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7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式”战斗机时一举成名。这是洛克希德飞机公司研制的第一种军用飞机,由传奇人物凯利·约翰逊主持设计。一九三六年美军公布了一种双发截击机的设计要求,次年陆军采纳了洛克希德公司的设计。

当时P…38被广泛应用于太平洋战场,拥有令日军闻风丧胆的优良特性:高速度、重装甲、火力强大,众多的美军王牌飞行员均以驾驶该机为荣。最著名的战绩就是在布干维尔岛上空击落日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座机,使其当场毙命。日军飞行员对P…38又恨又惧,称之为双身恶魔。

二战后洛克希德公司又开辟侦察机市场,一九五五年研制出了U…2高空间谍侦察机,美军大型军用运输机C…5系列“银河”、潜艇导弹“北极星”等。

而航空界先驱马丁则在一九零九年开始就建立公司专门研制中型飞机,马丁公司曾生产出美国第一架轰炸机,并迅速成为美军的主要供应商。二战时,其研制的B…26轰炸机名噪一时。二战后马丁公司即研制洲际导弹、航天发射装置等,其生产的“麦哲伦”号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美国宇航局的长期承包商,对美国探测行星的探测飞行做出关键贡献。

一九九五年,洛克希德公司和马丁公司合并,简称洛·马公司,又收购了美国通用公司的飞机发动机公司等,成为世界最大的航天和战斗机制造商,其业务集中在了四个核心领域:航天、航空、系统综合、技术服务。

如今公司的雇员超过十九万人,位居《财富》杂志全美五百强工业企业的第六十九位。

尽管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系紧张,但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高层们对于范无病的来访还是非常重视的,为此特意派出了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财务官马康斯贝内特出面来接待他。

贝内特这个人也是比较有才干的,洛克希德和马丁公司的合并案,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他也考虑过同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进行合并,但是由于遭到了司法部的强烈反对而被迫放弃了,假如合并成功的话,公司将掌握美国国防部经费的四分之一。

范无病的底细,贝内特了解得非常清楚,作为一家军火商,了解潜在的客户们,以及他们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像范无病这样的重要人物,公司的情报部门是有非常精细的研究报告的,因此事先接到了范无病前往公司参观访问的要求之后,贝内特很快就对范无病的情况作了充分的了解。

对于范无病的财势,贝内特是非常眼热的,可惜的就是他现在是在中国大陆,自己的订单显然是卖不到那里去的,普通的装备大陆方面不会要,而尖端一些的,国防部肯定是不许可出口的,真是太遗憾了。

虽然如此,贝内特对于范无病的接待还是非常用心的,因为他也知道,目前范无病在印尼的势力扩张很快,说不定等到印尼政府缓过劲儿来,能向自己下一些订单呢?有些关系,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打好基础,尤其是范无病这种基本上掌控了印尼政府财权的大人物,更是需要好好沟通的。

“范先生如果需要点儿私人武装的话,我们倒是可以提供的。”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则,贝内特对范无病说道。

“也不是不能考虑,不过得先跟澳大利亚和印尼政府打个招呼才行。”范无病微微一笑道。

贝内特的提议倒是值得考虑的,毕竟自己在印尼龙目岛以及澳洲购买的那些私人岛屿上面都有不少的产业,作为岛主拥有一定的私人武装也是必要的,国内对于这方面的设备很难拿得出手,购买洛克希德公司的装备,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范无病提出,对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比较感兴趣,希望参观一下。

贝内特犹豫了一下,但是想到范无病并非是专业人员,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也没有什么大碍,于是就点头答应下来。

不过在他们出发前往臭鼬工厂之前,范无病的老朋友马克西莫斯突然到来,很亲热地对范无病的到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莫非你又加盟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了?”范无病对于这个犹太老头儿的工作频繁更换有点儿不可理解,虽然说外国人的职业观跟中国人不太相同,但是马克西莫斯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折腾个什么劲儿呢?

犹太老头儿却是老当益壮,拍着范无病的肩膀,很亲热地说道,“工作的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我现在可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了。”

“你们公司一共有多少高级副总裁?”范无病不无怀疑地反问道。

“总有几十个人吧?”老头儿打着哈哈回答道。

毕竟是拥有十九万多名雇员的大公司,有几十个高级副总裁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少了的话,范无病真得很怀疑他们是不是管得过来?

