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财色-第7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无病很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

第七百三十章 真正的基础

“既然有些东西国企搞不好,那么就该让给我们私企来试一试了。”范无病在随后召开的范氏投资集团高层视频会议上如此说道。

按照原定的计划,范无病打算走极端化路线,也就是说舍弃中间路线,直接把企业的进攻方向放在精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争取拿下这方面的几个大项目来。

很多人认为国内的机械加工水平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机械设备出口量并不小,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其实范无病对这个问题坐过调查,早在六年前,济南机床厂生产的龙门铣床就曾出口日本,并为日本的三菱重工加工大型设备的床身、工作台等,从设计角度讲,日本三菱重工的设计要求是比国内企业的设计要求高一些,但通过国内的工艺改进,完全可以做到。

比如说紧固用螺孔的孔距公差为零点一毫米,当时在国内企业的设计与加工习惯中,还没有标注公差的概念,只是自由公差。再比如,钻完孔后,不允许移动位置,而是在原位置换下钻头,装上丝锥,立即攻丝,这就保证了螺孔周边丝扣深度的一致性。

也正是因为日本人的这些近乎苛刻的合理要求,才使得加工完的工件完全合格。反过来看为国内企业做的加工件就完全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随意性很强,严重超出设计范围,到最后搞得设计人员也不知道是设计精度不够还是加工精度不够。

所以范无病针对这个调查所得出的结论是,国内的设计水平高于加工水平一个档次,而加工水平不够的真正原因不是加工设备达不到,也不是工人水平达不到,而是加工工人的质量意识不够。

再来看国内的冷轧机组的水平,范无病手下的很多专家们都看过很多国内的轧机的设计图纸,普遍认为从设计角度讲,设计精度够用,国内的加工设备和工人的加工水平也完全可以做得到,但真正加工完了,到现场安装、试车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发现都是加工精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而产生的问题,有的甚至超出设计精度几十倍。

所以范无病得出一个结论来,那就是国内的设备制造商,在向客户提供高精度设备时,都需要考虑本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而不必花大力气去解决设计精度问题。只要加工工人严格按图纸要求去做了,只要装配工人严格按图纸要求去装了,设备的精度、可靠性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其中的关键,还是人的问题。”范无病对众人说道。

关于这个问题,范无病自己也是深有感触的,以前平原厂里面有很多技术精湛的老技师,一般人都拿不下来的活儿,他们都做得了,但是这种技术不是可推广性的,往往是依靠自己的感觉来完成的,这就导致了零件结合虽然没有问题,但是要拿去量产就很成问题了。

范无病所需要的,是一大批严格地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工作的新型技工,能够熟练地操作数控机床完成各种高难度操控的新一代科技型技工,这就让他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么多的技工,到哪里去找啊?

磐石重工经过了这么些年的经营,倒是为整个范氏投资集团培养出来数千名高级技师来,而且在乌克兰专家们被吸纳进来之后,整个磐石重工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三万人,现在国内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企业。

这一次范无病打算筹建新的军工企业,也是考虑要从磐石重工抽调一部分技术力量过来,再加上从社会上招聘一大批职工,再从国外各大公司里面挖一些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师过来进行技术传播,这样的话,估计有一年时间的样子企业就可以拉起来了。

而在这段儿时间里面,自己多方面入手去搜罗各种军工企业方面的情报资料,先从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打开国内的一两个空白项目,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争取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同国外一些大企业比肩,想来还是很有把握的。

随着国内建设的需要不断增长,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消费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控机床进口国,目前国家正在提高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今年全国机械加工设备的数控化率是百分之五左右,正在力争用五年时间达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车、铣、刨、磨、镗、钻、电火花、剪板、折弯、激光切割等等都是机械加工方法,所谓机械加工,就是把金属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包含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设备都称为机床,数控机床就是在普通机床上发展过来的,数控的意思就是数字控制。

给机床装上数控系统后,机床就成了数控机床。当然,普通机床发展到数控机床不只是加装系统这么简单,比如说从铣床发展到加工中心,机床结构就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是加了刀库,大幅度提高了精度。加工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铣、镗、钻的功能。

一般所说的数控设备,主要是指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

国内目前的各种门类的数控机床都能生产,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世界水平,有的比国外落后十年到二十年,但如果有国家的大力支持,追赶起来也不是什么问题。

