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顿饭可就尴尬了得了。”

曹跃道:“我曹百川办事,你放心。”

等曹跃报告完毕,甘陕总督陶模大手一挥,众人直接走路过去。前方骑兵开路,后方敲锣打鼓,曹跃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唱大戏。不过这个时代就流行这个调调,仿佛不这么弄好像显示不出自己的地位来。

一众人一面走进灞桥答应一面谈笑,路上早有亲卫营的哨兵开路,众人倒是赫赫威风。百姓们见着了立即跪倒在地上,口里不敢说话,眼看过去,黑压压的一地人,脑袋上带着大辫子,背弯的像奴隶一样。

这年代的中国人,就是奴隶,是自己心中的奴隶。

很多人把中国的没落单单归咎于满清政府,实际上这种简单的不反思的推卸和日本人没什么区别,从不反思自己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中国人心中的枷锁从明朝就埋下伏笔,一直到了百年之后,人们总是逃不出思想上的囚笼。而这个牢笼的缔造者,就是虚伪的朱程理学。

改造中华,任重道远啊,如果不是朱程理学的虚伪导致后世国人更加虚伪的继承,并且把这种虚伪发扬光大,把不切实际高高在上的道德标准当做行为准则,也不会导致后来打翻一切反对一切的新文化运动。

曹跃摸了摸自己脑袋后的大辫子,内心非常郁闷,难道还要带着这个辫子十六年不成,非要等到辛亥革命的时候才能剪下去吗?不行,这肯定不行,这条辫子有什么用?又脏又难受,容易滋生虱子还能藏虫子,打仗的时候被人抓到一刀切了脑袋。

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剪辫子,一定要想办法剪了这个让人耻笑也极其不卫生的辫子。

也许那一天,就是苍天变色的日子。

第88章 军阵表演(二)

走在队伍最后的曹跃注意到了高英也在其中,他冲高英笑了笑,高英苦笑以待。

现在的高英算是倒了大霉了,虽然从守备升到了参将,从职务上是升了一级,可是从实权上却再也不能带兵了,尤其是潼关这种重要地方,每年的孝敬少了至少五分之四。

要是能选择,他才不会做什么鬼参将咧,在潼关做山大王比在西安当金王八强得多。也不知道隋平安得了什么好处,先是从陕北调到潼关当了代字营千总,然后这个月又代替自己当上了潼关守备,他高英如今是落架的凤凰不入鸡了。

高英也是前天来到西安城就职的,他倒是知道曹跃在西安城混得很好,已经成为了练军勇营的统领。只得感慨人才就是人才,走到哪里都会出人头地,幸亏当初自己没有害他,否则就像现在的康三石一般了。这曹跃算是抱住了一条粗腿,不,何止是粗腿,简直就是金腿啊,这条大腿报的太值得了。

他没有立即找曹跃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官衔比曹跃高三级,要说拜见也得是曹跃拜见,哪有长官拜见下官的道理,可是曹跃压根都不知道老长官来,这才是两人第一次见到。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前行。

过了灞桥,很快抵达即陕西练军勇营的营寨了。

但见此时营寨垣墙之上绑着数面大清龙旗,在飒飒秋风之中,一个个穿着单号衣头扎白巾手持刀枪盾的兵士们昂着头颅,脑袋后面的两条白布带随风飘动。

秋风已冷,然士兵的脸上岿然不为寒风所动,消瘦的脸上目光沉着,西北汉子特有的倔强和不屈应任而生。

四周里,数百军士寂静无声,那校场四周的卫士们目不斜视,一动也不动地监视着四周,仿佛是一桩桩木头人一般。然而靠的近了,才看到那卫士只有眼皮在动,精光随时随刻打量着四野是否安全。

校场上,六百多军事队伍整齐排列,无论前后左右侧,哪个方位看来,这些人都是一条线站立。他们手持落后的刀枪盾,仿佛几百年前的士兵一般落后,全军没有一支抬枪、鸟枪、洋枪(亲兵队的快枪藏了起来),有的只是落后与这个时代数百年的兵刃。然而任何人都不能小觑了他们,因为他们身上的那一股萧萧杀气,不自觉地泄露出来。

