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5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必了,由此可见范无病的手上的资源是多么的丰富。

“范总也听说过敝公司啊,实在是惭愧,就是小打小闹而已。”秦如山少不得又谦虚了两句,接着说道,“不知道范总又没有时间,咱们出去吃顿晚饭什么的,酒会上的东西,好看是好看,不过不顶饱啊。”

范无病微微一笑道,“秦老板有请客的意思,我自然是不好推辞的,那就不客气了。”

秦如山闻言大喜,心道这位范总还是很好打交道的。

不过此时尚未散会,两个人也是不好离场的,毕竟现场有一位副总理,还有十几位中央委员,此时出这个风头,影响不好,尤其是范无病的老爹范亨也在场,这么做的话,实在是太不给面子了。

又待了一会儿之后,范无病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一次过来的中央委员们,基本上都是有任务分派的,附近省区的大员们主要是跟那些本省籍的香港富商要员们进行交流,大概是打乡土牌,毕竟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沾亲带故的,说起话来也方便一些。

范无病笑着对秦如山说道,“政府这一次可是下足了血本儿,各路诸侯们都赤膊上阵了,想来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要重投祖国母亲的怀抱了。”

范无病敢随便说话,秦如山就没有那么畅快了,闻言不由得尴尬地笑了笑,看了看四周没有人注意自己,这才接着范无病的话头儿说道,“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毕竟中央的原则就是港人治港嘛,我们这些人也算是在港岛小有名气的,也有一些实力,到了这个时候,总是希望站出来为政府为民众做一些实际的事情的。”

听了秦如山的话,范无病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然后一针见血地问道,“那么,秦老板这一次找上范某人,又有什么事情要说呢?”

“实不相瞒,最近秦某正在倾尽全力进入香港股市,眼下有点儿实力不济了,可是香港股市的势头正好,就想要拉几位有实力的大人物一块儿入市,范总这样的有远见之人,想来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吧?”秦如山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秦如山的话,倒是跟范无病所想的不谋而合。

毕竟自己要是大肆进入香港股市的话,引起的动作太大了,就算是分开建仓操作,也需要很多的人手,但是有秦如山这个专门从股海中杀出来的地头蛇当挡箭牌的话,就容易多了。

秦如山在香港这么多年,所经营出来的势力也不容小觑,正是可以利用的。

因此范无病就回答道,“这也不是不可以的,反正最近闲钱比较多,上百个亿还是可以腾出来的,就看秦老板的雄心壮志有多么大了。”

秦如山听了范无病这话,险些晕了过去,原本他也就是想要筹措个十几二十亿的资金,却没有想到范无病一下子就说了上百个亿的话出来。

不过范无病接着又补充了一句,“嗯,上百亿美金应该够用了吧?”

秦如山这下子脸色都变了,没想到范无病说的既不是人民币,也不是港币,而是美金,这么大数额的资金,自己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啊!

碰到了这么一位愿意投资的大老板,秦如山的脸色顿时都发亮了,有些怯怯地问道,“上百亿美金?范总,您没有那我寻开心吧?”

第四百一十四章 港股

在股市里面拼杀,想要不败的话,实际上只有一个窍门,那就是以本压人。

虽然说观察形势把握走向目光敏锐是炒股所必须的,但是只要你手里面有充足的资金,就已经立足于不败之地,至于说技术和图线还有各种指标什么的,那不过是弄出来糊弄普通股民的假象而已。

但凡是你的手里面有个上百亿的资金,就不用发愁会出什么大问题,所要提防的只是管理层是否能够容忍你在股市里面肆意妄为了,尤其是香港方面对这个尤为注重,万一给你弄一个市场准入制度什么的,限制你进入股市,那就没办法可想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一旦你的资金量达到了百亿规模这个程度,港府也就拿你没有办法了。

秦如山听到了范无病的话,自然是心如鹿撞,血流都有点儿加速了,一颗心跳得跟打桩机似的,扑通扑通地感觉有点儿超负荷。

范无病看了看秦如山,心想这种素质可不行,上百亿美金就把他给差不多打倒了,将来要到香港股市里面大有作为的时候,依靠他是不怎么让人放心的,看来自己的原班人马还得赤膊上阵,最多打着他的旗号,借着他的班子就是了。

于是范无病就淡定的说道,“港股的市场容量太小,钱太多了也施展不开,正所谓水浅王八少,小庙里养不起大菩萨,一百个亿的美金,也就差不多了。”

“何止是差不多,是很够用了。”秦如山有些咋舌地回答道。

虽然秦如山知道范氏投资集团的盘口很大,资金量很充裕,也知道范氏投资集团在大陆的几项投资规模都是百亿人民币左右,也知道他们购买飞机就花了四十多亿美金,但是此时听到范无病轻描淡写地表示随时可以拿出上百亿美金到港股中玩玩的话时,还是有点儿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心情的。

听闻这位范总是从美国玩回来的,果然手笔很大,气势如虹啊!

