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咋回事儿咧?”王五挠着头道。

张三转头的时候看到码头力工赵四也打开了门,连忙问道:“赵四,你过来,你不是在码头上做工吗?你认不认识这面国旗?”

赵四连忙走了过去,道:“三哥好,王哥好!这面国旗我也不认识啊,真不认识,三哥,王哥,我没见过这种国旗——诶呀!我想起来了,我听人说过,红黑两色中间一颗金星,这不是国旗,这是军旗。”赵四手舞足蹈地兴奋说道:“这不是国旗这是军旗,这一定是军旗!”

“啥军旗?”张三问。

“是啊,啥军旗?哪国的?”王五也问道。

赵四骄傲地说道:“是咱们大清的军旗。”

王五撇嘴说道:“你可拉倒吧,别胡扯了,咱们大清的军旗是龙旗。”

赵四立即争辩说道:“你们还别不信,这是咱们大清最能打的军队,西北血军的军旗,学名叫做铁血大旗。”

“不会吧,他们可没辫子啊。”王五说。

“是啊,我也看到他们没辫子。”张三也说道,“没辫子的军队,我只知道长毛匪,长毛匪早在二十年前就被杀没了。”

赵四挠着头道:“我也不知道为啥他们没辫子,不过我倒真是听过,只有西北血军才用这面军旗。有句话说的好,叫做铁血大旗所向处,血流成河无人挡!听听,听听,厉害吧?这血军就是狂,可是你看人家就是有狂的资本。”

张三连忙叫道:“啥意思?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昨天晚上西北血军打死了洋人,占领了咱们天津卫?”

“我猜可能是,三哥,王哥,咱们天津被收复了!”赵四一脸兴奋地说道。

百姓们渐渐从惶恐到惊喜,继而相互交谈告知,越来越多的天津百姓得知这个情况,冲上了街头。只见到这群穿着黑色军装没有辫子头身披雨披的士兵,一个个疲惫地靠在房檐下墙角里居然在睡觉。

天啊,他们居然睡在外面。

看,多么可**的人啊。

不能让咱们的士兵冷着,大家连忙邀请士兵进入人家休息,士兵们倒也不客气,进了屋连谢都没谢,倒头就睡。血军士兵没有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否则也不会像武清镇发射毒气弹了,但是京城之前聂嘉还是吩咐,任何人不得伤害百姓骚扰百姓,尤其是不能调戏妇女抢夺钱财,但只是好好睡一觉总可以吧。

聂嘉下令,俘虏天津所有的洋人,并由新编步兵第12旅押送回霸州,等待下一步命令。战斗进行到现在,聂嘉是真的要休息休息了,部队减员比较严重,尤其是伤兵过多,需要休整一下。而天津显然并不是一处好去处,可是放弃天津又太过不忍心,聂嘉犹豫不决起来。

“不能放弃天津。”章程忽然建议道,“天津是大清门户,占领天津,就相当于向全世界宣告那三万向北京进攻的八国联军被包围起来,其政治意义远超军事意义。”

聂嘉斟酌手下意见之后,决定暂时驻军天津。

右路军统领聂嘉显然不能休息,他利用天津的电报局向外传递电报,应直隶总督曹跃命令,血军右路军经过三日血战,成功收复天津,并俘虏战俘总计3688人。同时聂嘉也汇报真实军情,血军右路军弹药告罄,只能在天津吓唬吓唬洋人,无法进一步作战,请予以指示。

8月12日,距离天津失陷仅仅十二天,天津被中国西北血军重新收复了!

