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3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阻击奉天城内俄军,避免两军对中**队的前后夹击。

而36集团军、35集团军、372旅、373旅则开始悄悄南下,在奉天城南的苏家屯附近进行伏击。

陈信决定在苏家屯伏击的缘由是,最适合伏击的地方是浑河大桥,反倒在距离浑河大桥20公里的苏家屯是最不适合伏击的地方,苏家屯只有一个苏家屯火车站站点,其余都是一望无边的高粱田地和坟地森林,由于这里是一个铁帽子王的田地,所以还是保留着一大片林子,恰好这片林子给冉东等人提供了掩护。

“就是这了。”曹跃看着地图,想明白了了陈信的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实在是太冒险了,他考虑再三,既然已经支持了冉东与陈信的伏击计划美,就要绝对相信他们。

“打他****的。”曹跃立即给冉东和陈信回电,并签署歼敌动员令:

令敌俄军远东军团主力部队回撤奉天,兵力约20万人,东满集群约11万余人,乃我军之心腹大患,特令第三军团35集团军36集团军为国为家,痛击俄国远东军团东满集群,灭敌嚣张气焰,与日军一起痛击俄军主力部队。

第723章 苏家屯伏击战(一)

第724章 苏家屯伏击战(二)

而对于痛击俄军使其伤筋动骨的程度和全军撤退的机会,曹跃着令冉东与陈信自行商讨决定,择机而动。曹跃虽然是军武出身,但他更加明白战场机会稍纵即逝,总指挥官只要战略上不犯错误,就不要干涉执行将军们在战术上的布置。

而曹跃本身就是一个不喜欢被人干涉领兵作战的将军,他知道如果严苛死板地执行军令,带给大家的并不是胜利,反而可能是惨败。宋朝军队为什么总是打败仗,盖因为宋朝军队必须由皇帝指挥作战,在宋代最繁荣的是会后,也是皇帝指挥干涉最多的时候,恰恰导致了靖康之耻。

10月22日,中西伯利亚。

俄军从乌拉尔山紧急调往伊尔库斯克的一个步兵师在坎斯克遭到第二军团的伏击,伤亡惨重,被迫撤回。

同日,东北战区。

由参谋长陈信亲自指挥,35与36集团军设伏与苏家屯,并调集全军炮兵、工兵和部分奇兵,准备对俄军后撤的东满集群以及炮火打击。在陈信的伏击战计划中,中**队并不是要消灭俄军,而是给与俄军重创消灭其有生力量,逼迫俄国人接受与中国人的谈判,最终使俄军伤筋动骨后,让其不能渡过辽河以西。因此陈信要求炮兵们打光最后一发炮弹,步兵打光最后一发子弹,骑兵砍断马刀,让俄军的血流干净伤不能愈合。

而为了避免军队在进攻和撤退之中产生混乱,严肃军纪,陈信在当天晚上下令枪毙了142名临时逃兵,震慑全军。这142名逃兵之中,有近100人是原绿营和清末新军改编而来的士兵,恰恰是这些人作战时候最胆小,平时最嚣张,结果还没和敌人先打,陈信就先杀了一批自己人。兵痞被诛杀殆尽后,35军与36军军心大振,只等俄军到来。

10月23日,中国东北,奉天省,苏家屯,一场大雨不期而至。

在人们认为应该下雪的时候,天降冰雨,使得不管中方还是俄军方面都非常艰难,由于铁路损坏,俄军不得不进行步行,而中国士兵更悲催,要站在冰冷的战壕里伏击,当身下冰冷的雨水越来越多,士兵们纷纷表示难以忍受。负责此次作战的陈信也很意外,因为这场冰雨来得太不是时候了,但是天气往往就是这样,他不会根据人的需要而改变,而是任性地干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儿。

俄军远东司令库特帕罗金恐怕是现在世界上最烦恼的人,他现在乘坐在一辆四轮马车上,以前这种四轮马车是贵族们欧洲贵族们使用的,现在反倒成为了他的指挥车。

库特帕罗金一直以为中国人参战只是假象,中国人是想通过参战的方式来换取利益,然而最终让库特帕罗金绝望的是,中国人这次真的是不开玩笑。而在库特帕罗金耽误的这一个月内,战况剧变,形势越来越对俄军不利了。

