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范无病顿了一下后说道,“美国人的失业救济金,也比我们国家的一个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收入要多吧?”

范无病这话一说出来,屋子里面的人顿时都变得非常尴尬,这种话一般是没有人敢说的,但是到了这里,到了这种层面上,反倒是不用顾忌什么了,况且范无病说的也是事实,而他的身份又摆在那里,实在是容不得别人有什么不服气的。

以前是没有人敢说这种话的,但是现在不是有标准了吗?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有了这句话垫底儿,更难听的话,范无病也是敢说的。

“国退民进啊——”首长看了看军方的将领们,像是自言自语一样地说道,“如果放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国企军工和民营军工,究竟谁更有竞争力?好吧,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范总你是怎么让国企退,让你们进的好了。”

范无病点了点头,知道首长这话一出口,自己的提议就算是有效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先行一步

事实上,范无病对于国退民进这四个字的概念的理解,要深刻许多。

事实早已经证明,想要把一切都打上公有制的烙印,在目前的经济基础下,是做不到的,即使像南街村那样的存在,将貌似公有制坚持了数十年之后,留下来的也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事实上,如果不是某些人的有意扶持,这个与现实社会脱节的产物根本是存在不了多久的,任何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事物,都不可能长久存在。

人是有私心的,大公无私这句话,圣人也做不到,何况凡人?

但是范无病将国退民进的口号提前六年就提了出来,给人的震撼还是很强烈的,虽然首长有松口的意思,但是不代表有资格列席的大人物们都会对此持赞成的意见,毕竟坐在这里的,最起码也有一个中央委员的头衔儿。

于是有一个领导就质问范无病道,“国退民进,那不是社会的倒退吗?你怎么能够提出这样的意见来?如果私营企业占了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那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吗?!”

范无病看了那人一眼,觉得倒也是生得正气凛然,奈何就是理论层面的修养差了一些,要应付这种人,范无病的理论是一套一套的,他忽然生出了一种舌战群儒的感觉,于是正容说道,“党的宗旨是什么?”

众人都是一愣,不知道范无病怎么问起了这个问题,因此那人随口就回答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

范无病立刻接口说道,“不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利益关系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的多样化,也势必影响到党内来。由于长期处于执政和领导地位,党一方面增加了为人民谋利益的充分条件,同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滋生官僚主义甚至产生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情况就使得为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宗旨显得更加重要。”

老实说,如果没有秘书的稿子,领导们的理论水平也就那样儿,因此听了范无病的大套理论之后,对面那人就有些晕,没有搞清楚范无病话中的重点所在,但是范无病一直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说话,让他也挑不出范无病的毛病来,于是很郁闷地说道,“这个跟国退民进有什么关系?”

范无病叹了口气后说道,“身为新时代的领导,必须懂经济,否则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如今的世界大势,是必须参与到全球市场的大竞争环境当中来,而不是关起门来搞垄断,没有竞争的机制,是没有生气的,没有未来的,国企的现状,大家应该可以看的很清楚了,否则现在也不会搞改制了。但是仅仅搞改制,将国有资产所有权转移到外资的手中,并不是最佳的手段,应该看到,民营经济对于经济整体的良性刺激作用是巨大的,想要使中国经济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使民营企业得到同样的发展机会,至少是不能够持打压的态度。”

“国退民进,会使现在的国企的日子更加困难的。”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种看法就更加错误了——”范无病摇头叹道,“有竞争,才会分优劣,你还没有实施国退民进的策略,就已经自我宣判了国企在民营企业面前没有竞争力,这让我说什么为好?竞争的作用不止是负面的,对于国企的改制和进步,也是有巨大的刺激作用的,现在要做的并不是要考虑该不该引入竞争机制,而是如何让国企在竞争中焕发出活力来,这才是正解。”

“我本来就是主体,为什么现在要打破主体,参与竞争?”有人明确反对道。

“问题是,这种主体现在是否还具有优越性?”范无病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举一个例子吧,以前我小的时候,搞出了单放机项目,后来搞过录音机,都是跟平原厂合作的,委托他们加工生产,效益一直很不错,后来平原厂觉得这是块儿肥肉,就独吞了。当时我也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平原厂那样的国企搞这种事情,即便是垄断了某一项技术,但在市场竞争之下,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你面临的不是国内的竞争,而是整个世界几百个国家和地区的难以计数的所有公司实体的竞争!企业本身的局限性,使他无法成功地杀出重围!”

