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影城大亨-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赌神》这部戏上映期间,香港的许多媒体报纸都相续报道了这部影片的火热程度,对其做出绝佳的评论。

《香港明星周刊》在报道中称:“虽然早已预见了《赌神》一片必将在香港掀起票房狂潮,但是当这股狂潮真的降临的时候,我们还是被它不可思议的气势震撼得说不出话来。我想对这种感觉,凡是已经看过此片的香港观众们将会最有体会。但是我想我们不会从他们嘴里听到任何任何体会,因为他们已经和我们一样,惊讶地张大嘴巴,说不出话来。”

一向不怎么报道娱乐题材的香港《明报》称,“只能用梦一样的奇迹来形容《赌神》以及它的票房。”

电影界某知名评论家说:“这部影片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艺术中的商业价值…………或者说,商业中难得的艺术!”

《香江日报》报道说:“《赌神》以它的票房证明,完美的艺术编剧和完美的票房收入之间是存在等号的。”

《星岛日报》报道说:“《赌神》已经打破了自己首映的票房记录,接下来打破香港电影总票房记录几乎已经是这部完美的电影不可逃脱的命运。”

结果,《星岛日报》一语成谶,四周后,《赌神》全港票房2600万,力压功夫喜剧《败家仔》,其全港总票房也仅仅次于新艺城大戏《最佳拍档》所保持的2700记录。

此时此刻香港的大街小巷都充斥着与《赌神》相关的话题,“赌神”一词迅速在香港传播开,成为了人们新时代的偶像。

伴随着电影的放映,素有赌城之称的澳门出现了一股奇怪的现象。在澳门各大赌场,蜂拥而至一大堆穿着风衣,打着发蜡,走着路细嚼慢咽吃着巧克力的“大佬”们,每当玩牌时,都像是打了招呼似的,摸摸手上的戒指,然后露出一脸的“傻”笑,除此之外,有的人还时不时地会大叫几声:“赌神附体!赌神附体!!急急如律令!!!”

自此,发蜡,巧克力都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各大商家纷纷进货以求满足人们的要求。此时随便走到大街上,遇到的十个男人里,起码有三个都是脑门上打着发蜡,油光发亮,还有一些则不紧不慢地,气势十足地嚼着巧克力……

由此足见《赌神》此时在香港热到了怎样的程度。

这部影片以极高价格卖到了日本和东南亚各地,迅速形成一股赌片旋风。当各地片商都尝到了这部影片带来的巨大甜头后,立刻向香港电影要求购买这种港式的赌场枭雄片,一时间,各大电影公司都好象疯了一样赶工制作起赌片来。

香港电影业的最大弊端就是“跟风”,在前世这部《赌神》大获成功以后,也曾带出影坛一窝蜂争拍“赌”片的风潮,《至尊无上》《皇家赌船》《赌霸》《赌侠》《赌圣》等影片相继面世,而且部部票房不俗,《赌圣》等影片相继面世,而且部部票房不俗,《赌圣》更以卖座四千万打破《赌神》的票房纪录,这更令许多制片人在震惊之余,亦像赌徒一样在赌桌面前推出一笔筹码去搏一搏,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全港仅开拍“赌博”题材的影片就有20来部,连著名艺人谭咏麟、梅艳芳、郑裕玲、刘德华也热衷于“赌”片的演出。

所以荣少亨绝不会放过继续万巨额这个金矿的机会…………毕竟这个金矿可是自己先开采出来的,根据自己曾经对刘德华的承诺,首先让王晶操刀开拍的就是《至尊无上》,而里面的男主角除了刘德华外,另一男主角当然就是声势不弱的歌影双栖小生谭咏麟了。

让谭咏麟出演这部戏的主要角色,荣少亨绝对是有很大的信心,在戏里面刘德华和谭咏麟两人饰演一对逢赌必赢的双天至尊,一次被派往赌场揭破日本老千集团的骗局,结果被该集团的首脑穷追猛打报复。刘为了救谭而右手被砍成残废,忍痛退出江湖,但日本集团仍然不放过他,使他们被迫全力反抗。

