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轻弩。铁匠对这架轻弩进行了复原和仿制,得出秦轻弩射程大概是300米,但有效射程只有70米,至于精准度就因人而异了。这个铁匠也许是空闲时间特别多,所以对秦轻弩进行了改进,减少了部分零件使得整个弩弓看起来既粗糙又实用。

铁匠献弩虽然惹的众人大笑,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怎么还有人献出弩弓来,可是曹跃却非常感兴趣。当然,也仅仅是感兴趣而已,他宁可自己的士兵等待现代步枪,也不会费尽心思去防止什么秦轻弩,但对献弩的铁匠还是赏赐了三两银子的红钞。

而随后孙汝祺的第一笔汇款就到了,数量不多,仅仅一百万两银子,但还是让曹跃激动不已,见着回头钱了,见着回头钱了……一百万两银子总算是解了曹跃的燃眉之急了。

曹跃立即将这笔钱交给了容闳和虞立民,两人异口同声地说这钱首先应该购买炼钢的高炉。曹跃随后派遣夏普林注册了一个名字叫做西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皮包公司,并前往日本购买炼铁用的高炉、船只、发电机等一切为电厂服务的设备。

1899年的5月份,身在天津的夏普林前脚忙到后脚,马不停蹄地在订购了一批武器之后,又在日本的洋行之中订购了炼钢用的高炉。日本人对西北发展不感兴趣,可是对生意很感兴趣,这个时候的日本并没有对整个中国有占领的意思。所以这单生意日本政府并未从中破坏,甚至为了能够拉拢曹跃,他们还做出了许多让步。

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支持中国西北的钢铁厂,让曹跃这个军阀迅速成长,一来破坏大清国的稳定,二来可以牵制俄国人扩张的入侵脚步。甚至日本人还派遣了部分专家来到西北指导建设西北的钢铁企业,同时对中国西北进行测绘。曹跃对日本虽然毫无好感,可人家倒贴上来,他哪好意思拒绝,热情地欢迎使得日本使者做出错误判断,认为曹跃是一个亲日分子。

一个月前日本的内阁总理大臣(又称首相)是松方正义,松方正义出自于萨摩藩,搞经济有一首,也是海权论的支持者。正是因为他总是偏向于萨摩藩主导的海军,所以松方正义每次担任首相最后都要被长州藩的人给闹下去。

这一次又不意外,由于长州藩的强烈反对,松方正义被迫递交辞呈,由山县有朋担任首相。山县有朋刚刚担任首相,便做出两个决定,一是要占领满洲,二是支持所有反清分子以及有可能让大清国分裂的势力。

这其中就包含孙文等反清志士,当然,名单中第一个人,便是号称清国最能打最桀骜不驯的将领,西北宣抚使曹跃。

山县有朋在对日本明治天皇做御前汇报的时候说:“曹跃百川,便是当今大清帝国的曹贼,我们只需要稍微一支持,他就能起到的作用。”

“你的意思是他有能力撬动清朝的根基?”幕屏后,明治天皇略带疑惑地问。

“或许可以,或许不可以,但只要让清国变差,便是让大日本帝国变好。”山县有朋道。

“一切交给元老你了。”明治天皇道。

“吾皇万岁,臣意思相报。”山县有朋叩首道。

1899年6月初,何顺带队日夜兼程偷偷押送着两千万两银子回到了西安城中,顿时让曹跃整个人都陷入了恍惚之中。

前一波一百万两银子已经让他足够兴奋的,后一波居然高达两千万两银子,孙汝祺这小子是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则一鸣惊人——不,必须闷声发大财,不能惊人。

曹跃深深地思考起来,为什么自己打仗打地盘办实业办产业进行垄断生产,却每年仅仅百万两银子的收益,而孙汝祺在股票中翻云覆雨设套就能够赚取这么多钱?