有些人并不清楚范无病的过去,只是知道现在这小孩儿牛气冲天,手握巨额的资金,名下的实体无数,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的投资存在,还有一帮子紧跟着他一起奋斗的手下们,其中似乎是外国人居多。

今天听了范无病的话,才知道原来以前很响亮的平原厂,那个赚钱的单放机项目,居然是他一手搞出来的,那时候他才多大啊?众人不由得对范无病刮目相看,果然是天才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是不错的。”范无病接着说道,“但是这个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定能够决定上层建筑,否则共产主义不可能在苏俄或者中国取得胜利。而经济基础的定性,也不是人为可以操控的,试图用一种并不符合现有社会框架的经济模式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以此来巩固上层建筑,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巨大的反差和过敏反应,很容易造成两者的同时坍塌。所以,我们现在要改革。”

“国退民进,没有先例可以遵循,一旦放开,就很难预测到后果,因此我们很难下定决心。尤其是社会反映,老百姓的反应,老同志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在这种重大的决策面前,我们不能不谨慎再谨慎。”一位副总理说出了心里面的忧患。

“怎么会没有先例可循?”范无病顿时笑了起来,“这种先例,在两千多年之前就有了。”

“胡扯吧?!怎么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众人顿时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范无病是在忽悠大家。

范无病笑了笑,挠了挠头说道,“嗯,两千多年前,大概还是周王朝吧,周王朝的经济制度就是公有经济制度。”

“胡扯!荒谬!乱弹琴!”这一下子反应更强烈了。

“大家不要急,先让小范把话说完了。”首长摆了摆手道。

范无病不紧不慢地说道,“从土地所有权上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是全国土地的唯一所有者,本质上就是国王和贵族的公有制。从农业生产管理来看,西周实行井田制,相当于集体公社。不仅土地归贵族所有,就是劳动生产工具,也是归贵族控制。社员们集中到田头开始干活前,要由农官分发工具。土地属于国家,以周王为代表,绝对不准买卖,所谓田里不粥。从手工业来看,没有私营工商业主,只有官营手工业。物品的交换,也由贵族和官吏统一控制,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工商食官,即工商业者吃的也是官家的饭。”

范无病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有点儿晕了。事实上,这个层次的领导干部中,能够静下心来研究理论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范无病这么一忽悠,顿时很多人都感到思维混乱了,自己搞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就是想要实现天下为公的目标,谁知道这个目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周王给实现了,天啊,这是多么惊人的发现?!

接着范无病又补充道,“但是这种简单的公有制,是有其适应时期的,西周时期,农业生产都是青铜工具,生产要素由国家控制,所以这种公有制可以保持下来,但是到了春秋时期,铁器大量出现了,廉价而高效的生产工具,使得民营经济有了发展的基础,高度集中的公有制就开始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

“所以,战争出现了,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之后,秦朝取得了短暂的统一。”范无病笑着说道,“可惜秦王朝依然实行了严苛的集权专制,这是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所以秦二世而亡。倒是汉高祖刘邦意识到了行周公之法已经不行了,他实行的是黄老之法,也就是专制皇权的清静守法,加上私有制的自由经济,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经济复兴,才有了文景之治,才有了汉武帝远征匈奴,百年之内北庭无单于的盛世。”

在众人的懵懵懂懂和晕晕乎乎之中,范无病说道,“所以说,如今的国退民进,是有先例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我们不能让几百年前的外国大胡子忽悠了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重蹈苏联的覆辙。中国人,应该先行一步!”

第二百六十八章 思虑万千

范无病从小会议室离开之后,站在外面的草坪上,远看山脚下一片茂密的山林,红色的叶子似火一般,蔼蔼的白雾轻轻地在林间飘散着,一派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

方才在会议室中的一席话,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却也不知道他们能够听进去多少?

