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叫什么事儿!做人怎么能这样?!”范亨一进家门就很生气地说道。

别人自然不知道,单放机这个事情,实际上就是范无病一手策划出来的,作为礼物送给父亲范亨的业绩,单放机这东西,放眼磐石市的这么多个厂子,哪一家生产不出来?握有专利的范无病根本不发愁找到代工厂,钱到哪里都能赚!

如今平原厂这么一弄,范亨的面子顿时很不好,从儿子手里给企业挤占利润,这事儿放在谁头上都不会高兴,这事儿该怎么弄呢?

“老范,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张梅听到了外面的动静,迎了出来。

哈哈,当下范亨将臭脸收了起来,跟范无病一起,将大包小包的礼物掏了出来,给张梅和刚刚听到动静跑出来的范婷和范亨分发。

“对了,无病,前几天有人寄了邮包给你。”张梅接到大堆的礼物非常高兴,里面有衣物,也有饰品,还有北京的特产名吃,闹腾了一阵子后,她忽然想了起来,回到房间拿了两只邮包出来交给了范无病。

居然有两只,会是什么东西呢?

范无病看了看上面留下的地址,一个是从深圳寄过来的,体积很大,署名是邱保华,另外一个则是来自北京,没有署名,体积也相对要小很多。

范无病先拆开了邱保华寄过来的那只邮包,里面是一只盒子,打开盒子之后,里面一共有四块儿精致的全自动手表,两块儿男表,两块儿女表,表盘上面镶嵌的碎钻折射出耀目的光芒,上面的牌子是外文的,ROLEX。虽然范无病对于手表无爱,却也认得这几个字,居然送了四只劳力士哦,看来这次邱保华真是赚了不少钱啊!

“这是什么手表?看上去不错啊!怕是要几百块钱一只吧?!怎么会有人送你这么贵重的东西,而且还是一下四只?”张梅也是被那璀璨的钻光晃了一下眼睛,然后有些担心地问道。

“呵呵,没事儿,不值什么钱的,朋友送的新年礼物而已。”范无病笑了笑,如今的物价便宜,四只劳力士充其量也就是两万块,算一算真是很值。

邱保华倒是比较有心,还能想起来送这个,毕竟在内地还是很难见到正版的劳力士的。

“两只男表,给老爸和老哥,两只女表,给老妈和老姐。”范无病立刻就将四只名表给派发出去,真是一散财童子。

范无病之所以说邱保华有心,就是因为他只送了四只表,因为范无病如今年纪小不说,最反感的就是往身上戴这些累赘东西,即便是给他一只最贵的表,他也没有兴趣戴着,这跟愿不愿意露富无关,纯属个人兴趣。

张梅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不过看表情她对这女式腕表也很满意,直接就戴在手腕上没有再摘下来。而范婷和范康则是围着手表议论了一番,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表送得比较及时,正好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时间,毕竟是要高考中考的人了,每一分每一秒对于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

闹了半天后,范无病才想起来另外一只邮包,他三两下拆开了外包装,里面只有很小的巴掌大的一只锦盒,除此之外,别无长物。

这东西怎么看起来有点儿眼熟啊?范无病心里面有些狐疑,当他将锦盒打开的时候,顿时愣了一下,很熟悉的一件小东西!

他看了一眼众人,爸妈哥姐都在围着大堆的礼物翻看瓜分,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动作,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锦盒藏了起来,一个人溜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范无病平复了一下心情,重新将那只盒子打开,然后掏出了那枚黑黝黝的勋章,上面黯淡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光泽,范无病翻来覆去地看了看这枚勋章,发现正面和背面都没有任何的字样儿留下,不由得苦笑了一声,“看来我也就是一个无名英雄,得到的勋章也是无名无分的勋章,黑不溜秋的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啊!”

虽然范无病的嘴上这么说,可从心里面来讲,这枚黑不溜秋的勋章带给他的心灵冲击,却远远要高于自己一年当中多赚几百万!邱保华寄过来的四块劳力士在它的面前一对比,更是粪土都不如的俗物!

这枚勋章正式当初范无病拒绝了的那枚,他曾经放下豪言壮语,说是暴风雪鱼雷不成功,自己就没有领取这枚勋章的必要,更是拒绝了国家的奖金,却想不到几年之后,重新又见到了这枚勋章。

整整三年了!这也是一个信号!通过这枚勋章,范无病得以知道,秘密研制了三年的暴风雪鱼雷,总算是成功了!

范无病的心情有些激动,三年的默默等待,今天终于有了收获。

还有比这更好的新年礼物吗?

第五十七章 利益再分配

过了一阵子,范亨跑了进来。

“在做什么呢?”范亨是要跟范无病谈论一下如何应付平原厂方面的提议的,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进来以后看到范无病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便随口问道。

范无病也没有说话,只是将那只锦盒递给了范亨。

范亨打开锦盒一看,起初还没有反应过来,等他注意到那枚小东西的款式时,却不由得好奇起来,“这就是一枚勋章的样式啊!为什么黑黝黝的?而且上面还没有刻上字,真是奇怪啊!”

