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厝危灾劣谌貌茉厩崴傻胤⒍洹!

《每日新闻》不甘示弱,他们用过强大的消息收集能力迅速得知前方更多的消息,在中午的时候增加了一期特刊,介绍说:“清国新任首相曹跃的第一战,便是将我第五师团近两万士兵围困在北京长辛店,如今已经是第五天,我军面临兵困马乏后勤补给不利等诸多因素,但我第五师团官兵效忠天皇,舍生取义,悍然维护者大日本帝国的尊严。在此我们呼吁山县有朋阁下,如果第五师团因为你的愚蠢而玉碎,那么请你剖腹自尽以谢天下吧。”

日本的百姓们本来只是看热闹,好奇中国居然发动政变,可是中午都是时候居然见到了让他们吃惊的合不拢嘴的消息,第五师团竟然被围困不能逃脱,几近覆灭的危险之中。日本立国之后的最大的一仗就是与清国发生的日清战争(甲午战争),日本取得大胜。但是如果这次贸然的进军最终导致第五师团覆灭,将给与日本人心里以极大的伤害,给这个民族的崛起以极大的打击,于是数万日本民众涌上街头要求山县有朋下台。

《每日新闻》不断批评山县有朋,不惜得罪日本军方的做法着实惹怒了长州藩为代表的陆军派。下午的时候《每日新闻》报社便遭到了打砸烧,可是这也更加让民众相信山县有朋盲目指挥才是导致第五师团濒临险境的罪魁祸首。

不过《每日新闻》的背后,立政宪友会的影子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人们的实现之中,曾经三任日本首相的伊藤博文作为立政宪友会的领袖,隐晦地批评山县有朋的执政只会用蛮力去解决问题,导致日本在外交方面的尴尬。伊藤博文虽然同样出身于长州藩,但他的主张是党派治国,与长州藩的军政府意见相左,双方在政治上是对手,也是队友。

由于伊藤博人在日本的巨大影响力,明治天皇也不得不考虑山县有朋这段时间来的所作所为,尽管明治天皇受制于九大元老,但明治天皇是一个非常懂得运用各方关系平衡的人,他巧妙地利用各种势力来平衡日本的皇权和相权矛盾,从而达到皇权控制相权的目的。但是十几年后,他的儿子大正天皇和孙子昭和天皇便没有了他的智慧,从而被相权绑架,成为日本的精神傀儡。

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与九大元老共同协商,不过此时日本元老黑田清隆病逝,作为萨摩藩的首领黑田清隆的病逝意味着日本的政坛又一次巨大的震动,而明治天皇为了平衡日本朝野各派系实力,准备撤销山县有朋这个长州藩的军方代表。(日本政坛派系多杂,如萨摩藩、长州藩、肥前藩、立政宪友会、宪政党、贵族清华家、日本皇族等诸多党派势力)

作为长州藩领袖的山县有朋此时非常尴尬,这些天他在频繁的调集军队准备派遣新的部队前往中国远征。其中包括日本最精锐的第六师团和第二师团,第六师团师团长伊瀬知好成中将和第二师团西宽二郎此刻正在东京参加陆军紧急会议,商讨军队进攻路线问题。不过三方分歧太大,因山县有朋不想战争扩大,而是希望全力准备与俄国争雄,而伊瀬知好成与西宽二郎则希望出兵奉天省,占领奉天,甚至直接占领北京。

可是外战未战,内乱先行,忽然爆发了民众抗议事件,山县有朋不得不派遣更多的军警维持秩序。在军警和游行群众的对峙之中,有人投掷石块,引发了双方斗殴,这场斗殴更是使得整个东京混乱不已。

留着辫子的年轻人买下了几乎所有关于中国兵变政变的报纸带回他所居住的旅馆,兴奋地推门而入说道:“老师,老师,皇上复位了,皇上复位了!”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被清政府统计多在日本的梁启超。

他的老师康有为连忙将报纸抓到手中,瞪大眼睛仔细读了起来,一张一张一份一份,甚至读累了揉揉眼睛继续读,一直等到过去一个小时,康有为才兴奋地跳了起来,叫道:“卓如,准备买船票,我们回国!”