远处,一面硕大的旗帜铺开来,上面一个大大的“陶”字标着着这支部队叫做陶家军。

陶模远远一望,顿时心下狂喜起来,这面旗子便向所有人表明了这支部队的态度,无论如何这支部队都是自己的部队。自己在甘陕两省经营了半年多,却未料到这个救了自己的曹跃才是最支持自己的人呢。一想到这里,陶模便心生愧疚,周遭的一些小人时常在自己耳边说曹跃坏话,久而久之,使得陶模也怀疑曹跃是不是那种投机取巧的无能之辈。

但是看到这面旗子,陶模心中就大定了,以后谁再说曹跃坏话,谁就是那无耻小人。

陶家军,这是陶家军啊。

高英见状,不由得深深地望向了曹跃,心中震撼起来,别说今天表现如何,单单凭着这面大旗,这曹跃的未来不可估量。只要陶模在甘陕总督任上一天,这曹跃就会富贵一天。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此啊,看人家不声不响,挂一面旗子,便赢得了总督大人的心思,高,当真是高啊。

“咚!咚!咚!咚!”

四声鼓响之后,忽然全军高喊一声:“杀!”

顿时,强烈的杀气迎面扑来,几个大人吓得差点坐在地上,曹跃忙道:“诸位大人,请高台就坐,高台就坐。请诸位大人观看我练军勇营平日训练如何,还请诸位指点指点。”

陶模笑道:“好,正要看看你练兵水平怎样。”

曹跃心说我跨世界还练不好兵,就白白地穿越一百二十年了,然后从狗娃手中接过一红一黑两面旗子,站在高台另一侧,红旗一挥。

此时,五百多军士再一次鼓噪起来,枪兵以枪棍杵地,刀盾兵刀盾相击,发出砰砰砰的声音,随后没发一声,军士们声嘶力竭地高喊:“杀!”

“杀!”

“杀!”

“杀!”

那一阵阵杀气便是在校场之外也能感受得到,四周的战马忍不住跳起脚来叫喊着,校场外几匹马被校场内的杀气吓得疯了,有人高喊:“不好啦,不好啦,马被吓疯了!”

观景台上的诸位大人面面相觑,这五百多人居然透露出如此杀气,当真是了不得,了不得。曹跃不愧是潼关第一将,早就听说他当初独自杀死马太岁手下三十响马,在陕北又率领一哨人马应是杀死三百多乱兵。如今着曹跃曹二郎成了把总,岂不是要一战杀死上千敌人?

西安城郊东,便是童字营大营,那童字营有两千多绿营官兵,千总童林生此时暗暗盘算了自己绿营和这支部队的差距,不由得脸色一红。凭借着这股子杀气,还有曹跃曹二郎的武功,若是冲进了自己绿营大军镇中,恐怕自己的两千军士早就被人给击溃了。

他不由得叹气说自己手下怎么没有曹跃这种人才,便如同当初康三石一样,总是希望自己手下又出色将领,然而将领太出色了,反倒是显得长官无用了。

曹跃正此时,红旗挥下,黑旗一举。那校场之中两支部队顿时散成两个方阵,徐徐向左右,即便是倒退也整齐划一,横竖一条线好不改变。

当两支部队相聚一百米之后,曹跃黑旗再次摇晃了一下,两支部队立即放下兵刃,一旁辎重营的人冲了上来,将临时兵器交给了他们。

枪是木棍,枪尖沾上白石灰,刀是木刀,刀身上擦满白石灰,盾牌倒仍是盾牌。两个方阵一个枪阵,一个是刀阵,在两军之后,三个连长郝豹子、冯黑子、李亮分别开始指挥起来。郝豹子的一连和一半三连士兵组成了森森枪阵,冯黑子的二连与李亮的剩余三连组成了刀盾阵型,力抗对手。

曹跃手中的红旗与黑旗同时向下一挥,两方高喊:“杀!”便冲了过去。

第89章 军阵表演(三)

军营里的军士熟悉彼此战术,两军相互冲锋的时候,由刀盾兵组成的刀盾兵战阵立即将圆盾结成盾阵,层层叠叠护着自己,脚步开始放缓。这盾阵略有些像是的斯巴达圆阵,只是圆铁盾换成了上宽下窄的大清制式防盾。