。。。

第392章 狙击第五师团(一)

五天前,8月7日。

两万八千八国联军在行军至大兴县后因内斗不得不停下来解决问题,组建军事法庭紧急磋商,忙得不亦乐乎,却不知道此时的大清帝国首都已经发生兵变。联军内部的争执从8月7日一直持续到8月8日黄昏,此时突然收到了大清国使者送来的书信。

清帝国使者说清帝国发生政变,那个挑起战争的老女人被囚禁,年轻的皇帝重新上台,年轻的“首相”执掌大权,希望你们能够退兵,我们和平解决争端。

八国联军内部这下子老实了,大家不争了,因为对手换人了——曹跃,这个被称之为大清唯一能打的将军的人。

列克谢耶夫立即与其他各国司令官认真商讨起来接下来的步骤,日本第五师团师团长山口素臣也不再纠缠日本士兵被杀一事。

大家仅仅是在传说中听过曹跃这个人,可却一点也不了解曹跃,甚至有人说中国人是夸大了曹跃的领导力。可大量的证据表明,西摩尔联队与李尼维支联队遭到歼灭——所以很多人产生了犹豫,是继续作战,还是撤回天津?

啊列克谢耶夫主张继续作战,因为俄国还没有完全占领东北,日本人也主张继续作战,因为日本人并没有取得足够的利益。

反倒是英法美意奥等国希望撤退,主张和谈,他们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并不多,他们更加希望得到商业上的利益以及将中国殖民为他们产品的倾销地。

德国人的态度极其复杂,因为德国错过了海外殖民地扩张的最好时机,他们迫切地希望得到一块比非洲还要好的殖民地——中国就成了他们的目标。因此德国人派遣了两万德国皇家陆军万里迢迢从德国本土送到中国,就是为了能够打下来一块地盘。可是现在看起来这个梦想是非常难的,德国人不知道是该继续战斗,还是选择和英法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双方始终无法说服对方,由于联军军队以日本和俄国为主,且一万俄国士兵正在海上增援去往天津的海上,因此阿列克谢耶夫与山口素臣的进攻主张成为了主要声音,最终决定进攻。

就在他们研究的时候,突然得到消息,日本第五师团的辎重部队遭到了清军的伏击,补给物资全都被炸毁了。由于日本人碍于情面问题,隐瞒了几乎被围歼的消息,导致阿列克谢耶夫等连接司令官做出误判,他们认为身后的那一支歼灭了日本运输联队的清**队,是小规模的武装力量,应该是武卫前军的散兵。

所以阿列克谢耶夫认为过几天俄国的增援部队一旦抵达天津,加强运输保护,敌人的骚扰问题将得以解决。而他们携带的补给还可以让他们继续常规作战一个月,即便是高强度作战,也能持续一周以上。所以,打,打下来北京,即便将来和谈了,他们也占据谈判桌上的优势。

阿列克谢耶夫对清政府的使者说:“战争的车轮已经启动,在没有得到下一步指令前,我们是不可能撤军的。”随即将使者送了回去。

经过了一晚上的讨论和准备,八国联军兵分两路,以日军第五师团作为第一集团军,向马玉昆以及他的武卫左军驻守的丰台大营发起进攻,而以俄军和其他国家军队为主力的第二集团军则向董福祥以及他的武卫后军驻守的通州发起进攻。

联军也意识到中国的北京——通州——丰台的三角防御体系的作用,如果不拿下丰台和通州,他们将面临非常大的危险。不过似乎他们被耽搁的时间略显迟钝了,因为他们的对手已经布置完毕,

曹跃接管直隶总督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了指挥系统,丰台大营的防御工作是由马玉昆指挥负责,所有部队只听从马玉昆一个人的,除了曹跃亲授军令外,任何人必须无条件服从马玉昆的指挥,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同样,通州也是由董福祥负责,任何机构和人员必须服从董福祥的指挥。

天津之战大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指挥系统混乱,朝廷既希望将军们能够出力,又害怕军官们军权过大威胁朝廷的安全,所以给权却不放权。然而给权不放权适用于和平时期,战争时期任何战争必须明确核心领导,曹跃便树立了这次防御作战的核心领导。

曹跃是第一责任人,领导人,一切以曹跃的军令标准,二级责任人便是丰台的马玉昆、通州的董福祥、血军右路军聂嘉,血军左路军冯牧澜,血军后路军王兵。明确责任人的中国和先前相比,各方效率提升非常明显,但是联军依旧固执地继续进攻。