库伊特帕罗金的面前是一组组情报,什么日本人又到了哪里了,什么中国人又到了哪里了,最让他生气的是中国人的军队包围了奉天城,占领了哈尔滨,现在正在全力攻克长春,哈尔滨、长春、奉天如果全部被攻克,那么远东兵团就彻底完蛋了。战前的一切料想都成了泡沫,被风一吹泡沫破裂了,而最不能被攻克的就是奉天,因为奉天城内储存着俄军百分之70的后勤补给。

在伊尔库斯克军火库被攻陷之后,俄国人还有两座备用军火库,分别在奉天城和海参崴,其中奉天城的军火库中备用物资是伊尔库斯克军火库的四分之一,而海参崴则是伊尔库斯克军火库的五分之一,因此摆在库特帕罗金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撤退或者是垂死挣扎。

可是库特帕罗金却选择了第三条路,等待!

就在十几天之后,等待的后果显然让俄军更加绝望,俄军再也没有机会翻盘了,而俄军只要保住现有的利益就可以了,甚至于俄国人派出使者秘密接触日本人。反倒是日本人,由于中国的参战导致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日本人看到了俄军表面强大实际虚弱的本质,坚决不同意和谈,一路追击主动出战,打得俄军连战连败。

难!

难!

难!

俄国人苦日子来了,库特帕罗金甚至想到了战后自己的命运,被抛弃,甚至战败的罪责怪罪到自己的身上,成为全俄国人一起唾骂的对象。

大雨哗啦啦下着,突然库特帕罗金的马车一个轮子陷入了泥坑之中,两匹驽马用力拖动却拖不出来,车厢内的库特帕罗金也因为车子颠簸差点摔倒。

“混蛋!怎么回事?”库伊特帕罗金愤怒地说道。

“报告元帅阁下,是道路泥泞,今天突然下起的暴雨让道路变得松软,我们在队伍中间,路面情况还算是好的,后面的队伍基本上都只能踩在到脚踝深的泥水里了。”近卫官忙说道。

“该死的老天爷跟我做对吗?”库特帕罗金郁闷道。

这时候参谋长阿什利科维奇来了,他拿了一把伞,库特帕罗金跳下马车,几个士兵随后将车子推了出来。两个人重新坐了进去,阿什利科维奇苦笑道:“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中国人,都是因为中国人。”库特帕罗金道。

阿什利科维奇道:“中国人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勇敢,把握机会能力非常强,且用兵速度非常快,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是中国人的后勤呢?你有没有考虑过?”

“后勤?”

“是的。”阿什利科维奇微微一笑道,“中国人后勤不能保证,所以中国人比我们还要着急,中国人是在赌博,是在拿身家性命来赌博。他们赌赢了伊尔库斯克那一局,的确是非常漂亮,可是他们能赢得了满洲这一局吗?能赢得了鞑靼斯坦那一局吗?你当鞑靼斯坦兵团真的没有力量反击吗?不,他们是在等,等待冬季的到来,等待阿拉山口封锁,介时围歼中国的第二军团。”

库特帕罗金微微一笑道:“和我的猜想不谋而合,如果是我的话,也会在大雪封山之后,围歼中国人。”他转而看着地图,苦笑道:“反倒是我们,陷入了困境,唉……后勤,还是后勤的问题。”

“是的,司令官阁下,如果我们的后勤能够得到保障,只需要二十万人,我们就可以将日本人驱赶出满洲,达到中国首都。”阿什利科维奇也信心满满地说道。

第724章 苏家屯伏击战(二)

第725章 苏家屯伏击战(三)

另一边,苏家屯土地庙后,一面帐篷高高耸立在这里,十几根天线宣告大家,这里是一处重要的指挥中心。作为这次伏击战的提出者和执行官,第三军团参谋长陈信终于得到了独自领军作战的机会。