至于为什么不让周润发出演谭咏麟这个角色,那时因为发哥先是实在是太红了,以至于抽不开身来拍公司的这部制作。他红到什么程度?各地片商要么翻动箱底,找出发哥以前的片子,要么向电影公司购买以前不愿意买的发哥作品,然后立刻拿去院线放映。甚至连荣少亨的老东家无线电视台也翻出周润发的经典老片《上海滩》,《鳄鱼潭》,还有《千王群英会》重新播放,收视率竟然也爆了一个红彩。如此一来不管是电视还是电影都充满了周润发的身影,许多片商主动投资新戏让周润发来主演。

荣少亨头脑还没发热,在这之中筛选了几部比较有发展性的不同类型的新戏,以便让发哥在演出中不断地锻炼演技,早日成为演技之神!

毋庸置疑,《赌神》这部戏捧红了素有票房毒药之称的发哥,连带青涩稚嫩的刘德华也一跃成为了影坛上面最有潜力的小生之一。除此之外最大的赢家就是荣少亨和王晶。荣少亨自不必说,通过这一场奇迹般的票房神话,从而一举奠定了他在电影界创作新星的地位,并且昭示人们,他荣少亨“上帝之手”的称号不仅在电视上适用,在电影上他依旧是神!

至于王晶,这一次他完全可以神气活现地出现在媒体面前,没有人会再说他是沾了老爸大导演王天林的光了,从票房大收那一刻起,他王晶已经成为了两千万级别的大导演!此时的王晶好生扬眉吐气一把的同时,再次感到了红给他带来的好处。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都开出极高加码希望他加盟。当然,他拒绝了,因为他可是玄霆公司的股东之一啊,没有必要去帮别人打工,随着新一部《至尊无上》的开拍,未来的商业电影教父,再次踏上了属于他自己的征程。

除此之外,走红的还有一人,不过这位走红的人比较“可怜”,因为经常会受到“热爱”他的人的破口大骂,不用说这个人就是扮演大反派“高义”的吴镇宇。

原本荣少亨还害怕吴镇宇饰演的“高义”无法超越前世的“奸神”龙方,可是最终吴镇宇的表现令他松了一口气。吴镇宇是个很有悟性的好演员,他似乎知道自己的长相一点都不“恶”,所以就通过内在表现来演绎出“高义”这个人的灭绝人性,他神经质的奸杀嫂子的表演果然让广大的香港观众深恶痛绝……………这个年代屏幕上的大坏蛋还是比较保守的,像吴镇宇这样丧尽天良的可谓屈指可数,所以他就“火”了起来,火得被人砸玻璃,扔鸡蛋,还有的人甚至堵在他家门口要为民除害,更令吴镇宇郁闷的是,有一次他去自己喜欢去的牛河摊吃牛河,大家伙一看见他,全都将牛河“愉快”地砸了过来:“看你臭小子还敢不敢奸大嫂!”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赌神》会给香港电影造成的巨大影响,似乎已经吹响了影坛争霸的新号角。

第210章 银狐

就在玄霆娱乐厉兵秣马准备筹拍《至尊无上》的时候,嘉禾还有邵氏以及新艺城似乎都嗅到了玄霆不同凡响的潜力,似乎有默契地准备打压玄霆娱乐这个新势力的崛起。

作为如今影坛的霸主之一,趁着电影难得的贺岁档季,嘉禾首先推出了由成龙,洪金宝,元彪三个猛男担当主演,并且有各明星大牌参演的大制作《A计划》。新艺城则继续制作他们的拿手好戏《最佳拍档》的续集《大显神通》,这两部制作无论是从阵容上,还是故事情节上都不输于荣少亨的《赌神》。甚至可以说要比《赌神》强上许多,只要再加上强而有力的荣少亨式的“炒作”,赢过《赌神》绝不在话下。

