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3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亏牛小满躲得快,姜小红居然追丢了,只好怏怏地回去了,到了野战医院,再也没有士兵敢跟她开玩笑了,以前都叫她小姜护士,如今都叫她姜大姐了。姜小红气得够呛,听说自己父亲在城里,于是找到了父亲,说自己宁死也不愿意嫁给那傻小子。

姜大胡子语重深长地说道:“乖闺女啊,你别小看了他,咱家可得罪不起他家啊。我这些天可是打听了,这小子身世不一般。我花钱买来的情报,说这小子是他们军长的什么人,你是不知道啊,那天我去的时候,他们军长就在一旁,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宠溺,估计不是他们军长的私生子,就是亲侄子外甥。咱们家要是能跟血军的军长攀上关系……唉闺女,你操刀子干嘛?”

“我砍死你!把我当什么人了?让我去联姻是吧?我砍死你算了!”姜小红气得够呛,顿时抽出一旁的金丝大环刀就开始追杀其父,姜大胡子连忙跑到后屋,姜小红的娘立即阻止了下来,苦笑着说你们父女两人就不能正常一点儿吗?

姜大胡子一脸懊悔道:“你看看,我都说送去学校没用,现在还是一个土匪模样,改不了了,狗改不了****——呸呸呸,怎么还马上自己了呢?”

另一边,牛小满头疼至极,手中的电报让他感觉自己责任重大啊,表哥曹跃的电报,让他处理好私事再归队!

得了,就因为这一句话,自己要被部队给赶出来了。

一个难搞的一个女人,一个难搞的老丈人,一个难搞的军长,还有一个难搞的表哥,牛小满心想我这是召谁惹谁了我……

倒是邹双喜赶紧跑过来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倒不如你就找姜大胡子说先订婚,如此一来你就能上战场了,也能跟姜大胡子有交代了,而且上了战场之后,你随便找一个借口,就不用再见姜小红了。

牛小满说你这算是什么馊主意,我不见姜小红,岂不是就这么拖着人家,还算是男人吗?

邹双喜道:“这事儿好办,你直接写一封悔婚书,然后送给姜小红,别送给她爹。我看姜小红也不乐意这门婚事,没看上你长得这傻大个子模样,到时候正好来一个你情我愿。”

“啥你情我愿,那叫一拍即合。”牛小满摸着光溜溜的下巴,效仿营长郭满仓摸胡子的样子说:“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行,就这么办了。”

邹双喜的主意非常好,牛小满提出订婚之后,所有人都满意了,但唯一让牛小满郁闷的是,表嫂陶悦居然发话了,拍电报来说东北大战不安静,希望对方姜家来到北京。陶悦说你是你哥的亲表弟,你的终身大事我们做主,然后还让李亮转交给姜大胡子一封邀请电报。

现在,就差姜姑娘是否同意去北京了,而劝说姜小红去北京的任务,李亮和姜大胡子一致决定交给牛小满亲自完成。

牛小满顿时内牛满面……

第719章 接待英国外交官

1904年10月14日,刚刚内部庆祝了攻克伊尔库斯克的曹跃,接下来焦急地等待着东北军区的进展,但是在这时候,他要接待一位从遥远的英国赶来的一位大臣,英国外交次官华莱士·d·霍尔奇爵士。

霍尔奇爵士是英国首相见外交大臣贝尔福的亲信,他本来是奉命前往日本与日本进行协商沟通,并最后抵达中国与中国领导人就中英西奘问题达成共识,签署宣言的。而如今因为中日俄三国大战,英国国内已经开始了一轮新的激烈争辩,霍尔奇爵士因贝尔福首相的急电,前往中国与中国实际执政官军机首辅大臣曹跃展开洽谈。