陈信这两年在东北埋头苦干,尤其是在39军担任参谋长的时候,几乎可以说一手促成了现在39军王牌军的建设,随后被提拔担任东北军区总参谋长,也是不遗余力。先前的他很多时候都露出自己的小聪明,但是现在,他更多体现的是自己的大智慧。

陈信是是一个比较孤独的人,也许他半路出家屡屡得道提拔的经历,也许是因为他张扬的个性,不过现在的陈信内敛而有度,一门心思扑在军队上,不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来。而全心投入到军队上的陈信,也赢得了军队上下的心。

看了看表,再看了看外面的瓢泼冰雨,陈信紧了紧衣领,问道:“雨衣都发放好了吗?”

“都发放好了,没有人被雨林着,只是这天气太难受了。”36军参谋长邓大福说道。

陈信看了一眼手下,又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现在是上午10点钟,早上的迷雾有一些消散了,冲大家点了点头。

35军军长陈劲松和36军军长王雷得到他的信号,不约而同地看了看手腕上的表,陈信说道:“发起总攻!”

“发起总攻!”作战参谋立即传令,随后,一发红色信号弹升空,宣告着苏家屯伏击战的开始。

苏家屯伏击战与其说是伏击,不如说是阻击,中*队占据着有利地形,并连夜用麻袋和土堆建造了不少土碉堡,整个阵地呈现的是“八”字型,35军负责左侧,36军负责右侧。而中间那一条唯一的通路,恰恰就是中东铁路,俄军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头扎进口袋里,一头撞过去,或许还有获胜的可能,但如果撞不过去,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死亡。

这是陈信的阴毒之处了,看似给俄军留了一个巨大的豁口,可惜冲过去的俄军将面临中*队的机枪阵地——必死无疑。

型号响起,总攻开始。

刹那间,炮弹呼啸着,从中*队的头顶飞向俄军,万条火龙闪耀起来,整个大地都在颤抖震动,两百多门大炮吧程千山万发炮弹宣泄在行军的俄军队伍之中。俄国人的步兵、骑兵、炮兵、通信兵惊慌失措。

不一会儿,俄国人整个行军队伍就被打散了,士兵们抱头鼠窜,官兵找不到彼此,道路上到处都是俄军阵亡的尸体,炮弹炸出来的深坑之中,或者藏着人,或者藏着死人。血水混合着泥水,使得天地间充满着血腥的味道和死亡的气息。

俄国人被中国的火炮打得狼狈不堪,尤其是中国人拼命地将大炮炮弹咋进俄军阵地之中,丝毫不顾及准头和储存,好像是只要将炮弹打出去就好。可实际上军令就是如此,尽可能多的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和俄军进行消耗围歼。

其中伤亡最惨重的要数克列尔中将率领的东满支队了,这一之后组建的东满支队人数最为庞大,达到两万六千人,不过由于与日军的连番作战,现在只有两万人,而且其中有四千人是伤兵,行走在队伍的最后。

最为前锋部队,克列尔的部队严阵以待,可是这天气实在是让人难受,更加重要的是克列尔并不认为中*队会在苏家屯阻击他们,因为从离地位置上来说,最好的伏击地点是浑河大桥,只有渡过浑河才能解救奉天城内的俄军。然而他们没有想到中国人会提前30公里进行伏击,以至于在战斗发生之后,大家的表情是茫然的。

克列尔拔出指挥刀来,高喊着:“准备战斗,战斗!所有人战斗!第一旅向左边突击,第二旅向右边突击,不要站在中间,傻乎乎滴等着敌人的炮击!”

他试图用高声呼喊来振奋军心,可惜冰冷的大雨之中,他的呼喊起不到任何效果,俄军士兵一哄而散,原本士气低落的他们,如今更加士气低迷,甚至有些人跪在地上祈祷上帝。

“将军,怎么办?”他的副官连忙跑来说道。

“把我的军旗竖起来,让士兵们看到,我们是伟大的俄罗斯战士,不是蠢猪!”

“是!”