……………经过几番大战,香港电影圈对荣少亨的宣传模式是推崇之至,无形中许多电影公司已经摒弃了原先单调的贴海报,游花车,靠着试映场好口碑做宣传的形式,而将报纸报刊,还有电视媒体等作为宣传的主要工具,这种一连串的连锁式模式被称之为“荣少亨模式”。

就在电影三巨头以为荣少亨胜利以后,将会大张旗鼓地趁胜追击,投下巨资继续进行他们的大规模电影制作时,荣少亨这边却十分冷静地召开了一次公司高层会议。

会议上面,荣少亨首次提出了现阶段玄霆娱乐公司发展的几个重点。

首先:努力缩减拍摄大制作的计划,将精力放在小成本地制作的电影上面,做到短小精悍,一击必中。

其次:多给旗下艺人锻炼演技的机会,因为人才储备是未来发展影视事业的关键所在,所以要靠人才来带动公司业务的发展。

最后:多吸纳和招募有才华的导演编剧,尤其是在编剧方面,建议设立编剧奖励制度,凡是好的编剧作品都能获得公司重金奖赏。

说完自己的计划以后,荣少亨扫视一眼众人,然后询问他们各自有什么看法。

首先站起来发言的是大导演王晶,他直截了当地反驳了荣少亨的第一条重点,因为对于他来说此时正是大张旗鼓展示公司实力,展现自己这种导演才华的最佳时机,为什么要缩减开支搞小制作呢?!

荣少亨对此的解释是,树大招风!如今玄霆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在接下来的制作中一定会受到各大电影公司的排挤和打压,与其势单力薄地和他们对拼,还不如避其锋芒专心经营自己的事业。许多人或许看不起那些投资少的小制作,可实际上一部小制作最能体现出一个导演的拍摄功力,能把小制作拍摄成功,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或者艺术效果,那是相当困难的。

王晶听完荣少亨的解释后表示能够赞同,可是马上就又问了一问题:“何谓小制作?!我们的重点又该放在哪里?”

荣少亨笑了,只说了一句话,震的旁边人眼睛发呆。

他说:“要拍就拍三极片!”

“什么?三极片?!”当场王晶的下巴就差一点掉了下来,“我虽然喜欢在戏里面搞些暧昧的情节,可是还从来没有试过拍这种戏,你要想清楚啊,阿亨,那可是咸湿片,是会受到人们非议的!”

荣少亨:“我知道,但是有个事实却不能改变,三极片最容易赚钱!……………你们说是吗?”用眼看了一眼王晶还有陈百祥,韦家辉,叶昭仪,马楚成他们。

陈百祥见大家都不说话,就道:“那是当然了,拍武打,要飞来飞去吊威亚,拍枪战要搞子弹横飞的场面,只有拍三极片最简单,一张床加一个枕头,只要剧情好就一切OK!”

“Good!”荣少亨笑着打了响指,“我知道作为艺术很多人都难以接受拍三极片这个现实,可是三极片既然存在,并且生生不息,就有它一定的道理。当年李小龙刚刚去世,香港电影一蹶不振,功夫电影更是一泻千里,许多电影公司唯有拍咸湿片救市,而这里面有很多导演不乏一些经典之作,从我的角度看来,它们绝对可以称得上‘艺术’这个词汇。”荣少亨淡淡地看了一眼周围的人,见他们都听得认真就继续道:“也许大家都知道,作为三极片的鼻祖,李翰祥大导演当之无愧地受到大家的推崇。当时那样的片子很被人看不起的东西,但是李翰祥却用他惊人的能力拍摄出充满趣味性,艺术性,还有票房颇高的风月片。在戏里面,他擅长的奇闻趣事艳情怪谈共冶一炉的手法固然令人称赞,,但李氏风月电影对世俗趣味的精雕细刻,将片中角色的性格行为与考究的服装布景、从容的镜位安排营造的氛围景象融为一体的大师功力,却更令我叹而观之。