但是贝尔福并没有明确洽谈的内容,因为英国国内就中日俄三国战争完全没有达成统一的意见。

中国出兵俄国后方,导致俄国后方领土大片丧失,也导致俄国的实力暴露在各国面前。在战争前英国扮演的是幕后黑手的角色,而随着战争的扩大化,英国再也坐不住了。不管是保守党还是工党等党派,全都对下面英国人将要扮演的角色有所期待。俄国就像是瓷娃娃一样,被中国人击碎。导致英国国内掀起了一股对俄国报仇的言论,这其中以《泰晤士报》为首的一些媒体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其实英国和俄国之间的矛盾和仇恨由来已久,历次俄土战争之中,俄国人与英国人直接交手,在俄国和土耳其边境付出了大量生命,以第九次战争为例,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有一万七千五百名英国士兵与军官阵亡,伤者数十万人,英国和法国最终以惨胜的代价获得克里米亚战争的结果。

在随后的第十次俄土战争中,俄国人兵临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城下,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圣斯特法诺条约》,吐出了巴尔干半岛,建立了内阁罗、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大保加利亚等多个国家,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所以土地全部割走不说,又将俄土边境的土地抢走大半。俄国人的做法引起了欧洲各国的不满,以英国人为首的英法德三国干涉俄土战争,俄国人被迫在德国签订了《柏林条约》,在英国人的强烈要求下,关闭奥斯曼帝国的博斯普洛斯海峡,迫使俄国的黑海舰队依旧不能驶出黑海。

英国人一方面需要俄国人控制着德国人的发展,一方面又忌惮俄国人过度发展,而且在亚洲,基本上是俄国人和英国人在争夺亚洲的主导权,而这次是一个彻底将俄国人赶出亚洲的机会,所以英国很多议员纷纷要求暂时放下和中国人的仇恨,选择和俄国正面战斗。

然而另一部分议员则反对直接与俄国发生军事冲突,由中国和日本出现来对抗俄国已经足够,此时英国应该抓住机会,赢得最大利益,而非陷入与俄国人的战争之中。以克里米亚战争为例,英国直接参战的后果就是导致了美国有机会将势力扩张到南美。还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拖累,尽管当时中国正在经历太平天国叛乱,英国有最好的机会在中国取得利益,却始终无法抽身。而反观下一次俄土战争,也就是第十次俄土战争,英国人一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参与,用最小的代价取得了远超克里米亚战争惨胜而未得到的利益。

因此英国国内激烈争执,所以英国首相贝尔福叮嘱霍尔奇暂时留在亚洲,等待国会讨论出最终意见。对于贝尔福来说,他支持坐等中日俄战争结束后获取最大利益,但是国内激进派议员却不这么看,甚至于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也支持对俄开战。英国国王并没有权利,可是他的影响力十分巨大,英国民众忠于皇室,尽管国王没有参政权,但是国王是贵族的首领,而贵族才是掌握英国权力的阶层。

霍尔奇从东京抵达北京之后,并没有接到英国国内的准确消息,所以他首先要解决的是中英关于西奘和南方边境的一些谈判问题,上一次的谈判尽管双方已经尽量做出和解,然而双方彼此还是有嫌隙。所以霍尔奇这次是专门来到中国,希望能够和中国清政府好好洽谈一下,多一番合作。

而曹跃等政府官员也非常希望能够与英国人进行合作多于进行对抗,曹越知道,中国这种有成为超级大国潜力的国家,只要时间沉淀足够,是安全有可能控制世界的,因此他更加希望能够让中国得到缓慢发展的机会。

英国大使萨道义与清政府礼部侍郎鸿胪寺少卿李经方来到北京火车站,专门热情迎接霍尔奇特使的到来。英国人在今年已经两派特使,足以看到他们对中国方面的重视,而晚上,曹跃亲自为霍尔奇准备了一份法式大餐,两人共进晚餐。

霍尔奇对于曹跃的邀请非常高兴,这一套礼节也让他感觉特别舒服,当然最让他感觉到舒服的是从北京火车站下车之后,他乘坐着一辆来自于英国的汽车,罗孚汽车。这款罗孚汽车是罗孚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第二十辆汽车,而前十九辆汽车全部都成为了英国皇室或者贵族的座驾。

