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这次是出于什么目的呢?范无病也不知道省里面究竟有什么意图。

不过范亨很快又补充了一句,“马省长说,要带上关于磐石近期以来所取得的各种成绩的详细汇报材料,还说是要省委省政府两套领导班子们集体审阅的,所以让我弄得仔细一点儿,不要有什么差错。”

哦,这下子范无病就明白过来了,看来这是要给父亲范亨再升一升了。

虽然从道理上讲,最近磐石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几家老大难的企业也都实现了资产重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范亨毕竟到磐石工作的时间很短,即便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升迁。

尤其是最近发生在磐石的枪击事件,虽然说范亨是受害者,但是地方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要说作为市政府的第一责任人,担负一点儿责任也是应该的,这个事情是要扣一点分的,所以依据常理来讲,范亨是绝对不可能在近期内获得升迁。

但是事出有因啊!枪击事件中,范无病不但放过了田正伦,而且将事情做得更漂亮一些,虽然田正伦无法继续混迹官场,却直接成了磐石重工的总经理,也算是给了他一片自我实现人生目标的广阔空间,更为重要的,这也算是大型的合资企业,说出去老头儿的脸上也只会增光,不会掉面子。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能够担任合资企业的一把手的,基本上都是能人,要知道外国人到中国来就是为了赚钱的,人家的眼中可不揉沙子,这田正伦能够出任总经理,就说明人家是有两把刷子的。

所以范无病对于老头儿的承诺不但完成了,而且还更进一步,远远地超出了他所能够设想到的最佳结果,于情于理,出点儿力推动一下范亨的升迁,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就是所谓的投桃则报之以李,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了。

而原先的那些可能是负面的事件,则会被宣传为正面的,比如枪击事件,就会从领导不力转变为不像当地黑恶势力低头,范市长重拳出击,终于扫清了盘踞磐石多年的社会毒瘤,使得磐石重工走向了欣欣向荣的发展道路。

通过这件事情,又让范无病领会到了一个真谛,那就是掌握了话语权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白的可以说成黑的,黑的夜可以说成白的,是非曲直,就在这两片薄薄的嘴皮子之间来回摇摆啊!

“老爸,恭喜你,大概是好事儿,你要升一升了。”范无病想通了这一点后,便笑着恭喜范亨道。

“不是吧?”范亨自然不明就里,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被破格升迁的理由,可是看着儿子这么一脸笃定的样子,又觉得有些难以捉摸。

只是两会都开完了,该调整的位置也都调整过了,自己就算是要升迁,也没有升迁的地方啊?这不是胡扯吗?范亨摇了摇头,对范无病说道,“这里面的事情,你大概是不懂的。像这种正厅级的干部升迁,那就是本着副省级去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中央里面也得首肯的,你老爸我才到磐石几天,哪里会那么快就轮到我?而且现在这个时间段也不对,前不搭村后不着店的,没有那种可能性了。”

“那可说不定,或者是破格提拔。”范无病一脸的诡秘笑容。

“你这小子,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还不赶紧老实交代出来?”知子莫若父,范亨一看到儿子这副表情,就感觉这里面有问题,于是便逼问道。

“这事儿非常单纯,做出了成绩就应该受到表扬嘛,哪里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老爸你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了。”范无病确实不肯露出一点儿口风,这事儿能不让父亲知道就不让他知道,省得他心里面有点儿不自在。

毕竟拉关系这种事情,范亨是见不得的,如果要让他知道这种关系是通过田正伦拉上的,大概范亨一定会将范无病拖出来狠狠地揍一顿屁股吧。

父子二人谈着谈着,就说到了磐石的城市改造上来,老话重提,又说起了上次没有说完的关于建市场和修路的问题。

“怎么,还没有定下来吗?”范无病感到有点儿奇怪。

就算是自己的提议没有得到他们的赞同,也不至于现在还没有敲定一个实施方案和细则吧?已经拖了好几个月了,此时居然还在研究,真是服了他们的办事效率了。

看到儿子一脸的你们的办公效率真低的表情,范亨连连摇头道,“这事儿你不懂,城市改造这么大的事情,需要通过省里面的首肯的,趁着这次去省里汇报工作的机会,我倒是想把我们磐石最新的城市规划给报上去,看看是不是能够尽快地批下来。”

“还是上次给我看的老一套方案?”范无病随口问道。

虽然范无病知道自己的方案肯定是很好的,但是在目前而言,磐石人估计还看不到自己今后发展的前景,所以这个花钱太多的建议肯定是不讨好的,也没有指望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建议。

不过范亨却笑道,“我今天找你过来,就是为了再敲定一下大的方案,上次你的意见,市政府的成员们研究了一下,觉得可行性很高,如果磐石按照现在这个发展速度,不出五年,原有的设计方案就过时了,所以你这个意见提的非常及时。”

