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5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无病本来都没有这个打算了,一听陈晓阳又问起此事,顿时精神一振道,“嗯,我们公司旗下有国内最大的娱乐公司,新丝路娱乐公司,也就是挖掘新人进行包装,制造明星的公司。假如你有这方面的意向,我可以帮你安排一下,或者你有成为明星的潜质也说不定的。”

“长得漂亮就能当明星?”陈晓阳问了一句。

“也不尽然,气质要好了。”范无病看了看陈晓阳道,“你的声线也很不错,有没有学过声乐?”

陈晓阳回答道,“大学里面有学习过,不多。”

范无病摇头道,“那个不作数的,不过即使没有学过也无所谓,浑金璞玉,更好雕琢了。”

在陈晓阳的配合之下,北王村的很多村民们都开始揭发村支书等人私设收费站以及将所得的款项进行贪墨的经过,而村里面的会计在高压之下也反水了,拿出了确凿的证据,表明村支书与霍平等人进行勾结,去年一年之内就瓜分了三百多万的过路费,而霍平本人就收入了一百六十多万。

而与此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配合之下,霍平在公检法队伍中拉拢腐蚀部分干部,为他在下林县的各种行业中充当保护伞的事情,也有了新的进展,共计挖出了霍平名下的产业十几处,还有五六家公司,涉案金额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元。

事情查清楚之后,下林县方面就很果断地进行了半公开审理,因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当事人无话可说,最后在一个月内终于结案,而北王村的无名村民也算是沉冤得以昭雪了,还获得了一定的赔偿。

这其中也发生过一些反弹的,主要是来源于政法系统的一些干扰,虽然临江市的十几个县级别不高,但是向下林县说情的人就不少,令曾子茂等人不胜其烦,最后直接拿出了话来,让他们去找范亨说话,这下子才算是堵住了众人的嘴巴。

但是霍平的老丈人潘文清就有点儿坐不住了,公开在各种场合里面质疑下林县在审理霍平一案上的问题,主要还是从人大代表资格这方面提出的,认为霍平被抓捕的时候,他的人大代表资格还没有被撤销,这是违法的。

最后惹得范无病火了,就让人去查这老头儿的问题,结果一查一个准儿,潘文清在任这么多年,犯下的事情也是很多,随便捡了几件出来给他往面前一摆,让他自己看着办。

结果老头儿自讨没趣儿,再加上本来这段儿时间里面就着急上火的,一口气儿没顺,干脆就中风了,这样一来范无病倒是也不好再穷追猛打了,只是保存了证据证物,然后由临江市方面另选人接替了潘文清的职务而已。

经过这么一闹,潘文清就算是彻底地推出了临江市的政坛了。

下林县的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范亨在江南省内的威信立刻又提升了很大一截儿,政法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许多陈年积案也开始了重新审理,不少人沉冤得雪。

忙了几个月之后,范亨才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江南省前几年之内的弊病实在是太大了,若不是这一次因为北王村收费站问题牵引出了霍平一案,自己下决心整顿政法系统的话,都不知道政法队伍已经堕落到了如此地步。

在江南省内的很多地方,公检法已经沦为了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而一些黑恶势力则直接走通了上层路线,摇身一变成为了政协委员或者人大代表,以这件合法的外衣作为保护伞,继续去从事非法的勾当。

三个月当中,仅仅是政法系统,就处理了两百余名科级以上的干部,其中包括了副厅级以上干部四人,可以说是将江南省的政法系统过了一遍筛子。

事后,范亨对范无病说道,“如今的江南省,应该算得上是政治清明了吧?”

范无病就撇了撇嘴道,“你放心好了,被抓住的永远都是极少数,只要不是从根本制度上进行完善,贪官什么时候都少不了。”

当然范亨也没有指望自己能够把江南省收拾得一尘不染,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但是总不能在一片混乱当中发展经济,如果是那样的话,经济越发达,问题也就越大,祸患也就越到,老百姓的日子也就越难过。

所以,必要的整肃活动还是要不断地搞一搞的,在不影响全省经济发展大局的前提下,反腐败运动是需要常抓不懈的。

几个月来,范无病的白鹿山水库的进展也非常迅速,现在六个库当中已经有两个库基本上完工了,按照这个速度,到了明年年中的时候,六个库的主体就可以顺利完成,到了明年年底,一切工程都可以结束。

不知不觉间,一九九七年的钟声就快敲响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高层的顾虑

一九九六年的年底,股市暴跌,愤怒的股民,撕人民日报来泄愤。

更有怪话说,中国的股市,无牛市,也无熊市,是猪(朱)市。朱老板对此倒是显得很坦然,骂人不要带脏字嘛!