实际上范无病最初的时候并不想要进港股浑水摸鱼的,因为一般人不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儿,但是政府方面肯定会非常清楚究竟有谁在里面兴风作浪的,自己一下水,保证有人就会说什么不协助政府稳定香港股市什么,还要背道而驰什么的话。

虽然说闲话死不了人,可是说这闲话的人太多的话,对老爸的影响是不太好的。

但是范无病此时的想法又变了一些,假使自己真的参与进去了,也不过是按照市场规则游戏一番而已,既然开出了这个盘子,就不要怕人家进来赚钱,哪有光赚不赔的赌场?说白了,股市还不就是一个大赌场吗?谁见过搞价值投资的人赚钱了?过得比较滋润的还不是一帮子搞市场投机的人吗?

想要投资的话,你可以去搞工业,搞商业,搞块儿地种一种,但是说道搞股市的话,不投机可是会死人的,高抛低吸本来就是投机行为,而玩弄操作手法进行市场博弈,就更是技术高深的投机行为了。

因此范无病觉得,此时自己就算是进去了,也没有什么大碍,反而有很多的好处,至少在海外投机者进来的时候,自己的手里面也能够有足够的筹码让他们吃排头。

至于秦如山其人,还有他的明辉实业,范无病的手下们是有过一番了解的,范无病跟保镖之间的短暂交流,其实也就是用来唬人的伎俩而已,至少在秦如山自己看上去,就觉得范无病的手下的情报都如此精准,心里面会有些下意识的害怕。

身居高位者,除了以德服人之外,还得会耍弄王八之气,虽然不能够虎躯一震就让天下英雄拜服,但是怎么着也得让他们抖上三抖,从此生不起对抗之心才行。

先是对范无病有所了解,接着又被范无病的情报来源有所震撼,然后又被范无病的财力给吓了一跳,这一下子秦如山除了有点儿感慨之外,就想着自己这一次该怎样利用范无病的势力,好好地在香江干上一番大事业了。

秦如山作为香港股市资深投资者,对于港股的情况是了如指掌的。

一九六九年的时候,为配合股市的发展,恒生银行推出香港股市指数恒生指数。恒生指数以一九六四年七月一日为基准点,当日的指数为一百点,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公开推出时为一百五十八点。

恒生指数推出之后,香港股市就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一九七零年和一九七一年先后有四十一家公司上市。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改善,刺激香港股市进入高潮,当年股市总成交额增加了三倍。随后又由于越南战争的停火,港府宣布兴建地下铁路,各公司加息和送股,股市进一步狂热,恒生指数冲上一千七百七十四点历史高位。

一九七四年,受中东石油危机影响,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等国家经济进入严重衰退之中,世界股市暴跌,港股市场也进一步下挫,跌至一百五十点的历史低点。

一九八七年的世界性股灾之后,恒生指数首次站在上一轮牛市的峰值之上,再创历史新高,到一九九三年底,首次站上万点大关。

去年一月,恒生指数最低探至六千八百九十点,是本轮熊市的最低点。去年十月中旬,恒生指数再次站上一万点,随后进入不断的攀升之中。

眼下恒生指数已经冲上了一万一千点大关,估计年内就会突破上一轮牛市的高点。

恒生指数的历史走势显示,香港股市的几次牛熊交替,一方面取决于香港经济的兴旺或萧条,同时还受欧美经济变迁的影响,其中的转折点多因突发性的政治或经济事件诱发形成。股市初期呈现出波幅极大的大起大落,但之后随着制度的完善,振幅逐渐趋小。

不过在此时,秦如山认为香港股市中的漏洞颇多,而且由于香港的定位是国际贸易自由港,所以热钱想要进出非常方便,经常会有过江龙来港股中炒作一把走人了事,因此投机性非常高。

范无病倒是认为,如果只是在九七回归之前在香港大搞一番的话,估计不会太触动中央政府的神经,实际上,中央政府方面并不希望港股在九七回归之前创下历史高位,否则到时候接盘收拾残局的可就是新的特区政府了。

从这方面来考虑,如果能在回归之前几个月内将港股恒生指数给打压下来的话,对于中央政府而言是一件好事儿,当然了,在回归前夕是一定要开始拉升的,否则面子上就不太好看了。

这种事情,政府方面是没办法做的,而依靠香港本地的财团也难以实现,毕竟他们的资产虽然不少,突破百亿美金的却是不见一个,更何况大部分都是不动产及股票的,现金流根本就达不到这个程度,而在他们的身上也缺乏牺牲精神,平时从中央政府这边儿要点儿好处,撒点儿小钱是可以的,但是要想指望他们为中央政府做事的话,怕是幻想居多。

而且香港本地各势力之间的倾轧也很严重,即便是几大家族之间的江湖恩怨也很多,关系一时之间难以理顺,很难形成合力,更谈不上齐心合力操纵股市。

两个人坐在那里交谈了一会儿,都觉得这一次的合作前景比较光明,兴致颇高。

等到酒会上的领导人们发言结束了之后,就进入了慈善拍卖环节了。

这个环节对于范无病而言,却是最无聊的了,但是对于媒体记者们,则是最刺激不过,很多人都纷纷地举起了手中的摄像机和相机,对准了即将出场的拍卖品。

无独有偶,很多人对于这个环节都是不很在意的,曾副总理和中央委员们此时已经避席了,就剩下上海市的一些领导们留在这里主持晚会。

而范亨的秘书宋晴也悄悄地跑了过来,请范无病易地而谈。

范无病跟李允蘅交待了一声,然后又跟秦如山说了两句,这才跟着宋晴悄然离席而去。

走出来之后,范无病才问宋晴道,“这次究竟是为什么事儿?”

