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39章 最后一战(三)

中华帝国海军底子在亚洲比较起来还算是厚重的了,但是这一次对日本远征军地进攻并不是海军作为主力,而是陆军航空兵,陆航司令由齐灵之担任。齐灵之调集了三百架飞机,连续对日本在胶州湾登陆的远征第十七师团和第十八师团发起进攻,又对日本的军舰进行轰炸。

尽管对军舰的轰炸效果并不理想,可是陆军航空兵对军舰的进攻让日本的登陆部队每天都处在仓皇之中。

一个月之后,日本特使朝香宫鸠彦王来到北京,亲自向中华帝国解释此事,希望远征军能够安全撤回日本。

曹跃接见了朝香宫鸠彦王,并提出条件,那就是日本想要撤回远征军,必须要与中国达成海军限制条件,即中日海军总吨位比例为十比一,以日本现有海军总吨位计算,日本必须凿沉十几艘军舰。

朝香宫鸠彦王当然不能做这个主,否则回到日本一定会被海军萨摩藩的人给干掉,所以谈判不慌而散。

曹跃随后宣布皇家海军出动,消灭日本远征军海军。

10月25日,东部军区总司令齐灵之宣布总攻,对日本远征军海军和远征军陆军两个师团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而日本,连屁都不敢放,连连对中国道歉。

11月19日,对胶州湾的日本远征军总攻结束,六万三千日本远征军战死一万九千人,其余人全部被俘,日本远征舰队六艘军舰和三十六艘运输船全部被捕获。

日本人充分证明了他们民族本色,那就是面对强者向来屈服。

11月21日,日本远征军司令竹田宫亲王在青岛原德国总督府内,亲自将指挥刀递交给齐灵之,低下了他自负的头颅。中国人并没有为难和羞辱他,而是让他乘坐了一圈中国人的飞机,并让他亲眼看一看中国东部军区为了对付日本远征军派遣的军力。

当竹田宫亲王见到二十几万人生活的遮天蔽日的军营,不禁吓了一跳,那绵延无际的军营仿佛在嘲笑这日本人的弱小一样,而当他看到了中国皇家海军的上百艘军舰严阵以待,等待着日本皇家海军的援军的时候,这才亲自庆幸日本海军没有贸然救援,而是将战争仅仅局限在山东青岛的军事冲突上,并没有战争扩大化。

从始自终,日本都没有宣战,大正天皇虽然脾气暴躁,但是他绝对不傻,尽管他没有明治天皇的英明果断,可是他也绝对没有明治天皇的豪气万丈。

日本海军自八年前被中国海军一番折腾之后,再也掀不起任何水花了,这不单单是因为双方海军总吨位之比已经达到五比一,而且还在心理方面有阴影,唯恐再一次被中国海军给全歼。

然而海军总长李准对曹跃汇报说:“日本人不甘于受困,他们一定会再一次报复我们,情报部门虽然没有明确消息,但是从各种方面打探到,日本人将国家生产重心由经济生产转向了海洋制造业方面。”

“他们在造船?”曹跃问。

“是。”李准说道。

曹跃哈哈大笑道:“好,非常好,我们也造船,他们造一艘,我们造两艘。我们还要建造能够运载飞机的航空母舰,另外海军的研发也要重点向航空母舰方面和潜艇方面倾斜,我们用潜艇封锁日本,用航空母舰炸毁日本。”

在向俄国进攻之前,中国不惜拿日本来开刀,可谓煞费苦心,但事实证明这次战争不但名正言顺地将青岛和胶州湾收复回来,还将德国和日本在天津的租界和在海城拥有经济特区正式收复回来。

最尴尬的当然要数日本,因为英法觉得日本人愚蠢的去进犯中国,而将他开除出协约国……这一次打输了的日本,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中华帝国十年年底12月,帝国皇帝换上了便装,由杨彦卿等近卫兵护送,带着自己的长子麒麟儿曹俭来到了热河征兵站。