比如说收购一些国外的机床公司,只要能够大力消化对方的技术,就可以缩短不少差距。近几年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欧洲不少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而由于日本经济不景气,也有不少在八十年代很出名的机床制造商倒闭,这些公司虽然倒了,但是破船也有三千钉,留下的人才和技术还是可以利用的。

说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武陟小机便对范无病说道,“目前德国和瑞士的机床精度最高,综合起来,德国的水平最高,日本的产值最大,美国的机床业一般。”

数控系统方面,是由显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电机、和各种开关、传感器构成的。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厂商是日本发那客、德国西门子、日本三菱,其余还有法国扭姆、西班牙凡高等,国内的数控系统才刚刚开始、水平质量一般,高档次的系统全都是进口。

“国内现在还没有什么拿得上台面的数控机床,虽然软件问题容易解决,但是差距主要就在电器硬件上,质量精度达不到标准的话,故障率高的问题就解决不了。”范无病想到了这个就不由得说道,“但是先弄一些简易数控机床还是能够胜任的,毕竟这些东西也有大量的市场需求。至于说如何做出先进的数控机床,那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考验。”

其实看一台机床水平的高低,就要看它的重复定位精度,一台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如果能达到0。005mm,那它就是一台高精度机床,在0。005mm以下,就是超高精度机床,高精度的机床,要有最好的轴承、丝杠。

而要加工出高精度的零件,不只要求机床精度高,还要有好的工艺方法、好的夹具、好的刀具,缺一而不可。

想到这里,范无病也不由得摸了摸额头,有些深思起来。

国家虽然一直在拨款扶持国企,但是在数控机床这个工业企业的最重要基础上面并没有下大功夫,而军工企业由于没有多少需求,也陷入了生存困境。

这一次,因为大使馆被炸一事,才让国内高层们幡然醒悟,没有一点儿军工实力,还是要落后挨打的,也只能让人白白地扇你一个大大的耳光。

虽然说这两年国家稍微有点儿钱了,但是比较起全国那么多的国企来,还是犹如杯水车薪一般,放任他们自生自灭,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是对于军工企业,尤其是那些比较重要的军工企业,却是不容再放纵了。

据范亨跟范无病说,国家正在筹划着向军工企业重点拨款,进行扶持,但是在数控机床这个问题上,却并没有一个很明白的政策。

虽然范无病很想要指出这个问题来,但是相信很多人都会不以为然的,如今之计,也就是让自己先把这个工作给搞起来,只要有了成熟的产品,而军工企业又要开始淘汰普通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的时候,那自己的功夫就算是下到了。

至少大笔的国外订单可以省下来,不至于让外国人再用他们的二三流数控机床,骗取国内企业的大笔大笔的真金白银,这也算是一番功德了。

能够生产先进的数控机床设备,才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可以真正强大起来的基础。

第七百三十一章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个企业的筹建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的,范无病一声令下,磐石重工就抽调出了五十名精干的各级员工,开始组建东南重工集团筹备处。

关于东南重工集团的选址问题,范无病很自然地将其放到了与上海同属于长三角经济圈儿里的苏州,之所以会选择这个位置,也是有过一番考虑的。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儿的地理中心,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实际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是江苏省的经济、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和交通中心。

而且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北枕长江,东距上海市区八十公里,瞬息可至,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

之前范无病已经在苏州有过投资,因此跟地方上的官员们之间的联系还是有的,这一次所谋划的东南重工集团规模宏大,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国内第一家私营性质的军工企业,自然是要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的,大家都对这个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不知道一向善于创造商业奇迹的范无病,究竟能带给国内一个什么样的崭新军工企业?

“还能有什么奇迹?”范无病听到欧阳晓薇问自己,就笑着说道,“充其量而言,我只是利用制度上的优势,争取将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引入企业管理中而已。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十几亿中国人中根本就不缺乏人才,所缺乏的只是让人才发挥作用的土壤而已。无论是做什么事业,只要大方向没有错误,再加上充足的资金,众多的人才资源,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老板的合理决断,就不可能不成功。”

“那也很不容易了,国内这么多企业都无法摆脱的困境,难道仅仅是转换了经营机制就能够解决了?”欧阳晓薇摇了摇头,对范无病说道,“我倒是觉得,作为老板,你的个人意志对于整个企业的影响应该是诸多因素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否则私企也很多,为什么成功地只有那么几个?”

