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违背组训宣布废除满汉不得通婚的规矩,事后他才知道,原来自己在天下人看来依旧是汉军旗人,而光绪封汉女陶悦为诰命夫人,必须要废除这条规矩。

当然,光绪也不仅仅是为了曹跃,也是为了自己,为了让兰嫔替代皇后,做好准备。

为了表彰曹跃为国为民做出的丰功伟业,光绪皇帝还打算大赦天下,曹跃却建议说大赦天下其中必有作奸犯科者,不如改为今年全国田税减半。光绪当然不用费尽心思去想什么税收和国库的事儿,在曹跃的怂恿下宣布全国田税减半。

但是户部尚书刘名誉却气得够呛,你们俩这是在开玩笑呢,国库本来就吃紧,你们还要减半,这国家还要不要了?他在这边生闷气,那边君臣同乐,曹跃山呼万岁之后,光绪皇帝又为他举行酒宴。

皇帝招待有功之臣,能够参加者都感觉无比荣幸,曹跃大口地喝着酒,当然不担心这酒中有什么毒,整个皇宫都控制在曹跃的手中,这里比他的家中还要安全。

宫廷乐师奏起了欢乐的乐曲,宫女们翩翩起舞,曹跃眼睛看着他们,脑海之中却忽然想到了一个身影,一身彩衣的蓝祺儿格格。尤其是宫女们跳起了满族传统舞蹈,曹跃越发对蓝祺儿的充满着记忆。

这是怎么了?

怎么会突然想起这个女人?

话说诰命夫人,本来应该是她的吧?

如果慈禧没有贸然向八国联军开战的话,自己也未必有机会成为一国“宰相”,而如果不成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慈禧必定要求曹跃与蓝祺儿格格如期完婚。

那么曹跃会不会为了陶悦谋反呢?

如果是那个时候的曹跃,会的,但是如果是现在的曹跃,绝不会了。

人是在变的,并不是丢了感情,而是有了更重要的。

他赶紧摇了摇头,驱赶了脑海之中荒诞的这个想法,刚刚为陶悦讨了一个一品诰命夫人,脑海里却又响起了另一个女人。

此时的天津城内,士兵们正在收敛尸体,很多尸体是在是和土地冻在一起了,大家只能泼热水烫开。有人建议说不如等明年春天,但是参谋长丛晨下令,必须全部清理完毕,不能将烈士们的尸体留到开春。

很快,士兵们报告说战死者太多了,尸体运到哪里。

丛晨告知大家,原部队统计领取尸体,其中第18军和第19军将尸体拉回到各自的驻地,第18军的驻地是承德,第19军的驻地就是天津。所以在天津和承德建立两座荣军烈士墓,战士们的尸体埋在荣军烈士墓之中。

其余部队阵亡士兵尸体,如果能够运回到各自荣军烈士墓的,运回去,如果运不回去,就烧掉,带着骨灰运回去。而有一部分士兵找不到原部队,也找不到名字的,则埋葬在天津的无名烈士墓下。

天津城陷入了一片沉痛之中,战士们的尸体被不断找出来,当然,德国人的尸体也被找出来扔在一边。

德国元帅瓦德西请求让他们的士兵认领尸体,丛晨考虑到已经停战,便将这些尸体全都还给了德国人。结果就是一万多具德军尸体堆在紫竹林租界内,尽管是冬天,闻不到尸臭,却让其他各国人感觉到森森可怕。

而躲藏在租界内的幸存中国人终于可以走出来了,早早地逃出来的天津百姓,也终于可以回家了。不过面临着被战火毁坏的家园,天津百姓们嚎啕大哭,他们是惹着谁了,要遭受到这种痛苦。

家没了,城没了,一切都没了。

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热血和荣耀,还有更多的伤痛和毁灭,百姓们难以说清自己是喜欢还是不喜欢战争,他们看着德国人的尸体,总会忍不住上拿着砖头或者棍子抽打起来,所以交给德国人的尸体大多数都是破损的。