梁启超道:“老师,我们现在回国吗?您不是要去美国演讲筹集经费吗?”

康有为顿时急道:“卓如,你还不明白吗?如果我们再不回去就晚了,就晚了。”

“什么晚了?”

“嗨!”康有为着急道,“皇上复位,为了稳定势必不会大开杀戮,那么多后党的人在皇上身边,将来他们不会害了皇上?所以我们早一天回去,皇上就早一点安全。”

梁启超笑道:“不会的老师,有曹相保护,陛下不会出事。”

康有为顿时叫道:“恰恰因为曹跃保护,我才放心不下。”

“何出此言呢老师?”

“你想一想,那曹跃是武将出身,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是黄河上的纤夫,读书少又是当兵的,做事难免冲动不成熟。如果有人故意挑唆,他也许会做出为难陛下之举动。”康有为懂啊。

梁启超笑道:“我觉得这曹相不会如此,他能以二十几岁年纪担任西北宣抚使,将西北打造成安宁之乐土,必定有许多本事。三年前我们再京的时候倒是小瞧了他了,没想到此人深藏不露。”

康有为道:“卓如啊你还不懂吗?我们回去的晚了,皇上身边绕着一群佞臣,皇上早就把我们给忘了。到时候我们还做什么官,拿什么帮助陛下?”

。。。

第405章 光绪复位各方反应(二)

说到底,康有为想早一点回去,全都是为了能重新做官罢了。梁启超何其聪明,自然心里明白自己的老师的想法,只是弟子不能说师尊坏话,只好劝阻说:“清廷尚未撤销通缉令……”

“迟早事。”康有为兴奋地说,“我们从日本回国,就能看到撤销通缉令的消息,你信不信?”

梁启超道:“不如我们联系其他人,一起回去?”

“此事由你去办,我去办理船票。”康有为道。

梁启超于是赶紧四处联系流亡日本维新党,如文廷式、张元济、严复等人,人人都得知朝廷兵变消息,但他们并不像康有为一样盲目乐观,尤其是文廷式对曹跃影响飞铲深刻,说道:“数年前,曹跃带兵入京,拎着人头闯入东交民巷,此情此景让人叹为观止,当时德国驻华大使海靖和气高傲,却也被吓得够呛。曹跃如此桀骜之人做了中堂,怕是有一个董卓入长安啊。”

三年前曹跃入京师的时候并没有与他们接触,但凭借着当时的影响,众人也能够感知曹跃的行为方式,且自宋朝以来文人一贯看不起武人,认为他们粗鲁无知,恰恰曹跃便是武将出身,一天学都没上过,居然做了大学士,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苦学三十年,不及操刀十年。”文廷式感慨道。

康有为这时候拿着电报高兴地走进来,见到众人都到了,兴奋地说道:“诸位都到齐了,那就好,那就好。花旗国(即美国)保皇会发来贺电,南洋保皇会发来贺电,我等回国势在必行,我已经让鹏之购买船票了,定了二十张船票一起走。”

“怎么二十张?”

康有为道:“家眷也带回去。”

众人面面相觑,梁启超不好意思地小声解释说康有为在日本这里娶了两个日本少女做妾,如今新婚燕尔舍不得分别。众人无奈苦笑起来,只得任凭他胡闹。

没想到次日,没想到日本最臭名昭著的玄洋社社长头山满来拜访康有为,由于头山满曾经刺杀日本前外相大隈重信,又因证据不足而释放,使得头山满名声大噪,当然这个名声带着恐怖主义的色彩,在日本并不受民间欢迎。

头山满的名声太差,但他创办的玄洋社却以刺杀政要和强硬的主张赢得不少日本年轻人尤其是民族主义分子的支持,拥有核心社员500人,号称可召之士六万人。

头山满还带了他的两个朋友一同拜访,一个叫做平冈浩太郎,另一个叫做内田良平,这两人都是日本国内大陆派代表之一,如今三人走到一起,说明他们对如今中国发生的政变反应非常剧烈,甚至不得不走到一起来对付中国。

头山满等人希望支持康有为,扶持保皇派,坚决反对中国出现“幕府将军”曹跃,其中内田良平说:“日本利用多少维新志士的鲜血才最终倒幕成功,成为亚洲最强帝国。难道我们的邻国中国要重蹈覆辙,成为新的幕府国家吗?”

