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6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无病踌躇了一下,然后对朱老板说道,“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之中,各种重点建设项目会层出不穷,但是建筑监理人员的比例却很少,再加上有些项目根本就是地方政府突击建设起来的,所以建筑质量问题很难做到每一处都万无一失。在这种情况之下,出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无法解决的,你也只能约束他们,不可能杜绝他们。”

事实上,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筑法的规定,任何人都有权举报豆腐渣工程,让偷工减料的黑心包工头受刑法制裁,这师很容易就可以处理的事,但是由于上面的政策,是要对豆腐渣工程出事的地方政府追究责任的,而不是给敢于爆光追究豆腐渣工程的地方政府给予行政奖励,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虚与委蛇,不愿意动真格的。

因此黑心的包工头们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将地方行政职能部门绑架到他们豆腐渣工程的十字架上。

追究豆腐渣工程就会掉乌纱帽,保护隐藏豆腐渣工程则可以步步高升,在这种很明显该如何取舍的选择面前,自然是千万百计保护隐瞒豆腐渣工程变成了行业和官场的潜规则。

出了豆腐渣工程,只要能在任期内能隐瞒保住暂时不拆就行,至于以后楼塌人亡,那就是别人的事情了,或者找个理由,花大价钱推倒重建或者大修,也就是钱的问题,责任是推不到自己的头上的。

想到这里,范无病不禁莞尔一笑道,“你知道中国历史上,传说当中最大的豆腐渣工程师什么吗?”

“什么?”朱老板被范无病问得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于是便反问道。

“万里长城啊!”范无病哈哈大笑道,“孟姜女用哭的就把它给哭倒了,你说它的质量能好到哪里去啊?”

“你这家伙,从哪里听来的事情,民间传说也好拿来举例子啊?”朱老板闻言顿时有点儿哭笑不得。

万里长城可是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的,是支柱,是脊梁,万一脊梁都是豆腐渣的话,实在是令人尴尬得很,幸亏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而已。

不过这么一闹,朱老板的心情倒是好了一点儿了,随后又安排了一些工作,跟范亨商量了一下抗洪的安排,嘱咐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守住九江大堤。

“虽然九江大堤的问题很严重,但是你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守住它!我已经让军区首长们亲自带队过来,几万将士跟干部群众一道,共同度过这个难关。”朱老板对范亨说道。

范亨也表态道,“请首长放心,江南江北通力合作,共同减轻洪峰到来的压力,我们一定会战胜洪水,夺取最后的胜利。”

送走了朱老板之后,范亨跟防汛总指挥部的人研究了一下当前的形势,觉得至少还要经历三、四次较大的洪峰冲击,如果仅仅是依靠现有的防洪设施,几乎是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的。

那么要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众人研究的结论就是,需要作出最危急时刻的预案,一旦大堤弃守,就需要设立泄洪区以减轻城区受到的水患侵害了。

众人在地图上研究了一阵子之后,划定了两个泄洪区,共计六万余人需要尽快给迁移出去,范亨对众人吩咐道,“当务之急,要尽快安排街道干部和工作人员们发动起来,动员老百姓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洪水不等人啊,这个问题不解决,九江时刻都是在面临灭顶之灾的!”

第五百一十七章 如火如荼

动员老百姓们撤离时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毕竟家家户户都有很多舍不下丢不下的东西,街道干部们接到的确是死命令,一天之内必须将人都远离开,否则就是耽误了抗洪的大事,将来万一决堤,大家都是罪人。

大概两百多名街道干部们进入了泄洪区,开始动员大家撤离,整整一天的时间,很多人的嗓子都哑了,总算是按时完成了任务。

范无病也没有闲着,在他的安排之下,范氏投资集团属下的物流公司,正在将抗洪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尤其是现在多出了两个泄洪区,六万余人需要临时安置,这是需要很多军用帐篷和一些生活日用品来支持的。

九江方面现在虽然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出力不大,因为今年国企依然很不景气,九江的许多国有企业都发不了工资,市里哪里有钱来安排这些事情?

也就是幸好范无病前几日发了笔横财,从劳伦斯海默那里敲了一笔竹杠,此时刚好用在这里,却是很恰当。

看到各种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将老百姓们逐渐安顿下来之后,九江的官员们才有时间考虑一个问题,范氏投资集团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以这种规模来看,全世界能够与之比较的公司也不多,更何况他的手笔如此之大,投入的资金如此之多,完全是为了公益啊!

人也就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才会意识到原来世间真的有这种舍得向老百姓大规模付出而不求回报的人存在。

“回馈社会,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范无病对赶过来看望他顺便汇报总公司旗下各分公司为了这一次抗洪正在筹备捐款活动的事情的戴维斯说道,“但是我们也应当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收入高的阶层应该是募捐的主力,至于普通职工,我觉得心意到了也就是了,公司里面一定不能设定条条框框,让他们有心理负担。”

“明白。”戴维斯点头同意道,“不过我们高管们总该有个标准吧,也省得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不老板你定个调子?”

