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如今情况复杂了,这帮小子非要动用关系,从公面儿上整人家,终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若是这事儿引起了官场大地震的话,牵连到的可不是一两个人。

上海市的文化局系统里面是要大动的,分管这一块儿的领导也是要受影响的,他们的心里面能善罢甘休吗?除了怨恨上范无病之外,自己的孙子也是发泄怒火的目标了!

老头儿思来想去,只得给自己以前的一些老部下们开始打电话。

第二百二十八章 又有人晕倒了

范无病此时正在学校里面逍遥,因为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他也不好意思一点儿也不管后勤保障的事情,总不能自己不来,反倒是找两个公司职员支差。

因此他就重新回到了训练场上,一边儿给新生们搞搞服务,一边儿看看报纸和资料什么的,过得倒也很悠闲,中午午休的时候,还能跟童小芸勾搭到一处去,做些少儿不宜的事情,小日子实在是滋润得很。

不过他也不是啥事儿都不做的,一方面还要盯着孙立新的事情,一方面还要关注澳洲铁矿石收购的事情,最近他一直在看报纸,从字里行间,已经嗅到了变化的味道。

今年的大半年中,由于受到了邓公南巡讲话的刺激,国内大搞经济建设的风潮此起彼伏,或者说不断涌起更合适一些。银行的钱不要命地往外放贷,丝毫不考虑能不能收回来的问题,而地方政府投资大型设施的热情也是越发高涨,这直接导致了基本物资的价格直线上扬,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出现。

最近一段儿时间内,中央的报纸上面,已经有不少文章在提经济过热的问题。

而呼声最高的,则是在宏观调控上的分歧,有人认为,既然经济制度要改革,那么就要学习西方国家完全放开的自由市场体系,完全通过市场来对经济进行调节,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政府在市场调节中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强调要通过经济杠杆来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虽然大家对于这两种看法还没有一个太深入的了解,但是从纸面上的东西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出来,这两种说法,也能看做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想要又中央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中央财政收入的问题,而在现在这个情况下,中央财政收入只占到全部的三成而已,却要担负七成以上的建设任务,这几年基本上年年都是赤字。

如果要强调中央的经济调控能力,就必须改变这种情况,但是这样的话,地方财政收入肯定就会减少,因此推动税制改革的话,阻力很大,全国这么多省市自治区的省长市长们反对起来,是会乱套的。

范无病冷眼旁观,自然很清楚无论是谁都阻挡不了分税制的推出,国税和地税的正式推出,会给中央带了大笔的收入,进而强化中央的经济地位,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想到了分税制改革,范无病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那位站在江堤上面大骂王八蛋工程的清癯老人,心中不由得非常感慨。

敢想,敢说,敢干,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这是范无病对他的认识,现在他还是在以副总理的身份主持国务院的工作吧?

每到一个社会变革的关头,总需要一些人走到前面来做出牺牲,承担骂名,这样的人,值得敬佩,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艰难,最难的就是在社会转型期奋力推动这个进程的人,得罪很多人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不走这一步,或者寒冬的日子会持续更久,冻死饿死的人会更多。

“唉,想一想而已。”范无病摇摇头,继续看报纸,翻到参考消息上的一则信息时,他就注意到了上面的外国评论家的看法,说是中国经济已经过热,随时都会发生承受不了的变化,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国民生活的困窘,政府工作将无力展开。

那篇文章的作者并且断言,中国大陆并没有懂得经济的领导人,因此两到三年之内,西方世界就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崩溃,以及政府的破产,到时候西方各国将不得不替中国解决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所面临的吃饭问题。

虽然这人说的有点儿言过其实,但是国内的经济情况确实不容乐观,经济总量是一定的,既然有人囤积起了大量的财富,那么自然就有更多的人碗里的食物被剥夺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范无病从人民日报上面刊载的一些高层会面的普通新闻上可以看出,中央同各省政府负责人的会面显然是密集了很多,而且覆盖面非常广,这立刻让他有了一种警觉,一定是在酝酿大动作了。

结合自己的分析以及历史上的大动作,他基本上可以猜到,推出分税制的前期谈判正在秘密地进行之中,中央政府对于经济过热的对策也即将推出了。

在之前的一个月中,北京方面在开会的时候,各省对于经济过热问题认识都很不充分,沿海省份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势头一片大好,中西部省份则认为自己还没有发动起来,要想沿海看齐,很多省长们都叫喊说自己已经落后了。

高层领导中缺乏懂得经济的干部,这也是国内的改革注定要走很多弯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有一点也是不能否定的,谁天生就懂得经济呢?况且,光懂得经济的人,未必就能驾驭得了官场啊。

“在看什么呢?”范无病的班主任任小柔忽然走过来问道。

范无病扬了扬手中的报纸,任小柔就看到了很多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于是便好奇道,“看来你选国贸专业,倒不是没有原因的。”

任小柔这么说,当然不是毫无所指的,事实上在国贸系的许多新生中,大部分人都对于自己将要学习的目的和内容都一无所知,只是知道这个专业比较热门儿而已,国际贸易嘛,以后跟外国人打交道的,还不是大把大把地赚钞票?