他让所有人退去,只带着曹俭一个人来到征兵站报名点,对曹俭说:“麒麟儿,这是你第一次离开父亲,我很担心你,可是为了你的成长,我不得不这么做。”

曹俭点点头,内心其实是复杂的,既有离开家的束缚的喜悦,又有离开父母的不舍,但是作为大皇子曹俭不能哭,年仅十五岁的他点点头,哽咽在喉说:“爹,你多休息休息。”

“嗯。”曹跃抚了一下他的头,略有一些心酸的担忧,说:“打仗是磨练你的意志,但不是让你去愚蠢的送死,机灵点儿,在部队你不是皇子了,你就是一个普通人。你会受到老兵的欺负,你会受到敌人的伤害,但是你也会成长。我的儿子,你需要成长,去吧。”

“是。”曹俭随后头也不回地跑向报名点,在拿出了自己的档案报名。

曹俭的档案是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他的名字叫做曹剑,父母是商人,在热河出生,年幼的时候随父母前往全国各地,后来定居在了北京,这一次他是在父亲的鼓励之下回到家乡报名参军。这一切档案是假的,可又不是假的,毕竟国家帮他做的假档案,那都是真的。

曹跃看着儿子走进军营,不禁眼圈微红,低下头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儿子终究要成长,如果儿子死在了战场上,那是他的命。

他回到车里,侍卫长杨彦卿见他情绪低落,说:“陛下,要不要我去打一声招呼……”

“不用。”曹跃说,“我的儿子,是条龙一定会飞出来,是条虫也让他破茧成蝶,如果他死了,那就是他的命。曹家的儿子,一定要历经磨难,否则我曹氏皇族就会像大明朱氏皇朝一样,一代不如一代。”

曹俭化名为曹剑报名参军,直接被调拨到第二军团之中,随后赶赴蒙古。

作为一名新兵,曹俭还有一些迷迷糊糊的,他在报名点报名之后的第三天就坐上了火车,然后就像是被塞入罐头里的沙丁鱼一样,和数百个人被塞入了车厢里,乘坐了六天火车抵达了东蒙古省省会库伦,在这里他们要经受三个月的新兵训练。

新兵训练内容很简单,站军姿,开枪,开炮,躲避枪炮,伪装与辨认伪装,语言学习,包括蒙古话和俄语在内。

曹俭身材高大,虽然才十五岁,但是一米八十二的身高站在队伍里就是一个大个子,而且他的年轻最小,所以长官也特别喜欢他。

新兵营长希望曹俭给自己当勤务兵,但是曹俭拒绝了,曹俭心说我要是给你当勤务兵,还不如回家给我爹当亲兵呢,我来这儿可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的。在经过了三个月紧张的训练之后,曹俭的成绩非常优秀,被分到了186装甲旅,成为了一名装甲兵。

18军军长是米奎,当年便是曹跃手下一位大将,这一次米奎身兼两职,除了是18军军长之外,还担任第二远征军副司令员一职。而18军下辖六个旅有四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一个装甲旅,曹俭便成为了装甲旅一员。

装甲旅和陆军航空兵一样是新型兵种,并没有在军中普遍建立,18军因为米奎的关系才积极争取,拥有了一支装甲旅。186装甲旅拥有50辆战车(坦克)和50辆装甲车,200辆装甲汽车,可以说是第二远征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没有之一。

曹俭之所以被选中的主要原因是曹俭的文化水平最高,在新兵考试中,他的语文数学外语全部满分,他的枪械运用优秀,但是枪械保养却又是一个满分,可以说这么好的新兵苗子谁都愿意要,但是他却被186装甲旅给抢过来了。

186装甲旅是老大,谁也抢不过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曹俭成为186装甲旅的装甲兵。

时间已经是中华帝国十一年的3月底了,距离光荣亚洲计划只有半个月了,欧洲已经打成一团乱七八糟,尤其是俄国因为防备中国,抽调了大量力量,导致西部连连败在德国人的手下,如果不是冬季的严寒,恐怕莫斯科会被德*队给下来。

