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将领郁闷不已,演戏不成啊,这陶模是文官出身,脑子清醒的很,打赢了马鹞子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隋平安是真开心,陕北千总和潼关千总能是一个概念吗?虽然在陕北最大,但是陕北却是陕西最穷最乱的两个地方之一,而潼关呢?八百里秦川的咽喉,每年的厘金就达到几十万两,上交甘陕总督府之后,能留下来多少呢。这可是一个肥差,说是平级调动,但实际上陶大人是在提点自己了,这陶大人才做总督一年不到,就有如此手段,当真让人佩服。

曹跃在一旁暗中学习,学习这些人的处事方式,以及学习这些人一举一动的深意,让他增长了不少见识和经验。当他看到康三石欲哭无泪还得装作高兴的笑的时候,心中开心至极。

原本功劳簿上必定有曹跃的封赏,但现在曹跃归了陶模,他便不好赏赐什么了,只是当众将曹跃的职务升了两级作为甘陕总督府总督亲兵营把总,责令组建亲兵营保护总督大人一切安危。

曹跃的手下也听到康三石被升迁到了陕北的消息,顿时忍不住笑了。便有人呵斥过来,那笑的最欢实的冯黑子说:“老长官升官发财,我高兴的笑笑也不行?哇哈哈哈……”

在延安视察了几天,曹跃随着陶模来到了靖边县和定边县,看到战场仍旧血腥,陶模也忍不住皱起眉头来,这当真是一场血战啊。他回头说:“曹二郎,听说你们这一场打死不少人?”

“一千五百多人吧,包括逼降的。”曹跃道:“其中我的手下打死打伤逼降了六一千多人吧。”

陶模惊讶道:“你们一共多少人?”

“一百四十七个。”曹跃道。

陶模大惊道:“才一百多人个人就杀了一千多叛军?尔当真神将也。”

曹跃笑道:“敌军如惊弓之鸟,我等只是掩杀,倒也并不神奇,属下也并非神将,全赖兄弟们拼命罢了。”

“你们是如何作战的?”陶模好奇问。

曹跃便将那天一些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通,期间并未夸大自己的功劳,当然也没有贬低康三石的作用,康三石想出来的计策,曹跃将这个计划更加完美,例如派人在门外埋伏,响马进城之后,将南西北四个门都用石头在外面堵上,只留东门。在黑夜之中响马骤然遇到火枪射击,难免惊慌失措,此时马鹞子要是孤注一掷倒也能打个平手,却因为土匪心性想要活命,导致他们钻入了口袋里。

此战响马三千余人,绿营不过一千三百人,却打死俘虏一半敌军,当真是西北少有的大捷。

清末绿营战斗力低下,屡屡遭到诟病,基本上是对敌无能扰民有术,因此朝廷早有废除百万绿营的打算。尤其是甲午战败,绿营各部一溃千里,更是加速了清廷建立新军的决心。

但是并非所有的绿营都一无是处,即使清末,四川绿营,陕西绿营以及甘肃宁夏的绿营兵仍然具有一定的战力,并且屡次给革命军打击。而陕西绿营一直以来都在作战,以陕北绿营为例,他们也是绿营之中战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陶模原本对这场战斗的影响仅仅是一个数字,一个功劳而已,但是真真正正地接触到战场,接触到这一切,让陶模无限感慨。回去的路上,陶模忽然对曹跃说道:“你愿意留在我身边,还是愿意领兵作战?”

曹跃一愣,没想到陶总督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心中揣测陶总督的意思,稍作迟疑说:“大人,卑职自然希望带着兄弟们平定边疆之乱,但大人安危更加重要,没有大人在陕西,陕西必乱。有大人镇守陕西,陕西则大定,陕西大定,天下大定,天下大定,我大清才能万年永存。”嘴上说着不找边际的话,曹跃心中却说这大清早点垮台得了。

陶模哈哈大笑:“看来你嘴上说想在我身边,其实心里还是希望出战,是不是?”

