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轮回1984-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岚决定,再给辛格这厮一个任务:在去远军区司令部的哈巴罗夫斯克,与特列季亚科上将联络一下感情,解决完阿穆尔共青城“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的这件事之后,马上赶去后贝加尔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赤塔,和后贝加尔军区司令官“联络”一下感情,看看有没有可能将米里设计局在后贝加尔军区的乌兰乌德航空厂的直升机生产线搞两条过来:貌似乌兰乌德航空厂的直升机生产线是有8条的,自己给搞过来四分之一应该不算过吧?

尤其是看到辛格这与那三个女人亲亲热热的样子,就让张岚感到很不爽:小爷我都还没解决那啥的问题呢,你小子竟然敢左拥右抱?嗯,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将张岚这厮的反应看成是对辛格的嫉妒!很严重的嫉妒!

作为米里设计局的几个生产工厂之一,虽然乌兰乌德航空厂这里的研发力量不能够与专门从事直升机设计工作的米里设计局相比,但就生产能力而言,绝对不弱于米里设计的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喀山及罗斯托夫工厂和阿尔谢耶夫工厂。而且乌兰乌德航空厂还有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米里设计局的这个乌兰乌德航空厂因为建设的相对较晚,所有的生产线的先进程度都比较高!

作为西伯利亚军区、后贝加尔军区驻地,远东军区驻地以及远东太平洋舰队几大军区联合对抗克里姆林宫的产物,在后贝尔加军区掌控之下的乌兰乌德航空厂基本上不怎么听米里设计局的指挥,那么理所当然的,乌兰乌德航空厂在技术上也就不怎么可能到米里设计局的技术支持。

但是,这种情况只是从苏联解体之后才开始发生的,到现在也不过才几年的时间而已。现在整个俄罗斯的军工生产都处于一种停滞或者半停滞的状态,俄罗斯军队的需求很少。经济和社会动荡对于俄罗斯军用新技术的研发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军用产品这东西往往是一用就是二三十年以上,停止个几年的技术支持,根本对乌兰乌德航空厂制造出来的“米”系列直升机根本没有什么影响。

这几年国际军火黑市上的米…8“河马”直升机、米…17和米…171多用途运输武装直升机、米…24“雌鹿”多用途运输/武装直升机等,基本上全部都是从乌兰乌德航空厂悄悄的流传出去的。甚至在国际军火黑市上有这么一句话:要你有钱,我可以给你搞来和美国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相媲美的米…28“浩劫”专用武装直升机!

国际军火黑市上说的这个能够与美国的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相媲美的米…28“浩劫”武装直升机,就是由乌兰乌德航空厂生产的。只是可惜的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卖出去一架,这句话只是一个传说。

传闻在听到这个传说之后,甚至美国人都想着搞一架米…28“浩劫”来研究一下的,结果却没有成功:不是没有,而是对方说了,不卖给该死的美国人!《|Zei8。Com电子书》

相反的,具有多途的米…24“雌鹿”多用途运输/武装直升机倒是卖出去不少。嗯,当然,这其中没少了“刺刀与玫瑰”的功劳。国际军火黑市上的米…24“雌鹿”多用途运输/武装直升机基本都是通过“刺刀与玫瑰”转手出去的,“刺刀与玫瑰”自己本身装备的武装直升机当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米…24“雌鹿”多用途运输/武装直升机,这家伙的作战威力在非洲的天空几乎可以称雄,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的直升机能与米…24“雌鹿”多用途运输/武装直升机相抗衡。

飞机设计的问题,张岚不担心,因为在1991年苏联体前后,整个苏联都是一片人心惶惶之际,米里设计局的总设计师马拉特·尼古拉耶维奇·季申科这个节骨眼上又选择了退休,整个米里设计局一片凄凄惶惶,找不到了主心骨的时候,辛格很无耻的将米里设计局的第四代总设计师兼总经理西涅尔西科夫这个还很年轻的家伙给搞到了非洲去。

至于当时辛格为什么不搞马上就会接替马拉特·尼古拉耶维奇·季申科成为米里设计局第三代总设计师的马尔克·弗拉基米洛维奇·万贝尔格,而是选择了现在在米里设计局还不怎么明显的西涅尔西耶夫,是因为在马拉特·尼古拉耶维奇·季申科宣布退休之后,在米里设计局,马尔克·弗拉基米洛维奇·万贝尔格是米里设计局仅有的、也是最有威望的直升机设计师,除了他好像暂时还没有人能够挑起米里设计局的重担。

而此时,西涅尔西科夫还只是个在技术方面稍显才华的年轻人而已,张岚认为与其冒巨大的风险搞米里设计局即将上任的总设计师,还不如搞米里设计局未来的总设计师来的稳妥一些。

