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法 [校对版]-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啥说啥,就是啥都不许说,最好含糊。

一个处长一个主任,要是听不明白石秘书的话,撞死在豆腐上也就成了。

陈易自然看明白了他的小动作,却漠不关心,只作不知。

石秘书站到了一边,勉强笑笑,心想:这下是把陈易给得罪了。

范司长和周司长鼻观口,口观心,如老僧入定般,默然不语。

后者其实有心亡羊补牢,像石秘书这样,说两句话的,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必要。

他是部长任命的,但不是部长的秘书,何必巴巴的得罪如日中天的陈家。过得去也就罢了。周司长瞥着陈易,心想:年轻人火气旺,不知道政府工作的难处。事情要是能这样顺溜的下来,一个部门大几万人,何至于天天喝茶看报。

工作是等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

周司长早就有此体会了。

李处长和柯主任,也渐渐的体会出气氛了。

被喊到部长办公室的兴奋劲儿也弱了,见到陈委员孙子的功利性更是几近于无——这从握手的摇摆程度就能判断。

陈易表情都几无变化,按着桌面上的文件,问:“我要挑选一支技术攻关小组,就从咱们部下属的研究所和设计院挑选,你们推荐一些熟悉的人选……”

他说的很慢,而且重复性很强,尽量让两人听懂,随后道:“你们觉得,哪些研究所和设计院应该优先,还有总工程师的人选,你们觉得由谁来担任?”

李处长和柯主任没开口,但脑袋却不由自主的在转动。

陈易灌了一口矿泉水似的精力恢复药水,仔细“聆听”。

“陈先生,这个事,不好办啊。”李处长率先开口,露出愁容笑道:“您知道,如今机构改革,下面的研究所和设计院都已经独立出去了……”

陈易挥挥手,阻止了他的辩白,却道:“裸熊,你去喊邓云霞副处长和毛学古副处长来。”

他话音刚落,李处长和柯主任就露出诧异的神色。

如果让他们来组织技术攻关小组,挑选一个熟悉下面设计院和研究所的人,这的确是其第一选择。可陈易又怎么知道?

裸熊抬起了手腕,哇啦哇啦的下命令。

石秘书看二人的表情就知不妙,可是又没有办法。

难道陈易功课做的这么好,把部里都摸熟了?

这不可能

石秘书在心里摇头,做了好几年的秘书,他都没完全弄清楚里面的曲曲拐弯呢。

陈易等裸熊说完,又换了口吻道:“技术公关小组的事,先到这里,总工方面,你们有什么想法?”

李处长心想:交通部建港口,一般都是找谢景温和李辰,说一个还是说两个?

他抬眼就看到了石秘书严肃的表情,心里一颤:算了,县官不如县管。

于是紧闭双唇。

柯主任是搞人事的,更是不会头脑发热,只想:其他处室报上来的名额,都是孙德源筛选的,就算毛学古犯傻列一个技术攻关小组的名单,里面好些人都是各单位的骨干,肯定又变扯皮了,我没事儿。

陈易有意不说话,不止听到了人选,而且听到了不少处理意见。

机关干部就是这样,平时沉默寡言,大脑却永不停息,做梦都在模拟整人和被整。永不停息的脑波是支持干部生存的重要力量。不止柯主任和李处长,周司长、范司长和石秘书,同样在反反复复的考量情况。

这些,都成了陈易的判断依据。

他很快抽出一张小纸条,在上面写了孙德源、谢景温和李辰的名字,并在后两者上标注了“总工”二字。

石秘书伸长了脑袋也不知他在写什么,心里是七上不下的不安生。

邓云霞、毛学古、孙德源等人很快都来了。

陈易有一样问一样,结果孙德源开口说话了,另两人都装傻充愣。陈易也不在乎,有他们在旁,就能列出名单。

其他人还以为是陈易先前做的功课,对陈家的力量不禁大为佩服,但也仅止于佩服而已。

“裸熊。照名单到各单位调人。”

陈易甩出一张攻关小组筛选出来的名单,准备直接派武馆学员去拉人。

设计院和建筑研究所一类的机构并不都在西京,名单上的人选也许得好几天才找得到。不过,越是离西京远的设计院越容易拉人,就算有点小疑问和小反抗,又有什么关系。

看陈易准备来硬的,周司长紧张了,笑道:“陈先生,您要抽调人员的话,得给部长说啊。”

“哦?”陈易坐在沙发上,像是在场数人的领导似的,不停的写着小纸条,看的众人心惊胆战。

如此精心的准备,建设部能赢吗?石秘书都忧心忡忡的望着里面,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涉及人事,周司长勉为其难的道:“抽调人员首先要下发文件,让部长签字,办公室用章,然后才到各单位去劝说负责人,让他们把人手借给我们。”

“那我反过来,先把人手借过来,再补发文件,是否也有先例可循?”

