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5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目前我们省里面征询了很多专家和企业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发展特种金属冶炼技术,并建造一些大型的金属压延设备,生产出目前国内空白的产品,是江南省冶金行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范亨对范无病说道,“我们也了解到一个情况,就是澳大利亚方面,目前正在开放矿山经营权,我们很想要过去收购几个富矿,以便减小原料成本。”

范无病听了之后笑了起来,“你们的想法倒是不错的,不过澳大利亚的铁矿不是那么好收购的,现在日本人盯那边儿很紧,而澳大利亚本土势力,对于中国人虽然不怎么排斥,但现在中国刚刚收回了香港主权,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成员,自然是有些心理不平衡的。”

澳大利亚面积七百六十八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两千万人,原以农牧业为主。二次大战后制造业和采矿业获得发展,使澳大利亚成为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澳大利亚西澳州皮尔巴拉地区铁矿石储量丰富,号称储量拥有三百二十亿吨,但是该地区缺水,矿产品深加工受限制,多以原料出口,澳政府也以优惠政策鼓励出口。一九八七年的时候,中澳合资开发的恰那铁矿为年产一千万吨的规模,合作顺利,项目成功,因此澳大利亚铁矿仍然是良好的合作对象。

虽然我国是铁矿石资源比较富集的国家之一,储量在世界排名第五位,但我国铁矿石资源品位较低,资源分布与控制十分分散,开采成本高。相比之下,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铁矿石资源集中、矿石品位高,加上运输、海运费用,综合起来仍占优势。国内铁矿石资源先天不足,如果再考虑到资源税费等问题,国内矿石则更难在成本上与国际巨头进行竞争。

由于铁矿石商品价值较低,资源税的提高成本占比较大,相比其他矿种相对较低的资源税,铁矿资源税提高,对企业的影响更大。再其次,矿产品资源补偿费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资源税重复,增加了矿山负担。

此外,冶金矿山企业还需承担不少社会公共支出,如企业办社会及塌陷区治理、复垦、尾矿库等费用。特别是国内冶金矿山企业不少是老企业,大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的企业主体设备已老化严重,效率低,消耗高,且一般都坐落在深山峡谷,没有城市为依托,企业自办社会负担的额外费用基本上占矿山费用支出总额的四分之一。

上述多项因素导致冶金矿山企业的成本量以每年以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速度递增。

相对而言,国外矿业企业的税费政策则比较成熟。一些资源富集国家的铁矿采掘企业税费负担水平相对较低,税费设置特别考虑矿山企业特点,注意对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从税费结构上看,国外矿山企业专门税费主要由权利金、耗竭补贴、资源租金税、矿权有关收费等四类构成,种类相对简单,数量相对较少。国外矿山企业最主要的费用是申请费与租费,多数国家一般只收取这两种费用。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铁矿企业权利金税按销售价值分等级进行缴纳,精矿按百分之五,粗矿按百分之七点五,粉矿按百分之五点六,球团按百分之五,对个别企业甚至可以设置特别协议。同时,澳大利亚还对地处边远地区的矿山实施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的税收负担水平不到国内企业税费水平的一半。(文*冇*人-冇…书-屋-Zei8。电子书)

但是有一点,就是澳大利亚已经开发中的矿山,基本上都是英国人控股的,这些家伙们跟中国之间的关系比较僵硬,经常会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出来,非常麻烦。

江南省也是因为在过去经历过一些事情,所以此时澳大利亚开放矿山经营权,他们才想到要去那边儿自行开矿,乐得一个顺顺利利,或者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售卖赚钱。

范无病自己也在打力拓和必和必拓的主意,不过他是缓缓地从股票市场上进行筹码搜集,以期达到对两拓的控制,经过了几年的布局,这项工作进展不错,至少他已经成为两拓的第三大股东了,发言权还是有的,假使两拓涨价,那么他是受益方,假使两拓降价,他则可以通过股东权利大量优先购买铁矿石来达到垄断市场价格的目的,可以说是进可攻退可守,绝对不吃亏。

但是此时江南省准备自行去开矿,他也是持赞成态度的。

毕竟拥有自己独立股权的矿山,虽然过程麻烦一些,但是就可以拥有独立决断权,而且也可以对两拓的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的话,这个矿山的投资就不宜太小了,否则的话就体现不出它的战略意义了。

面对铁矿石资源日趋集中的形势,众多国际钢铁企业都已经插手铁矿石开采,想方设法在铁矿山注入股份,或者收购新的矿产资源。中国钢铁生产增长较快,铁矿石需求也较紧张,如果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还将进一步提升,那么,中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矿价谈判话语权将会持续减弱。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世界钢铁业的利益链。但是,一方面是铁矿石进口量还在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对手的资源筹码越来越大,两者的矛盾非常突出,直接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受制于国际铁矿石供应。

随着地球资源储量的逐步开发,可采资源逐步减少,未来对钢铁企业的制约性将更强。一百年以后,甚至在几十年内,就会出现大量靠自有矿石起家的钢铁企业因为资源采空而无法生存,大量无矿钢铁企业因为原料成本过高而亏损,以至倒闭。