“我们愿意全力支持保皇派,希望康先生能够认真考虑一下,光绪皇帝陛下需要你们的支持。”头山满道。

等他们走后,梁启超立即判断说道:“日本人没有那么好心。”

“他们对我们有害?”

“暂时没有。”

“那就可以了。”康有为笑道,“我们能够得到日本的支持,回国之后也是一大助力啊。”

梁启超见他不听自己的话,气得转身离去,康有为自己踱步思考之后,也觉得和头山满这些人合作有危险,保皇会能够得到日本玄洋社的支持更好,但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也无所谓,既然保皇会如此强大,无需仰人鼻息。随后康有为找到梁启超,说了自己的决定,梁启超见老师回心转意,兴奋异常,着手准备回国一事。

康有为拒绝与玄洋社合作一事惹怒了头山满等人,他气得要拔出刀去杀康有为,内田良平连忙拦住了他,说道:“搅乱中国政局,少不了康有为,我们现在绝对不能伤害他。”

平冈浩太郎说道:“是啊,只有中国内斗起来,我们才有机会进攻中国,占领满洲。要知道中国四亿五千万人,一人一年交税一两银子,中国就能够建造四支日本海军舰队。根据我们这些年来对中国的研究,只有中国人内乱了,我们才有机会击败他们,征服他们。”

头山满忽然笑道:“我还认识一个年轻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

“谁?”

“孙文。”头山满道,“他在米国(美国)创办了兴中会,提出反满口号,并且不断派人暗杀清政府官员,他的做法倒是符合我们。”

内田良平道:“我倒是没有听过,此人影响力太低了。”

头山满笑道:“就是因为他影响力太低,所以我们提出任何条件,他都会答应我们。”而后他低声说道:“伊藤总裁曾经暗示,他极有可能取代山县有朋重新担任首相,介时我们将是他的拳脚。”

“我倒是对孙文略知一二,此人反满态度坚决,讲话非常具有煽动性,许多年轻人听了他的演讲便不顾危险刺杀满清官员,我觉得他的影响力虽然低一些,但如果能够被我们所控制,那么将来他会是我们的一张王牌。”平冈浩太郎说道。

“好吧,我们尝试联系一下在米国的孙文吧。”内田良平道。

同一时间,中国南方各个地方大臣也惊讶异常,甚至说是惊悚异常,慈禧被囚禁,皇上重掌大权,委任曹跃担任军机首辅大臣——曹跃才二十几岁?就算二十五六岁吧,才多大?一个黄毛小子,能做什么军机首辅大臣?

湖北,武昌,湖广总督府内,张之洞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看着电报心中百味俱在,大脑之中飞速地旋转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

曹跃是如何做到的?

将来朝廷怎么办?

天下将怎么走?

列强将有什么反应?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场由慈禧太后引发的战争将如何收场。

张之洞忽然不寒而栗地想道,如果列强要求惩办罪魁祸首慈禧,那么对慈禧恨之入骨的光绪必定不会怜惜,而如果惩办慈禧,江山社稷就会有危险。慈禧是谁?尽管她因为兵变被囚禁,可是她曾经主导中国这么多年,许多大臣受其恩惠,天下之间后党多如牛毛,一旦惩罚慈禧将会因此天下大乱啊。

“不行,我要去京师走一趟。”张之洞下定决心,随后吩咐了左右手下,并乘船向南京驶去。

身在南京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也惊得不知所措,作为中国政坛之上的常青树,刘坤一早就敏感地察觉到京师必定会出大事,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会出这么大的事,更没想到的是,那个被他嗤之以鼻的西北小子曹跃会毫不留情的发动兵变,囚禁慈禧——幸好他没有自立为帝。

刘坤一长叹一声道:“这大清要变天了,要变天了啊。”

刘坤一的幕僚易顺鼎道:“老大人,我两江如何应对?”