说句实话,国内最成功的几大私企,目前都是垄断在范无病的范氏投资集团的旗下,这也让范无病在国内企业界的地位如日中天,并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

以前国务院有位老领导曾经说过,一百个经济学家,也比不过一个范无病,这句话虽然有点儿夸张了,而且也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公愤,但是别人却也无法辩驳,毕竟范无病的成就摆在那里,谁也否认不得。

“其实,做好一个企业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专注。”范无病笑着对欧阳晓薇说道。

“专注?”欧阳晓薇觉得有些好奇。

以前欧阳晓薇也觉得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无论做什么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要素,但是范无病给她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因为范无病根本就没有在一件事情上专注过,他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瞎忙活儿,可是就在大家都认为他这么搞事没有什么前途的时候,却发现一个庞大的范氏投资集团横空出世,无人可及。

在众人默然无声之后,也有不少人在仔细地研究范无病,试图从他这些年来的经营活动中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但是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之后,大家都感到有些失望,因为范无病就像是一只上帝之手,很恰当地把握住最佳的时机,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妙手点拨之下,就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杰作。

也就是说,似乎从范无病的成功中,大家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这是让人感觉非常郁闷的,难道说,这真的只是一个无法复制的天纵奇才的财富神话?

“是的,专注。”范无病见欧阳晓薇有些不解,便慢慢地对她说道,“大部分人都觉得我做事无迹可寻,一个个决策总是拍拍脑袋就决定了,看起来非常儿戏。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的却是,我的背后有成功的专业金融团队,有专业的分析团队,甚至还有专业的律师团队,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见欧阳晓薇似乎有所觉悟,范无病就对她继续说道,“天马行空的只是我个人的思想而已,让整个想法实现的基础,却是我们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全体员工。大家的目光仅仅是围绕在我的身上逡巡不去,实际上是被我身上所笼罩的光环所干扰,而忽视了范氏投资集团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根本,并不是在我这里,而是在那些并没有被他们重视的普通员工身上。”

实际上范无病说的话,半真半假,诚然范氏投资集团旗下的员工,确实如同范无病所言,凭借专注的精神将各企业发展得如日中天,成为行业的翘楚,但是这一切的根源,却是因为范无病画龙点睛地带给了各企业孜孜以求奋斗不止的活力,以及充裕的发展资金。

有了这两种最大的凭借,他们才能够顺利地发展起来,并且壮大到了可以比肩某些国际大企业的地步。

作为这一切根源的范无病,他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无可替代的,关于这些事情,范无病很巧妙地给避开了。

“不谈这些了,好不容易你有三天假期,我们做点儿什么不好呢?”范无病并没有多少兴趣跟欧阳晓薇谈工作,这简直就是焚琴煮鹤的行为嘛。

这一次欧阳晓薇难得有三天的假期,刚好范无病又在京城,两个人自然是要好好地利用一番的,如今两个人在西山之上,吹着微微的凉风,凭栏远眺,对面一片波光如镜,水汽升腾如云如雾,宛如神仙境地,而佳人当面,笑语嫣然,又怎么能让范无病不动心?

“我可能会调去总装备部工作。”欧阳晓薇对范无病说道。

“哦?”范无病愣了一下,觉得这个消息倒是有些突然了。

据他所知,欧阳晓薇在军校里面担任教官不过是一份儿兼职而已,真正的主要工作,还是在从事一些高科技研究工作,大概是牵涉到部队换装的事情的,或者是跟信息战系统有些关联,如今突然要调到总装备部工作了,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本来这些事情不应该告诉别人的——”欧阳晓薇见范无病有些愕然的样子,便对他说道,“不过我以后的工作跟你脱离不了关系,所以告诉你也无妨。”

“究竟是什么呢?”范无病有些拿捏不定地问道。

对于欧阳晓薇的新工作,范无病还是比较关心的,最重要的就是他并不希望欧阳晓薇进入那种暮气沉沉的官僚机构,忍受一日复一日的压抑生活煎熬,将一个青春女孩儿磨练成老气横秋的官僚。

与其那样,还不如现在呆在军校里面比较好一些,至少生活比较单纯,轻松,即便是有一些科研任务,但是总好过成天地勾心斗角那么心累。

“我们之前有一个工作小组在搞自行火炮的控制系统,是属于部队将要投产换装的一个重点项目,目前已经基本成型了,部里面领导的意思,是准备将这个任务交付给你们即将组建的东南重工集团来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