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庚子猎国-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饶应祺做所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新疆的时候测绘绘制了新疆堪舆图,成为后世新中国在中印、中俄边界划分的时候重要依据。

饶应祺在新疆二十年之间,历经了数次民乱、英国入侵和俄国入侵,却没有失去一寸领土,充分发挥湖北人九头鸟的性格特点,耍得俄国人和英国人团团转,堪称楚人翘楚。然后世却很少知道饶应祺,倒是他的儿子饶凤璜更加有名,为民国中医三国手之一。

曹跃犹豫了一下,毕竟进入追击敌军事小,但进入新疆事大,朝廷要求的是平叛甘肃叛军,如今甘肃两股叛军一股飞灰湮灭,一股俯首称臣,按理来说已经达成了朝廷的要求,并且重新收复了安西府。

而一旦进入新疆,一来犯了朝廷的忌讳,地方武将不经朝廷指挥擅自行动,二来让新疆方面的各个将领脸上无光——这两千俄国兵是怎么进来的?什么时候进来的?新疆的各位将来一无所知,自己带兵追上,即便打败了俄国哥萨克骑兵,也让新疆的诸位将军们下不来台。

曹跃仔细斟酌,再看看自己手下万余大军,恍然大悟,这些部队也没有经过朝廷的允许私自扩军,他要是真的顾忌那些弹劾,早就被叛军杀了。换句话说,便是有人弹劾他,早就有死罪弹劾,何必在乎一个越境之嫌。打定主意之后,曹跃稍微休整一下军队,因天气越来越冷,军粮补给不济,迫得不已之下曹跃命令步兵返回,他率领五千骑兵继续追击。

突然羌族骑兵回报,俄国人和白应龙的叛军纠集了四千骑兵,在黑山口等待决战。

黑山口北高南低,地面坡度达到5度左右,曹跃大军从南向北属于仰攻,对于骑兵来说极其不利。而且曹跃的五千骑兵基本上是属于骑马的步兵,和纯正的哥萨克骑兵比起来还真打不过。

考虑再三,曹跃决定暂时退兵,避其锋芒,他想要耗死对方。敌军在中国境内没有补给,没有补充,曹跃可以和他们耗下去,何必着急决战?于是曹跃将羌族骑兵营留下来做观察,其余骑兵随他向后撤退三十里以待伺机追击。

白应龙叛军和俄国人没想到曹跃血军说走就走,他们本以为依照曹跃的性格,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甚至以为曹跃是故意迷惑对手,等了两天之后才发现,对方只留下五百骑兵做做样子,其余军队是真的走了。

“曹跃被我吓走了?”白应龙开怀大笑。

但只是笑了一会儿又觉得无奈了,因为他如今走投无路了,曹跃在甘肃追击,而饶应祺巡抚正在召集军队打算围堵。

白应龙和俄国将领哈巴罗夫商量一番之后,决定越过星星峡之后攻打哈密城,一来取得粮草补给,二来减轻后勤压力。因为俄国人这次进入中国携带了大量弹药,此番撤走一路运送着实非常麻烦,不如此时用来攻打哈密城。而哈巴罗夫认为,如果不拔掉哈密这可钉子,让清军知道知道俄国人的厉害,恐怕这些清兵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中国。

但临走的时候,为了羞辱曹跃,白应龙让人在黑风口立下石碑,写着“白应龙吓走曹跃”处,后与四千骑兵向西越过星星峡,进入新疆,并沿着新疆向西北开赴,准备攻打哈密城。

第186章 消灭哥萨克骑兵

就在白应龙与俄国哥萨克骑兵走后几个小时,曹跃率领骑兵就像一只非洲蜜灌一样咬住就不松口地折返回来。敌退我进,敌进我退,在中国的地盘,毫无后勤补给的俄国人和叛军想要和自己斗,自己只需要他们耗死,累死,拖死在中国。所以曹跃不顾手下反对,毅然决定继续向西进军。甚至曹跃性格的众将也无法反对,施耐德顾问倒是想反对,可从战术角度来考虑,曹跃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再没有重炮的掩护下,依靠拖垮敌人的方式寻找战机。只是德国人从来不会使用这么麻烦且低效率的战术,所以德国人从来不会打游击战,德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也决定了德国用不到如此复杂的战术。

当看到黑风口的立下的碑文上的字之后,曹跃鼓掌大笑起来,马福寿忙道:“将军,我现在就毁了它!”

