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印尼新政府已经按照哈比比的要求,开始对这一次排华骚乱中的幕后指使人进行清查,并对在骚乱中犯下严重罪行的暴徒进行处决,各地华人也开始纷纷安定下来。

就在范无病决定回国的前夜,印尼华人的代表,当地的几位商业家族领导人登门拜访,对他这一次在排华骚乱中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不过,他们这一次过来,自然也是有别样儿心思的,比如说考虑一下今后的发展方向的问题,目前的印尼经济萧条,而且经过了这一次排华骚乱之后,华人的积极性都受到了严重的挫伤,很多人都在考虑另谋出路了。

尤其是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家族们,更是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多做一些投资,以免发生意外的时候,血本无归。

经济蓬勃发展政治地位日益提高的祖国大陆,自然就是他们重点考虑的一个投资方向。

第五百零七章 被刻意隐瞒的真相

这一次过来见范无病的印尼侨界代表包括了在印尼华人商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王家、马家和郭家的当家人王晋川、马熊五、郭彦东等三位,还有他们带过来的一些子侄,一共有二十余人,可以说都是印尼华商界的精英人士了。

范无病倒是没有想到这些印尼华商界的大人物们居然如此迅速地找上门来道谢,心里面顿时有些诧异。

印尼这地方是不怎么太平的,针对华商的暴力事件也层出不穷,仅在十年之内,爆发的就不下数十起,只不过规模不是很大,影响不是很深远而已,但是当地的华商们对此都有了一定的觉悟。

一般而言,当骚乱爆发的时候,印尼华商尤其是这些大家族的当家人们,就会暂时飞到香港或者新加坡、澳门去避难,等到印尼国内风平浪静之后再回去。

来到印尼发展的很多华人都是潮汕一带的移民,这些人当初下南洋的时候往往都是两手空空,经过了时间不等的奋斗之后,在印尼基本上都有了不小的工厂,很大的庄园,为数众多的雇员,还有不菲的资产,因此不可能放弃这里的事业。

用一些比较无良的商人的话说就是,这里的钱多、人傻、做生意轻松,家里死几个人无所谓,找几个马来妹再生就是了。

因为这个缘故,范无病虽然来到雅加达解决排华骚乱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同当地的华商大家族进行接触,一来是对他们不甚了解,二来则是对于华商当中鱼龙混杂的现象也有些不齿,不愿意过多地沾惹这些是非。

范无病让人准备咖啡和茶叶来招待这些人,一边儿笑着对众人说道,“本人来得匆忙,去得突然,也不曾登门造访,倒是失礼了。今日诸位先贤齐至,定是有所指教了。”

王家是华商界的代表人物之首,王晋川听到范无病这么说,便笑着回答道,“哪里敢谈论什么指教?这一次范先生扶危定难,解救众多印尼华人的生命危险,我等感激不尽,今日来的冒昧,却是代表印尼的一千万华人同胞专程致谢的。”

说着跟随而来的众人就抬过来一块儿金匾,上面书写着鎏金大字,正是中流砥柱四个大字,笔画之间铁钩银画,颇有一定的功底。落款上面倒是写着整整齐齐的蝇头小楷,是印尼华商总会及各华人团体共同向范无病敬献的。

“这个如何敢当——”范无病一看这牌匾,便笑着婉拒。

开玩笑,这种中流砥柱的称号自己怎么能接受呢?这一次是谋定而后动,做了一桩四两拨千斤的功德,而且自己获利也不少,可是要接受了这块儿牌匾,自己就算是跟他们扯上了关系,彻底套牢了。到时候再出什么事情的话,自己还能不能做这个中流砥柱呢?

要是自己七老八十了也就算了,可是自己现在才二十出头,若是当了这个中流砥柱,以后有够自己头疼的时候,印尼这边儿虽然短时间之内不会再发生类似这几天的严重排华骚乱事件了,可是以后就说不定了。

不过众人在王晋川的带领下,一定要范无病收下这份谢意,而且大家也说了,知道范无病范先生财力雄厚,印尼华商代表们都觉得用金钱来致谢,简直就是侮辱范先生的高风亮节英雄风范,所以就做了这么一块儿牌匾以为感谢,若是范先生执意不收的话,倒是冷了印尼一千万华人的一片赤子之心了。

范无病不是很想在这个问题上面纠缠下去,于是让人先把牌匾收起来,然后就找了个话题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他向王晋川问道,“经过这一次的事件,再加上印尼的经济状况在短时期内无法扭转颓势,印尼国内的经济势必会有一个较长的低迷时期,不知道诸位前辈有什么打算没有?”

