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想都是不寒而栗的!

“其实,索罗斯先生,不是我说你,有时候,鳄鱼一般的攻击方式,并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相反,和风细雨式的投资,也有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丰厚收入。”范无病见时机差不多了,就抛出了自己诱饵来,“想一想巴菲特先生,他这么多年来的收益,又是何其丰厚呢?”

“范先生你的意思,是要我搞长线投资?而不是短期的沽空投机?”索罗斯很认真地问道,对于同样是金融巨头的范无病,这个白手起家创下了庞大金融帝国的年轻人,他是非常关注的,也看过有关范无病的一些资料,就发现范无病的手笔很大而且很准确,完全就是上帝之手在人间的展示,因此范无病提出了这件事情,他就高度关注起来,思维也异常地活跃。

范无病点头回答道,“对,就是长线投资。”

顿了一下之后,范无病对索罗斯说道,“韩国的经济已经既破且败了,你再来打压也没有什么油水了。而现在IMF正在向韩国注资,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投入自由经济的怀抱,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目前韩国的股市已经见底了,我们如果此时介入的话,不但对于韩国政府而言,是一种良性的刺激作用,可以尽快地恢复韩国的经济,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也可以得到非常丰厚的回报。这样一种稳妥安全无风险的投资活动,您为什么不考虑着尝试一下呢?”

索罗斯倒是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不过此时听范无病这么一分析,却是有些意动了。

目前韩国的情况是很清楚的,经济改革迫在眉睫,虽然说现在金融惨淡,股市低迷不堪,但是索罗斯很清楚,一旦有所回头的话,早已超跌的股市势必就会大涨起来,果然如同范无病所言,收益会非常丰厚的。

“但是,这样会很耗时间的,而我的资金很多都是短期借贷。”索罗斯踌躇着说道,还是有些下不定决心。

对冲基金的资金来源,很多都是短期内借贷资金,临时筹措来的,索罗斯担心投入到股市当中,会有一个相当长的等待时间,到时候撤不出来的话,自己可就是要面临很大的危机了,这种风险太大了,他一时之间决定不了。

不过李健熙就在一旁鼓动起来,“韩国的经济总体是向好的,金融危机仅仅是暂时的。诚如范先生所言,股市低迷正是投资的好时机,如果不是因为我们三星同样面临困境的话,我也会选择投资股市,以待升势重现。索罗斯先生未尝不能考虑一下范先生的意见,这可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对于李健熙而言,他只要将韩国政府交给自己的任务完成了,索罗斯和范无病不要在韩国金融市场上作乱,目的就达到了,至于他们投资股市什么的,那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范无病和索罗斯真的达成了共识要投资韩国股市,那么在短期而言,也是对于市场有利的行为,至少可以刺激韩国民众的信心,促使韩国经济早日复苏。

范无病接着说道,“据我的预测,韩国经济可以在两年之内步入正轨,所以我们要等的也就是两年而已。你就算是布局操作,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两年时间而已,稳定的收益比什么都强,很合算的。”

“两年的时间太久了,什么样的变数都是可能发生的。”索罗斯摇头叹息道。

他不仅仅是做出一个姿态来而已,更重要的是他搞不清楚范无病究竟是在骗李健熙扯出来的谎话,还是真的有这个打算要跟自己合作抄底儿韩国股市,因此就需要用沉吟和思考来打发时间,看看范无病有什么样的表示了。

果然,范无病见索罗斯没有反应,便慨然说道,“你不就是担心资金受损吗?不如这样好了,既然是我要出面帮助李会长这个忙儿,那么这个期间的损失都由我来补齐如何?我们各自拿出两百亿来投入韩国股市,或者同样受损严重的日本股市,以两年为期坐等收益,如果将来出现亏损或者收益率不抵利率的话,这个差额我都承担了。”

索罗斯这样一来才搞清楚范无病的意图,原来他找自己过来不仅仅是闲谈,实际上就是为了将自己的资金限制在某个地方两年时间,看来他这一次过来,确实是为香港金融管理局解围来的。

不过,索罗斯也考虑到一个问题,如果自己硬要去搞香港市场的话,范无病一定不会坐视的,以他现在说的可以拿出两百亿来放在一个地方两年的豪气,再多搞两百亿来也不是什么问题,那么自己的情况就有些被动了。

他考虑了一阵子之后就说道,“光贴利益可不成,我要百分之三十的收益补贴,否则没法子向股东交待的。”

范无病也不多说,直接回道,“百分之二十,多了我也费劲儿。”

“成交!”索罗斯点头同意了。

李健熙看到两个人达成了共识,心里面顿时轻松了不少,心道如果不是自己出面的话,这四百亿美元的资金一旦进到韩国市场来搅一趟儿,就相当于是被太平洋风团儿给横扫了十几回一样后果严重啊!