副官随后下令竖起了军旗,一些士兵迅速向克列尔靠近,但随着几发炮弹的射击,士兵们再一次逃走了。

“混蛋!”克列尔忍不住对这些乱哄哄的士兵大骂,忽然一发炮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克列尔闪躲不及,当场被炸身亡。

“将军死了!将军死了!”有人见状之后惊呼大叫道。

克列尔的死让俄军更加惊慌失措,很快他阵亡的消息传递到了每个人耳朵里,没有了克列尔的东满支队,原本新兵就占了一大半,这一会儿新兵们奔跑着嚎叫着向两侧逃走。

副官取得了指挥权,但是副官此时也慌乱了,高声喊道:“将军下令向两侧撤退,撤退!”在慌乱之中,他将进攻口号传递成了撤退,这一个失误的口号让俄军士兵集体崩溃了。一门心思想要逃走的俄国士兵茫然地向前两侧冲去,一方面被身后的炮弹吓得茫然,另一方面是被撤退的口号搅乱了心知。

已经没有人再想着撤退这种命令会如何传递出来,哪有向两边撤退的道理,可惜在一发发炮弹降临之后,以新兵为主的东满支队已经慌乱不堪了。当俄军向两侧逃窜不久之后,他们就遇到了阻击。这些毫无组织的俄军一头撞进了中*队的防御阵地,尽管由麻袋装着黑土堆砌而成的掩垒只有半米高,可是半米高的高度也足以让俄军望其项背了。高粱早就收割完毕,剩下一排排高粱杆,使得俄军毫无防御之处。

“哒哒哒哒……”

中国人的枪声响了起来,总计42挺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冲着慌乱跑来的俄军士兵开始怒吼,与此同时士兵们的步枪也开始发射,一条条火龙洒在俄军中间。不需要瞄准,不需要躲藏,不需要战术,只需要足够的射速,足够的子弹,面对碎肉尸体鲜血拥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第726章 苏家屯伏击战(四)

天上的冰雨将所有措手不及的俄国人全身都淋透了,冰冷的军装贴在身上让俄国人的体温迅速下降,他们的脚步艰难地踩在泥泞的土地上,低着头试图躲避子弹,茫然地随着人群冲向中国人的枪口。他们有的失足跌倒,有的直接现在泥地里,不可否认的是,黑土地非常适合种植粮食,它松软富有营养,根本不需要施加肥料就能够让粮食获得足够的营养。而在春耕十分,松软的土地也不会过多地伤害牲畜,除了它的耕种期比中原地区短外,东北的确是一块适合农业的土地。

可是现在这片黑土地却是俄国人的噩梦,他们试图用人数优势和勇猛的俄罗斯民族精神冲到中**队跟前突破防线,但是他们的脚步却深陷黑土地上。松软多泥地的黑土地给了俄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让这些侵略者叫苦不迭。

俄军士兵们的惨叫声哀嚎声响彻云霄。

克列尔的阵亡消息不久之后传到了后方的司令部内,车内的库伊特帕罗金和参谋长阿什利科维奇尽量组织军队,不过阴暗的天气和冰冷的雨水让整个俄军乱成一片,但幸运的是中**队还没有进攻到这里。不过克列尔的死亡让库特帕罗金和阿什利科维奇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到深深的绝望,中国人太会挑时间了,也太会选地点了——苏家屯这个该死的地方,谁也不会想到中**队竟然在这里伏击。

进攻中的俄军就像是被割倒的韭菜一样,一排一排,一茬一茬地倒在地上,对于俄军来说,不管是原地等待还是向两侧突围,都是死。

绝望开始在俄军阵地上蔓延。

351旅旅长格桑尔乐看准时机,立即向陈信报告,说让自己带兵冲上去,给俄军一下子吧。

陈信考虑了许久,下令炮兵停止射击,351旅和362旅冲锋,两个小时之后立即撤回本方阵地。

伴随着炮兵停止射击,格桑尔乐一声令下,从东侧对俄军发起进攻,对面,张作相带领362旅同样对俄军发起了进攻。

“杀!”

士兵们高声呼喊着,握着上好了刺刀的金钩步枪或者宋式步枪,大踏步前进。

没有人会放弃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中国人更加如此。

俄国人已经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