因此她见到范无病坐在这里看这么专业的报刊,就有些好奇了。

范无病却懒洋洋地说道,“我到图书馆去找报纸看,结果娱乐版都被人拿光了,只剩下这些报纸,原本是不想拿的。可是我转念一想,不能空手跑一趟呀,所以就把这些经济类的报纸都借回来了,好歹十几张里面,总有一点儿花边儿新闻吧。”

“你——”任小柔顿时被范无病的这个解释给弄得无话可说了,良久才说道,“真是让人想表扬你都找不到话题。”

范无病哈哈一笑,继续躺在树荫底下看书看报。

忽然那边儿有人喊了起来,“教官,老师!有同学晕倒了!”

我靠!这些新生的体格真是单薄啊!

范无病立刻一个鲤鱼打挺蹦了起来,还没有等到任小柔反应过来,就端着凉茶和风油精直奔队伍那边儿跑过去了。

这次倒下的却是一个男生,看上去有些偏瘦,脸色煞白,又有点儿泛红,牙关咬的紧紧的,身子都有点儿僵直,几个新生围在他身边儿着急地说道,“刚刚还好好的,突然就这样了!”

教官看了也跑了过来说道,“来几个男生,先抬到树荫底下去。”

范无病却已经将风油精抹到了那那声的鼻翼下面,发现没有什么反应,将凉茶往嘴里灌,却发现他的牙关咬的很紧,撬都撬不开,于是伸手抓住他的脉门感觉了一下,便发现有点儿不对头,于是范无病便喊道,“先不要移动!可能是心脏病犯了!赶紧给校医院打电话让他们开急救车过来!”

“哪里有电话啊?!”跟那男生同宿舍的几个人顿时着急了,虽然只认识几天而已,但是一个宿舍的同学也都有了感情了。

范无病伸手一指道,“那边儿我的包里有移动电话,号码问任老师!现在你们先闪开点儿,你们影响到空气流通了!”

也幸亏范无病是后勤保障人员,若是换了他是个普通新生,肯定是没有人听他的话的,于是几个学生就往任小柔那边儿跑了过去,拿了范无病的电话,然后让任小柔给校医院打电话,说是有人可能犯了心脏病了,要叫救护车。

教官跑过来问道,“你怎么知道他是心脏病?”

“我学过医的,传统医学。”范无病没有抬头,他叫人找了个马扎,将晕倒的那位脚步垫高,然后以指代针,先给对方在几个重要的穴位上面按压,同时让旁边的一个同学,去拿他的手包。

很快那位同学就把范无病的手包给拿过来了,他从里面取出了紫檀木针盒,在众人的惊讶目光中,取出了那根一尺多长的金针。

“有人会给十指放血吗?我针盒里面有三棱针。”范无病提起了金针,用手一抖,注入了真气,然后问周围道。

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站了出来,说道,“我会,就是给十宣放血吧?”

范无病点点头道,“记得边扎边挤,黑血都要放出来。”

那个同学应了一声,便拿起了范无病的三棱针,开始抓起晕倒的那位同学的手,给他的手指头挨个放血,挤出来的果然都是黑血。

范无病看了一眼放出来的黑血,觉得颜色挺深的,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此时要救人就得抓紧时间了,虽然这里并不是最佳的救治地点,也只能凑合了。

于是范无病问教官道,“教官,兜里有烟吗?”

第二百二十九章 家长有特长

“要烟干什么?”教官看到范无病在这边儿动手,也有点儿帮不上忙的意思,因此听到范无病要烟,就觉得有点儿奇怪,难道说救人跟抽烟有什么关系?

“有就拿出来吧,救人急用的。”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要烟自然不是自己抽的,他虽然带了针盒,却没有艾卷儿了,所以就拿烟卷儿代替,反正功效上面虽然差了一点儿,救救急还是可以的。

于是范无病给他们指了几个穴位,一个一支烟,点燃了就这么灸着,自己就提起了金针,在众目睽睽之下,将那只尺许长的金针刺进了病人的体内,用自己的内家真气控制着柔软的金针在病人的体内穿梭着。

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地方,范无病感觉到对方的血栓已经形成了,好在时间尚短,就用金针给他通脉,刺激血管壁收缩膨胀,将血栓给化解掉。

如此三管齐下,等到范无病将金针拔出来的时候,已经出了一头的大汗,他看了一下病人的脸色,便对众人说道,“好了,估计大问题是没有了,不过剧烈的运动显然是不能做了,我看还是拉到医院好好检查一下,然后休养一阵子比较安全。”

这时候救护车也过来了,几个大夫一冲下来就看到了这边儿的人正在放血什么的,于是便叫道,“我靠,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呢?”