曹跃很不好意思,道:“都被大人看穿了。”

陶模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知道朝廷准备在陕西和甘肃建立新军,老夫不才被朝廷委以重任,正在准备筹建新军。只是这新军到底该怎么练,该如何练,老夫也是一窍不通。我有一个主意,暂时建立一营练军做试验。我甘陕两省穷的很,也只能练这一营练军做预备。明年建立陕西武备学堂为新军专门训练军官,这些军官至少要学习两年,两年之后就在这支训练军队之上扩军组成新军。”

曹跃激动起来,甚至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原来陶总督的意思是让自己掌握这只练军,这是对自己委以重任了,不,不应该说是委以重任,而是把自己的未来都交给曹跃了。他顿时感激不已要下马跪谢,陶模拦住了他,笑道:“百川明白了?”

“百川明白!”曹跃大声道。

陶模说道:“百川,不过你要想好,新军练成之后,定有朝廷委派军官来管理大军。我们陕西练军虽然是你练出来的,但未来第一长官还是皇族来担任。”

曹跃道:“一切都听朝廷的,卑职绝对不会给大人丢人。这支练军即便练成,也是大人的军队,卑职永远是大人的亲兵营把总。这练军第一任长官是谁咱不知道,也不用去管,但只要士兵将官知道,咱陕西练军是陶总督的练军,除了长官外都听您的就行。属下别的不敢保证,我的兄弟对大人的忠诚,属下愿意以项上人头作担保。”

第71章 我的统领我的陕西练军

陶模哈哈大笑,曹跃算是说到他心里去了,他何尝不明白这年头军权远远大于一切,只是作为甘陕总督,陶模是不允许直接统帅部队的。因为根据清朝制度规定,各地总督在和平时期只是一种摆设,身边能指挥的部队的也仅仅是家丁和亲兵营。不管是满汉哪个将军,平日都不允许调动军队和私自扩充军队,否则视作谋反大罪。清初吴三桂之乱的教训让清政府对各地大员扩充亲兵极为忌惮。

在历史上,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最心**的小妾由总督府亲兵由北京一路护送到奉天,结果半路上被张作霖的手下乔装的土匪劫走,且不说张作霖手下土匪有多大能耐,单单是堂堂一介东三省总督,身边的亲兵如此没用,就可以看出来实际上总督不能拥有太多手下。

倒是有两个总督手下亲兵较多,一个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另一个就是前直隶总督李鸿章,但整个大清还有谁能比他们俩更有权力的。

在战乱期间二品总督主管各地军事民政,但平日各地包括绿营、八旗军、练军、新军只听带兵将军的,只有在战争期间总督才能带兵指挥作战。

实际上陶模的亲兵营若不是在边患比较严重的陕西,早就被陕西御史弹劾了,所以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亲兵营的人数以免触怒朝廷触动大清皇族紧张的心。别看大清朝的皇帝们外战不行,可是防范手下造反的本事还是很敏感的。

曹跃的扩军在陶模看来是为他的安全着想,可是一想到带着这几百人的亲兵营回去,难免被御史们弹劾为“豢养私武,意图谋反”的罪名。御史们干什么吃的,就是靠着弹劾吃饭,要是御史们不弹劾官员了,朝廷则开始追究御史们慵懒了。曹跃能够得到这个练军的头领,还多亏了清廷的这一项规定,而陶模能够直接委任最大的职务也仅仅是营官了。

只是这练军用的是什么编制,倒是让陶模很头疼,说是一营,但清末一营还分大营小营。有的大营几万人,有的小营十几个人。如果用北洋新军的编制吧,他们还没有那个配置级别,但用绿营编制吧,实在是有些过时,咱们是练军,可不是绿营了,用湘军或者淮军编制,更是历史倒退了。

曹跃向陶模建议说建立一套临时编制,等到新军军官学习毕业之后,再重新按照北洋新军编制编练成军,介时不管是谁做新军统帅,曹跃作为练军的统领都会得到重用。

陶模同意了便给曹跃权力,让他的练军以八百人上线。

曹跃便立即下令重组总督府亲兵营,将手下部队一分二位,令世家出身的冉东领甘陕总督府亲兵营,人数为八十人。而曹跃选择举荐冉东做亲兵营把总是因为他家在西安城中颇有势力,再说冉东长得好形象不错,在陶模身边做马弁拿出去,也不寒蝉,总督大人的亲兵营时刻伴随左右,多数时候还是依仗兵的作用。要是让郝豹子那种夯货或者贼眉鼠眼的李宁李石头去做甘陕总督府亲兵营侍从,拿出去也丢人不是?