“没有什么事儿,帮你省钱而已。”宋晴倒是回答得很利索。

范无病顿时哑然失笑,心想这倒是个好办法,毕竟宋晴是范亨的秘书,喊自己走人倒像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商量,别人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以后要是有什么真的需要回避的事情,让宋晴给自己拨电话或者是亲自过来喊人,是最有效的办法了。

不过还没有笑得出来,宋晴就对范无病说道,“最近范省长有点儿劳累过度了,你当儿子的,不应该多关心关心他吗?”

“哦?”范无病顿时愣了一下,心想这个事情倒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长时间都在外面跑着不着家,老妈张梅又远在京城,范婷范康各有各的事情,老爸一个人呆在江南省,确实是有点儿冷清了。

第四百一十五章 这事儿麻烦

不过范无病冷不丁地看了宋晴一眼,就发现她的眼睛里面有着深深的忧虑,不由得心中一动道,“不会吧?你不会是对我老爸——”

“哪有的事儿——”宋晴听出了范无病的意思,脸色一红道。

范无病自己就有点儿挠头了,看宋晴反驳的意思也不是很强烈,显然就算是没有这意思,也不能否认她对自己老爸很有好感,否则就不是这种弱弱的语气了。

这事儿倒真是有点儿麻烦了,没想到老爸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居然还挺招女孩儿喜欢的,真是令人有点儿心情纠结了。

虽然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老范家的遗传基因优良,但是对于整个家庭而言,这种事儿还是少一点儿为好,否则的话,可是比较头痛的。

就比如克林顿,如果不是惹上了莱温斯基的话,或者支持率会更高一些?

看来自己有必要好好地跟老爸说道说道,这个拉链门一定要守住啊!

范无病的脑子里面在胡思乱想,宋晴就带着他来到了会场隔壁的小会议室里,这边儿的范亨和曾副总理正在等着见他。

曾副总理的年纪要大一些,快七十岁了,不过保养得不错,精神面貌很好,因为他是学院系出来的,看上去比较儒雅一些,整个人偏向于柔和,但是据熟悉他的人所言,一旦曾副总理发起火儿来,比朱老板的威力也不小多少。

在这种半正式的场合,范无病一般就不怎么拿捏架子了,很热情地走了进去,跟曾副总理打了招呼,寒暄了一番之后,才坐了下来。

“今天叫你过来,是有点儿事情要说的。”范亨也不客气地对儿子范无病说道。

“又有什么事儿了?我最近计划出国,太麻烦的事儿就不用跟我说了——”范无病挠了挠头,有些郁闷地回答道。

“你这是什么态度——”范亨很不高兴地说道,“老爹我找你帮忙儿,你还要躲着跑啊?”

“你又有啥事儿了?”范无病有些诧异地问道,“不是都给你弄来几十亿美金的无息贷款了吗,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

上次用重稀土做引子,从日本人那里,很是敲了一些好处过来,江南省的事情算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大半儿,该发展的企业也都有资金投入了,按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呀?

范无病一脸狐疑地看着自己老爹,又看了看笑而不语的曾副总理,不知道两个人搞的什么鬼?

最后还是范亨咳嗽了一声道,“嗯,是这样的。我们计划在白鹭山修建一座大型的水库,一来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二来如果江南地段的长江出现洪峰无法宣泄的话,这里可以起到分洪调控的作用。”

“这是好事儿。”范无病点了点头道。

江南省在历史上就是水灾多发之地,尽管建国之后政府不断地兴修水利,修筑江堤大坝,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一次因为江堤大案的影响,中央方面对江南省的江防工程重新进行了审视,觉得新修筑中的大堤虽然坚固,但是为了解决往年的漫堤事故,最好还是在白鹭山附近,利用地势修建一座大型水库,必要的时候可以起到分洪的作用。

范无病听老爸解释了原因之后,就要了地图来看,白鹭山的地形犹如一个狭长的口袋,两山夹一沟,而且出口狭窄,正是天然的修建水库的好地方,在这里修筑水库的话,投入的资金绝对会是最小,而修出来的水库容量是很大的。

但是要在这里修建水库的话,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有不少,一个是移民的问题,一个就是文物古迹的保护问题,还有一个就是水库的投资问题,这三项加在一起,没有十来个亿是出不来的。

“那你可以从无息贷款里面出嘛,将近两百个亿的人民币呢。”范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