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恣意狂欢丑态百出,丢了血军的人。众将军当然不会在这时候胡闹,大家都是明白人,除非傻子在这个时候胡闹打扰大家的雅兴。

此外将军们的家属也住进了别墅,这些将军们也需要几天时间来安排家属的生活,尤其是第一次看到了电话,大感好奇的将军们特地拨通了电话,原来电话直接拨到电话交接中心,再由交接员进行电话交接。军官们彼此在电话里聊了起来,大感有趣,家人们也胡闹着打电话,一时之间每个军官家中电话声不绝于耳,忙得电话交接中心的人累成了狗。

曹跃在此时分别前往各个军官家中,一是来慰问,二是来沟通,授勋完毕之后,各个军区军长都要进行轮换。肯定有很多人不喜欢离开自己的老部队,也对此颇有一番意见。

军队轮换是段祺瑞提出来的,恰好曹跃也心里有这个打算,毕竟一个军官在一个地方时间久了,便会形成一个小的军官集团,而这个小的军官集团会逐渐膨胀,影响曹跃对血军的控制。

段祺瑞主动提出,让曹跃有了台阶下,其他军官虽然并不希望离开老部队,但是考虑到自己的未来,也必须接受这个命令。曹跃的主动上门安慰,让大家感觉到了自己受到重视,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些。

与此同时,何顺也在暗中串联军官,准备趁着这次授勋仪式推荐曹跃当皇帝。不过让何顺有一些不开心的是,很多人并没有第一时间立即表示出对改朝换代的迫切意愿,一部分人说希望随大流,一部分人说看主公怎么做,仅有一些激进的军官表示支持,其中包括冉东和聂嘉,严东以及王兵等人。

何顺将此情况与王宇说了一番,王宇冷笑着说:“看来我们要来一记猛药了,否则大家都沉浸在封官加爵之中。”

“什么猛药?”何顺问。

王宇嘴角勾起一抹坏笑,道:“要是封不了官,加不了爵,这些巴巴来北京述职的军官会怎么样?”

“那他们不得气炸了造反啊……”何顺瞪大眼睛,道:“难道你的意思是……”

“对,一剂猛药,就得趁着这时候灌下去,否则大家真成了大清的兵,大清的将了,谁还记得咱们都是主公的人呢?”王宇眼中带有一丝丝的阴狠道。

第804章 总结反思

按照计划在将军们分别述职之后,于7月17日召开战役总结会议,所有军官不再阐述自己军队的战斗过程,而是对战场战役进行充分的反思和陈词,同时将这些经验汇总整理之后,编入教材,供所有军官进行合作交流,促进军官水平的发展。

而在总结会议之后,整理好战功,曹跃将向光绪皇帝请旨授勋,皇帝批准之后,宣读圣旨,随后召开授勋大会给将军们进行授勋仪式。授勋仪式结束之后,一部分军官要留在北京,一部分军官放假,还有一部分军官面临着位置的调整,将准备去其他军队担任军官。在1905年年末,全军旅级军官将要面临着调整,基本上都不再自己原来的位置上,有的升迁,有的平级调动,有的编入其他地方,甚至还有的退役担任朝廷官员。

军事改革一项重大的创新,就是打破了封建家长制度的军事体系,全国只有一个大家长就是曹跃,尽管下面会有一些小团体,但是曹跃会遏制小团体的壮大和发展,避免出现军队中过于强大的团体威胁自己的位置。

安顿好家属以及各军官述职结束,时间到了1905年7月17日了,准备授勋的全体军官到齐了,于兵部大礼堂进行总结大会。

曹跃要求将军们对战场反馈进行反思,他提出,一个不会反思自己得失的军官,只配去当大头兵,并且点名要求聂嘉第一个作报告。

聂嘉早有准备,他的战场终结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没有表明自己的功劳,而是开篇直接就说道:“现代战争,更加依靠后勤服务,我认为我军现阶段依旧没有对后勤保障方面做出足够的重视,后勤服务士兵与前线士兵的比例为20:1甚至于25:1。当发生战争之后,一线士兵不得不转为保护后勤粮草弹药补给的运输队,使得战术执行方面大打折扣。以本次北亚战役为例子,我军前期出动士兵12万人,后期补充士兵8万人,而我军在后勤方面投入的人次却高达50万人次,这说明后勤方面我们投入几乎是一线兵力投入的两倍。更说明我军严重依赖着后勤的保障。

我军此次在北亚战役中获胜并且成功压制这俄*队,其主要功劳并不在一线部队的身上,反而是后勤士兵以及协助运输的牧民,还有来自于陕西与山西的驼队。一旦俄军偷袭我们的补给线,我军北亚战役势必会因后勤补给而崩溃。但所幸的是,俄军的补给线更长,再加上冬天到来,俄军不敢进行长途奔袭偷袭我第一军团的后勤。同时,我军以及与俄军谈判,也避免了天暖之后俄军对我们的偷袭。