“静观其变。”刘坤一道。

“只是如此一来……”

刘坤一打断他的话,说道:“若是曹跃能够处理好国战,不但立下千古大功,也为其作为军机首辅奠定基础,如今我等只需看他如何应对国战才是。”

易顺鼎道:“听闻陛下晋升山东巡抚袁世凯担任刑部尚书,此事极为罕见啊。”

刘坤一笑道:“有何罕见,调虎离山而已,那袁世凯却又不得不领命罢了。”他精明的眼神之中爆发出一阵精芒,冷冷地说道:“说到底,想出这一招的,绝对不可能是陛下,应该是曹跃手下幕僚。”

“曹跃手下幕僚?”

“对,我听闻鸿鸾先生王宇便在曹跃手下,那年轻人我听说过,尽管年纪不大,但心思百变有相国之才。”刘坤一道,“昔日张南皮曾经与我说过,此子乃潜龙勿用之相,他日一遇真龙即蓬程。”

易顺鼎笑道:“大人还懂得看相?”

刘坤一笑道:“他日在恩师坐下学习之时,曾经聆听南华先生讲解,略知一二,却也无暇深入研究。”

易顺鼎心想当年老师说得对,做官的必须要学习一些相面的本事,看人面相便知道此人该不该用能不能用,刘坤一作为大清政坛常青树四十多年屹立不倒,岂能不懂得一二观相之术。

刘坤一道:“不过我也挺张南皮说,鸿鸾先生乃夭折之相,故而最多为流行闪过罢了。”

易顺鼎笑道:“那鸿鸾先生不就像是历史上的鬼才郭嘉吗?”

“哈哈哈……”刘坤一笑道,“却是有一些相似。”随护他收敛起了笑容来,叹了口气,道:“我倒是心中矛盾得很,此次与八国联军之战,若曹跃若处理得当,将成为我大清妖孽,可若他处理不当,却又让我大清成为列强殖民地啊。”

易顺鼎也摇头苦笑起来,这是支持也无奈,不支持也无奈,着实矛盾至极。

。。。

第406章 东交民巷再传枪声

8月19日早上,英国公使窦那乐经过仔细认真的考虑,决定发明电向英国政府通报平安,并公开为曹跃作为军机首辅大臣的这一届清政府说好话,希望英国政府慎重考虑,并希望用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电报经过三个小时之后,几经辗转终于传到了大英帝国首都白金汉宫,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手中。

维多利亚女王非常信任窦那乐,因此毫不犹豫回电,大英帝国在中国的利益谈判,一切交给公使窦那乐负责。

窦那乐在与秘书手下以及英*官商议之后草拟了一份停战的初步条款,随后找到宋育仁,向其提出英国的挺火条件。窦那乐提出双方应先谈一个“和谈意向条约”以表明和谈态度,以此来修复中英之间已经破损的关系。在英国政府审视完中国清政府的认错态度之后,进行评估,如果英国议会同意再谈停战条约。英国议会始于13世纪,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为贵族议院,下议院又被称为平民议院,只有拥有爵位的贵族才有资格进入上议院,例如弗格森爵士。英国国王尽管能做重要决定,但国内大部分决定还是由首相和议会决定生效。英国的议会制度决定了英国不会如清政府一样,慈禧想打谁就打谁,打了人负责的时候做个缩头乌龟。宋育仁在英国留学,自然明白在英国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是需要非常复杂的程序的,所以宋育仁立即向曹跃请示。

曹跃回复说答应他们,只要不过分都答应他们。

窦那乐说为了表示清政府的和平态度和对大英帝国的侵犯道歉,应当先做三件事,第一修缮英国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