病倒的年轻官员或者他们的孩子。

此去千头万绪,岳翻究竟该怎么做,谁也不知道,谁也不想知道,他们只是在暗地里计算着,什么时候会从吉虔二州传来岳翻身死的消息,然后给他写挽联。

诡异的沉寂之下,岳翻马不停蹄,如同逃离灾厄一般,迅速逃离了繁花似锦的东京开封府,奔赴了早已确定的未来,临走之前,留下了三封信,其中两封拜托暂时停留在开封的宋江立刻转交给张英和张叔夜,另外一封,则交给一个在开封做小官的二十五岁年轻官员,他的名字,叫做刘子羽。

一百四十四你只有在我这里才能发光

当刘子羽接到宋江送来的信件,并且展开阅读之时,宋江看着这个年轻的官员,是有些不屑的,毕竟自家六郎已经成为了连中三元的魁首,计划也在稳步实施,而在京城里一个人都没找,就找了这个刘子羽,到底是什么意思,宋江也不太理解,不过六郎做事一向都有自己的考虑,只是这个刘子羽看起来实在是没什么特别的,还是个官二代。乐…文…

对的,说起这个刘子羽,还真是有些难以启齿,这家伙不是正规科班出身,没参加过科举,不是进士,而是靠着父亲的知州官职荫补获取职位,然后在镇压方腊起事的战斗中打了一场胜仗,立下了一些战功,靠着父亲的活动,给刘子羽从江南小镇调职到了东京城过日子来了。

这年头你要不是个进士出身或者是权贵子弟,还真不好意思在开封城抬着头走路,刘子羽的老爸倒是个科班出身的,混到了知州的职位,刘子羽一开始是跟着老爸混资历的,所以一开始就接触到了很多的实际政务,他的能耐不是从书本中学来的,而是从实际工作中体验的。

跟着老爸混资历,自己跑到江南趁着岳翻带去的一股春风打了胜仗,获取了资本,这才让他抵达了京城做了京官,到了京城才发现自己的身份和经历实在是难以启齿,大家都在讨论进士和科举,他不是进士,也没参加过科举,而是靠着父亲的身份才得到了官职,他有什么可说的。

七品小官做得很不舒服,进士出身的老大根本瞧不起他,也不甩他那个进士的老爸,这年头你要是做个文官而不是进士,就等于是花钱买官的,刘子羽一直过得很压抑,一直到他见到了名为时雨的黑黢黢的男人的时候,接过他手上的信件,听着他说这是他的主人,那个新科状元郎岳翻给他的。

岳翻,这段时间整个东京城讨论得最多的就是他,连中三元,惊才绝艳,没什么好说的,绝对是个超级文人,当然最引人注目的不是他的状元身份,而是他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安抚使和知州的差遣,官家还特意把江南西路分出来一个江南南路让他管辖,一下子成为了四品官员,理应是被人家羡慕嫉妒恨的,可是现在,整个开封府都在为他感到惋惜。

为什么呢?刘子羽也知道,因为他获得的差遣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让人感到遗憾了——江南——山区——吉虔二州……

刘子羽也只能徒呼奈何,一届大才几乎已经确定了惨死的结局,实在是让他扼腕叹息,而如今接到了他的信件,里面只写了一句话——你只有在我这里才能发光。

刘子羽当场愣在那里。

“好霸道的人啊!这样便断言了在下的一生是吗?”刘子羽愣了好一会儿,苦笑道。

宋江笑道:“六郎从来不是一个霸道的人,只是六郎从来都需要让别人认为他是一个霸道的人,这样才方便做事情,您也该明白,很多时候,如果不霸道一些,连汤都没得喝。”

刘子羽点点头,询问道:“岳六郎为我准备了什么职位?”

宋江说道:“江南南路安抚司安抚副使,今日您答应了,明日差遣文书就能下达,您就可以立刻赶赴江南南路任职。”

刘子羽深深吸了一口气:“为什么选择我?”

宋江摇头笑道:“在下只是一个仆人,不知道六郎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刘郎君想要知道这是为什么,就去吉州找六郎吧!六郎已经离开了东京了。”

刘子羽又是一愣,这才笑道:“好一个岳翻岳鹏展啊!这招金蝉脱壳真是漂亮,不过说起来,当初在江南平叛之时,在下与他也有过一面之缘,没想到他居然记住了在下,还给了在下这样的差遣职位,真真的叫在下好生意外……”

宋江也笑道:“六郎做事,从来都是叫我等意外的。”

刘子羽站起身子,放下信件,开口道:“在下可不是进士出身,只是靠着父亲的荫补才能做官,不会写大文章,也不会作诗作词,岳鹏展这种连中三元的人物,当真看得上在下?不会嫌弃在下只是靠着荫补度日的无能之辈吧?”

宋江只是笑道:“在下很相信六郎,六郎从来不会在意旁人的出身。”

刘子羽笑道:“你又是什么出身,敢如此看待岳鹏展?”