8月9日中午时分,日军首先抵达了丰台大营周围的长辛店,由于9日的雨水小了许多,气候清凉,第五师团长山口素臣随即下令向丰台大营发起进攻。

马玉昆得到了曹跃的死命令,除非你的六万大军(一万武卫左军,五万义和团士兵)全都死在这里,否则不允许丢掉丰台大营。子弹没了,用弓箭,弓箭没了,用朴刀,野战不行就巷战,总之我给了你五万义和团改编的援军,你就给我像是钢钉一样死死地钉在这里。

马玉昆虽然大骂曹跃心眼太坏,但却毫不犹豫地带领士兵在丰台大营与日军进行战斗。

双方的战斗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双方在第一天的接触战斗之后,赫然发现死伤惨重。日军甚至采用自杀式的冲锋险些进入丰台军营里面,但是随即在于清军的肉搏战之中被消耗不少。曹跃支援给马玉昆的五万义和团战士虽然热兵器不会用,可是冷兵器仗着人多还是能够消耗对手的。

战争打的就是人命,消耗的也是人命,精力旺盛的义和团士兵与日军死死地缠斗在一起,让日本人赖以生存的自杀式冲锋遇到了对手。

论人命贵贱,被宗教和**国热忱洗脑的义和团战士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生命,保卫大清。

马玉昆方面,一个下午的时间,1676人阵亡,2267人受伤。

日军第五师团方面,一个下午的战斗,876人阵亡(或失踪),654人受伤。

看似日本人占了便宜,实际上日本人经不起这种消耗,日本强攻丰台大营的进攻失败,以至于日本人士气大跌。

晚上,马玉昆派遣武卫左军骑兵部队袭击日军,但遭到日本人的伏击,折损201人后撤回到丰台大营。

日本人也开始总结,白天的伤亡多半击中在冲锋和日人的肉搏上了,日本人一个步兵中队冲上去,中国人那边居然派出了两千多手持长枪朴刀甚至流星锤巨斧的纯肉搏战士,经过抓捕的俘虏供述,这些人都是义和团的精锐,总计五万多人,被曹跃派来协助守城。由于这些人只会肉搏,所以他们并不害怕日本人的死亡冲锋。

山口素臣大跌眼镜,自己最擅长的进攻居然也是敌人最不怕的一点,冲双方对比上看来,日本人并没有占据太大的优势,日军需要改变一下战斗方式了。

8月10日,日军再一次向丰台大营发起进攻,并且向丰台大营发射了毒气弹。

由于提前得到了曹跃从京师发来的警告和提示,马玉昆所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他为了麻痹敌人,假意丰台大营承受不住损失崩溃逃走,并派遣了几千人抬着伤员撤回北京城。

日本人误以为马玉昆战败撤走,立即向丰台大营发起进攻,在距离丰台大营的围栏不到二十米的时候,马玉昆的骑兵突然出现,冲向了日本人,身后一万多义和团战士手持冷兵器跳出围墙后和栅栏之后,冲向了日本士兵。

中国守军的突然反击让第五师团有一些慌乱,但日本人并没有崩溃,而是就地坚决地反击,大概两千多日本士兵与中国守军混战在一起。

日本第五师团师团长山口素臣忍痛下令炮击,隔绝双方,甚至下令重机枪对交战双方进行扫射,避免被对方冲到自己阵地上。

一发发子弹打在中日双方士兵身上,山口素臣闭着眼睛流泪,默默地说道:“你们都是忠于天皇陛下的好战士,你们的灵魂会最终回到靖国神社。”

8月10日的血战,导致日本士兵阵亡高达1876人,而中国守军方面损失更加惨重,日本人不顾敌我的炮击和肉搏战使得守军死亡达到4687人,其中236人是武卫左军的骑兵,654人是武卫左军的步兵,其余人全部是义和团的战士。马玉昆气得咬牙切齿,而中国士兵的阵亡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激起了守军更大的怒火。