“这个……”

“那就行了。”

周司长觉得自己快疯了。

当了一辈子的官,尤其是组织官员,他是真正做到了四平八稳,这样纷乱的局面,真是不适应。

他使劲的向石秘书挤眉弄眼,暗道:部长再不出来,我们都得被陈易生吞活剥了。

裸熊不停的摁着耳塞,偶尔还要走出接待室。

石秘书难以决断之际,部长的司机露出头来,做了个进去的手势。

他浑身为之一松,忙道:“陈先生,部长请您进去。”

陈易作伏案疾书状,“嗯”了一声。

等了一分钟,见他仍没有动静,石秘书急了,又问:“陈先生,部长要见您。”

陈易不屑的撇撇嘴:“忙呢。”

一群人顿时僵化。

陈易的确挺忙的。建筑科学院的文永峰和西京设计院的王敦仁正在给他普及港口建设的基本知识。他们属于陈系夹带中的人物,乃是佛老介绍过来的,虽在建筑部的治下,却是不用太在乎部委的想法。

大不了挪个地方罢了。

石秘书听了一脑子的“运河”,“航运”,“港务大楼”,“海关”一类词,见陈易真没有要动动腿的意思,这才回忆起他前面说的话:部长要是有什么想说的他自然会说。

不怨他迟钝,实在是太少有人在省部级高官面前摆架子了。

算了。

他摇摇头,敲开了部长室的大门。

里面的部长早就等急了,再没有丝毫慢待的意思,听见门响就站了起来。

然而,进来的却是石秘书。

这下子,他想坐下都不好意思了。

看到这一幕,石秘书也是后悔不已,借关门之机转身,等了两秒钟才转过来,道:“陈易好像不想进来。”

“他不进来,难道让我出去?”部长笑了。

石秘书没笑。

部长的嘴角,“唰”的从上翘变成了下弯。

……

正文 第五百五十一章中枢(4)

第五百五十一章中枢(4)

门外,陈易像是在自己办公室似的忙碌的。

虽然笔下不停,但他的耳朵是竖着的。

其实,部长阁下以为陈易早到是给了自己一个契机,以敲打陈家来阻止她们过界;可对陈易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契机,来实现自己钉进政府的计划。

西大陆发展的头一年,是熟悉和观察的过程,也是稳定的过程。那个时候,情报是最重要的,安全和实力是次要的,赚钱仅仅是附带的。

即使到了现在,赚钱也不是主要的,在结构稳固前,构建一个陈易希望的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但无论是哪一点,都需要国家力量的投入了。

就比如现在的运河码头,如果没有建设部协调,仅仅一个设计问题就得让人头疼。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拉一条线,码头的建筑是设计,码头的电路也是设计,给排水和污水处理,道路交通与相联系的铁路网络,仓库和泊位,供油、供气甚至供煤的方式,行政大楼和工作人员的住宿,军队的驻扎的安全保障——就算是找个神来,他也得一项项的进行。

这么多的要求,自然就需要数倍于此的设计人员。

此外,大规模的购买高标准的建设材料,仅依靠西江会的订单是不行的。一些诸如大型电机,巨型电铲一类的东西,正常采购周期都要半年以上——对方会根据你的要求进行生产,而不是生产出来放在仓库等待出售。

在这种情况下,陈易只有通过行政调剂,才能更好更快的拿到所需物资。光靠钱多,此事是搞不好的。

所以,假如建设部能按照他的要求,尽心尽力的调配资源,陈易自然满意,一切正常。如今刷出了幺蛾子,他更不介意钉进来。

就其而言,尽管有一些政治风险,但也仅此而已。

他的优势,远比陈家本身都要大。

两个陈家,占领一个建设部又算得了什么。

他不担心任何的正常程序,至于非正常程序——巴不得有人比他先动手。

啪。

部长办公室,门开。

官员们都做毕恭毕敬样。

部长宝相庄严,像是刚刚走出洗浴中心的高僧,红光满面,全身热气腾腾的藏在迷雾当中:“陈易,不生气了?”

他是一副开诚布公的样子,热情洋溢的伸出手来,又道:“今天实在是对不住,下面的人也都不懂事,你别怪责。”

说的好像他始终不在楼内似的。

漂亮的笑容和亲热的动作,再加上高端的身份,部长说不定能暖热一颗反社会的心。

对陈易却没用。

他原本就没有生气。

只是做出了一个决定而已。

陈易与部长微笑握手,然后扭向另一边,道:“裸熊,再把人事司的焦思刚叫来。我们做份文件,请贺部长签字。”

周司长再次愕然。他刚才正在想撰写文件的事。

部长略有不爽,笑呵呵的摆手道:“不急不急,就到中午了,我让石秘书订好了饭店,再忙也不能空着肚子吧。我请客,哈哈。”

从他的角度来说,这已经灰常风趣幽默了。

“吃饭不必了。”陈易坐着没动,冷淡非常的回答。

部长的幽默顿时消逝的无影无踪。

焦思刚很快来了,他是人事司有名的笔杆子,专给司里写文件,有时候还给周司长写讲话稿。

笔头子利索的男人,察言观色却差了一些。

在周司长开口前,陈易就将文件要求说了出来,焦思刚见司长和部长都在跟前,不疑有他,提笔就写,不用任何资料,整篇文件一蹴而就。

在七八个部内高官的眼皮子底下,焦思刚自觉大出了一回风头,开心的浑身都在颤抖,暗自高兴:莫非我时来运转了。

恭恭敬敬的将两张薄薄的白纸交给陈易,焦思刚还微笑着打招呼:“部长,司长,司长,陈先生,那我回去了。”