186旅加紧了锻炼,曹俭也没日没夜地在战车里进行操练,凭借着聪明,曹俭熟练地掌握了战车射击技巧和战车操作技巧,得到了长官们的大力表扬。

4月15日,中华帝国借口中国商人在朝鲜帝国失踪一事,要求进入朝鲜帝国进行调查,但遭到俄国人的拒绝。

4月16日,中华帝国宣布,对朝鲜帝国进行武装干涉,并下令第一远征军对朝鲜帝国发起进攻。第一远征军司令冉东随即宣布,全军由三个方向对朝鲜帝国进行攻击,并邀请大韩帝国对朝鲜帝国进行南北夹击。日本方面欣然接受,并下令驻守在朝鲜半岛南部的第十二师团和第十五师团对朝鲜帝国发起进攻,日本对朝鲜宣战。

4月17日,俄国政府宣布支持朝鲜帝国的合法权利,对中朝战争进行武装干涉,中日俄朝韩在这一天爆发了短暂的东亚战争。

中俄因为朝鲜帝国的问题,终于私毁了《中俄圣彼得堡和平谅解备忘录》,中俄大战终于还是发生了,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两个战场,德国的马恩河战役和中国的平壤之战。

第840章 最后一战(四)

平壤之战是短暂的,激烈的,因为朝鲜帝国本就是俄国的殖民国家,全国只有八千军队和两万两千警察,反倒是俄国人在此驻扎着六万军队,对抗中国的主要力量也是这六万俄*队。

中国和日本再一次联手对俄国进行攻击,让人仿佛之间忘记了恰恰在三个月前,中国曾经消灭了日本远征军,也让人感觉到有一些可笑,日本国内大声痛骂中国,反过头来和中国合作对抗俄国。

当然,这件事对于政客来说没什么可笑的,政治讲究的是利益,唯利益至上,唯国家利益至上。

在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下,人们可以与魔鬼交易。

二战时期的两颗原子弹带给人类的是无限的恐惧和数十万人瞬间的伤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受到日本压迫的人们却认为两颗原子弹送给日本,则是正义的惩罚。由此可见,其实所谓的正义与否,都是从自己的出发来考虑。

迄今为止,美国白人也不会为屠杀三百万印第安人而愧疚半分,但是他们却对遥远的中国南方玉林狗肉节吃够而大呼人权,可见西方人的正义,仅仅是他们的利益罢了。

日本政客同样如此,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扭转不利的局面,日本人通过种种情报对比发现,俄国国内正在酝酿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波,而且因为参加欧战的原因,俄国已经无力支持远东,因此日本人非常希望能够趁机从俄国人的手中得到利益,甚至领土,用来开拓自己的生存空间。

所以,日本政府不惜与“魔鬼”和“仇敌”中华帝国合作,强制俄国人,对昔日的协约国盟友下手。

欧洲德英法的马恩河战役酣战激烈,东方的这一场平壤之战也进行的异常残酷。

作为守军的俄国人在平壤修建了大量的永久性坚固防御工事,几乎将这座城市武装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堡垒,大约一万多朝鲜百姓被强迫修建工事,而累死在工地上,但是俄国人对他们的态度就是就地掩埋,在他们的眼中,黄种人仅仅是进化好的猴子罢了,不配称之为人。

白人的种族主义,白种人至上理论,在他们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尤其是德国人和俄国人这两个国家的人种,最看不起有色人种,简直不把他们当做人类对待。俄国当年被中日联手袭击,一直以来让他们对黄种人非常气愤,签署“城下之盟”得到了朝鲜帝国,也仅仅是让他们忍住了仇恨罢了,但这个仇恨却根植在俄国人心中。

六万俄国同仇敌忾,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抵抗中*队和日本军队以及朝鲜起义军的攻击,进攻的黄种人部队损伤惨重,平壤城依旧固若金汤。

“一寸土,一升血。”负责前线观察的萨镇冰在给曹跃的电报中是这样汇报的,由此可见此战之残忍激烈。

双方士兵反复争夺,大炮对平壤城的攻击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但是俄国人就像是土拨鼠一样,从地道里钻出来继续战斗。