继而他想到了另一个时空之中百年之后的世界。

在那个时空之中,中国是世界实业第一强国,美国是世界金融第一强国,美国恰恰是利用的金融这一领域得天独厚的优势,翻云覆雨击败一个又一个敢于挑战他的世界gdp第一地位的国家,日本,德国,法国,俄罗斯等等国家全部被美国击败,一直到中国的崛起。

美国开始用金融来对中国进行各种制裁和打击,但中国聪明地将自己的金融与美国金融挂钩。如果美国如果使用金融战,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两败俱伤,则欧元区将获得大胜。

可以说如果美国人遇到的不是中国这个五千年历史中每年都在发生战争与阴谋的国家,他们的金融战只需要一波就能击垮对手。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金融胜负,往往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两个标志之一,另一个则是军事实力。

孙汝祺几天就把曹跃一年的钱都赚回来了,使得曹跃心情大好起来,继续出人出力支援“前线”确保胜果。为此他特地将辛洛的情报处散了出去,目的就是更加直接地帮助孙汝祺这个疯子。

孙汝祺果真不负众望,搅动得整个金融界波澜再起,曹跃没有掌控股市、运用股市、玩转股市的能力,但是他相信孙汝祺这个二十一岁的青年人。他在赌博,赢了,赢了全世界,输了,输了全世界——前提是他没有全世界,所以曹跃绝对不会输。

曹跃立即将这笔银子存在西北银行里当作西北银行的本金发行红钞。

西北银行行长石顺只看了一眼银子之后,就明白这钱是从哪里来的了。他下令将所有银子重新熔铸成银砖密封起来,每条银砖重达十公斤。至于夏普林需要的银子,石顺让人只能将重新熔铸好的银砖从西安千里迢迢运过去。

第285章 新军装

石顺的小心翼翼是对的,他杜绝了日本人的怀疑,也间接地保住了西北基业。然而这一切曹跃并不知情,在曹跃的壮大道路上,有许多个石顺这样的默默无闻付出的人,也许除了他们自己,谁都不知道他们为西北势力壮大做出了多少贡献。

有钱了的曹跃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军队重新换装,放弃那令人作呕的清兵号衣,采用全新的军装。

曹跃为血军亲自设计了一套符合这个时代的军装,这套军装的眼色采用统一的黑色白边,上身采用的是黑色的西式军服,头上用黑色丛林帽。之所以采用黑色,是因为黑色布料便宜,耐脏,且自古以来秦人尚黑。而采用西式军服并不是百年后的西式军服那样潇洒,比起清军号衣来说,其服饰风格更像是十几年后的北洋军军服。

士兵的腰间用皮带做十字武装带并收腰紧身,裤子则是西式马裤,脚下穿着黑色厚底布鞋。

至于军官的区别标志除了右臂上用黄色标签标注职务和官阶性命外,他们的军帽圆顶出还会有白色绿色红色黄色金色表明军衔。如白色代表士兵,绿色代表班长连长级别,黄色代表营长团长级别,红色代表旅长级别,黄色表带统制(军级)级别,金色代表大将军,也就是曹跃一个人佩戴金边黑色丛林帽。

实际上这一套军装比清兵的军服军帽军靴贵了一倍,除了用纯黑色的土布军装制作起来便宜,其余军装款式,贝雷帽,厚底军靴,十字武装带制作起来都不容易。每一套军装的价格是一两三钱银子,曹跃先预定了一百万套,总计是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但丛晨建议说,士兵只用一套军装,使用训练容易磨损,因至少两套可以换装,且应该效仿外国人传内裤。曹跃这才知道,原来清军是不穿内裤的,忍不住大笑起来,随即将军装采购总数定位两百万套。并找到了纳兰晴,将军帽的生意交给了她们。

两百万顶丛林帽的生意足以让纳兰晴惊喜不已,只是丛林帽是什么款式,纳兰晴的确是并不知道。而曹跃之所以采用丛林帽做军帽主要原因是丛林帽容易生产,他亲自画出图纸给纳兰晴,问她能否生产得出。纳兰晴找到女工们,女工们异口同声表示可以生产,曹跃便订购两百万顶丛林帽。这一顶帽子虽然仅仅只有一钱银子,但两百万顶要二十万两银子,可以说是纳兰晴的纺织厂迄今为止接到的最大的一单生意了。

纳兰晴随后向曹跃问道:“我们能否接一下军服的生意?”