随着利益争夺的加剧,铁矿业巨头很可能利用资源优势进军钢铁业或兼并钢铁企业,到时,钢铁企业将更难以生存。因此,合理控制铁矿石资源,是中国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举措。

因此,老爸范亨所说的江南省希望进军海外矿山的设想,范无病觉得还是很有前瞻性的,至少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儿。

对于资源的控制,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松,不管这个资源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瞻性话题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主要都是分布在西澳洲一带。”范无病对老爸范亨说道,“不过恕我直言,要是开采的话,江南省要投入的资金可是很大的。”

澳大利亚各州均有铁矿,最多铁矿的州是西澳。

西澳拥有澳大利亚全部已发现铁矿资源的九成以上,主要集中在皮尔巴拉地区。该地区共有十三个矿场,其中六个由力拓在西澳的子公司哈默斯利公司经营,两个属于罗伯河公司,五个由断山公司,也就是所谓的必和必拓公司经营。此外,在西澳的苦力杨哪宾和白鹦鹉岛附近也有铁矿场。

在西澳的黑德兰港附近,必和必拓公司拥有一个铁提炼厂。

西澳铁矿的发现,在当年也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传奇一样的事件。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四十三岁的兰·汉库克他驾驶着单引擎的Auster型小飞机,与妻子霍布一道,计划飞往西澳的首府珀斯。他是西澳一个小小的农场主,也是一名资深的飞行员。为了他的家族牧场生意,他必须经常在这片天空中飞行。

在哈默斯理山脉上空,浓黑的积雨云突然从四面向这架小飞机包抄过来。前方乌云高不见顶,这架小飞机无法从其上越过,同样浓密的乌云也切断了他们返航的路线。

这是一次生死的较量。唯一的出路,就是往下走,在云层的下方飞行。但云层越来越低,几乎与大地相接,无奈之下,汉库克飞进了巨大的峡谷内。他对这个区域十分熟悉,峡谷的深处,就是奔腾的特纳河,这是一条天然的引航线。

这是澳洲白人从未踏足过的蛮荒之地。在暴雨之中,汉库克小心翼翼地驾驶着飞机,几乎贴着树顶飞行。就在这危机的时刻,汉库克赫然发现,在暴雨的冲刷下,两侧的峡壁居然依旧显露着红色的光泽,这是一种特殊的红色,近乎褐色,如同铁锈一般。熟悉矿藏的汉库克马上意识到,这些都是裸露在外的铁矿,他现在正飞行在一条真正由铜墙铁壁筑成的峡谷内!

这个发现令他兴奋异常。上苍似乎故意选择了一个特殊时刻,给暴风雨中的海燕送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大礼。汉库克所看到的,正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已经发现的蕴藏量最大的铁矿。

当汉库克对抗着暴风雨时,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美沙比山脉的高品位铁矿开采枯竭。这个大铁矿,宽一到一点五公里,厚一百五十米,长一百八十公里,矿石中铁含量超过百分之七十,因此在冶炼前不需任何处理,可以直接进炉。而且,在它不远处,就是宾夕法尼亚州的无烟煤矿,为冶炼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美国能成为真正的“美沙比”(印第安语“巨人”),正是美沙比铁矿铸就的。

这个灾难性的消息,使得西方因此而开始恐慌。

当时的澳大利亚政府在铁矿石问题上态度非常坚决,明确表示澳大利亚的铁矿将绝不允许出口一丝一毫!

这样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来自于澳大利亚强烈的缺铁症,专家和政治家坚信,铁矿是澳洲稀缺的资源,因此必须完全使用在国内建设之中,绝不能出口。

汉库克发现了铁矿后,便开始了锲而不舍的前期工作。他沿着矿脉,至少认真考察勘探了一百多公里的范围。而他提取的矿石标本,经过再三检验,其纯度甚至比美国的冶炼标准还要高,这意味着这里的铁矿石完全可以直接送入冶炼炉中成为钢铁!

但他很快就失望了,珀斯和堪培拉的政客们根本就不相信一个来自丛林、只有中学学历的农场主,居然能在被专家判了死刑的贫瘠澳洲,发现高品位的铁矿。

当时,汉库克必须首先取得政府授予发现者的特许权,在这之前,他的发现甚至不能告诉任何矿业人士,否则他自己作为发现者的权益将很难得到保障。而问题在于,政府不仅不相信他发现了优质铁矿,而且根据当时的法律,澳大利亚联邦和西澳州两级政府都严禁对新的铁矿的开采,以图实现政府对“即将枯竭”的铁矿资源的严密控制。汉库克要获得发现者的特许权,十分艰难。

幸运的是,汉库克不仅是一个执著的人,而且也还算是个富有的人。他不仅自掏腰包支持了所有的勘探,而且也在议会游说上做了不少投资。与官僚机构打交道的酸苦,不仅汉库克深有体会,连后来的议员们,在纪念汉库克的各种场合,都将抨击当时政府的无能作为保留节目之一。