为了消灭平壤的六万俄军,中国人最终派出了飞机连番轰炸,并且对平壤进行了毒气弹攻击。

然而这次毒气攻击仅仅造成了大量的平壤百姓的伤亡,俄国人在城市之中修建了大量的地下防御工事,而毒气仅仅能够在阵地上弥漫几个小时,随后便会被风吹散。俄国人就像是蟑螂一样无法消灭,他们会在地下躲着几个小时,然后跑出来继续战斗。

无奈之下,中国第一远征军抛出了重要的武器,凝固汽油燃烧弹。

实际上凝固汽油燃烧弹原本是用来对付日本的,曹跃打算将这个大杀器通过飞机或者舰队仍在日本本土。由于日本的建筑是大多数都是由大量木石结构组成,一旦使用凝固汽油燃烧弹,将会使得日本本土造成巨大的损伤。但是日本人在青岛之战中一战即降,害得中国没有用上,于是汽油燃烧弹只能用在俄国人头上了。

当一万发汽油燃烧弹被日夜不停地仍在平壤城之后,这个城市开始了燃烧,整整二十天的燃烧,让平壤寸草不生。

六万俄军,只有不到五千人逃出来选择投降,其余人连同俄国人立的朝鲜帝国皇帝全都被烧死在城中,根据后来的估计,平壤大火被烧死的俄国人和朝鲜人总计达到三十万人,但是这份调查报告一直都被中华帝国和日本方面矢口否认。

具体的死亡名单也因为朝鲜帝国的国家档案馆被烧毁而消失了,即便是五千逃出来的俄*队,也有不少人在时候因为受伤而死亡。

6月1日,平壤之战结束,中华帝国彻底占领了朝鲜帝国,并将其灭国。

随后,中华帝国要求俄国人赔偿平壤之战中中国人的损失,以及废除中俄之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索要外东北以及外西北的领土。

中国已经****裸地威胁俄国了。

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勃然大怒,下令强行征兵对中国宣战。

但是在6月4日,中华帝国皇帝曹跃在面对各国大使的时候,宣布中华帝国再一次大征兵两百万,使得中*队增加到四百四十万的时候,尼古拉二世只能颓然地坐在皇位上,中国这是要灭绝俄国的脚步啊。

曹跃虽然宣称扩军两百万,可这绝对仅仅是宣传而已,现在两百四十万军队已经是政府财力的极限了,他不可能再增兵一兵一卒。他这么做是在逼迫俄国,让俄国做出让步。

但这其中英法没有掺手就值得玩味了。

英法原本打算是让德国主要对付俄国,可惜的是,德国兵分两路,一路对付俄国,一路对付英法,但是对付俄国的东路军一路长驱直入,打得俄军前线丢盔弃甲——西路军则在马恩河与英法比三国大战,马恩河战役致使英法军队损失惨重。按照道理来说,英法应该帮助俄国,但是俄国人自己不争气,让德国人逐渐将重心放在了俄国身上。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梦想着自己有一天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畅游一番,让自己的表弟尼古拉二世羞愧地看着自己。当然,他更大的野心就是统一欧洲,恢复神智超越神圣罗马帝国的荣耀,让德意志成为欧洲之主。如今的欧洲五强并列,英法德奥俄,其中英国一直都是传统海军强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甚重,但英国一直都是海军强国,并非传统陆地强国,尤其是他们一直以来都在打压其他国家,如新兴国家如德国的成长;法国则是传统陆军强国,因为海外开拓殖民地较早也拥有着话语权,他们和德国可以说是世仇国家,绝不可能调和;俄国号称欧洲宪兵,曾经帮助过欧洲打败拿破仑,自诩为欧洲的救世主,拥有欧洲最多的军队——唯一的问题是国内起义和暴乱活动不停;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如今年纪太大,已经将皇权传逐渐传给了卡尔一世,但是约瑟夫一世和卡尔一世两个联手都调和不了奥匈帝国复杂的民族问题和不断掀起的民族**运动——所以在欧洲,唯一一个有可能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