陶模对曹跃的安排很满意,他对冉东也很满意,手下八十人的亲兵营规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地方御史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弹劾陶模。

其余部队再组建为陕西练军营,曹跃担任练军营官统领。

辛洛担任副统领。

陕西练军营下设三连四队,一连连长郝豹子,二连连长李亮,三连连长冯黑子,骑兵队队长韩铮,辎重队队长李石头,亲兵队队长陈开天,探兵队队长戴建龙。

步兵连一连三排,一排三班,一班正副班长满编14人,因此一连总计126人,算上排长连长总计130人。

各战队为两排士兵组成,因此一个战队人数为84人。

所以陕西练军下辖总计726人,另有随军医官文书民夫等共800人整。

曹跃将陕西练军营的整军计划上报给陶模,陶模阅读之后大为惊讶,他没想到曹跃这个看起来只会杀人的陕西第一悍将连新兵建设方案都能设想出来,便问道:“百川,这都是你想到的?你学过军事?”

曹跃忙谦虚道:“都是兄弟们一起想的,属下智慧有限,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不是?属下的那帮子兄弟脑子都好用得很,所以属下让他们一起出出主意。”

陶模想到曹跃手下那群粗鲁的大头兵,好像只有冉东一人倒有几分进退,其他人具是一群莽汉,心中认定曹跃这是在谦虚把功劳分摊给手下。这种人居功不自傲,能与手下共甘共苦分享富贵,当真品行俱佳,留他在身边着实不错。

重用,一定要重用。

陶模批准了曹跃的整编计划,由曹跃立即在陕北先把练军整编出来,再带回到西安。

曹跃心中奇怪陶模怎么这么着急,还让自己立即在陕北练出来,回西安不成吗?没有朝廷的批文,只有陶模的口头应允,这算不算是谋反?被康三石坑害了一顿之后,曹跃心中警觉起来,自己别再被人坑了还给人数钱玩。

师爷孟连明便私下告诉他,这陕西练军一事被许多人都觊觎上了,尤其是陕西总兵魏风琛更是扬言练军非他统管不可,谁跟他抢他让谁活不下来。而陶模对骄傲不逊的魏风琛非常不满意,所以练军统领绝不可能给魏总兵来做。

曹跃苦笑着说:“我怎么又坐在火山口上了,每次得罪的都是长官,敢情好,我这是犯了什么太岁?得罪的人还一次比一次官大!”

由于手下还远远不到八百人满编规模,再加上分一些人给去做总督亲兵,曹跃要再招收四百人才行。于是曹跃向陶模建议在定边县、靖边县、横山县、米脂县、绥德县、神木县、府谷县、安塞县、安定县等陕北诸县招兵。

这几个地方百姓贫穷匪患严重,尤其是西北诸多响马喜欢藏在这里,促使当地人练就得彪悍异常的性格和武艺应对,长久下来陕北民众好战勇斗。所以陕北兵源好,种子好,以陕北人做兵源,必定能练出一支强兵来。

陶模钱财丢在水中,如今得了一些贿赂反倒是小气了起来,他不想自己掏腰包,便推脱此处距离西安太远,调不过来粮饷,一切开销还得曹跃自掏腰包。曹跃立即表示一切自己做主,自己得到的贿赂和自己带着的银子全都搭在了这支部队之上。

如今曹跃已经不是潼关曹二郎了,而是名动西北的陕西曹二郎,所以曹二郎招兵买马,报名响应者立即如云。

曹二郎是什么人?

陕南响马头领马太岁被谁杀的?

曹二郎!

陕北第一刀客白康明被谁杀的?