宋江笑道:“在下本名宋江,表字公明。”

刘子羽一愣,一皱眉头,继而舒展开来,哈哈大笑:“好!我且答应岳鹏展,就去做这个安抚副使,不过,话说在前头,我虽然不是进士出身,但是我看不惯的人,绝不居于其下,我若不愿意,还望岳鹏展不要强求。”

宋江点头:“这是郎君之选择,无人干涉。”

刘子羽放下心来,第二日,刘子羽的差遣文书下来了,他收拾收拾行装,告别父母家人,立刻往江南而去,他离开之后,东京城内对于岳翻的讨论还没有结束,徽宗皇帝看着吏部的任职文书皱皱眉头,问向身边的谭稹:“给了岳翻五个官身,他只在开封内选择了一人?”

谭稹也有些疑惑,说道:“是的,一个人,唤作刘子羽,其父乃是越州知州刘韐,他曾于江南做过官,方腊叛乱之时,他也曾率军与之激战,立下战功,接着才被调职到东京,来京城做官也才三个多月,岳翻之所以选择他,估计是在江南之役中见过刘子羽,知道他的能耐。”

徽宗皇帝询问道:“刘子羽能带兵?”

谭稹点头:“方腊四处攻城略地,江南多处失守,刘子羽能在那种情况下坚守还打了胜仗,算来应该是个懂兵之人,只是他不是进士,而是靠父荫补做官,很被旁人瞧不起,岳翻也是慧眼识才,知道京城内权贵都很不喜欢他,就专门找这些不得意的官员,这里头也就有刘子羽这样懂兵的人。”

徽宗皇帝点点头:“刘子羽,刘子羽,恩,我记住了,且看看着岳翻还会选择哪四个人做他的属官,江南南路什么都没有,官员都要岳翻自己去选择,其实说起来这倒有违祖宗家法,只不过吉虔二州实在无人愿意前往,也罢,就看看岳翻能为大宋朝选出多少能吏。”

谭稹笑道:“岳翻自己就算是个能吏了,官家还是想着以后能从吉虔二州得来多少赋税才是。”

徽宗皇帝笑着摆摆手:“那还算不上,只是个孩子而已,究竟能不能给我整理好吉虔二州,还是个未知数,更重要的是,江南刚刚平定,肯定还有方腊余党,将他放在江南,我也放心些,只不过江南各地兵马糜烂,禁军又全部调走,他只有三州之地厢军调动之权和吉州一州厢军统帅之权,若是他刚一去就被盗匪围攻,能抵挡住吗?”

谭稹笑道:“官家不是想考验他吗?这就是考验他的时候,他若是这样就死了或者败了,那也就愧对官家的期望了,不是吗?”

一百四十五就是因为这里有盗匪

江南之地,一直到北宋彻底被打成南宋之后才真正的开始发展,之前的隋唐南北朝魏晋,江南都没有真正的发展过,都被作为蛮夷之地,除非是割据江南的政权,否则没人愿意放弃人口众多土壤肥沃的中原大地,北方始终比南方发展的要早,上天让黄河流域率先发展了。

就算是北宋时代,江南也仅仅只有几个产粮重地和风景名胜之地得到了重视,比如苏州和杭州等地,其余的地方还是被看成是蛮夷之地,未开化,不服教化,甚至在寇准做宰相的时候,直言南人不可信,科举考试选取的进士里面北人多他就高兴,南人多他就不高兴,一生都瞧不起南方人。

岳翻第一次踏上江南之地的时候,由于只是在江边上引诱方腊率军来决战,并没有深入江南腹地,等到这一次真正的深入了江南腹地之后,就算是作为一个南方人,生在南方长在南方,岳翻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那个时代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南方和现在这个人口稀疏的南方完全不能比。

当然了,自然环境也不能比。

岳翻最根本的职位还是吉州知州,有了这个职位和江南南路安抚使的职位,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统帅和调动吉州这一州的全部厢军,大宋一直以来都把统兵权和调兵权还有兵马出动作战之权给分割了,而现在,就在吉州,岳翻掌握了这三个权力。

原先的江南西路一共有十一个州军,而吉、虔两州的面积几乎占了全路的一半,加上南安军,等于岳翻分管的江南南路和江南西路的面积是一样的,而两州位于江南西路与广南东路、荆湖南路、福建路的交界之处,山深林密,地形险阻,官府的统治一直很薄弱,而此地又民风强悍,法纪意识淡薄。

在北宋之初,这里就是治安极为不稳定的地区,很多地方的农民在农忙时种田,农闲时集结成伙干盗贼的勾当,这种以种田为主业,以抢劫为“副业”的生存方式竟然渐渐成为一种惯例、一种习俗,全民皆兵我们听说过,那是不可战胜的国家,那么全民皆匪呢?