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利益少了,有了闲就骂人。利益多了的,挣钱数钱还来不及,也没有时间说声谢谢你。

全年来看,GDP增长百分之九点六。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既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外国人倒是懂门道儿,他们为中国过这个险关吓得不轻,认为朱老板真该拿诺贝尔经济学奖。

也是在这一年当中,中国的钢产量终于突破了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首位。

此时美国经济还没被叫作新经济,而自七十年代以来,凯恩斯理论失灵,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难题一直困扰各发达国家的政府首脑。

因此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在国际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在国内,经济学界也极少有人对软着陆提出质疑,而国内经济学界一直被戏称为十个人能提出十一种说法。

九三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就像一匹瘦弱的小马,在兴奋剂的作用下拉着一辆大车飞奔,如果不尽快停下来,一旦药劲过去,就会连马带车一起,轰然翻倒。

但是怎么才能既让这匹瘦马停下来又不心肌梗塞,国内的领导人并无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却近在眼前,八八年年底开始的治理整顿固然让通货膨胀率从百分之十八点八降到了九零年的百分之三点一,可是经济增长率也从百分之十一点三跌到了百分之三点八。

九三年的通货膨胀率是百分之十四点七,已经向八八年的最高记录逼近。老百姓则再次萌发出抢购商品的冲动,贮存美元、黄金和优质耐用消费品的现象日益普遍。

刹车在九三年下半年已经狠狠地踩了下去,但是九四年的情况看起来却更加糟糕,GDP增长率下跌了一个点,通货膨胀率则上窜了六个多点,达到百分之二十四,一举刷新了记录。

行政命令的老办法固然见效快,可是既伤筋动骨又只能收效一时,朱老板决定用市场手段调控经济。他总结了八十年代经济大起大落的经验,力图既控制住泡沫经济,又要让经济保持足够的增长,因此软着陆就成了他明确的方针。

所谓软着陆,就是经济不要一下子降下来,调控要逐步进行。九四年的通货膨胀为什么比九三年还厉害,因为这就是软着陆的方式,不会立竿见影,通货膨胀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是加热的趋势已经得到缓解。

货币紧缩把投机倒把、房地产泡沫的资金来源彻底断掉,但是对基础性生产,尤其是贫困地区西部地区的正常生产还给予保证。宏观调控把集中到沿海的过热过多的资金返流到原来的地方去,这种做法既降低了通货膨胀,又保持经济的必要增长。

当时物价下降和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投资下滑的情况同时出现,于是经济学界的分歧开始明显,以吴敬琏、刘国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张继续从紧,以厉以宁、董辅为代表的另一批经济学家则认为经济已经偏冷,主张放松银根,还有人提出要扩大基建投资刺激需求。朱老板的看法是还是要防止过热,他还公开批评过厉以宁,提出要继续适度从紧,防止过热、防止通胀回潮。

软着陆的成果有目共睹,当然局部问题也有遗憾,比如粮食问题没有处理好,财税制度的改革结果是发达地区受益更多,落后地区财政状况有所恶化,金融过于集中,金融工具收得太死,民间金融彻底关死了,农村金融明显矫枉过正,还有就是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很正确,但国企改革没跟上,所以不得不在贷款上对国企开口子,这就使银行改革打了折扣。

在九六年年底的圣诞节公司聚会上,范无病对范氏投资集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认为本年度的收入是喜人的,发展是喜人的,扩张也是喜人的,整个集团的资产有了较大的增长,成为九六年度国内经济调整的最大赢家。

尽管金融政策紧缩了,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影响,发展的步子被迫停了下来,但是对于范氏投资集团却是一个好消息,范无病最不缺的就是资金,因此在一年当中向国内增加了大量的投资,旗下各企业也向纵深发展,一年之中投入了两百多个亿的发展资金。

随着企业蓬勃发展而来的,就是集团毛利润的迅速增长,全年的利润超过了四百亿,这还仅仅是指国内企业而言。

范氏投资集团在短短几年之内,已经成长为国内民营企业的巨无霸。

自范无病九一年回国之后进行的长达五年的中国经济抢滩登陆战,可以说终获成功。

这期间,香港明辉实业的老板秦如山私下里来见了范无病十几次,安排进入港股市场的有关事宜,在这半年当中,范无病陆续地将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了香港股市及期市,并且购置了一些优质楼盘来经营。

这一批资金的来源都是从国外进入香港市场,因此国内方面不甚了了,只是秦如山如此密集地会见范无病,终于还是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

因此,多日不见的安全部部长蒋略终于找上范无病了。

范无病在自己公司总部里面接待了蒋略及其下属,奉茶之后,范无病就问道,“部长光临敝公司,显然不会是没事儿吧?”