上次领导们见范无病,范亨不在场,因此他也不认得这是个什么东西,范无病见状,知道自己这个无名英雄是当定了,于是便笑着说道,“来吧,老爸!咱们谈一谈关于平原厂持股的问题,我估计他们已经等得非常着急了!”

范亨叹了口气道,“唉!本来好好的,为什么非要来这么一手?我对他们的行为感到非常不齿,可也没有什么话好驳斥的,毕竟出发点都是为了厂子自身的利益——”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范亨也知道,如果范无病打定主意要吃独食儿的话,平原厂也只得乖乖地做代工厂,毕竟有合同在那里放着,而且范无病挂的还是港商的牌子,影响比较大,平原厂也不敢强来,光是赔偿违约金就得很多钱了。

归根究底,事情该怎么办,还得看范无病的意思。

“其实平原厂的意思,是想成为股东,也就是说拥有一部分决定权,自己也当老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替别人打工,这种意识无疑是很正确的。但是站在我的立场上,我追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我也得保证在大局上的主导地位,这样才能保证不断地推陈出新,把音像产品这一块儿做大做强,并有可能发展到相关的业务上去。”范无病一面抚摸着那枚勋章,一面对父亲范亨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范亨问道。

“可以考虑答应他们成为股东,但是持股比例不能超过百分之五十,就按照四十九来算好了!利润分配也按照这个来搞!”范无病说道,“但是,最为回报,平原厂必须担负起国内的原料采购和销售任务来,也就是说,只要他们生产得多,销售的多,那么拿到手的利润就越多,这也是对于他们的一个督促。”

“嗯,我觉得这样挺好,多劳多得嘛,非常符合中央的政策。”范亨点头同意道。

范无病想了一下后强调道,“作为股份合作的大前提,仍然是必要的,就是平原厂的当月产能达到他们提出的二十五万台之后的第二个月,这份股份改制的合同才会生效。主要就是这么多了,别的细节问题无伤大雅。”

“嗯,行,我这就跟他们谈一谈。”范亨点了点头,既然范无病已经同意出让部分股权,那么就达到了平原厂的基本目的,其他的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果然,范亨打电话回厂里反馈信息的时候,厂里的大部分领导都在等着,一听说港商愿意出让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时,大家悬了许久的心终于安稳下来。

其实厂子里面也有自己的苦衷,单放机的利润他们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而通过几天来央视投放的广告的效果的观察,“雷霆”单放机一炮走红,平原厂的知名度也迅速提升,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象到的。

在这个大好形势的刺激下,他们作为领导层,不能不为以后的发展多动一动脑筋。虽然现在是赚钱了,但这有一个条件,就是港商一直同他们保持合作。一旦对方说需要换一个代工厂了,或者说需要降低运营成本了,那么笼罩在平原厂头上的光环就会迅速缩水,一夜之间打回原形,所谓军转民典型企业也会宣告破败。

这个是他们所不能够接受的,所以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参与到单放机生产的决策中来,自己说话能够算数,也就是获得一定比例的股权。

但是他们也担心港商得知这个消息后会反弹,如果改用其他的厂商代工,那么平原厂依然是白忙活一场,他们赌的,就是对方不愿意多费周章,毕竟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规了,央视的广告效应也很好,另起炉灶的话,怕是会影响到很多方面的。

范亨反馈回来的信息,令他们感到非常高兴,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权及利益分配,基本上超过了预期,因此他们对于其他的两个附带条件稍微研究了一下后,就同意了。

两天之后,范亨父子作为双方“代表”,草拟了一份正式的合同,代表平原厂与“港商”正式签署了合作议定书,将股权比例及附属条款详细地写在纸上,加盖了双方印章之后,各自存留一份作为依据。

今后的一切事情,那可就都要按照合同来办理了。

而平原厂方面在成为“雷霆”单放机的第二大股东之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五个车间的地方清理出来,迅速地建立单放机生产线,争取让新合同早日生效。与此同时进行的,自然是建立一支庞大的销售队伍,时刻准备杀到全国各地,把“雷霆”单放机销到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去。

用厂长王富铭在动员大会上讲的话来说,就是同志们加把劲儿,早投产一个月,那就是二十五万台的利润中的百分之四十九啊!就算是保持现在的盈利水平,也是大五百万人民币的收入,多么大的一张馅饼儿啊!

而范无病则是暗自窃笑不已,作为一个比较懒惰的小家伙,让他自己去招募一支庞大的销售队伍并进行领导,那简直是比杀了他还难受。

既然平原厂希望当家作主,那么就让他们当家作主吧!范无病的理想,就是坐在家里面当地主!

第五十八章 范无病的新动向

获得股权之后,平原厂上上下下的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这不仅仅体现在新生产线的投入建设,也表现在进生产线的效能利用上,当月的量产突破了六万台!