马克西莫斯一来,气氛立刻就不大一样了,毕竟老头儿跟范无病一块儿合伙儿做生意,正打得火热,再加上两个人以前就合伙儿买过卫星,马克西莫斯也是范无病最早接触的贩卖高科技产品的经理人,自然是相当熟稔的。

因此贝内特也表示,大家可以一块儿吃个饭,然后再去臭鼬工厂去参观一下,也好让范无病对于自己的公司生出更多的信心来,毕竟贝内特还是希望自己公司可以卖一些东西给范无病的。

在贝内特的眼里面,范无病也相当于是一只大肥羊了,这种肥羊不拔一把毛下来,那就不是他贝内特的作风了,如果说之前还没有多大的把握的话,此时马克西莫斯的出现,就为他又平添了许多的信心。

“好歹得让范无病买点儿什么回去才行呀。”贝内特已经开始在琢磨,应该推销给范无病一点儿什么东西才好了。

范无病对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了解也不少,对台军售最为热心的四家美国公司中,波音公司提供的是鱼叉式反舰导弹,雷神公司提供的是爱国者导弹,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供的主要就是F16战斗机,至于另外一家联合技术公司则是提供了黑鹰直升机。

对于很多军迷们,谈到这几家公司的时候总是会咬牙切齿,恨不得让政府对其进行制裁,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有点儿不切实际了。

美国几大军火商的出口方向可能是欧洲,可能是美国本土,也可能是极不安定的阿拉伯半岛或者穷兵黩武的非洲,但却从来都不是中国大陆,对于这里,他们一向是奉行武器禁运的,要说对他们进行制裁,那真是一句不动脑子的大话。

说起这一次大使馆被炸事件来,范无病也清楚地看到,激进派的势力大力地宣扬民族主义造成了国内民众和舆论的过于乐观,以至于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在大使馆被炸之后,国内的一些舆论叫嚣着要跟美国开战,但是这个时候,有什么实力可以直接叫板美国呢?或者有人说,美国人怕死,是纸老虎。

事实上,美国人最不怕的就是打仗,从一战以来,他们就是依靠军火生意起家的,军火商们每天所期待的不是世界和平,而是恨不能四处烽火遍地狼烟,只有打仗,才有他们的市场,才有利润,才有美国人的立国之本。

吃饭的时候,丁冰和丁雪两姐妹在范无病的旁边儿小声问道,“炸了大使馆的飞机,就是他们公司出品的?”

范无病摇了摇头道,“不,那是B2隐形轰炸机,是诺思罗普公司研制的,两码事儿。”

“好像我们不应该跟他们合作才对吧?”丁冰对范无病说道,“这几天看CNN新闻,上面对于他们炸了大使馆的事情轻描淡写,只以一句误炸了事,看了很令人气愤的。”

范无病知道两姐妹是对美国人的舆论感到愤慨,再想到她们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内幕,恼火儿自然是难免的,倒是也不奇怪了,于是范无病就解释道,“有人说CNN是美国政府的走狗,这个说法是错误的,CNN不是美国政府的走狗,而是美国政府的组成部分,美国没有宣传部,美国的传播大企业就是美国的宣传部,包括CNN也包括迪士尼。”

“没有宣传部?”两姐妹听了之后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议,“那他们是怎么运作的?”

事实上,很多人都对于美国政府的运行机制不了解,就如同很多人都以为美联储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一样,而事实上美联储只是一个私人的机构。

美国政府从来都不是什么伟大的民主政府,作为特大利益集团的代理人,简单地说,美国更像是一间大公司,这些大型利益集团是董事会,美国总统是总经理,每隔四年,董事会都会丢出几个人选,让所有员工投票来选择总经理,这就是美国式民主。

由于美国当家作主的是大企业,所以很多政府单位都省略了,宣传部就是其一,其实有这么成功的好莱坞、迪士尼和CNN,哪来需要宣传部?

美国没有什么大型国营事业,譬如最最重要的石油公司、电力公司等等,都是私人的企业,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全部掌控在私人手上。美国也没有国家的国防科技单位,所有军火都来自民间,比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波音、福特等企业。

所有这些大企业的利益,就是美国的利益。

在这个利益错综复杂的董事会中,有实力者各拥山头,可是最有实力只有一位,就是石油大亨洛克斐勒家族,洛克斐勒家族控制了艾克森美孚与雪佛龙石油公司,后来的国务卿赖斯,曾任雪佛龙石油公司的执行董事,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当过美国兰德智库公司的董事长,兰德智库的后台金主就是美国第一大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

这也是历任美国政府的惯例,国务卿大多来自石油公司,而国防部长则来自军火公司。事实上,真正的美国政府不在华盛顿,而是纽约各跨国公司的总部,美国的影子国务院,就是纽约洛克斐勒石油帝国的总部。

“所以说,大使馆被炸这事儿,应该就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幕后操纵的?他们的胆子可是够大啊!”两姐妹听完范无病的解释之后,不无惊讶地说道。

“军火商的胆子,永远都是没有最大,只有更大!”范无病颔首答道。

第六百九十四章 臭鼬工厂

范无病对于臭鼬工厂是有所了解的,那还是在前世的时候,没有上小学之前,老爸范亨常常带他一起上班,把他带到阅览室,一下午就不用管了。

在平原厂那个半地下室的昏暗房间里,范亨常常能安安静静的待一下午,军工厂的研究所,图书杂志都与武器有关,臭鼬工厂的故事,就是在那个时读到的。

臭鼬工厂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研究机构,一位工程师在阅读了一篇苏联人写的论文后,获得了制造隐形飞机的灵感,那篇论文写的非常枯燥,苏联人自己都没有重视。这位臭鼬工厂的工程师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后,却受到同事及上司的非议,甚至有人认为他大脑有问题,提出要开除他,因为他画的飞机草图怪模怪样,根本不像一架飞机。但在他的努力沟通后,终于渐渐被人理解,第一架隐形战机开始试制。