“不,留着!留着!”曹跃嘲笑道,“等我们杀了白应龙,把他的尸首带回来埋在此处,你们觉得这是不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儿?”

众将苦笑不已,当真是只有曹二郎才有这种疯狂的想法吧,丛晨说道:“将军倒是好心态。”

曹跃不以为然道:“此等猖狂小人,不必为他烦恼,我等只将他当做疯狗便可。诸位,与我一起打狗去也!”众军士大笑起来,随后全军继续追击。

白应龙和哈巴罗夫越过了星星峡之后进入新疆,并沿着丝绸之路向北一路烧杀畏兀儿族村庄当做补给,经过几天之后来到了哈密。而曹跃率军在后面悄然跟随,甚至故意落后半天的路程,伺机寻找良机。进入新疆之后,看到沿途被烧杀劫掠****的畏兀儿同胞,曹跃只能让随军医生救助,却无法阻止。毕竟曹跃的军队不是后世的人民解放军,看到百姓受到伤害便奋不顾身死也要挡在前面。他的军队只是一只军阀部队,确保胜利,确保利益,才是曹跃在这个时代立足的根本。撞得头破血流,救助了人民群众,固然曹跃名垂千古了,可也只能在历史上添上一笔比划而已。曹跃需要的是更多,所以牺牲的就更多,包括眼前数十个畏兀儿同胞的村庄和数百村民。

叛军和俄国人本以为一举而拿下哈密城取得大量补给,却不料新疆巡抚饶应祺与新疆提督牛允诚已经组织数万新疆军民在此久候多时。

饶应祺经营新疆三年,尽管这次被俄国人偷偷潜入国内,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俄国人的踪迹。饶应祺不愿与俄国人发生冲突,尤其是两千多俄国骑兵着实不是新疆的清军能够对付得了的。所以尽管这次在哈密城的新疆清军人数是敌军的近十倍,却蜷缩在哈密城里不敢出战,只顾守城。

如果叛军不进攻,绕开哈密,顶多就是被清军尾随追击而已,但是此时叛军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也许是一路上畅通无阻,烧杀抢掠,导致白应龙与哈巴罗夫骄傲自满起来,以为哈密城里最多几百清军守军,于是在发射了十枚炮弹之后,就盲目地向哈密城的清军发起冲锋,然而此时哈密城里有三万清军和一万民军。

新疆提督牛允诚下令哈密城里的清军火炮暂时不动,只用弓箭和快枪对付俄军和叛军,双方交战一日,哈密城岿然不动。

哈巴罗夫略有退意,但白应龙坚决反对绕行。他苦劝说,若胜了清军,则向西进入沙俄帝国将没有任何阻碍,哈巴罗夫经过思考也决定击败眼前的清军。

次日再战,白应龙大军做主攻,请求俄军火炮直接炸开哈密城的南门。俄军的八门骑兵炮只用了五十几发炮弹,便将哈密城南门击毁。白应龙顿时抽出马刀高喊:“进入城中,烧杀抢掠随意!”他率领七百骑兵向南门冲去。

正在此时,清军的三十门老式大炮齐鸣,白应龙七百骑兵被轰得七零八落,他本人只率领一百多人逃了回来。清军火炮让给叛军吃了大亏,双方再次交战一天互有损伤,哈密城的军民用血肉挡住了俄军和叛军的进攻,哈密城岿然不动屹立不倒。

哈巴罗夫也打出了血性,毅然决定第三天再一次全力猛攻。但是若第三天还攻不下来,全军立即撤走。白应龙看着手下从两千多人减少到一千多人心有余悸,于是决定支持哈巴罗夫的决定。

第三日,俄国人的八门骑兵炮对着哈密城上的清军大炮精准射击了,牛允诚之所以在第一天隐藏起火炮,就是因为清兵的火炮射程短,精度差,移动不灵便,采用的是老实的前膛炮开花弹。但在对方先进的骑兵炮炮火下,这种老式火炮很快就成了活靶子。

双方激战两个小时之后,忽然哈密城城墙发生一声轰天巨响,清军炮弹火药箱被俄国人的大炮击中,五十门守城大炮六门被毁。但更重要的是,哈密城的城墙坍塌了十二米的长度,近百清军被埋在城墙里,牛允诚拔出刀来高喊:“堵住缺口,给我堵住缺口!”但哈密城军心已经失去,很多士兵甚至惊恐地想要逃走,反倒是本地悍勇的百姓拎着刀冲了上来,即便螳臂当车也要守住缺口,防止俄国人冲进城内。

哈巴罗夫见状拔出骑兵刀,高喊道:“杀进哈密城,屠城!”