说完之后,范亨就将新的规划图纸取了出来,然后摊开了让范无病看。

范无病认真地看了一下,果然,大致上都是按照上次自己的意见修改的,只是关于路面的建设,此时尚存疑虑,不能够确定是否按照范无病所说的那种高标准来建设。

“虽然还没有最后确定,但是大家对你的提议是非常感兴趣的,现在唯一的障碍,就是你说的关于那个建设本地的大型水泥厂的事情,那可是需要花不少钱的,政府这边儿,是没有这笔预算的,我的意思是,你们来搞一个?”范亨有些不好意思地问范无病道。

范无病看着老爸一脸的难为情样子,不由得笑道,“这事儿又不是赔钱的生意,我搞就我搞,反正到时候你们市政府按照市场价格购买使用就可以,优惠一些也是可以的。反正说来说去也是磐石的本地企业,到时候的利税,还不是入了市财政收入嘛,对于磐石的经济发展,好处很大的。”

“你要这么说的话,我可就把这个水泥厂的事情,算在城市规划当中了啊!到时候,你可得负责给我建起来,否则我还不得被众人给骂死!”范亨郑重地对儿子要求道。

“放心好了,我晃点谁也不敢晃点老爸呀!”范无病拍着胸脯保证道。

不过说起要建设一个水泥厂,范无病还真的不知道该花多少钱,反正,应该不是很多吧?记得以前重生之前,磐石本地也有个大型的水泥厂的,质量还不错,有些特种水泥都是国内首创的,想到这个,范无病倒也不怎么担心了,最多就是让人考察一下国际市场,毕竟这种基础建设项目的技术难度并不高,单纯地引进来生产设备就可以了,以后如果有什么技术改进,也可以慢慢地来做,不需要一口就吃成个胖子。

想到九二年之后,国家放开了房地产开发市场,以后就可以搞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来建造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市,范无病的心中还是有些期待的。

对于大多数渴望成功的人而言,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范无病这种已经站在成功的顶端的人物,则是想看着一片荒原如何在自己的手中变成繁华的都市,这种从无到有的过程才是最为享受的事情。

因此,范无病不介意用自己的时间,慢慢地深入到各种行业当中去,为磐石的未来描摹出一副瑰丽的画卷,也不枉他重生一回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范无病应田正伦的邀请,到了他家去做客,并且还带上了戴维斯作陪。

田正伦的家不在磐石重工的家属区,而是在磐石市区的一栋独立住宅中,之前范无病一直搞不清楚以田正伦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也会陷身在平原厂的贪腐案中,直到他看到了田正伦的妻子之后,才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田正伦的妻子很漂亮,人也很文静,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气质,但是让范无病感到惊讶的,不是她的容貌和气质,而是她在见到范无病的时候,并没有起身迎客。

“哦,原来她下肢瘫痪了——”范无病看到了她坐着的轮椅,这才恍然大悟。

田正伦两口子的气质很像,大概是长时间的相处造成的吧,其实在很多的夫妻当中,都有这种现象存在,也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夫妻相,这也是一种性格上的相互影响。

不过田正伦的妻子虽然坐在轮椅上面,厨房的事情却不受影响,因此桌子上摆着的各种菜肴,都是出自她的双手。

范无病和戴维斯两人同田正伦夫妻吃得非常愉快,四个人喝了一瓶红酒,经过一番边吃便谈的交流之后,范无病才知道了田正伦当初被拖下水的原因,仅仅是希望给自己的妻子买一辆德国产的轮椅而已。

哦,生活真的是非常离奇,但愿我不是天天都遇到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范无病吃了一口风味儿极其地道的番茄小牛肉,心里面想道。

第四十七章 古怪的石头们

光缆的全套生产设备到位之后,磐石重工的职工们就开始按照培训内容,开始上机实验,一周之内,就掌握了基本操作,投入试生产运营之中。

戴维斯等人按照范无病的要求,不时地到工厂中的生产车间去给大家鼓劲儿加油。

天气已经渐渐地热了起来,今年的夏天似乎来得更早一些,好在范无病对于磐石重工的建设是不惜工本的,在各个必要的办公区和厂房里面都加装了大功率的中央空调设备,使得生产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戴维斯等人则是带领着公司工会的大部分成员,做好后勤服务,将大桶的绿豆汤和菊花茶什么的镇暑物资亲自送到生产车间里面去。

其间,范亨也代表市政府去磐石重工转了两圈儿,鼓励大家要好好投入光缆的生产中,从困境之中尽快地站立起来,重现老平原人的辉煌。

因为范亨在平原厂期间也就是平原厂最辉煌的一段儿时间,而他多次地来到磐石重工加油鼓劲儿,为陷入困境的职工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大家对他都很拥戴,为了响应市里的号召,使工厂尽早摆脱亏损局面,工人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自觉地进行加班,希望在下个月到来之前就可以实现盈利。