当战盾围在一起之后,盾兵高喊一声:“结阵!”随后二十个军士组成一个小阵,三个小阵组成一个中阵,五个中阵组成一个大阵,这个十二个圆阵彼此呼应,每当有枪兵强攻,两侧圆阵便会冲向枪兵一侧,将枪兵冲散,靠近之后进行肉搏,很快,十几个枪兵便被充当裁判的辎重队的士兵判定身亡。

枪兵队开始出现伤亡,被迫调整战术,而盾兵队趁机扩大,缓慢前进,力图包围碾压枪兵队。

盾阵每进一步,大喝一声道:“杀”!

“杀!”

“杀!”

观景台上众人看得更加清楚,这圆阵环环相接,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娴熟,一边攻两边防,宛如一个铁王八一样让狐狸无处下口,而这铁王八偶尔咬上一口,狐狸却被咬掉血肉。

陶模捋着胡子满意地点点头,对一旁西安将军国俊说道:“国俊贝子,你看出来这是什么阵了吗?”

国俊打了一个哈欠,心说糟了,大烟瘾犯了,都怪你这总督,大清早的看什么军阵,我能看得懂吗?作为世袭黄带子,国俊属于被皇帝圈养的八旗子弟,只不过国俊祖上没那么愚蠢,早早地要求儿孙们必须领兵驻外,不得在京城之中如其他子弟一般吃喝玩乐。国俊的父亲上下打点,买了个陕西总兵的官衔,总领陕西的八旗兵、绿营、城防巡护和水车队,这陕西一亩三分地里,陶模是老大,国俊就是老二。

不过国俊到底还是个靠祖上庇荫当上的将军,打仗基本上是率军出征之后一千个人打十几个响马,然后让响马跑了,再回报慈禧太后说大胜。慈禧太后说到底只是个政治手腕高明,但对战争一窍不通的老太太,否则也不会有向八国宣战的举动了,因此还真以为国俊是个旗人之中难得的将才,一路升迁,国俊才成了西安将军。

他这个人,政治眼光要远远强于军事能力,毕竟在皇城根脚下长大的八旗子弟,一个个脑瓜子精得很。不过国俊看着这军阵,除了别有一番兴趣,就看不出什么名堂了。可秉承着北京侃爷的精神,国俊开始胡诌八列,鼓掌叫好道:“当真是好阵法,好阵法啊!我看这阵是否应该是古人传说的五行大阵?”

“何为五行大阵?”陶模也不明所以随口问道。

国俊本来就是胡说八道,见陶模问了,便信口胡说起来,道:“这五行大阵相传源自于春秋战国时期,乃鬼谷子所创……”

好嘛,一个半军盲跟一个军盲开吹。

周遭懂得军事的的如高英憋着笑不敢指出,不懂得军事的如巡抚魏光焘魏大人更皱着眉不知如何插话,其他人看这陕西省一把手和二把手两个军盲对军队一番指点,哭笑不得,就听着两人你来我往好一通纸上谈兵。

总兵魏风琛居然听得津津有味,不断地称赞起来,说国俊将军所言极是。

高英叹了一口气无奈得很,他承认自己指挥水平差,没想到在坐的将军水平还不如自己咧。就算是自己那水平也知道,不管什么阵法,一排快枪打过去,你什么阵都是死阵,还提什么五行大阵。高英是不会打仗,但高英起码懂得现在战争和古代战争的区别,很明显曹跃是在糊弄这帮子只看就出来指点江山的人啊。

曹跃远远处也听见了,差点没憋住笑了出来,屁的五行大阵,这是自己临时糊弄他们摆的一出戏,都排练好多天了。多亏了这帮子军盲,否则自己演练的这军阵早就穿帮露馅了,当然曹跃心里也清楚,在座的未必全都不懂,例如陕西总兵魏风琛,肯定懂得军事,可他也随声附和,就是因为这老小子懂得藏拙,领导怎么说,咱就怎么说,领导说的都是对的。

听着国俊和陶模的点评,曹跃忽然觉得这种情形仿佛后世的中国足协,一棒子官员跑到足协指挥中国男足怎么踢足球,什么叉腰肌都出来了,你丢不丢人?足协工作人员能不清楚足协领导官员是傻(河蟹)逼吗?专职官员教练怕是和魏风琛一样,就算是明白领导是傻(河蟹)逼,也要按照傻(河蟹)逼的思路走下去,毕竟领导是天,领导是地,领导是他娘的给吃给喝的主子。

此时枪阵渐渐吃亏,那枪阵指挥官郝豹子忽然一声大喝:“死士!上!”