尤其是1974年他的那部《金瓶双艳》,我私人认为简直堪称香港风月片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最大程度体现除了电影中的美学。影片通篇皆是西门庆与金、瓶二人的风月荒淫生活,‘潘金莲倒挂葡萄架’等原著中的经典桥段亦被还原成影像画面,虽无过多裸露画面,但香艳意淫程度至今仍能令我咋舌不已。”荣少亨自我感叹了一番后,继续道:“所以说越是能把一种低级的东西拍摄出高雅的效果来,就越能展现出自己的操纵和驾驭能力,作为一名导演,作为一名监制,甚至作为一名摄影师,场记,都应该尝试这样的创作……………电影非凡的魅力就在于,它处处充满奇迹!”荣少亨将自己的话语收尾,但见众人早已被他刚才侃侃而谈的事实给说服了,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再说荣少亨那样的计划是错误的。不错,玄霆公司是打了一场胜仗,但是比起那些实力雄厚的电影公司,玄霆还只是一个毛头小子,需要时间来积存实力,而用低成本主攻三极片,以此来积累资本,这就类似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一样很是精明。

解释完自己的打算以后,接下来荣少亨又仔细地说明了自己另外两个重点的含义。其中多给演员演戏锻炼的机会,以便未来他们能够参演任何剧目游刃有余。这一点大家也都理解,至于荣少亨为什么要给编剧这么高的地位,打算招募并且培养他们,这些就让很多人想不通了。

招募编剧暂时还可以理解成公司发展,人员不足,有这个必要,至于重金奖励最佳剧本,这对于王晶陈百祥他们来说,甚至对于现今的整个香港电影界来说,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知道现在不同于未来的香港,编剧的重要性还完全没有展现出来,并且人们只是将编剧看成“卖字为生”的一份普通工作而已。或许是因为眼下武侠小说泛滥成灾,许多电影电视直接向这方面取材,再加上编剧素质良莠不齐,所以人们对于编剧不怎么看重,认为他们只是电影或电视的陪衬而已。

而实际上编剧往往会遭遇两个难题,一个是,写完了不给钱怎么办?另一个是,为什么编剧的功劳总被导演和演员给抢了去?

还有一些编剧直接说出了这样的一段话:“我们从来不被当成作家,因为大众‘读’不到我们的作品。虽然电影业被当成是一种艺术,但我们这些做编剧的永远只是古代卖字画的秀才……………除了写字,百无一用是书生!”

而实际上此时在国外也没怎么重视编剧这样的地位。

从拿破伦一世时期讲起,那时候写戏的都是身份低贱的工人,经常三五成群被剧场老板锁在小黑屋里,不准与外界通信、不能看报纸,每天就管中午一顿饭。华纳兄弟公司的老板杰克华纳说了:“吃太多会让他们头脑发昏。”他把编剧称为“舞弄铅笔的笨人”,喜欢偷偷溜达到签约编剧的楼下,一旦没有听到噼噼啪啪的打字声,就在窗前大喊:“骗子!”

编剧之所以受到如此对待,是因为大家不仅“读”不到他们的作品,也不知道到底剧本是怎么编出来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编剧更被当成流浪汉的救命稻草职业。据说曾有一瓦斯工人混成了个编剧,就赶紧打电话给前工友:“赶紧来写剧本吧,跟你竞争的只有蠢货。”还有更恶毒的:“在这个被铜臭腐蚀的大猪圈里,编剧就是猪尾巴上的一根卷毛。”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编剧里也出现了不少有自救精神的家伙,有个叫查里的小编剧,他面对风头被抢,想出一绝招:把每出戏的主角,都命名为查里,这样一来他的名字就随着电影名扬四海。

作为电影工业的航空母舰好莱坞编剧的地位即然是这样,香港就更不必说了,对于编剧人们普遍存有冷漠和轻视。

但是作为过来人荣少亨却知道,未来编剧在电影中的分量绝对堪称一部戏的重中之重!

就拿香港那部最出名的电影《无间道》来说,这部戏最后被美国华纳兄弟公司用用175万美元买下版权翻拍,而这175万所代表的就是编剧的价值!

而未来,由于题材被挖掘的差不多,许多影片的结构都大同小异,这时候一个编剧的功底就成一部影片师傅卖座的关键所在。

正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