中国人花了大价钱购买下来的这辆汽车,专门用于接送重要外宾,毫无疑问,霍尔奇就是那个最重要的外宾。

和霍尔奇的晚餐是在望江大酒楼中吃的西餐,霍尔奇对曹跃能够熟练的使用刀叉并且对西餐的礼节如数家珍感到非常惊讶,也因此判定曹跃是一个内心中认可西方文明的东方元首,两人的晚餐并没有过多关于政治方面的谈话,反而对英国的文化方面谈了很多,包括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学科学等,曹跃说他最喜欢的一个英国人并不是英国的政客,而是英国的科学家牛顿,是牛顿开创了现代物理学,并且也是他建立了高等数学微积分,他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英雄,而不单单是英国人的。

霍尔曼非常高兴曹跃喜欢牛顿,尽管他本人并不崇拜牛顿,但不妨碍他认为曹跃的偶像是一个英国人带给他的民族自豪感。

洽谈安排在明晚(15日)进行,所以曹跃在当晚晚宴结束了和霍尔奇的寒暄之后,依旧回到兵部,从各军事报告之中重新理清当下形式,并作出评估和预判。

第720章 第二军团被迫撤军

兵部陆海军总参谋长萨镇冰降到曹跃非常疲惫了,本打算让他休息一下,但是曹跃说:“我还年轻,我还挺直流,别让我休息,我一休息就起不来。”

萨镇冰当然听不懂这一句百年之后的我还挺直流的玩笑话,倒是关心晚辈一样说道:“你已经连轴转好些天了,该适当的劳逸结合了,那英国佬不好对付啊。”

“霍尔曼爵士很狡猾,避重就轻,不过我能看得出来,英国国内应该分成两派,一排是全面与中国合作与俄国交战,另一来则是坐收渔翁之利的片面合作。”曹跃揉了揉太阳**,旁边的杨彦卿立即走过来,替他揉起了头来,曹跃感觉到一阵舒爽,笑道:“彦卿,你这手法真利索啊。”

杨彦卿道:“主公,你从昨天到现在,之休息了四个小时。大夫人叮嘱过,你必须每天起码谁六个小时觉。”

“知道了,知道了。”曹跃微微一笑,又对萨镇冰说:“那个英国佬明天去参观,李石头接待他。”

“石头是个知道轻重的人。”萨镇冰笑道,随后他将三个军区最新的战报交到曹跃手中。

不同于那些不懂装懂的官员,曹跃看的第一个情报就是各军队后勤补给情况,在看到各大军团的后勤运作正常之后,才放下心来,随后从深度各军队进展。后勤打得就是未来,军队打的是现在。

14日,第一军团在攻克伊尔库斯克之后,开始进行大规模休整,且由于俄国已经开始进入冬季,第一军团此时开始进行对各种补给进行了准备,同时伤兵与阵亡士兵被送回到国内,而一些新兵也送去了伊尔库斯克。

第一军团占领了伊尔库斯克至克拉斯诺亚尔克斯这一段铁路,并且肃清了这段铁路上的俄军残余势力,西路军开始撤离卡拉斯诺亚尔克斯,主动与东路军汇合,在伊尔库斯克进行积极防御。这一段铁路长度高达1200公里,聂嘉的意思很简单,利用火车将沿路铁轨全都搬运到伊尔库斯克去,等俄国人重新修好这1200公里的铁路,也得到明年夏天了,没了铁路的俄国人,能打得过打不过中国人还真说不好。

第二军团在外西北开始组建抵抗军和起义军,严东支持当地部落进行国家化改革,在俄国人暂时无暇收复中亚的时候,严东召开了中亚部落会议。总体说来,第二军团彻底地执行了曹跃战前的部署,且开始与英国人进行接触,消灭中亚地区亲俄国分子。在第二军团占领阿克斗卡之后,除了派遣少数士兵四处骚扰,并没有进行大规模战斗,他们等待着后方的军事补给,同时也在本地进行物资征集活动。漫长的冬季就要来了,阿拉口也许会经历五个月到六个月的封锁,所以第二军团俨然成为了一支孤军,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对面的俄国鞑靼斯坦军团似乎也在等待着这个机会,等待着阿拉山口因风雪而封锁的消息。