所以我的战场终结有三条,第一条,后勤将会在未来战争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建议后勤人员与一线士兵的比例为1:5,即我军12万主力士兵,应配备2。4万职业后勤士兵,专门服务于军队。第二条,我军长期存在歧视后勤部队的惯例,往往将最差的军队发配负责后勤方面,这也导致了后勤难以保障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将来在着手军队改革的时候,我君一定要纠正这种落后的观念。最后,我均缺乏后勤保障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如辎重、统计、电报、运输、通信、保养等方面,我希望将来我军各大军校从现在开始着手建立全面服务于军队的专业后勤士兵与军官。我的报告就次结束,还请大家讨论分析。”

众军官们瞠目结舌,看来这聂麻子肚子里真有货啊,完全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种报告,不表功,不请赏,直接将战场中的问题说出来,而且是在这种场合下提出的战场反思,的确是出乎意料。但是人家聂嘉说的对,别人也无可反驳,各个军队在战斗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后勤跟得上,军队几乎可以说所向睥睨,但是后勤保障跟不上,军队就成了残废。

曹跃说道:“诸位,就后勤问题,大家讨论一下吧。”

“我认为聂将军说的太对了。”段祺瑞忽然开口说道,“后勤问题是现在以及未来现代化军队将会遇到的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与冷兵器军队简单的刀枪棍棒相比较,火器无疑对后勤有着强大的需求,我们的后勤方面不单单是粮食运输和子弹补充,还包括医疗、通信、保养甚至于对士兵的士气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段祺瑞侃侃而谈了十几分钟,大家这才开始注意这位当年袁世凯手下得力干将,当年段祺瑞在袁世凯手下就有第一参谋的美誉,只不过袁世凯死的早,段祺瑞的才敢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后来段祺瑞投靠曹跃之后,一直在陆军参谋部工作,一直到当上陆军参谋长。但是很多人对段祺瑞并不服气,一是他是外来的,二是他没有上过战场,没有和大家一起浴血奋战,谁也不相信他。但段祺瑞对后勤问题的补充,还是让大家看到了一个睿智博学的陆军参谋长,最起码人家在理论方面真比一切大老粗强得多,这一点不服不行。

聂嘉挑衅地冲冉东扬了扬眉毛,意思是你看哥能输出来子午卯牛来,你能吗?冉东气坏了,连忙举手说:“我也要总结发言。”

曹跃笑道:“好,冉将军你来说一下。”

聂嘉嘀咕道:“别丢人现眼。”

冉东撇嘴起身,开始汇报起来,让聂嘉没想到的是,冉东也没有表功更没有说战场战术方面的内容,反而是提出了战场医疗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他例举日军战斗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军伤兵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而逐渐增多,同时增加的伤兵也导致日军士气下降,在战场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不怕死,当他们看到凄惨的同胞之后,内心之中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和怯战赶。而如果伤兵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则会引发雪崩式的反应。不少战斗中,第三军团一些士兵就因为这个原因选择做了逃兵。冉东说我军需要建立军医体系,并且培养每一个士兵能够在战场上及时的自我救治和救治他人。并且就伤兵安置工作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时之间他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热议。

在讨论了一个小时之后,大家休息了一会儿,会议继续召开,严东也做了汇报。

第805章 代清计划秘密会议

在很多人看来,严东的第二军团在这次中俄之战中功劳并不大,甚至有人认为他们的应该是失败的,第二军团既没有取得领土,又没有给俄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当然,伤亡也是最小的,花费也是最多的。

所以很多人认为,其实如果自己和严东调换,自己比严东指挥得更好。

但曹跃一直非常相信严东,严东非常严格的遵守了曹跃的要求,如果说中亚战役失败,那也是曹跃的失败,而不是严东的失败。曹跃不会承认自己战役失败,所以严东自然也不会失败,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了,别人不敢再诋毁严东。

而且严东在中亚埋下的隐患,让俄国人叫苦不迭,从这一点来说是最成功的,俄国人的中亚军团忙于剿匪平叛,无暇东顾,也保证了中国西部的安全。中国西部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对中国的战略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也是未来中国的重中之重。

严东的战役汇报反思,是关于军队文化沟通方面的内容。

由于第二军团很多士兵都是来自于南方,而南方地区基本上十里不同音,再加上士兵的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都不认字,导致了士兵们混在一起很多时候不能相互沟通,这也造成了许多战场战机的延误,甚至在战斗中还发生过误伤误杀事件。

严东提出应该在军队进行文化普及工作,起码让士兵们懂得最少两千个汉字,能够进行基础沟通,否则南北地区说话不一样,尤其是南方的士兵,两个福建士兵居然听不懂彼此说什么。最后严东提出,应该建立统一的官话,全体士兵以官话为标准,起码大家在说官话的时候不会彼此误会着急。

严东认为应该以安徽淮北话作为官话……这条建议挨了大家一顿臭骂,合着你是淮北人,就认为淮北话应该是官话,咱们主公曹跃还是陕西陕南人呢,咱们用陕南方言当官话吗?