曹跃道:“你们先需要把帽子做完再说,注意我们的军帽最好用硬布来做,这样帽子的形状可以固定。”

“没问题。”纳兰晴道,他看了看曹跃的辫子,关心地说道:“你有白头发了。”

“什么?”曹跃惊讶道,“哪呢?哪呢?”

“在辫子里面,只有一根。”

“帮我拔掉。”

“嗯。”

纳兰晴小心翼翼地绑曹跃拔掉了那根白头发,曹跃开玩笑道:“这算不算是贿赂?”

“什么贿赂?”

“感情贿赂。”

纳兰晴娇羞地捶了他一拳,嗔道:“胡说八道,谁贿赂你了。”

曹跃笑道:“好啦,开句玩笑,对了,那个什么袍哥帮会后来有没有骚扰过你们?”

“那倒没有。”纳兰晴抿着嘴笑道,“上次之后,他们老实多了,再说我也要求女工们,必须下班的时候由丈夫接回家,如果不接回家,就要在厂子里安排的民房居住,只不过要交纳住宿费的。”

曹跃感慨道:“资本家就是资本家,剥削人民方式无所不用其极啊。”

纳兰晴问:“资本家是什么意思?”

“这个……就是指你们这些大老板,西方人的说法。”曹跃忙解释道。

纳兰晴仔细理解了一会儿想明白他的话的意思了,乐得笑弯了腰,最后才说:“这个军帽是好看的很,只是带着辫子打仗,这帽子就不方便了吧?”

“的确。”曹跃不由得叹了口气,现在甚至连武卫军的军帽依旧使用的是蒙古帽,只是为了方便在作战的时候将辫子盘在头上。曹跃射击的这款丛林帽却不适合将辫子盘头,将来作战的时候势必要将辫子绑在脖子上,反而更加难看。

“将就,将就吧。”曹跃心中想的是,什么时候我们将头上的辫子减掉,就算不剪掉,最起码不能留超过二十厘米。

军帽定制交给了纳兰晴的纺织厂,而两百万套军服这种大生意西北是没有人能够接得下来的。所以曹跃找到了将生意交给山东商人和上海商人合力吃下去。

清末中国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有三个地方,第一处是山东,第二处是江南,最后一处是江北南通。

其中山东的鲁商正是依靠着纺织业发展起来,百年之后一部电视剧《大染坊》便是以鲁商的发展史作为基调拍摄完成。鲁商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中不如晋商、徽商、浙商那么辉煌,甚至名气还不如陕商响亮,但是在民国时期,鲁商还是绽放了异样的光彩。鲁商团结,极少内斗,讲究有钱大家赚,有财大家发。因此曹跃找到鲁商,主要原因就是鲁商能够快速地生产。

而江南纺织业则拥有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在南通尚未发展起来之前,江南纺织业包括了原来的江宁、苏州、杭州等三大清朝纺织局,后期则发展出来各大纺织企业,甚至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江南纺织业超过全日本,到日日本纺织厂纷纷倒闭。

最后便是江北南通的纺织业,其主要便是张謇的大生纱厂,但一战后期随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将主要注意力从军工转向民营,亚洲纺织业出现了重大危及,而张謇又在商战中战略性失误,盲目创办银庄票号,最终导致大生纱厂破产倒闭,江北纺织业从此之后一蹶不振。

现在为止,江北纺织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曹跃将这单生意交给江南纺织业和鲁商一起来做,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务必各自生产十万套。

两家商会也非常重视这单生意,接到订单和订金之后,全力以赴赶工,终于在一个月内交付了总计二十万套血军制式军服。

但他们的军服各具特点,鲁商商会发来的军装款式偏向于使用,布料厚重结实但不透气,江南商会发来的军装更加美观,布料轻便透气,但不耐寒。两种军装虽然大体的款式相同,但细节处各有千秋,也各有长短。