“先给我弄点儿吃的东西,喝茶顶什么用啊?”蒋略跟范无病倒是不见外,直接就要吃饭。

“不是吧?身为领导干部,哪里有让老百姓吃请的道理?这要是让中纪委知道了,还不停你的职啊?!”范无病虽然笑着如此说道,不过却吩咐人去安排酒宴了。

“中纪委可是管不到我们的。”蒋略哼了一声道。

虽然安全部只是一个普通部委编制的机构,但是权力之大就有点儿让人眼红,中纪委跟他们之间的权力存在交集,却又在大体上互相平行,因此蒋略倒是不怎么鸟中纪委的人。

很快酒菜就上来了,现在范氏投资集团有自己专门的酒店,吃东西非常方便。

蒋略招呼自己的人开始吃东西,然后对在一旁看着他们吃东西的范无病说道,“你最近跟秦如山走得很近啊?”

“做生意嘛,当然是有来有往——”范无病不置可否地回答道。

“不止是做生意那么简单吧?”蒋略用筷子扒拉着红油鳝丝,非常怀疑地质问道,“我们认为你在向香港股市大量注资,秦如山是什么人?他就是在香港股市里面摸爬滚打起家的,这个情况我们是了解的。”

范无病点了点头道,“那又如何?香港是自由港,资金来往又不受约束。说白了,股市就是公开的赌场,我们这些人就是聚赌的客人,难道开得起庄,就待不起客吗?”

“客大欺主,高层担心你把别人吓到了。”蒋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范无病莞尔一笑,心说上百亿美元的资金突然涌入了港股市场,自然是会掀起一些风浪的,好在秦如山此时做事还算沉稳,足足花了半年多才把这一百多亿美元给花出去,分散下来,倒也不是显得很扎眼。

但是秦如山一趟儿一趟儿地飞往内地,显然是惹得港府与内地政府都注意到了,顺藤摸瓜,自然不难找到幕后的范无病。

香港金融管理局也有自己的考虑,虽然英国人就要走了,但是香港的繁荣稳定还是要维持的,这里面不仅仅是香港大多数民众的意愿,也是香港各大家族各大财团的意愿,因此股市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的敏感神经就紧张起来了。

尤其,各大家族都跟内地政府眉来眼去的,少不得有一些私下的勾当要做,众人一起提到要维护香港市场的繁荣稳定,实际上也就是要确保九七之后,各自的利益能够继续得到承认及稳定发展。

此时范无病突然插手进来,这么大的资金量,就是香港本地的财团们,也吃惊不小。

虽然他们惹不起范无病,但是通过内地高层向范无病传递消息的话,应该还是比较务实的,因此这一次蒋略来访,实际上就是代表了高层的意见,希望范无病从香港股市中抽身出来。

“高层的意思是说,港人治港,希望你不要横插一杠子进去。”蒋略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摸了摸自己的额头,然后说道,“这话就太不负责任了。港人治港这四个字,可不是万应灵丹,不能什么地方都用的。”

关于这一点,范无病是觉得非常不爽的,就算你们香港各大家族想要急着瓜分回归之后的香港经济势力范围,但是现在好歹还是英国人在主事吧?此时就拿内地政府来压我,怕我的心情不够好吗?

第四百三十三章 范无病的脱身之计

蒋略听了范无病的话之后,就说道,“这年头儿,强权胜过公理,反正我是把话给带到了,你看着办吧。”

范无病端着茶杯,浅浅地抿了一口,然后就陷入了沉思。

蒋略带来的这个消息,其实却是一个脱身的良机。

在九十年代初期,当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却出现奇迹般的增长,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前景一片灿烂,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危机爆发前曾一度是各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的样板。

东南亚国家对各自的国家经济非常乐观,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代,纷纷放宽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以求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

但东南亚各国在经济繁荣的光环闪烁中却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基于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而主要依赖于外延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放宽金融管制,无疑于沙滩上起高楼,将各自的货币无任何保护地暴露在国际游资面前,极易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国际游资的冲击。加上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了过度投机房地产、高估企业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逐渐增加。

在去年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莫里斯·戈尔茨坦就说,在东南亚诸国,各国货币正经受着四面八方的冲击,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尤其是泰国,危险的因素更多,更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发生金融动荡。

但戈尔茨坦的预言并未引起东南亚各国的重视,反而引起反感,东南亚各国仍陶醉于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奇迹。这就是所谓的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了。

东南亚出现如此巨大的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索罗斯的眼睛。他一直在等待有利时机,希望能再打一场英格兰式的战役。

九三年的时候,索罗斯就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被低估,决定拿林吉特作为突破口。他联合了一些套头基金经理开始围剿林吉特,但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却决心维持低币值的林吉特,马哈蒂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了对本国资本市场的控制,索罗斯及一些套利基金经理无机可乘,只好暂且收兵。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也因此才免遭劫难。但在马来西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