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汝祺抹了一把冷汗,说道:“大人,我字文吉。”心说怎么您跟曹大将军一个德行,孙五孙五,把我叫得就跟街边挑夫一样了,我可是堂堂圣玛丽公学肄业的。

常国良道:“将军很喜欢你啊。”

孙汝祺知道他指的是什么,他也无意掩饰,毕竟以后还要在常国良手下挡拆,于是一五一十地将自己想曹跃推荐股票一事说给常国良听了。常国良听罢之后,思考之后说道:“你说的这个股票我也略知一二,却是不是我的长项,也没有办法给你好的建议。但我总觉得钱不会无缘无故地生出来,怎么可能钱放在股票市场里一搅合就能赚几倍十几倍呢,这种赚钱方式实在不够稳妥,不如实业发展。”

孙汝祺忙道:“实业发展乃是救国王道,然而股票这种虚商也是一种方式。大人你说得对极了,股票其实就是骗人钱的,就像是玩‘色’子一样,每个人往赌桌上扔钱,然后摇‘色’子点数。在没有摇出最大的点数的时候,每个人都说自己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每个人好像都是赢家,这样一桌十个人都是富翁,的确虚得很。可最终是能有一个或者两个赢家,赢者全拿,其余皆输。”

“又没有只赢不输的?”常国良问。

“有!”孙汝祺笑道,“坐庄,我们坐庄,稳赚不赔!”

“我们怎么做庄?”

“建立股票债券‘交’易所,由我们负责审核,‘交’易收取手续费,由我们‘操’控股市升降,把所有人的钱都吸收到股票之中。”孙汝祺自信地说道,“如今大清国有上海股票‘交’易所和天津股票‘交’易所,但是天津的股票‘交’易所受到甲午战争影响已经濒临破产,更多的企业和工厂选择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交’易。我有信心,如果将军支持,我们能在西安建立一座股票‘交’易所,取代上海成为大清金融中心。”

常国良道:“我给你放假,你回去仔细准备吧。”

“大人相信我吗?”孙汝祺‘激’动地问。

常国良点头道:“虽然我不是很明白,但你如此用心,我却不能扯你后‘腿’,如果有什么需要的我一定会支持你。”

孙汝祺心中感动不已,道谢之后转身离开。回到宿舍中后,孙汝祺打算写一篇计划,但翻了翻书柜,没什么资料,只好向西北宣抚使司的卫兵登记出去购买笔墨纸砚和参考书籍。如今由于大量的维新士子跑到河西走廊的西北大学堂求学,使得西北的文化大发展,许多籍,也应运而生地产生好几家书坊。

孙汝祺来到一家叫做黄氏坊,走进去见到许多图书摆列起来,他认真地挑选书籍,冷不丁撞到了一个人,连忙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我……”抬起头的时候,孙汝祺傻眼了,眼前是一个如同玫瑰‘花’一样娇‘艳’‘欲’滴的少‘女’,穿着红‘色’的袄子,气呼呼地瞪了他一眼道:“登徒子!”……97045+dsuaahhh+26982690……》

第274章 浙财团

当下西北安抚使司来了一群重要的客人,虞洽卿与一群上海江苏浙江的财神们终于姗姗而来,这群大财主们是一路走一路游山玩水好不快活。曹跃现在正需要钱呢,财神们来了自然要好好接待,要是他们能够投资自然是最好了。曹跃可是知道,蒋介石之所以能够一统中国的最大原因,就是获得了江浙财团的支持,所以他必须要好好招待,务必让他们能够把小钱钱投资在自己身上。

曹跃诚挚地邀请这些财神们投资西北重武器集团名下的各个子公司,兵工厂、钢铁厂、煤矿厂、轮船公司、安保公司、保险公司、发电厂、水厂等,用曹跃的话来说,将来的宁夏要成为中国重工业核心地区,由宁夏到兰州再经过河西走廊,要建立西北经济带。

但虞洽卿等财阀们却没有那么盲目,义善源票号经理丁维幡直接问道:“曹将军,您凭什么认为,西北这种人烟荒芜之地能够吸引我们?给我们一个理由,让我们在此投资入伙,否则您即便将未来说得天花乱坠,我们也不相信在这里能够发财。”义善源最大的股东是李鸿章的侄子李经楚,所以他有胆量有有勇气也有资格直接质问曹跃。

源丰润票号经理张之善在一旁补充道:“据我所知,西北三省人口不过千万,这么少的人口如何发展?”