整理天津城内的尸体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春节都过完了,《中德停战协定》也签署了。

最终《中德停战协定》中规定了,第一,这次停战双方并不赔偿各自的损失,在经济方面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第二,交互对方器械也不归还给对方,这一条明显是中国有利,因为中国才是获胜方,且缴获了十条德军战舰与轮船。

第三,归还各自战俘,当然,这一条是对德国有利的,因为德国人没有抓到中国战俘,而中国人抓了德国4462名战俘,以及2376人平民。

第四,归还各自阵亡士兵遗体,同样这一条也是针对德国人,德国人不得不焚烧尸体,带着每个人都带着几个骨灰盒将战友运回德国。

第五,德国人交出胶州湾与青岛,以免中国舰队偷袭德国亚洲殖民地,但是为了保证德国人在华利益,青岛将作为中德友好经济专区存在。第五条生效之后,全国振奋,曹跃的声望再一次达到顶点。

第六,中国必须惩办庚子事变之中的罪魁祸首,还回德国公使克林德的尸体。

第七,中德重新建立对等外交关系,互派大使修复中德友谊。

第八,中德合作建立山东德州兵工厂,中德合作在山西开采煤矿,中德合作建立陕西道北京,山西到陕西,山西到河南,山西到蒙古库伦的四条铁路,中方向德方购买机械等一系列商业协定。这一条对德国极其有利的商业协定,也是中国政府在德国交付胶州湾与青岛之后,对德国给与的补偿。

第九,中国清政府将派遣官员前往欧洲,就庚子事变向欧洲各国以及德国进行公开正式的道歉。

第十,在英法美日的帮助下,六国协定生效,十年内相互不得开战挑衅,否则其他四国将视为挑战和平者,给与经济以及军事双方向制裁。

《中德停战协定》与其说是一份关于军事的停战协定,倒不如说是一份政治协定,尽管双方彼此对对方充满着芥蒂,可是却又被这份协定之中给与双方带来的巨大的利益所吸引。

第499章 《军规十三条》

政治就是如此,前一秒钟,双方你死我活,下一秒钟,双方握着手称兄道弟。中德之间彼此如此默契的合作,让许多如国家瞠目结舌。

政治,还真他妈是一件肮脏的勾当啊,看看,中国和德国这一对儿,居然合作起来了。

当然,不管是曹跃还是威廉二世,现在都是彼此利用需要罢了,这个仇,他们都记在心里,等待将来有机会报仇雪恨。

但现在,我们只能合作。

1901年是辛丑年,历史上签署了著名的辛丑条约,中国从此之后陷入了半殖民的地步,所幸曹跃和血军将士的努力之下,战争失败,勉强战胜了八国联军和德军之后,中国恢复了一些生气。

新军在中德之战中受到很大损失,各支部队全都缺编,曹跃与参谋部认为起码两年内中国暂时不会发生战争,因此要求各部队以和平时期编制缩减部队人数,但增加部队数量。同时,曹跃要求各部队开赴个战区。

禁军驻地顺天府,9军驻地北京南苑。

一战区,即华北战区:18军驻地承德府;19军驻地天津府。

二战区,即西北战区:29军部队驻地甘肃兰州府。

三战区,即东北战区:39军驻地沈阳县。

四战区,即华东战区:48军驻地调整为青州府;49军驻地为徐州府。

五战区,即华东战区:59军驻地为杭州府。

六战区,即华南站区:69军驻地为广州府。

七战区,即西南站区:79军驻地为成都府。

八战区,即华中战区:89军驻地为汉阳府。

同时缩减军队人员,整编军队数目,整编出来三支和平编制部队,38军,58军,78军。

38军驻地为辽阳,军长姜勇;58军驻地为九江府,军长郝锦颜(郝豹子);78军驻地为云南府,军长陈刚。

1901年4月份,全军整编完毕,血军新军总计拥有14个集团军,除38军与39军均为满编30000人外,其余12个集团军为战时编制15000人,所以全军拥有总兵力为24万。这24万军队便是大清国全国陆军改革之后首批军队,也是现代国家军队的雏形。