于是三个人就凑到了一块儿,然后研究这个资金运作的方式问题,范无病需要把自己的钱打点一下,除了借给索罗斯的那部分钱和增值的利润之外,他还需要再添六十亿美元进去,而索罗斯则要拿出两百亿来,也就是说原计划进军香港的那些钱,这一次可是都需要抽调回来了。

李健熙也跟范无病谈了一阵子,在两家公司的合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比较务实的决策,决定进行配合,在手机和液晶产品上进行互补,三星公司放弃一部分技术研发,使用范氏投资集团提供的基带芯片和液晶产品进行低端机组装,然后一块儿打入美国和欧洲市场。

正如范无病所说的那样,虽然欧美的富人多,但是穷人们也不少,对于手机这样的消耗品,有时候是需要在外型上搞得花哨一点儿,里面的功能实在是没必要太讲究的,能打电话就解决大问题了。

第五百二十二章 投资和投机

等到范无病和索罗斯亲自把李健熙送走之后,索罗斯才问范无病,“范先生,你跟我会谈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吗?”

索罗斯观察李健熙的情况,就觉得不像是跟范无病商量好的,所以才有此一问,事实上在范无病明确表示了要干涉香港市场的同时,他就知道事不可为了。

以前他们想要进攻香港金融市场,就是因为算准了香港市场的外汇储备抗不住自己这些金融巨鳄们的倾轧,尤其是中国内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超级洪灾,全国上下的工作重点都放在了抗洪这件大事上,他们认为内地政府很难在出手帮助香港特区共同对抗索罗斯等人。

但是事与愿违,原来想着范无病深陷印尼的政治泥潭之中,暂时抽不出身来,可没有想到范无病平息印尼的骚乱不过就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在先期的资金扶持之下,印尼的局势已经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不但社会生活在恢复正常,经济开始恢复,就连原来一直很难搞的军方也被哈比比政府给控制住了,这不但让美国军方感到惊讶,也让周边的各国感到吃惊,更让索罗斯等人看清楚一件事情,就是范无病的势力实在太庞大了,与之为敌没有什么益处。

因此当范无病跟李健熙鬼扯说要放弃对付韩国市场的时候,索罗斯就默认了这一点,两个人形成了攻守同盟,进而订下了抄底韩国股市的计划。

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就意味着短时间之内,索罗斯难以筹集到足够的筹码去运作香港市场了,而群龙无首的国际游资在这种情况之下,也会选择黯然收场,而且很有可能会铩羽而归,被反应过来的香港金融管理当局狠狠地咬上一口,一报往日之仇。

这样的话,也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索罗斯的突然撤出,很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业内的影响力,让空头部队们对他失望,进而丧失掉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巨大号召力。

索罗斯虽然权衡利弊之后答应了跟范无病合作的事情,但是心里面还是有点儿不服气的,所以就要提出来问一问范无病,他事先究竟是怎么考虑的?毕竟来韩国这个决定是他做出的,而不是范无病做出的。

范无病听了索罗斯的话之后,就笑着给犹太老头儿倒了一杯茶,然后亲手递给他,“先喝杯茶,然后咱们慢慢谈一谈。”

索罗斯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正襟危坐地说道,“现在可以给我这个老头儿解释一下原因了吧?”

“其实我见索罗斯先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香港的事情,但是你提出要在韩国会晤的想法之后,我就忽然之间明白了一件事情,索罗斯先生你也早有进入韩国股市的打算了。”范无病非常笃定地对索罗斯说道。

听到范无病如此推断,索罗斯顿时有点儿惊愕,他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只是还没有形成动议而已,因此范无病约他会谈的时候,他才会很顺口地说出了在首尔见面的要求。

倒是没有想到范无病的感觉如此敏锐,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明白了索罗斯想要做些什么。

索罗斯也明白一件事情,虽然自己是依靠做空打出来的名声,但是做空的机会并不常有,每一次市场的巨量下跌之后,势必都会迎来一次报复性的反弹,这是常识,虽然他也主动性地充当过多头,可名声却不彰显。

这里面的缘由,自然就是因为赚钱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会去关注是谁在幕后推动大市上涨,而赔钱的时候,却是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揪出制造下跌的元凶,因此做空的名声成就了索罗斯的财富和声望。

投机者和投资者永远是天敌,作为广大散户和投资者的敌人,索罗斯自然是众望所归地成为全世界投机者顶礼膜拜的偶像。

然而,虚名和利益也是天敌,索罗斯在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之后,就发现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情,跟风的人太多了,以至于自己出现在哪里,立刻就会刮起一阵索氏旋风,让大家都感到人人自危,纷纷都喊空军来了。

这样一来,赚钱的目的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家都对你严防死守,还怎么赚钱啊?