清末西北人口稀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平天国时期发生在西北的民族仇杀,将原本从清初开始就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乱的西北,总人口由两千六百万人锐减到一千万人,总计一千五百万人在西北仇杀之中被杀死,一百多万人逃走。从1869年动乱结束到现在,西北人口尚未恢复到道光年间的一半,由此可见民族仇杀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外敌入侵。

如今的西北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人口总数为一千三百万人,这还是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人口渐渐恢复的数据,所以在詹天佑建议修建从西安到潼关的铁路延长到河南之后,曹跃立即想到了如此一来就可以让河南人口通过铁路源源不断地移民到陕西。历史上河南就是陕西向移民的主力,很多陕西人的祖上就是走西口的河南人。

曹跃尴尬一笑道:“诸位,我们首先要修一条铁路,从西安到河南郑县的铁路,将卢汉铁路和西北连接上。”

张之善道:“那么谈起来西北重武器集团恐怕为时尚早吧?”

曹跃道:“诸位,要是现成的好处是有,可是利润低啊,难道诸位做生意的不想着利润高的买卖吗?这种买卖是有,可是诸位从上海来到西北就是为了赚这一点小钱的吗?恐怕不是吧?”

虞洽卿笑道:“曹大帅请勿生气,我们就事论事。”

“我倒是没有生气。”曹跃道,“我也是在就事论事,你们想一想,有没有什么买卖是百分之百无风险高利润?就算是科举考试,也是有风险的。虞先生,你觉得呢?”

虞洽卿道:“曹大帅,西北重武器集团下属这么多公司,我们并不是对所有公司都感兴趣,但我们对煤矿很感兴趣,每天从长江上游运到上海的煤就有数千吨。”

张之善道:“我反倒对铁路感兴趣,不知曹大帅是否允许我们入股铁路公司?”

丁维幡道:“曹大帅,我也对铁路更加感兴趣。”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说起来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曹跃一边听着一边笑着最后说道:“都可以入股,在西北,我们讲究的是促进民间资本发展,扶持民族企业壮大。有一句话叫做活水才能活鱼,只有你们手中的钱生钱,西北才能发展,而西北发展,你们的钱才能更多。”

丁维幡忽然问道:“可是曹大帅你还没有回答我那个问题,在西北比在其他地方优势在哪?”

曹跃立即说道:“稳定。”

“稳定?”众人面面相觑,这算是什么回答?

曹跃笑着问:“你们做生意最怕的是什么?”

“贪官污吏。”丁维幡直言不讳。

“算一个。”

“横征暴敛。”张之善说。

曹跃笑道:“横征暴敛和贪官污吏算是一个原因吧?”

众人一笑,张之善不好意思地说:“算是一个原因。”

虞洽卿道:“战乱。”

对啊,战乱,一旦战乱起来,什么买卖都赔钱,兵过如匪啊。众人又想到曹跃所说的“稳定”来,他们当然希望一切稳定,如果不稳定,谁会做生意?还不如做一个小地主安安分分生活咧。

曹跃道:“诸位今天能够有勇气来西北投资做生意,恐怕也是因为西北之乱平息的原因吧?诸位可以放心,西北三省绝不会再发生任何民乱和叛乱,更不会发生匪患。西北三省通行,不收取任何厘金,西北三省做生意,除了商税之外,不需要给任何帮会任何人交保护费。”他随后笑道:“当然,你们想要收取别人的保护费,也是不可以的。”