王晋川看了看另外的几人,便对范无病说道,“实不相瞒,我们这一次过来,除了向范先生当面致谢之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跟随范先生一块儿回国内去看看。我们都听说这几年国内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地方都在积极地引进发展资金,建设大项目,我们商量了一下,既然现在印尼这边儿日子不好过,倒不如回国内去参与经济建设,也算是推动祖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了。”

其他的几个人,差不多也就是同样的意思,看得出来他们这一次是被排华骚乱给吓得不轻,希望暂时先回到祖国大陆来进行投资,也好多留几天退路,毕竟现在哈比比政府动作太大了,不但宣布将要追究苏哈托家族的贪腐行为,而且也将军内反对势力一扫而空,这么大的动作,让印尼华商们感到非常担忧,万一哈比比是第二个苏哈托该怎么办呢?

听到众人的解释之后,范无病就说道,“这倒是不错的决定,祖国方面,对你们永远是欢迎的,只要守法经营,那里的大门永远是为你们敞开的,我倒是很愿意帮你们牵线搭桥。”

“真要谢谢范先生了。”王晋川等人都非常兴奋,因为他们已经搞清楚了范无病的身份,知道他除了是身价无法估计的巨富之外,还有一个政治局委员的老爹,影响力极其深远,有他作为引荐的话,自己这些人能够很快地跟大陆方面建立联系,找到合适的投资方向。

范无病跟众人聊了一阵子之后,想起来一件事情,便问道,“我听说,华人所聚集的财富,占到了印尼社会财富总额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印尼当地人才会对华人恨之入骨,这个情况是真的吗?”

“范先生你千万不要听信这种鬼话!”郭彦东听了范无病的话之后,情绪有些激动地说道,“这些话都是印尼的反华势力编造出来的,目的就是煽动当地土著对华人的敌视情绪。”

当年国内许多沿海省份人民离乡背井,远涉重洋,到印尼谋生,殊为不易。克勤克俭,这是印尼华人发家的根本。在这样一个陌生的国度里,华人最初只能做苦力,挣小钱。经过多年的奋斗,慢慢发展起来,生意越做越大。现在生活富裕了,但大部分人都不忘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乱花一分钱。老一辈的人总是说穷怕了,今生不可再穷。

守信是印尼华人独具特色的买卖方式,经商全凭信誉,口头说妥,不需要任何收据,生意就做成了。有的商人撕下香烟包装纸,便是几亿印尼盾的欠款单据。守信的商人会很快被大家接受,信誉越来越好,而违背诺言的商人马上就被扫地出门。在雅加达的唐人街,这种买卖方式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

印尼独立后,一些带有狭隘民族主义的人也不时别有用心地制造针对华人的骚乱。但是,华人经济并没有因此被摧毁,他们凭借勤俭节约、不屈不挠的精神,继续为印尼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移民到印尼后没有土地,为了生存,他们就当小贩,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地面和人缘熟了,就在当地开个小店。由此,华人商店就遍布印尼城乡、山区,形成一个广泛的商业网,促进了印尼城乡之间的商品流动,发展和繁荣了印尼的经济。可以说,人数众多的印尼华人中小商人扎根于印尼社会,直接影响着印尼的经济。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华人控制了印尼百分之七十的经济命脉的传言,其实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破坏印尼民族和睦而散布的谣言。”郭彦东对范无病说道,“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九十年代初印尼全国资产总额为两千五百亿美元,其中各类私营公司资产总额占一成左右,即三百亿美元左右。即使这三百亿美元资产中的一半是华人资产,所占比率也不过是百分之六,离所谓的百分之七十相距甚远。”

王晋川也补充道,“在印尼,华人到底有多少,目前没有一个可靠的统计数字,一般估计在全国两亿人中,华人在八百万到一千万万之间。今年公布的材料显示,在印尼从事工商业的华人中,只有一百七十人是大财团或大集团的老板,有二十五万人是商店、摊位等小业主,其余的华人是专业人士、农民、渔民、工人或店员。也就是说,印尼大多数华人现在仍然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凭借节俭的传统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范无病闻言点了点头道,“果然是传言不可信哪!想来苏哈托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制造了这些谎言,其目的也不过就是为了向印尼国内及国际社会散步华人威胁印尼本地人的生存而已,这家伙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我们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万一哈比比镇压不住国内的形势,苏哈托突然回国,开始倒哈,那么印尼国内的形势就更加危险了,华人无疑也会成为第一个牺牲品,所以,我们现在都认为会祖国大陆投资,是最佳的选择,希望范先生帮助我们这群无家可归的人,找到一个落脚点。”一直在印尼做五金制造业的马熊五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点了点头,心想这一次大概可以往国内拉回去很多投资了,只是要先考虑一下,这些投资应该分布到哪里比较符合自己的战略部署了。

第五百零八章 经营国家

临行之前,哈比比亲自来机场为范无病送行。

在这几天里,哈比比非常忙碌,不但要发表各种声明,还要安排一系列的命令,比如说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同邦交国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苏哈托势力的清算等等。

范无病倒是对于哈比比如此积极地清算苏哈托势力感到有些讶异,在他看来,身为苏哈托的样子,哈比比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儿不道义了?