“这事儿——”范无病挠了挠头,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弄。

范氏投资集团的高管们收入不菲的,都是拿年薪和分红的,虽然在公司中占有的股票份额比较小,但是架不住范氏投资集团的实力雄厚,像戴维斯这样的高管,一年的收入都在几个亿的人民币,而像武陟小机这样的跟范无病一块儿起家的人,收入就更高了,虽然也是几个亿,但是那是美元啊!

范无病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弄了,于是就说道,“唉,算了。我经常不在公司里面,都是你们在支撑大局,所以这次还是我出钱好了,以公司的名义捐上二十个亿出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

这一次的水患,范氏投资集团已经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尤其是范无病前些时候赢的那些物资,都全部用到了抗洪当中,两亿五千万美元的资金,算起来已经有二十个亿了,再捐献二十个亿的话,加上之前在江南投入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五十亿人民币,贡献不可谓不大,私人的企业做到了这个地步,大家只有赞叹的份儿,别的话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还有就是,新丝路娱乐公司正在跟央视协调,开一场娱乐界的赈灾义演,筹集善款,不过央视方面表示,这样的活动应该跟民政部和红十字会合作的,因此暂时还没有谈出结果来。”戴维斯想起了这件事情,就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点头回答道,“哦,这也是惯例。如果仅仅是娱乐圈的事情,那么我们自己单干也可以,但是牵涉到邀请企业的话,就不那么单纯了。”

戴维斯想了想之后,有些肉疼地说道,“要不然,我也捐一个亿算了,好歹我是在中国发财,况且跟着老板你,总是会有发财的机会的。”

范无病拍了拍戴维斯的肩膀,笑着说道,“不错,跟着老板我,觉悟越来越高了。嗯,你就不要捐现款了,我教你一招儿,保证好用,而且能让中国的老百姓记住你。”

“哦?那是什么招数?”戴维斯非常感兴趣地问道。

范无病凑在戴维斯的耳朵旁边儿叽叽咕咕地指点了一阵子,果然就见戴维斯眉开眼笑,一个劲儿地说老板对他比较照顾,这么好的法子,如果用成了,那可是积了大德啦!

等到戴维斯离开之后,范亨就皱着眉头走了过来,有些诧异地看了戴维斯一眼,然后问范无病道,“你跟他说什么了,怎么兴高采烈的?”

范无病笑了笑道,“哦,他本来要捐一个亿的,不过我跟他说别捐现款了。让他雇上几条货船,上面装满铁矿石,然后在江面上巡逻,什么地方出现了溃堤或者需要填补的漏洞,就让他把铁矿石给沉下去,这么填补可是要比人力填补快多了。”

货船上面都是有传送用的皮带轮装置的,用来装填铁矿石当然是再方便不过了,范无病也是看到了这次沉船堵缺口,才联想到了这个法子,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但是想来只要迅速地将大量的铁矿石卸下来,就应该把口子填的差不多了,只是目前也仅仅是一个设想,具体情况如何,还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的。

范亨听了儿子的解释,倒是有些踌躇地考虑了一阵子,然后才说道,“这个办法似乎也不错,希望能够奏效吧!”

范无病的想法也是有所依据的,大堤附近的石头很少,都需要从别处搬运过来,而这势必会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来操办,依靠肩扛手挑送上江堤,实在是有点儿困难,急用的时候也赶不上趟儿,而从江面上用船来运输,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

当然了,这么做估计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是无论如何,内外一起用功,显然要比单纯地从外面入手强很多。

两个人正在商量的时候,有人过来报告,说是上游两公里的地方,因为出现了缺口,大量的江水涌了出去,淹了一个小村子。

“你们是怎么搞的?!”范亨听了之后顿时非常焦急。

朱老板才刚走了,自己也刚接上了这个烂摊子,就出了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叫人感到揪心啊!当下范亨就要求立刻展开营救,查明损失情况。

范无病说道,“我过去看看,既然口子已经堵上了,那边儿的情况可能不会太严重了。”

于是范无病就跟人过去了,只见他们提到的地方已经是一片汪洋了,但是水并不是很深,主要是那个地方的地势比较低洼,村子里面的积水有一米多深了。

整个村子也就是有一百来户人家的样子,此时大部分人都爬到了房顶上面,还有些人坐在大洗澡盆里面,也有一些人坐在竹子床板上面,有一家人比较有创意,将大塑料桶绑在了一起,将两个小孩子放了进去,大人在水里面推着他们,正在往高处游动。

范无病他们的冲锋舟开过去的时候,发现最危险的是水面离高压电线杆只有不到一米的距离,随时都有触电的危险。

众人的心里面都有些紧张,但是此时也顾不上什么其他的事情了,一块儿过来的战士们顾不得危险,立即开始安抚受灾群众,并开始进行搜救。

此时的很多房屋都已经在水中泡了多日了,虽然之前并没有受到大堤决口的威胁,但是内涝依然是很严重的,有一户村民新盖的房子地势比较低一些,正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此时的风浪又大,洪水不停地冲击着房子,忽然哗的一声,房子终于轰然倒塌。

那家的男主人见状,眼泪顿时就刷刷地掉了下来,那栋房子是他一生的积蓄,连窗户都还没有装好,就这么没了。

范无病见状,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儿,房子啊,多少人一辈子也就是置这么一座房子而已,说没有就没有了,他叹了口气,劝说道,“别哭,人在比什么都强,到时候政府会帮你们把房子再盖起来的,很多企业都在捐钱,全国的老百姓们都在捐钱,房子会重新盖起来的!”