“乌拉!”

“乌拉!”

“乌拉!”

此时的哈密城下伏尸遍地,新疆清军已经面临崩溃边缘,眼看着叛军即将取胜,忽然,一支庞大的骑兵突然出现在叛军背后,是曹跃带领五千骑兵从甘肃追到了哈密城下。

曹跃的军队早就到了,只不过他按兵不动,秘密勒令士兵慢慢将其包围,没有他的命令不得生烟,不得暴露。在忍受了两天之后,曹跃见清军和叛军双方疲倦,清军渐渐不支,这才抓住机会,勒令全军出击。

曹跃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看南面刺目的阳光,冷笑道:“血军!弄他!”

“杀!”

顷刻之间,曹跃的五千骑兵从四面八方冲了上去,扬起马刀杀向了叛军之中。那密密麻麻的骑兵仿佛来自远古的死神,嚎叫着收割俄国人的生命。最先遭殃的就是俄国人在后方的炮兵,八门俄国骑兵炮向哈密城里打得正欢,一转身看到黑压压的敌军杀来,立即做出了他们人生之中最正确的决定,跪地上举手投降!

血军没有攻击这些骑炮兵,只是分出了十几个人将这些炮兵绑了起来,其余人继续对俄国人进行绞杀。

哈密城中的新疆清军在绝望之中喜极而泣,高兴地尖叫起来,但见远处五千骑兵如潮水一般冲向了叛军,叛军顿时慌乱了起来。新疆提督牛允诚立即派遣参将李金良与锡伯将领承英率领三千清兵出城前后夹击叛军。

叛军此时已经阵脚大乱,哈巴罗夫开了几枪震慑住了慌乱的局势之后,下令白应龙率军迎战新疆清军,自己率领哥萨克骑兵回军迎战曹跃大军。等白应龙率军攻击之后,哈巴罗夫却立即下令俄国哥萨克骑兵向西绕开哈密城,他们此时居然抛弃白应龙叛军,不顾战友逃走。

白应龙等人与清军混站在一起之后才见到自己被抛弃,军心顿时大乱,叛军随即被清军击败,而白应龙本人也清将李金良一刀砍死在马上。

血军骑兵继续追击俄国人,曹跃是不把俄国人全部杀光誓不罢休。

哈巴罗夫见追敌让过叛军,无奈下另一部分人阻敌,可惜曹跃的一马当先率领亲兵队跑在最前,掏出毛瑟手枪就是一顿狂射,再加上身后五千骑兵如洪水一般的吞噬,留下来阻敌的数百哥萨克骑兵顷刻之间被踩成了肉沫。

战场之上士气非常重要,现在俄军士气全无,反倒是血军士气旺盛,曹跃作为主将冒险冲在最前方,振奋了军心,血军对俄军紧追不舍。最终俄军被追到了沙漠之中,哈巴罗夫无奈回身决定交战,却怎么能抵挡得住。

现在,拥有五千骑兵的是曹跃,占据主动的还是曹跃,只听得曹跃一声令下:“提马,举枪,射击!”

“砰砰砰……”

沙俄骑兵被击倒一片,曹跃又喊道:“血军,有我无敌!杀敌!”

“杀!”

“杀!”

“杀!”

五千骑兵彻底将剩余的俄国哥萨克骑兵吞噬下去,甚至曹跃本人根本没有上前,只是在后方远远地看着。哈巴罗夫本人被曹跃手下大将郝豹子一刀砍了脑袋,几百俄军被杀,其余将近七百多俄军选择投降。