同时曹跃规定在新兵征兵中,本战区士兵不得在本战区军队从军,以避免地方军阀部队出现,各军官同样避免返回到各自家乡部队任职。但是由于西北出身的军官太多,不可避免的有西北人在西北做军官。所以大家私下里说,其实曹跃只允许出现西北军阀,效忠于他自己的军阀,而不允许其他地方军阀出现。

当然,异地当兵也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士兵在外地会更加不重视与当地的关系,导致当地军民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冲突,所以要求严格要求军机,并推出《大清陆军军规》总计十三条,被称之为《军规十三条》。

其中包括了第一条,所有兵士必须无条件执行军令;

第二条,保养好自己的武器,它是你的第五肢体;

第三条,在任何情况下,当敌人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时,不得放下手中枪和警戒;

第四条,所有兵士在为战斗中,必须遵守《步兵操典》,不得作出与兵士身份不匹配的耻辱行动;

第五条,兵士必须保持制服、训练服、作战服整洁,佩戴清晰臂章与肩章;

第六条,不得侮辱殴打下级官兵,他们是你们不争气的弟弟;

第七条,不得调戏妇女,你们是保家卫国的军人;

第八条,不得盗窃、抢劫、欺诈、强买强卖等流氓无赖行径;

第九条,不得随意屠杀战俘包括伤员。

第十条,禁止破坏文物,包括寺庙、道观、教堂、清真寺等宗教信仰建筑物,充分遵守宗教习惯;

第十一条,不得随意攻击平民;

第十二条,允许士兵在子弹耗尽之后投降,被俘后只允许说出姓名与军衔,不得说出此外其他任何信息。

第十三条,不得攻击红十字会以及医护人员,除非她们率先做出攻击行为。

新的军规比老的军规十七杀五十四斩要简单得多,士兵们也能够记住,原本的十七杀五十四斩实在是太过严厉,并且由于军队文盲率极高,很多士兵根本记不住这么多军规,大多数人其实是看着别人怎么做自己怎么做,甚至做错了也一样是看着别人做错自己才做错。

《大清陆军军规十三条》颁布之后,士兵们很快就记下来这些规矩,而曹跃要求士兵必须在两个月内背诵下来十三条军规,否则将开除出军队。每天白天结束训练之后,所有将士一律集体背诵军规十三条。

曹跃并不是一个要求别人,自己却做不到的人,他首先对手下说道:“你们监督我,我背不下来,好,我脱军装,但是我检查你们,你们背不下来,你们脱军装。没有别的商量,军规十三条就是底线。”

见到曹跃对自己要求这个严格,军官们也开始纷纷背诵起来,人们赫然见到那些臭当兵的,每天居然念念有词背诵着军规,成了一大西洋景。

两个月之后,曹跃亲自考试,在众目睽睽之下背诵军规十三条339个字,一字不差,没等参谋部参谋官们鼓完掌,曹跃直接点名,第一个就是参谋长丛晨。

所有人不禁冷汗直流,主公这是来真的啊。

丛晨非常自信,流利地背诵完毕,没等曹跃表扬呢,曹跃转过头盯着段祺瑞说道:“段司长,该你了。”

段祺瑞一抹脑门上的冷汗,说:“是,主公。”段祺瑞记忆力非常强,军规十三条对他来说极为简单,很快背诵完毕。

曹跃接下来开始考赵跃翔、蔡锷、高文龙、李朋、郭利可、王兵、何顺、薛旺财、郑小强、张**以及其他部门的军官等等,众人倒是兵部抵触考试,只是曹跃这一惊一乍的遇到个人都要考校一番,着实让大家心惊胆战,一段时间一来见着曹跃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

上行下效,曹跃以身作则,下级军官自然不敢糊弄,士兵和军官也开始背诵起来,的确有脑子不好用的,只能革除军职,降为军队的民夫,而从民夫之中选拔精干聪明者充入军队,弥补人员数目。

