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几分钟,梅天良就跑出来了,嘴里直嚷嚷,“谁要贷款啊?”

范无病见状顿时有些绝倒,心说你们还真是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啊!

其实倒不是说磐石市的放贷就这么困难,这两年来,各种小项目都不少,零零总总地加在一起,勉强也能够解决磐石市人行的房贷任务了。

只不过最近上面刚下了一批任务,要求各市尽量扶植一些大项目上马,以利于促进各地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向纵深发展,那些零敲碎打的活儿,出力不讨好,以后可贷可不贷,关键是要将眼光放远一点儿,步子迈大一点,一次性贷款放多一点。

这样一来,梅天良就有些吃不香睡不着了。

磐石市的放贷对象,多是一些小家小户,也就贷个三两万的居多,耽误人工不说,时间一到还得派人下去督促还贷,磐石市的人行业绩,一直上不去,硬是给他们拖累的。

如果要上大项目,那就是数十上百万的资金进出,可是放眼磐石市内,除了那几家大型的军工企业,谁有实力贷那么多款?可是人家有实力贷款的主儿,又根本不发愁资金的来源,或者是根本不愿意搞那些高风险回报不明确的事情。因此,梅天良这几天一直在为今年的放贷任务挠头不已。

“梅主任,我要贷款。”范无病微微笑道。

梅天良定睛一看,发现眼前这人年纪不大,但是气定神宁,很有些派头,隐约之间,好像有些印象,不由得迟疑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请问你是——”

“春光猪场的,来谈一下贷款的事儿。”范无病回答道。

哦,想起来了!梅天良顿时想起了当初范无病跟王老大一起围堵他银行大门的事情,心道春光猪场的生意一直很火爆啊,他们怎么可能会缺钱?不过疑惑是疑惑,生意还要做。更何况,如果春光猪场需要贷款的话,那肯定就是有了大项目,资金缺口一定不小。想到这里,梅天良的目光顿时亮了起来,热情地对范无病邀请道,“哈!咱们进屋里谈,慢慢谈!”

进了梅天良的办公室,范无病扫了一眼,发现跟以前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办公桌更旧了一点儿,于是便随口说道,“梅主任倒是很节约啊!办公桌这么久都没有换过。”

“嗨,银行的钱,又不是我家的钱,一分一厘都要计划着来花的。”梅天良笑道。

范无病摇了摇头道,“这话,也对也不对。”

“哦?怎么说?”梅天良给范无病冲了一杯茶水,然后很感兴趣地问道。

范无病说道,“银行,就是靠放贷赚钱的,首先就要给人一种可以感受到的财大气粗的感觉,像你们这里这么陈旧破落,怎么能给客户建立信心呢?”

梅天良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自己的办公室,果然觉得范无病所说的有些道理,不由得有些郁闷地说道,“你说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对了,你说要贷款,需要贷多少呢?”

“如果是用外币存单来作抵押,最多可以贷到多少钱?”范无病问道。

梅天良惊咦了一下,“外币存单?哪家银行的?”

范无病从怀里将那张六亿日元的存单取了出来,递到了梅天良的面前。

一看到瑞士银行的存单,以及上面的一串数字,梅天良的表情顿时凝重起来,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半大的年轻人,居然身怀巨款,还是外币,了不得啊!

“我得先去查实一下?”梅天良慎重地对范无病说道。

磐石市银行自然是查不到瑞士银行的帐号资料的,要办质押存单贷款,还得需要跟香港那边儿进行联系。

等了大半天,梅天良才满脸通红地跑了回来,此时他看着范无病的眼神儿都不一样了。

“查实了吗?”范无病饶有趣味地问道。

“查实了!”梅天良有些激动。

“能贷给我多少钱?”范无病接着问道。

“按照人民币和日元的最新比价,再除去质押必须的折扣,可以贷出六百五十万人民币!”梅天良的心脏咚咚咚地响了起来。

不是梅天良的心理素质差,而是磐石市突然不声不响地冒出来这么大一个款来,作为知情者,他感到非常激动啊!

而且,这位大款的年纪,似乎还很幼幼啊!十足是一个小正太!

第四十六章 富贵险中求

贷款的手续,远比范无病所预料当中的要简单得多,这可能也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所造成的特殊结果。

在向瑞士银行查证并获得了质押相关的手续之后,磐石市人行方面履行了相应的借贷手续,以范无病的存单为抵押,贷给他六百五十万元的人民币,为期三年,年息五厘。也就是说,范无病每年要向磐石市人行支付三十二万五千元的利息,并在三年后将本金一次性偿清。

“这利息可真够高啊!”范无病看着签完字的单据,有些肉疼地说道。

“已经很低了,这还是看在你的外币存单面子上。”梅天良做成了今年的一笔大单,心情很好,笑着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撇了撇嘴,心道如果我不是确信自己的盈利能力,以及手中持有的日元会翻番,鬼才会贷这么高利息的高利贷,我就是走地下钱庄的路子,也不过如此吧?