从意向上的影响,到观念上的改变,再到认识上的统一,最后到形成可以执行的政策法规,这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尤其是在中国这种高层领导老龄化的政治体系当中,想要寻找一个有魄力的有决断能力的同时又有相应权力的实力人物,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体制的变革,确实并非易事。

但是范无病这一趟也没有白跑,还是很有收获的,高层们最终还是同意了由范无病自行消化这些专家和设备,仅仅是将其中的几十位很有影响力的专家吸纳到国防部直属的研究所里面任职而已,留给范无病的,是大部分资源。

至于范无病买回来的七架大型战略运输机,高层方面还是比较心动的,不过这毕竟是范无病私人购买的,他们总是不好意思沾光,虽然也在范无病的面前表露过赞赏的语气,但是范无病就是不肯理会这茬儿,因此大家也只有眼红一下。

事实上,即使是军方把这七架运输机都抢了去,也对于空军的整体运力没有多大的改观,毕竟国内的航空制造业,还不足以制造这样的大型运输机,大飞机项目在国内还不成熟,这不仅仅是设计方面,更多地是牵涉到重型工业及精密加工技术等方面,甚至对于合成材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任何一个方面没有长足的发展,都谈不到实现大飞机项目的基础。

不过范无病也相信,如果在自己的财力支持之下,通过对这些乌克兰技术人才的使用,并以之为基础,培养出一大批真正属于自己的优秀技术人才,并形成自己的精密加工工业,那么距离国内的军工企业走向世界先进行列,也就为时不远了。

事实上,范无病的涉足军工企业,只是借重军工企业的一些现金技术,实现民用化和军事化的双重进步,单纯地搞军工产品,销售市场是非常狭窄的,国内还好一点儿,但是国内的市场有限,中国的战略是防御型的,号称永远不称霸,因此也就导致了中国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军火消耗市场,而如果要搞出口的话,又需要在欧美等国的掣肘之下,容易遭遇很多限制。

仅仅是从所谓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军工企业的很多技术就受到了美国的钳制。

从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在高科技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纠纷日益增多,美国霍尼韦尔公司控告日本美能达公司偷窃其相位检测技术,用于研制自动对焦技术要求索赔,法院判美能达赔偿一亿三千万美元。美国休斯公司告美国宇航局NASA盗用其静止卫星技术,索赔三十四亿美元,最后美国政府败诉,被迫支付三亿美元的赔款。美国洛拉尔·费尔伊德公司对日本韩国数十家大公司起诉,指控其盗用电荷耦合器件专利,要求赔款上百亿美元。从一九八七年道一九九一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利用侵权纠纷,向日本微电子企业的索赔收入已经超过九亿美元。

想要进入国际军火市场,就难免会遇到类似于这样的问题。

而且军火市场也有新的转变,已经从以往的数量第一,变成了质量第一。

仅以俄罗斯为例,近几年之内要销毁的武器数量就十分惊人,主要有八千枚导弹、四万枚导弹弹头、一亿发炮弹、两万枚航空炸弹、一万枚鱼雷、八千枚水雷,甚至包括十五座第一代核反应堆。

而美国也有数千家一次也没有使用过的飞机停放在机库之中,因此美国政府强调将军用和民用技术装在一个篮子里考虑,以同时解决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问题,美国国防部要求在军事项目立项阶段就要考虑民用前景和技术转移问题,在项目执行阶段,强调尽量采用民用技术和商业部件。

有鉴于此,范无病也希望能够加快军用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化,同时又可以通过民用技术的实践和提高,反作用于军用技术的提高上,这样才可以保持国内自主研发项目的持续发展。

而且还有一点,是范无病不得不正视的,就是国内的军工企业,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是以成本价格出售给军方的,因此没有什么利润增长点,也就使得他们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很少,除非是国家立项的科目,否则自己很少会有机会去研究这些东西,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财力,更没有动力。

而国外的军工企业,大部分都是私人企业,卖武器的售价比较高,而且销售量多,他们销售给美国本国军队的武器都是按照市场价格销售的,所以年收入和利润高。这样的话,国外的军工企业有充足的利润支持自己搞研发,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保持在军火市场的先进地位,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范无病的理想发展方向,就是高精度的精密加工业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两项是军用和民用工程的基础,什么时候都不可缺少的。

范无病在外面站了一会儿后,就有人来跟他聊天。

虽然这些人的级别比较高,但是年龄的差距实在太大了,而且大部分人的心思还是摆的不太端正,因此范无病实在提不起多大的兴趣来跟他们仔细地深入地研究关于大政方针和经济运行大方向上面的细节问题,最多也就是客套两句而已。

等到范无病被送回到老姐范婷那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范婷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宴来招待范无病,作陪的还有她的秘书王栩筠,一共就是三个人,桌子上面倒是摆了十几道菜,还有熬了一下午的汤。

“这回去了俄罗斯和乌克兰,收获如何?”范婷一边儿给范无病夹菜,一边儿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