“突发心脏病,人立刻就昏厥了,来了点儿常规手段。”范无病回答道。

带队的是个年纪大点儿的老医生,经验相当丰富,看了一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便对刚才说话的那个医生说道,“幸亏处置得当,不然这孩子就危险了。”

于是众人就把晕倒的学生抬上了救护车,拉到医院去做检查去了,剩下的人心思也乱了,教官索性喊了休息,让大家暂时歇会儿,连续出了两回学生晕倒的事情,还有一个差点儿报销了,教官的心里面也有点儿害怕,说不害怕是假的。

万一真的出了事儿,学校跑步了,教官也要担责任的。

任小柔走到范无病的身旁,有点儿泄气地说道,“怎么我们系今年的新生的身体这么瓤?一个一个总出问题?像心脏病这么严重的隐患,怎么前几天的体检就没有查出来?”

范无病耸了耸肩膀回答道,“心脏病这种事情,平时不发作是很难查出来的,等到发现的时候,基本上都只能做保守治疗了,刚才这位同学,大概就是娘胎里面带出来的毛病,先天性的心脏病,只不过症状很不明显,一般大夫根本就看不出来的。”

“没想到你还懂中医呢——”任小柔很是有些感叹。

学生里面自然是藏龙卧虎的,可是像范无病这样出手就能以金针救人的,复旦这么多年的历史上也没有第二个,任小柔心道自己的这位学生可以载入校史了。

范无病露了这么一手,同学们就有点儿对他感兴趣了,范无病倒也不介意弄点儿半真半假的事情来糊弄他们,一群人坐在树荫底下吹得黄牛满天飞。

“刚才是谁给那位同学扎针来着?”

众人正聊得兴起,突然有人过来问道。

“嗯?”范无病回头一看,是个老头儿,年纪大概有六十多岁的样子,一脸的严肃,于是就站起来回答道,“是我,怎么了?”

范无病心说经过自己刚才那么一折腾,那位同学的情况就已经稳定下来了,再到了医院里面用上药的话,应该不会再出问题了,怎么看这老头儿的意思,好像有点儿寻根问底的样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老头儿冲了上来,一把抓住了范无病的手臂,有些激动地说道,“针灸能够化掉血栓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呃,原来是问这个的。

范无病顿时给囧住了,针灸化血栓是可以的,这个毫无疑问,但是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比如说三天的连续针灸或者一周的时间,通过针灸并举来达到刺激人体机能,彻底将血栓自行化去,并分解吸收。

但是像范无病这样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化解血栓的案例,怕是很难再有第二例的,因此范无病也没有办法跟老头儿讲解这个其中的道理。

于是范无病考虑了一下后对老头儿说道,“如果不是一下子就死翘翘的血栓病人,针灸是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与西医的溶栓针剂及手术方法相比较,针灸显然更加安全彻底,但是对于医生的要求也高一些,针灸的强度也大一些,所以一般医院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有条件的病人及针灸技术达到一定程度的中医相互配合才能够做到。”

“那你这个是怎么弄的?”老头儿显然有点儿不死心。

“你如果能用了我的金针,那么你也能做到。”范无病没有说别的话,而是直接亮出了自己的金针给老头儿看。

老头儿看了一下范无病的金针,软软地如同灵蛇一般乱弹,顿时就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内家针法,怪不得了,这个真是一般人学不来的,唉,可惜了。”

老头儿是学校里面专门研究中医的一位教授,今天听说了有人用针灸救治心脏病患者,顿时大感惊奇,赶到医院的时候,就听医生们正在议论,说是病人的确是心脏病发作,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心脏病,血栓程度很重,但是救治者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居然以针灸之术将血栓给化解掉了,这才救回了这位学生的性命,否则的话,等到救护车过去,这学生估计也就不行了。

于是老头儿就跑了过来,想见识一下这位能够以针灸之术化解血栓的学生。

“你是学医的吗?”老头儿问道。

“国贸。”范无病回答道。

“国贸?!”老头儿脑门儿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有些出火地喊道,“你这么一个医学的天才,居然去学国贸?!难道多赚点儿钱就比治病救人更有成就感吗?!”

看着老头儿一脸的冲动表情,范无病忽然笑了起来,他斟酌了一下后回答道,“手上的一根金针,充其量一辈子也就只能救助上万人而已,或者还不到这个数目。而选择了国际贸易,专供经济学,或者日后可以帮助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上亿的人走出困境。难道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多赚点儿钱的用处会比治病救人差吗?”

老头儿听了范无病这话,顿时就平静下来了,然后问道,“你是今年的新生?”

“特招的。”范无病点点头道。

“没听说有特招的中医特长的学生啊?”老头儿顿时有点儿糊涂了,有艺术类特长生,也有体育类特长生,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复旦招收过中医特长生的。

范无病发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