此役,新疆清军与甘陕血军通力合作,歼敌两千六百余人,俘获一千四百余人,其中沙俄战俘八百多人,包括骑兵和炮兵,白应龙的叛军骑兵六百人。

新疆巡抚饶应祺立即上报给朝廷给新疆清军请功,也给曹跃请功。而曹跃打算押送着俄国俘虏返回陕西,在西安来一个献俘进城。

俄国住新疆领事急忙找到饶应祺,以强硬口吻要求新疆清军将俘虏全部释放。

第187章 人肉做军粮

饶应祺此时耍了一个花招,本来他不同意把战俘交给曹跃带回陕西,这战俘在自己手中,当然是大功一件。他的手下只抓了白应龙的叛军,反倒是俄军全都是曹跃手下抓的,饶应祺和牛允诚还凑了五千两银子给曹跃,准备买来几百俄军战俘。别小看这几百战俘,这可是大清朝历史上抓捕得最多的一次,也是大清朝对俄罗斯帝国战役中稍少有的大胜。饶应祺等人把战俘送到京师,不但名垂青史,还名扬天下。曹跃考虑到双方合作关系,决定一百两一个战俘卖给饶应祺,五千两银子五十个战俘,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但俄国领事找到饶应祺之后,政治上老辣的饶应祺立即意识到自己头脑发热了,不该把这么大的麻烦放在自己手中。的确,抓了俄国战俘是大功一件,可也是大麻烦一件,这些俄国人怎么对待?朝廷如何对待?西北平叛的时候却杀出来几千俄国人,难道俄国人要对大清帝国宣战吗?另外沙俄帝国如果以国战为要挟,逼迫大清交出战俘,大清迫于压力交出战俘丢了面子,太后事后肯定怪自己多事。大清国丢了脸,只能找他饶应祺的麻烦,于是饶应祺立即把战俘又还给了曹跃,曹跃立即说道:“要银子没有了,五千两银子,我一人一两当做军费全都发了。”

饶应祺忙说我不要银子,你立即带战俘走,俄国人向我们施压,要求我们释放战俘了,朝廷应该承受不住压力,很快就要放人,你快带战俘走。

曹跃考虑一番,还是决定立即离开新疆,返回甘肃,让俄国人在自己屁股后面吃土吧。

此次平定甘肃叛乱和消灭俄国入侵行动,曹跃的弹药已经告罄了。所幸最后在还缴获了俄国人一些武器弹药。这些俄国人装备的居然都是比较先进的莫辛纳甘步枪,比起老式伯丹步枪,莫辛纳甘步枪的射程和精准度远远更强,这款步枪俄国人一直用到二战后,并且在朝鲜战争的时候,中**人狙击手张桃芳用莫辛纳甘步枪击毙了两百多联合****。

曹跃所幸和饶应祺讨价还价,决定所有的枪都归新疆清军,所有的炮都归曹跃大军,曹跃只要四分之一战马,但必须全是哥萨克的顿河马,饶应祺稍微考虑之后同意这番分法。

莫辛纳甘步枪虽好,但补给不易,曹跃手下军队武器装备够杂了,他实在不想让自己的部队成为万国造。而对于这八门俄制1877年式87毫米骑兵野炮,曹跃是势在必得。曹跃军队最缺的就是炮,现在他们训练用炮,居然是明朝的子母炮,除了放烟吓唬新兵,着实一点用都没有。能得到这八门俄制87骑兵炮,曹跃简直笑得合不拢嘴了。

这种骑兵炮是俄国和德国合作研究,专门为俄国骑兵生产的骑兵炮,重量只有360公斤,最大射程是六千五百米。这次俄国人在攻打哈密的时候,携带了三千发炮弹,但仅仅用了两百发炮弹就被曹跃的军队抄了后路,两百人的骑兵炮营全军覆没,全都便宜了曹跃。饶应祺当然也想分几门大炮,可惜曹跃不给他机会,所以饶应祺只能多要一些战马弥补自己的损失。

当天夜里,分赃完毕,曹跃立即率领士兵带着全部战俘离开了哈密。

所以当俄国人找到饶应祺之后,他对俄国领事充满遗憾地说:“贵国的战俘不是我们新疆清军抓捕,因此不在我们手中。”

“他们在哪?在谁的手中?”俄国领事焦急地说道。

“在曹跃的手里。”

“曹跃是谁?”

俄国领事当然不知道曹跃,这个人最近两年才火速冒出头来,且在陕西出名,而在全国却不怎么出名了。不过这次剿灭俄国哥萨克又抓了八百俄国人,曹跃不想出名都难了。

饶应祺介绍道:“曹跃是陕西清军将领,他的军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