以前挺看重他的周司长,现在则有心掐死他了。

不显摆能死吗

“早点回去。”司长的态度很明确。

要是因为他们司的关系,让陈易插足进来,部长首先不会放过他。

焦思刚一无所觉,满面振奋的回办公室去了。陈易笑着将文件转向,对部长道:“要麻烦您签名了。”

“从全国调集人才,进行科研攻关?心很大啊。”部长笑容中带着勿庸置疑的否定,说道:“我们现在的部门资源是很有限的,这样一来,我们以前做的调查研究,进行的项目工程,都要因此而改造了。呵呵,这不是我们一个部门的事了,你看看,是不是向陈老说明汇报一下……”

陈易淡然道:“新的情况发生了,旧有的格局就要改变。这是与时俱进,我会想陈老报告,说你同意了。”

“这个,我不能同意。”部长坚定的回答。

他觉得陈易已经山穷水尽了,暗道:果然是年轻人,还没开始,本钱就射干净了。

石秘书也不担心。

只要没有部长的签名和印章,这份文件就通不过。

陈易似乎无此担心的望着部长。

“既然如此,到我就得罪了。”

“嗯?”

陈易摆摆手,示意裸熊打电话。

部长暗怒,转身走了。

一会的功夫,30多个人被喊到了部长办公室的接待室中。

这些都是陈易通过孜孜不倦的翻查档案,得到的一个能够取代部内官员的心板子成员,他们多在30岁和45岁之间,职位最高的是个副处长,最低的仅是普通科员,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与陈系关系密切,或是某家族的旁系姻亲,或是某人的门生故吏,他们互相之间不认识,也不知道对方是自荐的,还是像自己一样被召集而来,天然的谨慎让他们没有进入交谈状态,而是尽其所能的先听候陈易的吩咐,完成工作。

陈易将周司长等人都赶了回去,只留下石秘书不管,慢悠悠的道:“我准备组建一个建设管理局,总览部门资源调整的工作。你们是首批进入部门的人选,可以考虑一下是否的加入。”

在场诸人并没有意识到,建设管理局的出现,将对政坛产生何种程度的冲击。就像是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大多数著名事件一样,此时此刻的众人是茫然的。

“建设管理局的工作内容是什么?”职位最高的副处长首先出言。他算是陈系夹带中的人物,熬资历的过程是极无聊的,能有此机会,高兴都来不及。

陈易记忆着档案中的名字,道:“王伟是吗?”

“是的。”

“简而言之,建设管理局,就是总览一项重要的港口建设任务。”陈易眼神飘向部长室,道:“建设部内所有项目,首先要给港口建设让路。”

如果不是今天吃惊太多,石秘书一定将陈易看成傻子。

可他不能。

片刻的沉默后,又有一名科员问:“管理局的编制呢?”

“仍然算是建设部的,所有人调整两级。只要进入,副处级就是副厅级了。”陈易笑眯眯的看着一群人,他不信这些人不动心。

他选中的这30个人,首先就是聪明且有着多元化背景的年轻人。如果不属于陈系,就是毫无背景者,这样的人物,通常都不入主管领导的眼。

如今,他给出两级跳的诱惑,若是这样都不动心,也就是几只无胆量的温水青蛙罢了,愧对聪明之名。

优秀的人,首先懂得为自己谋福利。

买名表写日记的雷锋就是优秀的人,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只是肉铺老板眼中优秀的肉。

石秘书重重的咳嗽了一声,笑道:“陈先生,组织上提拔干部,是有一定的规矩的。”

“这么优秀的人才,如果建设部不要,我就要送到别的部门去了。”陈易像是开玩笑,又不像。

以陈家的能量,调走几个低级干部,顺势提拔又算得了什么。

大家想明白了此点,做决定就极容易了。

副处长做出表率道:“陈先生,要我现在做什么?”

“你要协调几个设计部门,首先将攻关小组给拉起来。”他给了王伟一纸文件。

“陈先生,我呢?”另一个科级干部也放开了。

能升官发财的官员,都是敢拼死一搏的官员。要说危险,贪污腐败也很危险,非得有胆有谋的家伙,才能贪出一篇篇优秀的地方新闻。

“你要调配资源,特殊钢和高标号的混凝土用量超过他们现在的生产规模,要督促他们加快生产……”

陈易小试牛刀,一个个的布置任务,每人都配发一份文件。

所谓的建设管理局可不是陈易的首创。

位高者如何揽权的问题,是一个恒久的命题,尤其适合民主国家。美国总统履新,面对陌生的华盛顿官僚体系,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权力?

一句“the president”可不能解决问题。

在历史上,两位做的最好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肯尼迪有着相似的解决方法。建立助手组成的班子,用临时机构和组织取代常设机构——用逻辑的观点来阐述,就是在官僚体制外控制官僚体系,而非借用官僚体系来打击官僚体系。

而在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