曹跃哈哈大笑道:“胡他妈闹,关于官话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讨论,不过文化普及方面非常有必要。”

战场总结大会开了三天,这三天里每一个人都进行了战场反思,指挥官一般都反思战场具体的一些问题,例如情报问题,在国内和国外战斗的军纪问题等等,而参谋军官如陈信等人主要汇报的是关于战术与战略方面的问题,曹跃制定的战略方向当然不会错,大家多是提出在战术方面的内容。如具体某一战役,自己的军队应该如何如何打,能够避免现在的伤亡,将军队的伤亡情况降至最低等等。

会议结束之后,曹跃让李宁带着参谋总部的一些参谋军官们进行汇总编辑,然后制定成册,整理成教材,发给血军每一个军官以及军校的每一个学生手中,让大家认真反思仔细终结。

会反思的军队,才是会打仗的军队,会打仗的军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在曹跃主持召开血军战场总结大会的同时,一场阴谋也在唐国公府酝酿发生着。

这次会议的人不多,正位空缺着,但是在正位的两侧分别坐着两个人,王宇和何顺,下面分别坐着章程、辛洛、李宁、韩铮、杨度、唐元湛、何琪、宋育仁、孙汝祺、曾文佩和虞立民、李经方、李经述,这次密谋会议恰恰与军事总结大会同时召开,也是何顺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会议。

这次的会议在之前已经做出了预案,由何顺、辛洛、王宇、章程、虞立民五个人拟定,这五个人中,王宇和虞立民是由于辛洛的提醒而加入整个计划的,在王宇加入计划之后,一切进展的异常顺利。这间接证明了王宇的智慧与能力,但同时也让何顺明白,代清计划离不开文官们在一旁的策划。

实际上王宇内心还是有一些失落,因为他明白,曹跃把这次政变的重任实际上交给了何顺而不是他。王宇想不通为什么要交给何顺,他认为自己不管任何方面自己都比何顺强,难道是因为何顺仅仅是曹跃的表弟?

王宇作为第一智囊,有时候考虑非常多,但也恰恰因为想得多,反而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复杂了。而王宇和何顺的矛盾,也就此暗中结下了,为日后的冲突留下了伏笔。

不过王宇全心全力出谋划策,并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在他心中他不认为对何顺的一点嫉妒能够去影响代清的计划。

根据五个人提出的预案,在座的诸位则开始了讨论与分析,并且一步一步模拟,推演按照他们的计划,北京城的反应、外国的反应。大家群策群力如何进行宣传,如何进行扩大,如何利用人心,如何逼迫将军们,如何与外国列强交代,如何平息民众,如何稳定国家。

这个会议,同样开了三天三夜,期间曹跃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大家都明白,他们的一切计划进度,曹跃都了如指掌。

关于对外国的反应方面,是代清计划秘密会议之中的重中之重,王宇认为其实国内的反应都可以在控制之中,甚至于即便满清反抗,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控制。而韩铮则冷笑着说:“如果旗人们反抗,那就杀光了就是,一百万血军,每个人开三枪,旗人就全都没了。”

宋育仁立即反对滥杀无辜,并不是每一个旗人都忠诚于爱新觉罗家族,如果能够拉拢最好拉拢,当然如果拉拢不来,就一定要斩草除根,绝不能出现任何犹豫和中间派。

“最可怕的就是,洋人利用清室给我们添乱。”虞立民考虑之后说道。

韩铮道:“谁要是添乱,再打就是,无非俄国和日本,小日本现在还没有结束和俄国的战斗,无暇顾及我们。”

“对,就是利用这个时机。”王宇说道,“如果小日本和俄国人抽出时间,反而会考虑到利用清室来搞乱我们。”

宋育仁道:“在我看来,代清并不会让外国人改变对我国的态度。”众人抬起头看着他,宋育仁继续说道:“利益,给洋鬼子一些利益,他们必定会支持。”

“什么样的利益?”王宇问道,他长于操纵政治手腕,但对于治国和外交并不擅长,这也是他不会和宋育仁产生任何冲突的原因。王宇明智地意识到自己不是诸葛亮,不能事事掌控,所以他非常注重拉拢人才,例如宋育仁这样的人才。

宋育仁笑道:“市场,开放市场,彻底解除闭关锁国的政策,我指的是彻底解除,而不是朝廷控制下的寥寥几处口岸。”

“这……”众人忍不住惊讶起来。

第806章 囚禁光绪皇帝

1905年7月18日,夏日的北京炎热干燥,知了在树上疯狂地嚎叫,一只土狗趴在属下吐着舌头,这炎热让人心浮气躁,也让人难以沉下心来。

紫禁城内,一队太监跟在大太监徐雁的身后,匆匆地走进了养心殿西暖阁,他冷笑了一下,跪在的地上磕了一个头,说道:“陛下,从几天开始,你就只能在西暖阁内了。其他宫殿正在修缮,陛下怕是去了有危险。”

光绪皇帝气得一拍桌子,怒道:“徐雁,你在做什么?你胆敢囚禁于朕,你这阉贼!”

徐雁抬起头来,露出一脸鄙夷的冷笑,淡淡地说:“陛下,奴才不敢,只不过紫禁城这些天有大事儿发生,而且这几天天气也不好,您也知道最近在下雨,奴才觉得您还是在西暖阁好好待着吧。奴才可是不敢惹了您,不过呢,您也别真的把奴才当牛马,毕竟兔子急了还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