冲锋舟上面的战士们都很勇猛,虽然年纪不大,小一些的才十七八岁,大一点儿也就是二十岁的样子,但是大家救人的时候都是嗖嗖的,看得范无病很敬佩,他自己也仗着身手好救了几个身处险境的群众,但是回过头来就发现村子里面的人都已经被解救出来了,自己倒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关键的时候,还是子弟兵。”范无病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范总,是不是给战士们补充点儿营养?这么在大堤上熬上几个人,吃不好睡不好的,是个大问题啊!”跟在范无病身边儿的一个范氏投资集团的工作人员在旁边儿提醒道。

范无病点头说道,“嗯,你这个提醒很及时,但是现在的营养品还真不好调配,只能是找罐头和熟食比较方便了,就是不知道我跟武陟小机要的后勤保障餐车有没有搞出来,现在是最需要的时候啊!”

第五百一十八章 麻烦事儿太多了

打电话过去问了武陟小机,武陟小机回答说,后勤保障车倒是改装的差不多了,只是需要很多的司机还有大师傅,这个问题他解决不了。

“这个才不是问题,我来处理就好了。”范无病问清楚情况之后,就放心多了。

他立刻跟军区首长讲了一下情况,说明自己现在弄了几百辆后勤保障车,一辆车供应上两百个多人的饭菜是绰绰有余的,只是现在缺少司机和大师傅。

军区首长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对范无病说道,“司机和大师傅我们部队里面不缺啊!汽车兵多得很,大师傅让很多平时帮厨的战士充当就行了,反正大家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就行,光是啃方便面,确实不是个办法,很多战士的胃都受不了。这一次的事情,又要多些范总了。”

“您太客气了,比起战士们在大堤上拼命,这做这点儿事情算不得什么。”范无病倒是很谦逊地回答道。

军区首长是挂着中将的军衔儿的,这一次受命来抗洪,也是身先士卒的。

上一次范无病见到他的时候,正是大堤上出了一个缺口,他坐在冲锋舟上面指挥战士们堵缺口,大风大浪的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他愣是没有撤开一步,眼看着战士们成功地堵上了那个缺口,这才安定下来的。

当时他对战士们说道,“大堤垮了,受到生命安全威胁的是几百万群众。不过,在几百万群众受灾之前,第一个死的是我,然后是你们,否则就绝对不能让洪水进入九江城!”

他给范无病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因此见到这位白发将军的时候,范无病不能不表示出充分的敬意来,此时他还不知道,这位将军的儿子,正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跟其他战士们一块儿在大堤上面扛沙袋。

范亨此时却正在为巡查中发现的那些豆腐渣工程们感到纠结万分。

这一次发现的很多问题大堤,都是混凝土钢筋浇灌的,但是硬度就很不够,很多水泥都酥了,随便拿个硬点儿的东西刨几下,就能挖出一个大洞来,而里面的钢筋也都锈蚀了,甚至也有一些地方没有使用钢筋,而是以芦苇杆儿编制的框状物代替的,这种东西怎么能够抵挡洪水的肆虐?

范无病也看到了范亨发现的这些问题,见老爸的情绪有些低落,有些气愤,有些暴走,便安慰道,“有些时候,这些问题也并非有意形成的,比如这个有钢筋的混凝土部分,实际上是施工不当造成的。”

“怎么说?”范亨情绪不高地问道。

“比如在浇注混凝土环节,尽管现在水泥比以前磨得更细,强度更高,但是现场搅拌如果让混凝土凝固太早,建筑物表面就会出现裂缝。按照要求,混凝土必须进行强度试验,那些现场搅拌的混凝土要在施工现场取样,然后把混凝土试块送到有检验资质的单位做抗压强度试验,合格了才能继续使用,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这样操作,所以建成的东西自然就问题多多。”范无病向老爸解释道。

跟在范亨身边儿的一位专家闻言也插嘴道,“确实如此。混凝土在浇注以后,按规定需要一定时间的浇水或保水养护。但是,如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所有工程为了赶工期,混凝土的养护只有一天、甚至不到一天。这样只图快的操作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质量,甚至有可能使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缩短一半。”

“是吗?这些情况我是真的不了解。”范亨有些意外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