日本第五师团伤亡惨重,士气更加低落,不得不采用常规战斗方式与中国方面周旋。但是常规战斗方式也意味着日本人不能一鼓作气攻克丰台大营,可日本军队的后勤却面临着重重压力。山口素臣开始犹豫,是否要立即撤军,他向天津派遣了一支部队,希望辎重团快一点到来。

。。。

第393章 狙击第五师团(二)

8月11日,京师周围又开始下起了小雨,随后雨水逐渐增强,交战双方对这样的天气都非常无语,不过所幸大家也熟悉了华北地区的雨天,一下一天,什么事儿都干不了。所以不管是丰台还是通州,联军的攻势都不得不暂停下来,但八国联军第二集团军依旧向守城的中**队进行炮击。

8月11日中午,一位从清军举着白旗走到日本阵地前,用日语高喊道:“我是和平使者,希望能够和贵军进行和谈。”

日本士兵迅速将他带到焦头烂额的第五师团长山口素臣面前,这位使者说道:“尊敬的将军,我代表中国清政府,真诚地希望您能够考虑与我国政府合作,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

山口素臣冷笑道:“你是在劝我投降吗?”

“不,我是在劝你能够看清楚形势,不要让自己的部队陷于危险之中。”这位使者侃侃而谈道。

“哼,一派胡言!”山口素臣怒道,“大日本帝国陆军绝不会失败。”

“可是你们实际上已经……”

“送客!”山口素臣冷冷地说道,“大日本帝国陆军绝不会失败!你死了这条心吧,告诉你的主人曹跃,中国的战神,在我面前不值一提。”

“我相信你是一位勇敢的将军。”这位使者说道,“然而战争决定于政治,喜欢战争的人最终会被战争击败。我国政府还是真诚地希望能够和谈,避免无谓的牺牲,每一个来到中国的日本士兵,都有他的亲人和家人,不是吗?”

山口素臣说:“决定是否战争是天皇陛下的事情,我们只是军人,我们得到的命令就是进攻北京,所以什么时候我们的天皇发给我们停止进军的命令之后,我们再谈一谈和平吧。”

8月11日晚上,曹跃在北京频繁调集军队,在陈信的建议下,他决定先将日军击败再全力应对人数较少的八国联军第二集团军。

8月12日,天空终于放晴,曹跃下令羌藏骑兵旅与骑兵第1旅出城,绕到日军背后,对日军进行袭击和进攻。而在正面,曹跃派遣以炮兵团统领王志勇为首,辅佐步兵第1旅,步兵第9旅和步兵第10旅,向丰台大营支援。

血军炮兵团的到来让丰台中国守军马玉昆所部欣喜不已,随即对日本第五师团炮击还击,由于血军炮兵团火炮数量远超过日本第五师团,并且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地对日本炮兵阵地进行攻击,导致日本第五师团的炮兵损失惨重。

日军第五师团长山口素臣勃然大怒,下令日军再一次强攻,但是在参谋长的建议下将强攻延迟到了明天,毕竟由于中国方面突然出现的炮击致使日军受损严重,日军需要时间进行准备。

8月13日,日军一切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日军趁着夜色于凌晨对丰台大营发起了进攻,而此前日军从未在半夜进行进攻。这一次的进攻让马玉昆部措手不及,日军慈宁宫丰台大营东南西三个方向发起进攻,围三缺一,妄图迫中国守军主动放弃丰台大营。

不过当日军行军到丰台大营西侧的时候,却遭到了猛烈的聚集,原来由于丰台大营并不算大,王志勇率领的血军援军足足有6万人,几乎与守军人数相等,所以马玉昆将他们安排在了丰台大营的西侧。这段时间以来,日军的主攻方向都是丰台大营的东侧和南侧,马玉昆此举实际上是不希望血军援军抢功,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血军援军受损以免得罪曹跃。

日军负责进攻西侧的是第五师团步兵第42联队,联队长山谷雄矶是贵族出身,祖先是日本的武士阶层,曾经随丰臣秀吉远征朝鲜,与明军打个平手最终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