八年之后,联邦政府正式确认了汉库克作为发现者在皮尔巴拉地区的开发特权。但是开发方圆数百公里的铁矿,其所需要的资金,绝不是一个农场主所能承受的,甚至也不是澳洲的小小经济体所能承受的。

在无数次碰壁和遭受白眼后,汉库克终于时来运转。矿业巨头力拓集团CEO杜坎爵士在伦敦总部亲自拍板,可以一试。而令他们动心的是,是汉库克说服他们的理由,他只需要事成之后提取特许权费,如果那里真没矿藏,力拓什么都没有损失。

在汉库克多次带着他们到现场勘察后,力拓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力拓与汉库克谈妥的条件是,汉库克及他的亲友们完全退出这一区域的矿藏开采,作为回报和补偿,力拓给汉库克每年矿产销售额的百分之二点五作为特许权费。这笔报酬,在开采的当年,就达到了两千五百万澳元之巨。

事后来看,这无疑是个双赢的协议。汉库克不必在开发上做任何投资,可以每年坐享高额特许权费,而力拓则保证了自己对开发项目有完全的掌控权。多年后,一些同行和杜坎爵士开玩笑,“你们真笨,给汉库克支付这么高的特许权费,我们就不会这么做。”

杜坎爵士立即反唇相讥,“所以你们没有我们这样的大铁矿!”

汉库克的暴富,在澳洲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毕竟,他为澳洲摘下铁矿贫困户的帽子立下了无可替代的功绩,而且是在十分艰难的政治环境下,用自己和亲友的资金,自费进行地质和政治上的双重勘探。

汉库克的飞行记录显示,他为了勘探,就花费了超过七千个飞行小时,在澳大利亚人看来,他并非只是个走运的财富英雄,还是一个执著的民族先驱。

汉库克的发现,成就了力拓,成就了必和必拓,成就了澳洲的大小铁矿石生产商,但是从此时来看,西澳的矿区基本上已经被瓜分殆尽了,力拓和必和必拓两个庞然大物,基本上就算是澳洲铁矿石的霸主。

想要开发新矿区的话,谈何容易?仅仅是购买开采权的话,花销其实不大,但是在建设矿区,建设运输所用的铁路以及出海港口上所需要花费的资金,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开销了。

“我们可以在澳洲投入三个亿的美元,用来建设矿山,从长远的利益上来看,还是值得的。”范亨对儿子说道。

“你们江南省的决心很大啊!”朱老板等几个常委听到了范亨这话,顿时都非常感兴趣。

之所以会引起他们的关心,无非就是目前国内都在拉投资,搞建设,怎么江南省酒会独辟蹊径地想到要出去海外搞投资呢?这里面显然是有些不符合当前大的形势的。

“三个亿的美元,最多只能收购各小矿山,想要有大的发展,那是远远不够了。”谁知范无病在听了范亨的描述之后,又说出了令众人震惊的话来,“想要搞定澳洲铁矿,没有一百个亿的美元是绝对没戏的!”

“你们父子两个,都拿钱不当钱啊!”一位常委笑着摇头叹道。

三个亿的美元能在国内做多少事情?

以江南毛纺厂那种大型国有企业的改制而言,有两个亿也就足够了,三个亿的美元,可以扶持十几家这种大型国有企业从危机中走向稳定的发展方向。

而要这样扶植十几家大型国有企业重新站立起来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将一个省的经济掀起一个小高潮了,至少在年终岁末的时候,经济统计数字会好看许多,更不要说一百个亿美元是什么概念了。

范亨郑重地说道,“居安思危嘛,国内的铁矿石品味差,价格偏高,而且储量也有限,考虑到今后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当中,我国将要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钢材的需求量居然与日俱增,铁矿石的供给量也会相应提高很多。基于这种考虑,我们认为适时在海外搞矿产开发,也是很有必要的。事实上,如果在澳洲开矿成功,我们在铁矿石上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占到现在铁矿石采购成本的二分之一以上,而且铁矿石的品味很高,冶炼容易。”

朱老板听了范亨的话以后说道,“唔,以前我们倒是没有考虑到这种事情,既然范亨同志提出来了,有必要议一议。毕竟这个思路,虽然看起来有点儿超前了,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有些资源因为过度开采的原因,储量会越来越少的,钢铁是一个国家的骨架,我们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前瞻性,用战略性的眼光看问题。”

吃饭中的众人纷纷点头赞同,都表示很有这个必要,虽然以钢为纲的提法不一定正确,但是想要成为一个大国强国,钢铁产业是避不开的一个话题。

第四百五十九章 另类高端话题

事实上,资源匮乏的问题,此时已经初现端倪。

国内也曾经有不少的富矿,比如说山西的煤田,本来储量是非常丰富的,如果采用科学的开采办法,利用率能够超过百分八十以上,可是因为无序的开采及私人盗掘,破坏了资源开采的环境,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能采用大型机械化作业去开发了,某些地方的开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