吉虔二州之地从来都是穷困之地,正派出身的进士官员基本上不会愿意来这里,偶尔一两个进士官员一腔热血要来这里,不是被杀了,就是被吓跑了,能留下来的官员不是同流合污的大奸大恶,就是阴险狡诈的生存能力者,偶尔一两个真正的坚强的官员,也没什么卵用,岳翻抵达了自己的治所吉州庐陵城之后,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艰难处境。

打着知州的旗号进入庐陵城的那一刻起,岳翻就看到了满大街的人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那是一种很复杂的眼神,有不解,有嘲笑,有惋惜,有冷漠,还有杀意,庐陵城不算是小城,反而还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城,整个江南都能排得上号儿的,现在看来,这表面的良民们其实都是匪类了。

岳翻这位连中三元的大才子出任吉州知州的消息已经早于岳翻来到了吉州,这里的人们都知道一位三十年难得一遇的连中三元的状元进士来这里做知州了,他们都很不解,很惊讶,很好奇,为什么以为这样的文曲星的人物会来这里做官,他难道不知道这里是着名的“官员墓地”?

岳翻此来带的人不多,十五个亲信护卫里面只有八人跟随,还有从阮小七他们秘密训练的五百人队伍里面拉出来的一百余人,岳翻途径了自己购置的江南产业——新的岳家庄子,地点就在庐陵东南方很近的永和小镇。

阮小七等六人已经在永和小镇的岳家庄秘密操练五百人的队伍三个多月了,这一次岳翻抵达的时候,他们交给岳翻一支一百人的绝对忠诚的队伍作为岳翻的亲兵卫队,表示目前可以让他们相信的只有这支队伍,其他的还在训练当中,八个护卫,一百人的亲兵,就是岳翻此来带着的全部力量,虽然人人都是骑着马,而且全副武装,可是这似乎并不能震慑庐陵城。

偌大的知州府破破烂烂,斑驳的印记显示这里也不知多久没有人居住清理,派人四下打听,面对了很多人带着戏谑的目光和貌似恭敬的表情,废了很大的力气才从一间民房里面把原先的知州和他的领导班子扯了出来,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和三四个狼狈不堪的属官,还有他们的衣服也是脏兮兮的,连最基础的官威都无法保证了。

“陈知州,你好歹也是一州之长,你怎么会变成这样?知州府都不住了?”得着这位前任知州姓陈,今年三十六岁,岳翻就不得不用很好笑很好气的语气对他这样说道,三十六岁?岳翻怎么看怎么觉得他是六十三岁!岳翻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一个正直当打之年的男人会如此憔悴。

“你就是岳翻岳知州?”陈知州没有回答岳翻的问题,而是反问岳翻。

岳翻点点头,说道:“在下就是岳翻,新任吉州知州,江南南路安抚使,是来与你办交接的。”

陈知州苦笑了一声,叹息道:“好好儿的连中三元,三十年难得一遇,你为何不在京城做官享福,偏偏要来这里?我伯父是元佑党人,我才被打发到这里等死,可你不一样啊,你是连中三元的新科状元,明明可以做官家的近臣,为何要来这种地方?”

岳翻收起了调笑的神色,看着陈知州,开口道:“在下只是不想在该拼搏之年华做迟暮之人才会做的事情,免得到时候还要老夫聊发少年狂!”

陈知州愣了一下,深深叹息了一声,摇头道:“在这里,少年狂也会被逼成老夫啊……岳知州,不知该如何说,我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还算是好的,虽然与我最初设想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至少我还有命,因为这里是吉州,稍微还好上一些,你若是去了虔州……呵呵呵呵呵……唉……好做!好做!岳知州,你来了,我就可以走了,再也不做官了,回去耕田种地,度此一生吧!”

岳翻拦住了想要离开的陈知州,开口道:“慢,陈知州,还请告知,你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就算是元佑党人被贬谪至此,也不该连个知州府都住不进去!是朝廷里的人安排的吗?”

陈知州摇摇头:“何须他们安排?来到这里,我无法调动一兵一卒,盗匪若来,就凭我们这三五老弱,如何对敌?向外求援?你根本出不去,整个吉州庐陵,我就找不到一个可以求援之人,等我答应了给他们钱粮,贼匪离开,我再派亲信随从偷偷去报信调兵,却不知那吉州厢军指挥使也是盗匪之一,整个吉州厢军就是盗匪!

何止吉州军?虔州军,南安军,呵呵呵呵,我如之奈何?他们按时交赋税,朝廷不管,我是元佑党人,他们也不管,遍地同僚自身难保,更不管,三不管之下,我如何奈何?能保住性命已是不幸中之万幸,我还能奢求什么吗?岳鹏展,我劝你一句,你既然带了人来,还那么年轻,我实在是不愿意看到你身死此地,快走,离开这里,辞官归隐,你只有这条路能走。”

岳翻站起身子,思考了一下,低声对王辉说了几句,王辉点头,转身快速离去,继而岳翻很平静的看着陈知州,开口道:“陈知州,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吗?我为什么要放弃京城的生活来这里,你知道吗?”

陈知州摇摇头,他很不理解这样的文曲星为什么会放弃京城的锦衣玉食的生活,要来这里玩生死时速,他明明有大好前程,他和元佑党人也没有任何关系,没有牵扯入党争之祸,明明有大好前程等着他。

岳翻笑着开口道:“就是因为这里有盗匪。”

一百四十六另一支岳家军!

陈知州不能理解岳翻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认为岳翻或许是一个一腔热血的愣头青,很有勇气,也仅此而已,但是按照岳翻的理解,京城才是真正的虎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