曹二郎!

陕北叛乱谁平定的?

曹二郎!(康三石哭死,西北平叛在老百姓的眼睛里完全没了康三石的事儿了)

谁的兵死了,将军没日没夜给手下做棺材,立碑,树坟,死也要死的有尊严,谁唱出祭奠手下?

曹二郎,还是曹二郎。

传闻曹二郎在定边宣告,在他眼中,所有民族平等,所有种族平等,所有人一视同仁,手下军官将士不看出身只看功劳。

传闻曹二郎为了救出两名手下,单骑独创清兵大营连夜救人出来,不惜背上造反的名讳。

有人问起来那些丁哨老兵,你们为什么跟着曹二郎?每次都是最危险,每次都是最冒险?老兵们的回答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一句话:“跟着我们曹二哥,不用担心有一天被人捅刀子,你能放心地把背后交给他。”

战友是什么,就是除了正面的敌人,你什么都不用考虑,你可以把后背安心地交给他,这就是战友。

曹二郎就是这样的好战友。

所以曹跃征兵,应者如云,六百招兵名额却来了两千多人,曹跃便要求征兵条件,三十岁以上者不收,十五岁以下者不收,独子不收,娶妻无子者不收,一番淘汰下来终于凑足了人数。

第72章 铲除内奸(上)

陶模来到陕北之后就开始各处考察,曹跃不离左右,将练兵的工作交给手下,主要还是基础练习,例如队伍整齐,闻鼓前进听金后退,作战时三人一组,面对快枪时挖掘战壕,另外一些最基本的军事技能。

把陕北的野汉子训练成猛如虎的士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索性手下兄弟们一个个都被曹跃训练出来了,再训练新兵的时候得心应手。当初丁哨的老兄弟们,最起码也是个副班长了。

陕西五大绿营除了安字营隋平安对陶模的奖赏比较满意外,其余人心中都非常不满,表面上对陶模恭敬的很,私底下大骂陶模奖赏不公小气吝啬。又大骂曹跃狗腿子,一个个非常看不起曹跃忠心护主的走狗模样,但换做自己,恐怕跪地上给陶模做马弁都肯干。

在陕北逗留了十日之后,陶模才开始带着大军胜利班师返回西安,在路过渭南县黄河渡口的时候,陶模特地祭拜了一下水中淹死的士卒和家仆。

陶模望着滔滔的黄河水,不禁说道:“有朝一日,我作古之时,怕是不如你们走的安详啊。”

曹跃笑道:“大人活到百岁,何必说那遥远之事。”

陶模道:“我能活到百岁?怕是有人不希望我活到百岁吧。”

曹跃道:“谁不让大人活到百岁,我就不让他活到明年。”

陶模大笑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多了。”一番感慨之后,众人平安地过了黄河,又在渭南县城休息一晚,次日返回西安城。

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军,抵达灞桥时候天黑了下来,灞桥驿站的驿卒连忙出来相迎。由于灞桥曾经是陕西军队屯军之地,尚有一处清兵大营荒废着,陶模于是率军进入灞桥军营住下。那驿长以为陶模对他的招待不满,顿时跪在地上哭喊道:“大人,属下已经备好了最好的房间和酒菜,若是属下做的有什么不好的,请大人明示啊。”

陶模倒是哭笑不得,他之所以和军队住在一起是因为害怕有刺客刺杀自己,倒不是不满意驿卒的招待,宽慰了几句,曹跃在一旁说:“大人对你很满意,你下去吧,弄点酒菜给兄弟们。”

驿卒心想得了,我可得好好招待大军一番,于是砸锅卖铁凑了钱给曹跃的八百多士兵好好地送来了一顿酒菜。

傍晚十分,辛洛报告说陶总督家丁有异动,曹跃让辛洛带着亲兵队秘密跟踪抓捕,随后大军以整肃军容为借口,封锁了军营控制住了所有人。

听了曹跃的判断之后,陶模坐在帷帐之中等待曹跃手下的抓捕,就算是内奸不出现,陶模也有些杯弓蛇影不敢入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