在经过了参谋处的仔细讨论之后,大家认可了鲁商商会和江南商会发来的两种军服,曹跃随后给血军正规军士兵,每人一套军装。

但为了区别正规军和预备役部队,曹跃又让纳兰晴的纺织厂连夜赶工,在领口上加以区别,领口绣上红色领章代表血军正规军,预备役部队没有领章。

全军换装之后,血军上下喜气洋洋,大家穿着新军装彼此看着对方,都感觉自己别别人帅气的很。

曹跃也对着镜子仔细看了看,这一身西式军装的确比先前的绿营号衣强得多,只是看起来依旧是无比别扭,到底别扭在哪里呢?他找到陶悦,让陶悦帮他跳出来自己是哪里别扭。

陶悦看了他穿的一身军装,咯咯娇笑道:“首先就是鞋子,人家西方人穿靴子和皮鞋,你倒好,穿着布鞋穿军装,能好看才怪。”

曹跃一拍脑袋,这才反应过来,的确是穿着布鞋布学子船西式军服,当真是不伦不类。

陶悦又道:“另外我在上海见过人家洋兵,可是没有辫子的。”

曹跃只好苦笑起来,谁他娘的想留着条辫子啊……

陶悦又道:“另外你这件衣服做工粗糙,不适合做西式军服,更适合做褂子和号衣,一点也不挺拔。”

“你说得对。”

“还有……”

“再见!”曹跃本来对军装很有自信的,如今让陶悦挑毛病,可她也太最下不留情了,再听下去自己的自信心肯定全没了。回到军营之后,他看了很久总算是适应过来,再难看,总比绿营的号衣好看的多吧。

尽管陶悦提出批评,可军队士兵的反应却非常热烈,士兵们认为这套军装起码让血军士兵的帅气等级提升四五级。走在街上,观者如云,大姑娘小媳妇一个个目不转睛,看得士兵们飘飘然起来。

甚至在陕中地区首先下发预备役军装之后,很多原本拒绝预备役的汉子每天穿着军装到处溜达,仅仅为了让人赞美自己,更多的人申请加入预备役,包括满城里的八旗兵也嚷嚷着要换装,换成血军一样的军装。

西北宣抚使司为此特地颁布要求,要求预备役士兵将武器、军装、装备全部带回到家中,一旦西北宣抚使司宣布集合命令,所有被要求集合预备役士兵必须全部携带全部装备武器到达指定地点集合,七日不到者视作逃兵予以击毙,但平日不得携带武器,军装,军备招摇撞骗,违者取消预备役资格并处以劳役三年惩戒。

第286章 西北开发与移民

此时身为西北宣抚使司高级顾问并负责河西走廊发展的胡聘之对曹跃发展全民预备役表示反对,他说你这么大张旗鼓地搞预备役是一种浪费,而且占用了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预备役的建设势必会导致西北的建设减缓。这简直就是乱弹琴嘛,说曹跃穷兵黩武也不为过。

曹跃虚心接受批评,但并没有进行积极改正,胡聘之于是找到了桑治平,他知道桑治平的话对曹跃和有影响力。然而桑治平也摇着头苦笑道:“大将军只要是下定决心的事,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大不了我不干了。”胡聘之气得一甩袖子叫喊道。

桑治平忙劝道:“胡大人,这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您为西北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你才是西北发展的领路人。如果你走了,西北发展势必会陷入窘境,你能够眼睁睁看着西北发展半途而废吗?”

胡聘之说的不过是气坏,他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心血半途而废,同时他也发现曹跃这个人身上的缺点来,那就是固执。他和桑治平相识一望,不约而同苦笑起来。

桑治平若有所思,和胡聘之的政治理想不同,桑治平只是幕僚,希望辅佐一位明主。但明主不明,桑治平便会立即弃之而去。曹跃如今的做法,越来越偏离明主了,这让桑治平不得不仔细斟酌考虑自己的前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