不久后,第一次雷达试验,他们把还不能飞的飞机模型挂到树上,来到雷达屏幕前看效果,专门负责监视雷达的人说,“模型肯定从树上掉下来了,看不到。”

臭鼬工厂是个秘密军事基地,造出了美国空军史上最厉害的一些飞机,如果你看到什么三倍音速的飞机,什么隐形战斗机之类的,估计八成都是臭鼬工厂造的。这个时候,大家又跑出去看情况,结果发现飞机模型好好地挂在树上,这才知道实验真的成功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造了很多隐形的间谍机。在很高很高的高空飞翔,勘察下面的敌情。以前的U2间谍侦察机就经常在前苏联的上空飞。苏联人虽然知道,但是没有什么办法,那东西是个移动靶子,而且飞得太快,太高,常规武器打不到。苏联人只好自己也派飞机在下面跟着飞,形成一片“金属云”,妄图干扰上方的间谍机。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的很多美军主力战斗机就是臭鼬工厂设计的,精确度极高。当时的一个王牌飞行员曾经向他的将军吹嘘说,“您只管下指令,说打男厕所还是女厕所,剩下的交给我来做。”

臭鼬工厂出产的一些飞机也曾针对中国,不过中国的运气比苏联好一些,他们给台湾配备的U…2,曾经被大陆给打了两架下来,放在公园展出,我国国威立刻大振。

曾经有一段时期,他们专门设计针对中国的无人驾驶间谍飞机,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设计的飞机都是无法返回的,所以只希望飞到中国上空,特别是核设施上方,然后拍照,然后迅速返航,到海洋某个地方把摄像成像设施用降落伞丢下来,然后飞机自行销毁。

这算是自杀式的任务,可惜第一次实验不成功,飞机飞得太快,跑得没影了,找都没有找到,尸骨无存,后来还是克格勃给发现了,原来这飞机一溜烟儿从中国上空飞过,一头栽到西伯利亚了。当然,什么照片也没有留下来。

第二次实验,照片拍到了,也返航了,也用降落伞扔到大海里了,结果在下面迎接的美国海军舰艇竟然没有打捞到东西,也失败了。第三次也没有成功,具体是怎么失败的就记不得了。

最后,臭鼬工厂的第二任老板就说,关于中国间谍飞机的项目在三次失败后终止。臭鼬工厂的二任老板是在公开出版的回忆录上说出这些话的,但是范无病绝对不相信他们现在已经真的停止设计针对中国的间谍飞机了,这跟期望黄鼠狼不去偷鸡是一个道理。

在更多的时候,臭鼬工厂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秘密研发的模式,臭鼬工厂式的产品研发方法应用广泛,还有另外一个项目,和臭鼬工厂非常相似,那就是造出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这是在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下开发的一个秘密项目。

当时奥本海默招揽了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因为项目非常秘密,美国政府准备要求这些科学家成为军人,按照军事化管理,谁知道遭到了一致反对。科学家都说,科学需要信息的自由流通,不愿参军。

没有办法,美国政府就说,那好吧,既然你们不愿意参军,也就不能勉强了,但是必须把你们和全世界隔绝起来,于是把他们送到新墨西哥的沙漠中间,与世隔绝,外面都是铁丝网和荷枪实弹的美国大兵。

这些科学家都没有什么意见,环境再苦,一想到他们是在造威力无比的大炸弹,将改变历史,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只是这一群科学家在创造历史的时候,他们的妻子却孤独和清苦得无以复加,奥本海默的妻子就成了一个酒鬼。

每当读到这一段儿历史的时候,范无病就不由得想到,希望历史不要只记住这些创造历史的炸弹之父们,同时也应该记住这些为了炸弹之父们独守空闺的炸弹之母们。

范无病带着两姐妹畅游臭鼬工厂的时候,留在西雅图的随行人员们早已经在跟克林顿的幕僚们在讨价还价了。

虽然说范无病跟克林顿之间已经达成了共识,而且三点意见也已经回报了国内,得到了高层的认可,并认为范无病这一次密使美国的任务完成得很漂亮,但是细节方面总还是要多谈一些的,尤其是目前横亘在中美两国之间的知识产权谈判和贸易协商问题,更是不能不趁着这个机会做个了断。

克林顿政府出于各种考虑,并不希望军火商们主导的五角大楼爬到自己的头顶上来,因此对于缓和中美关系,维持稳定的两国贸易发展还是很看重的,因此已经答应了在这一次的知识产权谈判中稍微做出一些让步,作为回报。

国内此时的情况依然是比较紧张的,但是工人已经复工,学生也已经复学,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