听到这个消息后,范无病笑了笑说,“国企的生产能力就像女人的乳沟一样,挤一挤,看上去的感觉会好许多。”

两个月后,平原厂的新生产线相继投入生产,只不过由于采购部门没有考虑到工厂的生产规模会在短期内增加这么多,导致当月的产量只达到二十二万台,白白地看着这部分利润溜进了“港商”的口袋。

因为这件事情,厂长王富铭和党委书记林锋都发飙了,把采购科的科长罢免了不说,科里面的成员也换了一大半,严令下个月必须完成采购任务,否则的话,直接走人。

范无病看着多出来的四百万,有点儿哭笑不得,他现在赚钱的速度实在是令自己感到有点儿惊愕,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不过四十多元,而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就达到了八百万,相当于两万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啊!

“这个赚钱的速度真是可怕!”范无病只能这样评价道。

寒假结束之后,范无病去学校遛了一圈儿,发觉自己的身高比起很多五年级的小朋友们都要高了,于是又溜了回来,心想等到考试的时候去晃一圈就算了。

他可不认为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会有多么难,况且自己又不打算考状元,那么辛苦干嘛啊?难道以后自己还会替别人打工?

不过他的老师可不这么想,平时范无病不去学校,她也眼不见为净,这次忽然发现范无病居然来晃了一圈儿又走了,都没有跟自己打个招呼,不禁有些恼火儿,当下就跑到学校的电话那里,给以前的老同事,现在的文教局副局长张梅同志打了个电话,诉了一大堆苦。

结果张副局长中午回家以后,揪着范无病的耳朵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责令他以后必须老实去上学,以后不准逃课!范副厂长也在一旁添柴加火,历数范无病所犯过的种种罪状,无非就是逃课不务正业之类的。除了这个,他们倒也挑不出范无病什么毛病了。

慑于张副局长和范副厂长两位老大人的淫威,也得不到姐姐和哥哥的有力支持(他们自己还焦头烂额呢),范无病值得屈辱地答应暂时不逃课了,虽然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为什么是暂时?以后都不许逃课!”张副局长乘胜追击,得理不饶人。

她倒是想范无病这么聪明能干,以后高考不得个全省状元都对不起她肚子上面挨的那一刀,于是又将这事儿拿出来说了半天,最后范无病不得不缴械投降,谁让他自己出生的时候不走常规路线呢?现在倒留下话柄了。

可是,跟一群小萝莉小正太们去上学,而且是上小学,真的很弱智啊!

范无病觉得自己真的很悲哀!虽然他已经很淡定地去直面这惨淡的人生,但是,真是很难适应,很难很难适应!他真不知道以前重生的那些前辈们都是怎么熬过来的?!悲哀啊!

只不过他也很无奈,只得伏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桌子上面,咬着笔杆儿打发时间。

随手在纸上画着画着,等到他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的时候,他忽然发现纸上出现了许多记忆深刻的歌词!

“哦!我TMD真是天才!剽窃的天才!”范无病不由得狠狠地将自己鄙视了一下。

不过这个事情也使他想起了一个问题,就是单放机的功能毕竟简单,就算是以后国家将限制政策放开,也就是多一个录音功能,而且还会引起其他国内或国外厂商的进攻,他们可是有生产录音机能力和权利的,单放机的优势,也就是三两年的事情。

如何保证自己获得平稳而高额的利润回报,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要想维持,就必须有新的利润增长点,也就是要搞出新花样儿来。

今天在课堂上这么一勾一画,倒是让他想起一些事情来。

貌似现在国内还没有见到卡拉OK这个东东啊!

范无病想了起来,自己上小学的时候,满大街都是摆着卡拉OK的摊点,唱一首歌一块钱,在当时那种消费条件下,简直就跟抢钱没有什么区别,一个机顶盒子加上一台十四寸的小黑白,在来几个话筒,还有两只音箱,这么简单的玩意总共也花不了多少钱,一晚上起码能够收百十块钱,多么好的项目啊!

范无病毫不怀疑,如果自己能把卡拉OK机子搞出来的话,肯定会热销。

而且这其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卡拉OK虽然在国外已经非常普及了,但是他的专利,却是没有人注册的,对所有的厂商都是开放的。

范无病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卡拉OK是一个日本人先弄出来的,那人的名字叫作什么他倒是记不得了,只是记得他曾经是一个日本乐队的鼓手,在六十年代就发明了伴唱声轨和可携式麦克风。不到三年,卡拉OK开始大行其道,大公司纷纷剽窃他的创意,推出自己的机型。等有人建议他申请专利时,已经为时太迟。后来他承认,“我从没想过申请专利。”

六十年代末期,盒式录音机问世以后,左(L)右(R)立体声磁带可录制两个音源,一路是伴奏音乐,一路是人声歌唱,人们可以用这种磁带学习流行歌曲的演唱。当人们学会唱这首歌以后,人们就会关掉人声这路通道,而通过话筒亲自演唱这首歌曲。这种娱乐活动首先在日本流行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