因此索罗斯自己也在反省,为了自己的赚钱大计,不但要做空,而且也要做多,所以他才考虑着来韩国来抄底儿,范无病一提出两个人见面,他立刻就提出了首尔这个地方,也算得上是潜意识的外在体现。

“范先生的见识果然是超人的,本人感到非常佩服。”索罗斯此时倒也不隐瞒自己的意图了,直接跟范无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刚才李健熙在场,有些话我们不好说,现在来看,在韩国市场呆上两年,是不是有点儿浪费时间了?”

范无病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在韩国呆上两年确实不妥,先不要说自己的资金压力有多大的问题,索罗斯也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呆着不动,而更加让人担忧的,是韩国政府方面的政策面会不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索罗斯是信不过韩国人的,因此当李健熙离开之后,又跟范无病交了底之后,索罗斯就提出来了,韩国人不可信,咱们还是得有自己的路线图的,否则到时候棒子们一反悔,来个翻脸不认人,那事情可就大条了,难道说咱们的几百亿美元的资金都留在韩国买泡菜呀?

范无病考虑了一下后说道,“我也信不过韩国人,所以刚才的话是要打些折扣的,如果你愿意赚钱,那么我们可以深度合作,干上几票大买卖,韩国这里,最多有半年时间就够用了,投入的资金也不需要那么多,只要有一半儿资金就行,剩下的钱,投进日本那边儿最合适不过了。”

索罗斯闻言立刻笑道,“我的想法也差不多,日本市场要大得多,你们中国人不是说水浅王八少,水深王八多吗?”

这一回,两个人才算是正经地开始研究问题,商量如何配合的事情。

弄了个七七八八之后,索罗斯才问道,“你这么护着香港,实在有点儿不值。就他们那个漏洞百出的金融体系,稍微用点儿力气就可以拿下来,到时候予取予求还不是我们这些大资金说了算?那样获利多大,何必费这些精神布局?”

“话不能这么说——”范无病摇摇头道,“你算的是经济账,我算的不光是经济账,还有政治账,这就是我们两个人的区别,毕竟我需要在中国大陆继续发展实业的,不能脱离这个根本。”

想了一下,范无病又补充了一句道,“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就在这里,所以你只能满世界地乱跑,到处都把你当成是过街的老鼠,而我则可以稳扎稳打,获得政府方面的诸多资源。这也是巴菲特跟你做的事情差不多,但是人家的名声就要好得多。投资是王道,而投机,只不过是歪门邪道罢了。”

索罗斯想了想之后,才回答道,“你说的或者有些道理,但是作为一个老牌儿的投机者,我的生命就是为了寻找赚钱的机会而存在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的漏洞,然后摧毁它,获得丰厚的收益,就是我的使命。至于说投资,大概我是没有那么久的耐心,等待着慢慢收获回报的。”

在实际当中的市场上,最难区分的概念恐怕非投资和投机莫属。现在投资和投机的界线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有了这样的调侃,投资就是一次成功的投机,而投机就是一次失败的投资。

人们似乎已不太看重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在许多情况下,投资和投机两个概念经常是互相换用的。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投资已不再是一个严肃的概念,反倒成为投机者手中高举的一面大旗,以此来引诱跟风者,为自己派发筹码服务。

对于什么才算是投资,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曾对投资和投机做过比较通俗的解释,要让市场新人知道“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就好比想去教育满脸青春豆的小男孩知道“爱情”和“性欲”是不同的一样困难,即使这位小男生迷迷糊糊知道了两者是不同的,但他还是继续去做他原本就想做的事。

市场上通常把买入后持有较长时间的行为称做投资,而把短线客称为投机者。投资家和投机者的区别在于,投资家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作为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不会高但稳定持久。

而投机者热衷短线,借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谋求暴利,少数人一夜暴富,许多人一朝破产。然而,在急功近利的驱动下,投资家一方面看不起投机者,认为他们是黄牛出身,而一方面又禁不住短期诱惑,不自觉的逐步跻身于投机氛围中。

其实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投资和投机符合生物学的共生原理,也符合物理学,在相同的压力下,单位面积越大,压强就越小。也就是说,投机者的适度参与使市场走出无法成交的阴影,避免死水一潭,从而使市场机制更好的发挥出调节作用。

投资名家巴菲特与投机大师索罗斯在国内外各自拥有一批信徒,这两人都创造出成功的成绩,自有过人之处,但是两者投资风格差异很大。不过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大量地研读信息,都是用功的投资人。

事前经过仔细地分析,计算利弊得失后才出手,积极但不躁进,一旦出手就不打没把握的仗。这就说明,如果你想在市场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对投资与投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最基本的前进方向。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投资呢?被誉为“证券之父”的格雷厄姆给投资下的定义,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他认为,投资是指根据详尽的分析,本金安全和有满意回报作保证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