众人一阵轻笑。

曹跃心中升起了一个计划来,嘴角勾起一抹笑容,说道:“总之,诸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在西北考察吧。只要哪里,哪方面不满意,直接告诉虞立民,由他出面交涉,如果虞立民的面子不够,我会直接带兵过去。总之,谁阻挡西北经济发展,谁阻挡民族资本发展,谁就是国家的敌人,谁就是我的敌人。”

虞洽卿等江南财主们没有被曹跃的花言巧语和壮志凌云所打动,他们都是多年的人精了,不见兔子不撒鹰。西北虽好,曹跃也热情,但老狐狸们怎能随意就被打动。虞洽卿向虞立民说起建立股票交易所的事儿,而后又与众人商议了一下,大家一致决定西北未来或可拥有大发展,但现在却一片荒芜,投资下去也就就会打水漂了。

虞立民见众人不看好曹跃,顿时恼火了说道:“诸位千里迢迢来到西北,难道就是旅游?”

“非也,非也。”张之善道,“曹将军年纪轻轻百年执掌西北偌大土地,如今有抬籍入了旗,将来必定成为国之柱石。”

虞立民问:“什么意思?”

虞洽卿笑道:“堂弟,这么说吧,大家是看好了曹跃将军这个人的未来,而不是西北的未来。如今太后已经六十有四,人常说到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古以来少有人活到七十岁。太后西去之后,这天下谁来执掌?”

“那也轮不到我家将军啊。”虞立民道。

虞洽卿摇头说:“你只看到眼前,未必看到以后,我们见过曹将军觉得他今年不过二十七八岁,但听说他今年才二十二虚岁。十年内不能主导大清,二十年后他也不过才四十有二,你说他能不能主导大清呢?”

“这……”

虞洽卿道:“古往今来,官商不分家,没有做官的支持,商人哪里能做得好生意?我们支持曹将军,不过是给自己找一个靠山。实话对你说,咱们江浙商人想要崛起,离不开大臣的支持。曹跃此人年纪轻轻便执掌一地,又励精图强,不贪赃枉法肯吃苦干实业,凭着这一点,未来不可估量。”

虞立民道:“如此诸位更应该在西北投资了。”

虞洽卿道:“即便投资,我们也不会投资太多,权当花钱交一个保险。”其他人纷纷点头,这次来西北的最大目的,便是找靠山。两江总督刘坤一六十八岁了,湖广总督张之洞六十二岁,新任两广总督李鸿章七十四岁,长江大臣李秉衡六十九岁,由此可见这一波朝廷的实际掌控着已经要成为明日黄花了,所以寻找靠山成了众人的当务之急。

而朝廷之中,唯一能够给人眼前一亮的就是这位西北宣抚使曹跃了,此人能文能武,虽然豢养大军,但并非搜刮民脂民膏饮鸩止渴,而是利用市场规律促进商业繁荣,这才是商人们喜欢的地方大员。

虞立民难以理解,却不妨碍他思考起来,斟酌道:“诸位,那么对于这次西北投资……”

“我们一定会支持。”虞洽卿笑道,“寻常十几万两银子,买了个未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不愧是江浙财神,随便就能拿出来十几万两银子买个平安,这气魄可是让西北的商人自愧不如了。江浙商人做生意的特点就是稳准快,一旦见到商机绝不会犹豫,一旦做出决定一如既往执行,这一点的确比北方商人魄力大得多。

这十几个财神们看好了各自的项目之后,纷纷开始投资,此举让胡聘之大为欣喜。而众人也认识胡聘之这个被朝廷解职的了维新官员,对他主持的河西走廊颇感兴趣,他们参观了西北大学堂,见到数百位支持维新的学子在此艰苦条件下刻苦学习,纷纷慷慨解囊,前后捐了三万两银子用于西北大学堂建设。人道商人重利,但清末的商人们的节操要远远好于百年后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的红顶商人好的太多,也比赚了中国人几百亿却捐款给哈佛大学的甘肃天水房地产商人强的太多。

虞洽卿等人在西北考察了一个月才最终回去,前后留下来五十多万两银子的投资,帮了曹跃好大一个忙,也让曹跃对江浙商团心存感激。

第275章 股票连环计(一)

送走虞洽卿一行人后,曹跃将王宇叫来,对他说:“如果有人能骗光大清的钱财,对我们有何好处?”