忽然四个枪兵将枪头插在一起,一旁一个枪兵快步跑了过来,纵身一跃单脚踩在枪头之上。只见那四个枪兵一用力,猛地将这个人掀了起来扔进盾阵之中。那盾阵骤然之间被抛进来一个人,里面的人连忙挥刀刺向被抛进来的枪兵,而就在此时盾阵出现漏洞,枪兵一拥而上破了第一个盾阵。

原来枪队是采用牺牲死兵的方式来破阵,跳进阵眼的死兵固然浑身上下中了许多刀,可牺牲了一个死兵,整个斯巴达盾阵都破了。

如此方法,往复几次,枪兵固然损失不小,但刀盾兵损失更大。最终枪兵还剩下七八个,刀盾兵全军覆没,枪兵以牺牲一人换取胜利的代价终于赢得了对抗赛。

“好办法,好办法啊!”国俊继续胡诌八咧道,指着枪兵指挥官郝豹子道:“此人聪明至极,能想得到如此方法,当真乃岳武穆重生啊。”

陶模捋着胡子说道:“国俊贝勒爷谬赞了,那人只是一员小将而已,来啊,将那小将叫来。”

郝豹子拎着长枪走来,见到诸位官员单膝跪地道:“郝德禄见过诸位大人。”

国俊道:“好将军,有你这等勇士,必定能扫平蛮夷,让英法罗刹等国闻风丧胆,来啊,赏赐他五两银子。”

郝豹子接了赏赐,转身下去了,心说一群傻(河蟹)逼,看不出来俺们在表演吗?要是打仗真能这么大,那就不是战争,而是过家家了。这么明显的演戏都被夸耀,看来八旗大爷们水平还真是臭的很啊。他下来之后看了看曹跃,曹跃冲他眨眨眼睛,郝豹子笑了起来,明白这场戏成功了。

一群文官和马屁精看军演,目的就是来看戏的,你给他们表演真功夫他们非得睡着不可,作为后世重生的曹跃深知此点,看来自古以来,这领导都有外行指导内行还不让人批评的毛病,他恰恰利用了这些人的外行,巧妙地糊弄了诸位大人。

第90章 军阵表演(四)

曹跃便站在校场旁指挥,一直站了一个多时辰,直到最后枪兵队胜利他才举起双旗,挥动起来。

包括“阵亡”的士兵和“幸存”的士兵全都集结待命,再一次站成方阵。横竖一条线,腰杆挺直,双脚如同古松种在地上一般岿然不动,猎猎秋风之中头上白巾后的飘带随风而动,飒爽英姿,那一身的大清绿营号衣虽然看起来邋遢破旧,可在这样一群西北汉子山上却是无比的骁勇。

“好!”众人忍不住喊了一声,别说打仗了,就是但看看战列,人家勇营就远远超过陕西各个军队,什么绿营,什么巡防营,什么满汉蒙八旗,这才是国之柱石。曹跃练兵,果真非同凡响,陶模心中极为骄傲,再看看风中的陶字大旗,更是意气风发,心想回去之后能和自己的小妾大战三百回合。

校场之上,曹跃将旗子插在地上置于一旁,大声喊问道:“临阵不前者当如何?”声若洪钟,远传四野,惊得台上的诸位大人也感觉耳朵一疼。

“杀!”众军士齐声高喊道。

“号令不从者当如何?”

“杀!”

“见死不救者当如何?”

“杀!”

“操令不勤者当如何?”

“杀!”

“临阵脱逃者当如何?”

“杀!”

“蛊惑军心者当如何?”

“杀!”

“盗窃同袍者当如何?”

“杀!”

“蛊惑军心者当如何?”

“杀!”

“贪污受贿者当如何?”

“杀!”

“辱我同袍者当如何?”

“杀!”

“私毁兵器者当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