范无病搜罗了一下自己的现金,凑够了七百万,然后办了一张汇票,直接打到了邱保华指定的同盛公司在深圳的银行账号上。

办完款之后,范无病忽然觉得心里面有点儿不踏实,万一邱保华卷了自己的钱跑了怎么办?自己在磐石,他邱保华在深圳,两地相距了数千里,他如果携款潜逃,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办法来阻止。

想到这一点,范无病顿时有些惴惴不安了,心情也有些烦躁。

好在范无病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一个星期之后,七百七十万人民币打回了范无病的银行账号,这时候他的一颗心才算放回到肚子里面。

算一算这一次的生意,前后一星期,净入七十万,真的是很不错。

七十万啊!养猪哪有干这行当来钱快?

这段时间以来,范无病一直在考虑同平原厂的合作方式,既然还是走来料加工的老路,那么自己就得新组建一个对口的离岸公司,来同平原厂保持联系。但是这一次,他并不希望要邱保华也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因此在考虑了很久以后,他决定重新在香港注册一家电器公司。

因为本身已经有在香港方面的代理人,这一次办事就简单多了,范无病直接跟香港建华服饰有限公司的办事处人员联系了一下,吩咐他们注册一家电器公司,主营小电器产品。

拿到了相关的执照之后,范无病委托王老大代表自己跟平原厂签订了合同,提供给平原厂五百万人民币的资金和相关样品,以及索尼方面出售给自己的几条磁头生产线。

平原厂方面也表示出了很大的热情,毕竟这是他们一个内陆厂家跟海外的第一次接触,这个事情也惊动了平原厂的主管部门,上面的支持力度挺大,特意派了些技术专家来协助平原厂的单放机新项目。

平原厂毕竟是军工老厂,实力雄厚,此时用来搞民品,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在解剖了几十台样品之后,一个月内就拿出了电路板生产方案以及生产流水线设计,厂子里面的职工一天三班倒,在两个月内就形成了生产力,月产能力在三万台左右。

可是这样一来,范无病的资金压力就比较大了,仅仅是原料采购款,他一个月就得付出近百万元之多。

但是在销售上面的成果,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毕竟单放机是个新鲜事物,售价又相对较高,即便是范无病在除过生产成本之外,只加了很少的利润,也是乏人问津,这个情况有些出乎范无病的预料。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范无病有些挠头。

如今的销售,主要是依靠上门推销,也就是往各商场里面铺货,比如一家商场里面摆放固定的几件样品,再加几十件货物,提供试用品让大家感受效果。从本质上来讲,这属于是被动式销售,多半要依靠大家对于这件新鲜事物的认可程度达到一个较高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出现销售情况的突破。

而制约销售的瓶颈,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大家对单放机的认可,一个就是磁带的问题,毕竟现在国内的磁带非常少,没有新歌听,大家要这单放机干什么?

范无病考虑了一下后,决定先走外销的路子,把单放机投放到香港市场去看看效果如何,毕竟那里的音乐氛围要开放很多。

这样一来,香港那边注册的空壳公司就有事儿干了,范无病根据索尼公司的Walkman在香港的售价,制订了单放机的统一零售价格为一百八十港元,相对于Walkman要便宜一半都多。然后他又委托邱保华在香港招收一批销售人员,给他一个一百五十港元的批发价,具体的销售由他全权负责。

邱保华如今正在深圳发展,不但搞倒汇,也做一些比较容易赚钱的电子进出口生意,此时看到了范无病发去的单放机样品之后,直觉这东西或许大有可为,便一头扎进了香港,通过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香港销售网络,大肆推销单放机。

由于范无病开发的单放机,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部件,又在结构设计上面下足了功夫,电路板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因此体积上小了许多,基本上达到了后来的主流单放机的尺寸,也就是比磁带大不了多少,外形上面则是采用了两种模式,一种是方方正正的,一种是流线型的外壳,适应了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习惯。

结果单放机在香港的大商场里面一上市,再加上各种宣传活动的配合,立刻引起了青少年的追捧,具有追星传统的香港人忽然发现这款单放机虽然功能上比较简单,可是却能够满足他们的普通需求,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价格便宜。

单放机在香港上市一个月后,销量突破了两万台,用范无病的话说,火了。

第四十七章 初战告捷

香港市场的火爆,无疑是给了范无病一针兴奋剂。

平原厂现在的产能,不过是月产三万台单放机,其中三分之二就销往了香港市场,出去运输成本和工人代工费用及税负之后,一台的净利润也就是二十多港元。但是也不能小看这二十多港元,毕竟这是大陆生产的小电子产品第一次在香港走红,意义殊为不同。

香港的狗仔队们的嗅觉是很灵敏的,虽然范无病的公司挂的是香港的牌照,但是他们在多方打探之下,还是搞明白了这款被叫作“雷霆”的单放机的出产地,大陆的望天省一个叫磐石的小城市,一家叫作平原机械厂的厂家。