王宇惊讶道:“谁能骗得了众人?”

“股票。”曹跃笑道,“鸿鸾是否听过三十年前开平煤矿股灾?”

王宇摇了摇头,他对此还真一无所知,曹跃将孙汝祺叫来。岂料到有人说孙汝祺被人抓了起来,说是有人报官他猥亵了一个维新学子的未婚妻,被警察给抓了起来。曹跃哭笑不得,让何顺去把人给捞出来,孙汝祺回来之后失魂落魄。

曹跃安慰道:“你被人冤枉一次两次没什么,以后还有更大冤屈,别灰心丧气。”

孙汝祺摇头道:“将军,我不是叹气被人冤枉,我是在叹气,那个状告我的天仙一样的女子居然是别人的未婚妻,我……我……我郁闷啊。”

曹跃和王宇听罢,哈哈大笑起来,这小子还真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想到觊觎人家老婆。

曹跃让孙汝祺别多想了,还是好好讲述一下三十年前发生在大清的这次股灾。孙汝祺本来没准备好,但是曹跃不是让他将计划,而是让他讲一下上午讲过一遍的故事来,这才放下心说起大清朝第一次股票危机。

中国的第一支股票虽然是在1872年发行,但是在中国的股市早在1850年就已经出现在上海的英租界中。

只是那时候股票市场之中只有洋人在做,各国洋人在华集资办公司工厂,同时购买股票的也都是洋人,后来中国商人见有利可图才纷纷参与其中。到了1870年洋务运动兴起的时候,清政府规范中国的股市,中国股市第一次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所以说中国人炒股已经有将近两百年历史,这都是史料可查,中国人炒股的时候,日本人还在拎着刀倒幕运动呢)

1872年轮船招商局发行第一支大清股票,短短三个月内每股从几十两涨到三百两,而第二支股票开平煤矿股票从居然从每股七两暴涨到每股百两。

黄金股市的来临让整个江南地区都陷入疯狂了,大量的银庄票号将银子投入到股市之中,导致股票市场更加高涨。甚至连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也将自己银庄的银子投入股票中炒股。但此时胡雪岩的阜康票号忽然遭到暗算发生大规模挤兑风波,而恰逢胡雪岩的钱全部都投入到了股市之中,一时之间无法兑现。胡雪岩本来想要抛售股票以解燃眉之急,可阜康票号陷入资金流动的消息立即疯传了整个上海滩,人们唯恐胡雪岩将银子兑换走,纷纷抛售股票,导致整个股票市场暴跌。虚高的上海股市顿时崩盘了,每股价格均一落千丈,害的许多人破产自杀。

胡雪岩最后的希望破灭了,不得已宣布阜康票号破产,他本人在悲愤之中郁郁而终。

导致阜康票号破产的原因便是外国银行的中国买办们如席正甫等人,与左宗棠(胡雪岩的靠山)的政治对手李鸿章联手绞杀所为,他们在其中赚得盆满钵盈,而江南财主们破产者不知凡几,自杀者不在少数,更导致大清股市十几年的沉浸。

这是中外联手对民族资本的第一次洗劫,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次。李鸿章通过这次洗劫江南财富,累计足够的资本才建造了自己的北洋水师,而英国汇丰银行也在中国赚足了银子,笑看走狗汉奸与大清官僚对大清过百姓们的洗劫。

王宇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他紧张得来回走动,最后叹气道:“洗劫民族资产壮大自己,李鸿章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但若不经此洗劫,北洋水师也不会建成。”曹跃道。

王宇立即深思曹跃话中的意思,不洗劫,北洋水师不会建成,也就是说曹跃支持李鸿章的做法?换而言之,曹跃如果和李鸿章对换身份的话,他会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