一切都在与时间赛跑,与气候赛跑。

“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萨镇冰提醒道。

段祺瑞说道:“中堂大人,属下认为我们现在就应该将第二军团从外西北撤回来。”

“哦?”曹跃看着段祺瑞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当初外西北之所以那么快陷落,并非清廷无能,而是中间隔着天然的障碍,每年只有半年时间能够和新疆连接起来,这给了俄军充分的时间进行调整。现在俄军在中亚按兵不动,然而大雪封山之后,第二军团就要被困在中亚半年之久,如果一旦俄国人权力反扑,我们的第二军团就会极度危险。第二军团被消灭,则意味着我们的新疆乃至于甘肃、陕西将面临俄军的大军压境。因此处于国防安全考虑,我认为我军第二军团应该撤回来,并且立即撤退。”段祺瑞道。

曹跃知道段祺瑞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参谋军官,否则也不会被袁世凯视为依仗,民国的段祺瑞更加醉心于权术方面的斗争,但是现在他还是一个一门心思放在军队建设方面的合格参谋长。他的经验更加丰富,眼光更加长远,这一点是曹跃手下年轻军官所不具备的。

曹跃仔细考虑之后,决定听从段祺瑞的建议,随后给第二军团四灵感严东提出建议,问询严东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在中亚固守半年以上时间。严东随即回电,现有武器弹药粮食补给可以坚守四个月,但是半年时间是达不到的。

随后曹跃要求严东对撤军进行评估,严东与参谋长以及各将军一番评估之后认为,搅乱中亚局势的目的已经达到,中*队不宜留在外西北,军官们撤退并非害怕战斗,而是在随后的战斗之后孤立无援,战士们平白牺牲。因此第二军团总参谋部的回复意思是,第二军团可以在明年一开春就对俄军再一次进行骚扰,而不必留在外西北和俄军进行决战。

曹跃拍板决定,第二军团立即撤退,撤退进度和撤退方案有第二军团自行负责,并将第二军团撤退的消息以密电行事发给了聂嘉和冉东。二人对此并不反对,他们也知道第二军团扔在天山山脉外面,被风雪隔绝半年,讲给这一支部队带来何种危险,所以他们支持第二军团的撤退。不过冉东提醒说,撤退一定要秘密进行,绝不能泄露消息,避免俄军追上来,将我们拖延到大雪封山。

而聂嘉则提醒说,黄雀计划现在应该准备进行第二阶段了,即与俄国人接触的阶段,和俄国人开始秘密谈判了。

曹跃已经选好了这个人选,那就是礼部左侍郎李经述。曹跃私下里将李经述秘密交来,并将这个与俄国人秘密谈判的重任交给他,使得李经述略有一些诚惶诚恐。曹跃见李经述时不时咳嗽,才得知他生了病,不过李经述推荐了一个人来与俄国人谈判,这个人则是曾经担任过大清国驻俄国大使,现在在德国避难的杨儒。

第721章 进攻奉天失利

曹跃忽然记起来这个人,杨儒,他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四年前在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时候,他帮助中国在莫斯科与俄国人谈判,最终使得俄国为了顾及日本而不敢再中国榨取更多利益。只不过杨儒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作为老臣,如果不是重要事情,一般他都交给驻俄国外交参赞来处理。

李经述表示,杨儒在俄国威望甚重,而且俄国人只认杨儒,所以请杨儒出山,是最好的选择。曹跃当然知道外交大使的重要性,有时候一个有威信的大使足以抵得上一支军队。后世共和国建立之后,某岛省驻南美洲一国大使由于威望甚重,导致该南美共和国一直到三十年后,那名民国大使死后,才承认共和国。而杨儒,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一个在俄国拥有影响力的大使。

曹跃还是担心杨儒的身体情况,他随即让李经述询问,杨儒能否和李经述一内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