不过哈比比对外的宣传倒是显得义正词严的,他表示自己虽然视苏哈托为父亲,而且苏哈托前总统也确实为印尼三十二年来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从现在来看,苏哈托的家族腐败问题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苏哈托本人连续三十二年担任总统一职,已经是对印尼宪法和民意的最大践踏,更为触目惊心的则是印尼政坛的腐败问题,以苏哈托子女亲戚为首的各种势力纠结到一起,形成了庞大的家族势力,垄断了印尼的经济和政治资源,成为影响印尼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巨大阻碍。

“现在是时候清除这颗巨大的毒瘤了。”哈比比在公开场合是如此形容苏哈托家族的。

苏哈托家族的垄断式经营,可以说是肆无忌惮。印尼是丁香生产大国,但农民不能直接把丁香出售给政府,而是必须以低廉价格卖给苏哈托子女设立的收购部门,由他们以高价卖给政府。苏哈托家族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而农民和国家遭受重大损失。

苏哈托的大孙子掌握了全国的药品进口,所有药品都要贴上他印制的五百印尼盾印花税才能拿到市场上出售。还有一些迹象表明,苏哈托的孙子还利用特权从国外进口摇头丸,毒害年轻一代。

根据苏哈托在任时提出的发展国有汽车计划,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政府允许苏哈托小儿子托米拥有的公司从韩国起亚汽车公司进口整车并享受免税等优惠待遇。托米的公司在印尼市场上以比其它进口轿车低百分之六十的价格出售,很快占领市场,而政府却因此损失至少十五亿美元。

根据保守的估计,苏哈托的子女们所营造出来的金融帝国,至少拥有两百亿美元的财富。

这些都不是哈比比想要向苏哈托家族开刀的真正原因,最主要的,是他这一次已经跟苏哈托家族站到了对立面上,此时不动手彻底打败他们,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范先生,希望第二批的援助资金可以迅速到位,我这里等得很焦急呢。”哈比比握着范无病的手,非常恳切地请求道。

“好说,不会耽误你的正事便是了。”范无病点头回答道。

上了飞机之后,早已经提前上机的王晋川等人就有些惊异地向范无病询问道,“范先生,你跟哈比比总统关系不错?”

大家的心里面都感到有些惊奇,毕竟现在正是哈比比忙着收拾残局稳定政权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他还能抽时间来给范无病送行,这足以说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比寻常了。

范无病淡然回答道,“互相利用而已。”

飞机很快升空,然后爬升,向国内飞去。

飞机直接飞到了江南省的省城昌平,因为先前已经联系过了,范亨命省政府方面派人将这个二十余人的印尼华商代表团接了去,安排在省政府经营的酒店里面,并且加派了保安。

范亨见到儿子之后,很是紧张地上上下下看了一通儿,确定范无病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才拍了他一下道,“你怎么就这么不消停?这一次通过网上传过来的资料,我才知道原来印尼那里闹得那么凶,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叫我怎么跟你妈交待?”

“没有把握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去做?”范无病笑道,“不过我这一次带过来的这些人,倒都是一些大财主,搞得好的话,在这里留下百十亿美元的投资,也不是不可能的,你可是要好好地把握才是。”

“这么有钱啊?”范亨听了之后,有些诧异地问道。

“华商在印尼发展了很长的时间,虽然他们自己说没有多少钱,但是我觉得,积数百年之财力,已经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了。现在而言,只是看他们是不是有决心离开印尼,回到大陆来投资而已。所以,你们还是要给他们一些信心才是,尤其是江南省最近的发展,国内最近的发展,都是应该向他们宣传一些的。”范无病对父亲范亨说道。

似乎,徐大头徐一凡在篡清的时候,就是这些印尼华商在背后以财力物力支持着,可以想见南洋华商的实力有多么大了,只是在后来印尼政府排华,杀了很多华人,有不少大家族已经移居他处了,印尼本地留下来的华商都是在后来发展起来的,但是破船也有三千钉,印尼华商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范无病想到这些,就觉得有必要将这些人的投资给留在江南省,也好给老爹的政绩上面再浓墨重彩地添上一大笔,再说了,老是让自己往这里贴金的话,难免大家都会酸溜溜地说范亨养了个好儿子,而不肯正视其他的一些问题。

有个好儿子固然是运道,但是要将一个省治理得井井有条,人民安居乐业,却也不是光有一个好儿子就能解决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思,再有能力的官员,也不过是为自己的囊中多添几块儿金子而已,等到离任的时候,老百姓还得送他一块儿“天高三尺”的牌匾以示感谢。

“这一次去往印尼,收获如何?”范亨问儿子道。

范无病回答道,“基本上可以说是收获颇丰,虽然花钱不少,但是物有所值,或者说是物超所值了。”

事实上这一次印尼之行所达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得到了一个重要的龙目海峡基地和通航权,更重要的是在印尼极大地打击了反华势力,将苏哈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