范无病在戴维斯和田正伦的陪同下,来到磐石重工的时候,所看到的,就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似乎所有的人都因为投产新项目而焕发出了青春,包括当初就在平原厂成为劳动模范的很多老技术人员,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投入生产。

“这种场面,在美国是很难见到的,除非你愿意额外地支付更多的报酬。”戴维斯有些感慨地对范无病说道。

“这不难理解,多年来的宣传,已经使大家习惯了奉献精神。”田正伦也是去过美国的,知道美国人特别关注劳动保护,加班这种事情,如果得不到工会和工人代表们的认可,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在美国,法律是细化到每一项工作当中的,法定的劳动时间之外,哪怕多出一分钟来,也会被认为是对于劳动者的剥削,即便是有要求加班的必要条件,而雇主又愿意支付相应的报酬,但是如果劳动者本人不愿意加班,那么这件事情也是办不成的。

中国人则不同,之前的所有企业应该是归属于国家所有的,作为国家的主人,难道你还会因为给自己多干了活儿而所要更多的报酬吗?那样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因此在国内加班就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一直到数十年之后,企业的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后,还在潜规则之下默默地维系着。

当然了,这个时侯,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很多已经不是国家主体,而是一些私营企业主了,或者是一些外国资本家。

想到后来的种种可悲现象,范无病不由得摇了摇头,唉,中国人,大部分的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遗传因子都是逆来顺受的,做惯了顺民几千年的中国人,压根儿就不知道一部劳动法能为自己提供什么样的保护,而一部劳动法本身也确实有着太多的问题,它是在太笼统了,太高雅了,笼统到没有一点儿针对性,高雅到好像不是为现实世界中的劳动者所制定的。

范无病就这样一面感慨着,一面在田正伦和戴维斯的陪同下,到光缆生产车间参观了整套光缆生产的流程。

“光缆的制造过程说起来简单,其实也很复杂。”田正伦进入公司总经理的角色很快,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对于光缆生产有了充分的了解,此时他按照生产流程向范无病介绍道,“第一步就是光纤的筛选,目的是选择出传输特性优良和张力合格的光纤。在筛选的过程中,通过了张力筛选的光纤才能作为成缆的合格光纤。其次,对成缆用的各种塑料、加强元件材料、金属包扎带,就是那种涂塑的铝带或涂塑的钢带、填充胶等进行抽样试验,检查外形和备用长度是否合格。”

范无病顺着田正伦的手指方向望去,直接一种专业的生产设备,似乎是用来测量张力的,正在测试那些备选的光线样品,据说张力范围要在六百左右。

接下来就看到了光纤的染色过程,染色的目的是方便对光纤的识别,有利于施工和维护时的光纤连续操作。光缆中的光纤单元、单元内的光纤、导电线组内的绝缘芯线都使用全色谱来识别,用于识别的色表非常鲜明,即使遇到高温时也不会褪色,也不会迁移到相邻的其他光缆元件上。

“之后就是二次挤塑了,目的是为光纤制作套管,包括紧套管和松套管。一般要选用低膨胀系数的塑料挤塑成一定尺寸的管子,能将光纤纳入,并填入防潮、防水的凝胶。二次挤塑要选用高弹性模量、低膨胀系数的塑料。单纤入管的,其张力和余长设计,必须得到良好控制,以保证套塑后的光纤在低温时有优良的温度特性。二次被覆挤塑后的松套的光纤,要储存两天以上,使外套的塑料管产生一个微小的收缩,并缓慢固化定性下来。”田正伦接着对范无病介绍道,事实上,对于这种非常专业的问题,戴维斯同样也不清楚,因此一群人跟在田正伦的身后,一边儿看一边儿听,都跟呆鸟儿一般。

之后的工序,不用田正伦介绍,大家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双眼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了。只见工人们正在使用机器将光缆绞合,目的就是将挤塑好的光纤与加强件绞合,构成缆芯。

绞合的时后,工人在绞合机上,用松套的光纤管或者涂覆UV丙烯酸酯和染色后的光纤,环绕着中心强度元件进行绞合。对于层绞式光缆,还要在绞合定性之前要使用热熔胶,将管子固定在中心加强元件上,用包扎带进行特别的固定,对于骨架式光缆,绞合时,也要包扎好,并用黑色PE塑料套上第一层护套,以固定光纤进入V型槽道内,防止光纤位移到骨架的脊背上,引起光纤受应力而加大附加损耗。

最后就是挤光缆外护套,目的就是为光缆加上外层护套,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在其外护套的过程中要加填凝胶,以防水流入缆芯。在挤塑线上,收线之前还要标记多少米的打印数字,以便连续记录光缆的段长。

因为这些操作大部分都是程序控制的,所以工人们的任务相对较轻,主要就是监看着各个过程中是否正常,以及原料的送料和成品的入库等等。

“事实上,还有最后一个步骤也很重要,就是光缆测试,这也是光缆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测试光缆是否符合各项设计指标,如测试损耗、是否有断纤、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