24万正规军与6万民夫是曹跃现阶段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这三十万人每个月的军饷以及伙食军服燃料消耗就要两百万两银子,一年就是两千四百万两银子,此外军装的更换,军靴、武装带等等其他装备,尤其是军火更是大头,都要用去不少银子。

所以曹跃暂时将军队人数定为24万正规军以及6万民夫,将来民夫的作用将逐渐减小,军队将自力更生,可现阶段许多事情必须民夫来完成,他还不需要养30万军队。

第500章 大清帝国银行

在多方筹建之后,大清帝国银行终于正式宣布建立了。

大清帝国银行是以西北银行为根基建立,最终西北银行并入大清帝国银行系统,同时与山西部分票号进行和合作,组建了挂着大清帝国银行的名义私下是私人银行的帝国中央银行。当然,这种形式与美联储差不多,美联储也是掌控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等私人手中的私人银行,他们以私人信誉为担保印制美元,与美国挂钩。真因为如此,美联储不能够随意印刷美元,因为一旦随意印刷美元,将会让罗斯柴尔德家族等犹太家族的信誉大跌,从而丧失美联储的地位。但是这种私人银行是为国家还是为私人服务的呢,很多美粉搞不清楚美联储的组成,美联储实际上不是为美国政府服务,而是为自己以及共济会等资本统治阶级服务,为富人服务的机构。而美国政府如今是富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的工具,当美国政府成为自己家的自留地,他们自然也会无比热爱这个政府。美国立国之初的精神,被资本家们逐渐感染,被富人们逐渐蚕食,最终成为为富人们服务的政府。

说到底,不管是私人银行还是国家银行,都是在为统治阶级服务,大清帝国银行自然也是如此,而大清帝国银行最大的股东,非曹跃莫属了,曹跃占有大清帝国银行的45%股份,可要小看了这45%,当大清帝国银行不断扩张自己的领域之后,当他打着中央银行为幌子的时候,曹跃的财富将会爆发式的增长。

大清帝国银行的本金是八千万两白银,大小股东遍地,当然为了拉拢南方士绅阶层,曹跃也向南方士绅伸出橄榄枝。很多有识之士提前来到北京商讨参股一事,尤其是虞家以及广东的部分隐形富商,甚至逃到海外的当年广东十三家的伍家也回到国内希望参与股份。曹跃和其他股东商议之后,决定坚持手中的股份,曹跃坚持5%,其他股东坚持10%,让出15%的股份,其价格就是一亿五千万两白银。

这笔钱吃不吃?吃了有可能赔得倾家荡产,也有可能从此之后子孙无忧,很多人开始彷徨起来。不过让他们最终下定决心的,是外国银行的介入以及满清贵族的积极参与。

满清王爷们积极购买这15%的大清帝国银行股份也是受到了金笃男的影响,金笃男是满族人,更是曹跃的最忠实属下,他的任何行动都受到了曹跃的影响或者暗示,金笃男成为了很多满人的标杆。而曹跃当权之后,眼看着满清贵族的优势越来越少,将来的落魄也会不言而喻,而很多人认为大清帝国会成为一个虚君主的帝国,为了能够保留住自己的家族荣誉与财富,很多满清贵族开始寻找门路。

所以金笃男购买股份之后,这些王爷们也开始纷纷购买,最大的一个就是庆亲王载劻了,他居然拿出来五千万两银子购买股份,购买大清帝国银行的5%股份。载劻实际上是和曹跃有仇的,曹跃的手下炮决了他的长子载振,这让奕劻悲痛欲绝,然而个人的悲伤比起家族的未来不足为道。

载劻也有六个儿子十二个女儿,长子载振已死,三四六子早逝,如今还有二子和五子,他们都是侧福晋所生,其中五子的生母是前山东巡抚孙宝琦的女儿(嫁给奕劻的时候16,奕劻51岁),奕劻尽管非常喜欢五子,可惜五子的生母是汉人,他不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