包括香港的《明报》在内的很多报纸都刊登了这一篇消息,大家忽然发现,原来大陆也不是非常封闭的,他们也可以做出很不错的产品来。起码这一款单放机,比起索尼的Walkman来说也不差分毫,由于去除了录音功能这一块儿鸡肋,音质效果更加好一些。

出去人工成本,邱保华在一个月内赚了十多万港币,这还是因为初期大市场花销比较大,他在兴奋之余,将香港这边儿的情况向范无病反馈回来,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单放机的防震问题,以及电源问题。

“雷霆”单放机的电源采用了两节五号电池,续航能力只是一般,一盘歌带听上三遍就支持不住了,这也是遭人诟病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至于防震问题,这也是索尼公司同样重视的,在行走过程中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是如果是在跑动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停顿甚至是卷带的情况。

“老爸你看看,这两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解决一下?”范无病将这两个问题交给了范亨。

“雷霆”单放机在香港的热销,令范亨的面子上也很光彩,这毕竟是他引进的项目,虽然幕后老板是他儿子。如今平原厂仅此一项,每个月就可以收入二十多万港币,这可是相当于全厂五千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啊!要知道平原厂用于生产单放机的工人,也不过是百十人而已。

原先对单放机项目还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再吃到这么大的蛋糕之后,顿时都鸦雀无声了。平原厂的领导层们又开了一次研讨会后,决定将单放机这一块儿做大做强。

范亨在会上提出了防震及电源这两个问题之后,厂长王富铭和党委书记林锋立刻做出了指示,让设计所的同志立刻加紧研究解决。

本来这一段儿时间以来,厂子里对于军转民这个问题都有些忧虑,唯恐自己被推向市场之后会无所适从,可是这次尝到了单放机项目带来的甜头之后,都变得有些跃跃欲试,看来市场这个东西,也不是很可怕嘛。

通过香港这个国际贸易港,“雷霆”单放机的销路开始向海外拓展,销量也出现了翻倍,一个月的出货量达到了四万台,现在平原厂开足了马力进行生产,也刚好能够供得上海外市场,国内的市场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到了八三年元月底,平原厂依靠代工“雷霆”单放机获得的利润已经超过了百万港币,工厂领导再做出了为工人们多发一个月工资作为年终奖的同时,还向春光灿烂养猪场定购了大量的生猪,毕竟还有半个月就是春节了,大家都需要热闹热闹。

关于单放机的防震问题,设计所的同志们在更换了几种材料之后,又将步进电机的设计做了部分调整,效果已经比较满意,电源方面,则是利用了厂子在鱼雷动力方面的优势能力,研制出一种小型的蓄电池装置,可以利用交流电来充点,并在单放机上加入了直流和交流两用插口。这样一来,不但省去了安装干电池的繁琐,也大大地提高了续航时间,只要是有普通电源的地方,都可以完成充电或直接使用市电。

范无病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忙碌了,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今年好像就是央视搞春晚的第一年啊!这个机会可不是年年都能遇到的!

范无病并没有无聊到要去抄袭人家的小品段子,那玩意儿赚不了钱,给央视打工基本上就等同于杨白劳给黄世仁扛长工,没有什么前途的,但是跟央视合作就不一样了。

央视现在最缺什么?当然是钱啊!就看那个破破烂烂的春晚舞台,那可是临时跟人家借来的仓库,搭上几个灯泡,摆上十来张桌子,一台全国人民看得津津有味的春晚就办起来了!这要搁在后二十年,那投入还不得几个亿啊!

范无病估算了一下,自己如果拿出个一百万港币来,应该就可以把今年春晚的规模提高一个档次了,而如果能成为央视春晚的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赞助商的话,这无疑是一个创举,也是一个伟大的突破,就算是几十年后回头来看,他也会在历史上抹下浓重的一笔。

事不宜迟啊!眼看离春节可就没有多长的时间了,这事儿可得抓紧才行!

范无病有些着急,紧着跟家里面交代了一下,然后把服装厂和养猪场的事情安排好,就准备北上京城。

“哪能让你一个人去北京?!大老远的,出了事儿咋办?!”范亨是坚决不同意的。

儿子再能干,那也是儿子,毕竟才七岁整!范亨在得知儿子是要上北京去联系“雷霆”单放机的广告事宜后,决定跟着他一块儿去!

就这样,范亨跟厂里面的几个领导交流了一下,带着厂里面开出的介绍信,跟儿子一同坐上了北上的火车,直奔北京。

第四十八章 进京找路子

北京的冬天还是很冷的,风刮得嗖嗖的,刀子一般。

范亨父子到了之后,先是安排妥当住的地方,然后直接就奔国防科工委的张处长这里了。

之所以要找张处长,一则是因为宋主任人家实在是太忙了,那个级别的人物,也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尽管范无病弄出来一个暴风雪鱼雷,让大家震惊了一阵子,但是时过境迁,如今说话也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