但张岚绝对不会因为现在西涅尔西耶夫的表现不出色,就轻视了他,相反的,在历史上,在1991年马拉特·尼古拉耶维奇·季申克退休之后,在马尔克·弗拉基米洛维奇·万贝尔格接手米里设计局短短的6年时间里,西涅尔西耶夫在直升机设计方面才华就已经得到最彻底的展现,这也是为什么在1997年春,马尔克·弗拉基米洛维奇·万贝尔格突然病逝后,米里设计局选举西涅尔希科夫担任总设计师兼总经理的原因。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选择更年轻、更有潜力、同时操作起来风险也更小的西涅尔西耶夫呢。张岚盘算了一下时间,现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西涅尔西耶夫经从“刺刀与玫瑰”那个秘密基地里赶到中国的艾丽丝综合应用科技院,从事飞机的设计与制造去了吧。

听到张岚给自己的这个任务,辛格的脸顿时苦了下来:这么一圈转下来,估计最快也要大半个月才能够搞定。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如果有点纰漏的话,需要的时间那可就说不准了。

“你不是说闲的无聊么。”在走的时候,张岚一脸戏谑的看着辛格,“现在我保证,你绝对不会觉得无聊了,保证你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

“小少爷,你不厚道!”辛格嘟囔着——他也就只敢嘟囔两句,晨曦公主可就在一边看着呢!带着自己三个女人开始准备登上从海参崴直抵莫斯科的火车——西罗诺夫专门给辛格这厮和他那三个姘头安排了一节包厢,从海参崴抵达莫斯科坐火车至少需要五天的时间,一路上足够他们折腾的。

问题是,现在还不是去莫斯科的候,再去莫斯科之前,辛格还要先乘坐西罗诺夫给他临时配的一架专机秘密的去远东区驻地哈巴罗夫斯克和后贝加尔军区驻地赤塔一趟,再同这两大军区的老大就飞机生产线引进的问题谈好了之后,才能返回海参崴,这才正式开始自己从海参至莫斯科的铁路之旅。

不过这一次的艾丽丝集团挖老毛子的墙脚行为,可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这一次是公开的,就在辛格从哈巴罗夫斯克和赤塔回来向张岚汇报了自己此行的成果之后,正式准备前行的前一天,艾丽丝集团大张旗鼓的宣布:艾丽丝集团董事之一的辛格先生已经前往俄罗斯,经由俄罗斯远东太平洋舰队驻地海参崴,乘坐火车直抵俄罗斯首府莫斯科,就引进飞机生产线的问题与俄罗斯政府进行正式的商讨。

然后,辛格先生将对位于莫斯科米里直升机制造厂、米里设计局、卡莫夫直升机科技综合体、图波列夫航空科技综合体、新西伯利亚航空生产联合体、阿穆尔共青城的“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和乌兰乌德航空厂进行考察,以确定俄罗斯之前向艾丽丝集团提供的飞机生产线制造项目是否符合艾丽丝集团的要求。

而在此之前,确切的说,是在艾丽丝集团宣布自己将建立自己的飞机制造项目之后,穷的眼睛都已经开始发绿的俄罗斯政府,在知道了艾丽丝集团的这个项目之后,已经多次向艾丽丝集团抛过媚眼,并且不止一次的向艾丽丝集团送过相关的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的生产线的相关资料,以求在俄罗斯最艰难的时候,能够从艾丽丝集团获得这笔不菲的收入。

与此同时应波音公司、通用电集团公司和西科斯基飞机制造公司的邀请,阿诺则带着一个考察飞机生产线采购项目考察团去这三家公司进行考察。

与阿诺同时开始进行的,还有施瓦带领的一个应欧洲防务集团公司的邀请而组成的庞大的项目考察团,对欧洲防务集团公司向艾丽丝飞机制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飞机生产线进行综合的评估,以确定欧洲防务集团公司在之前向艾丽丝集团提供的飞机生线是否如同他们之前提供的资料所说的那样,是否符合艾丽丝集团的要求。

第730章 明修栈道

在艾丽丝集团的几大领导人接到国外的飞机生产线提供商们的邀请开始忙活了起来的同时,听到这个消息的国内的飞机生产线供应商沈飞集团、西飞集团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自然也不甘落后:虽然艾丽丝集团的三大执行总裁级的人物都去了国外,但这家飞机厂是建在国内的,艾丽丝(中国)集团的中方老板可也是其中的大老板之一呢,就是他们了。

基于这种考虑,沈飞集团、西飞集团和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三家能够提供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生产线的厂商,盛情邀请艾丽丝(中国)集团总经理张宗君夫妇前往考察,同样的在媒体上大肆的开始炒作:虽然在技术和生产线的先进程度方面不如欧美国家和俄罗斯,但我们的价格可是很有优势的,加上都是在一个国家里,这些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以及将来的维修,总比使用外国的方便吧?

在艾丽丝集团的几大巨头:辛格赶赴俄罗斯、阿诺在美国、施瓦前去欧洲、张宗君夫妇前往国内这四路考察团,对各自去的航空制造业巨头进行相应考察之际,和中国的媒体一样,全世界的媒体都高调的报导这件事,大家都在瞪大眼睛看着,看看艾丽丝集团的这笔巨额订单最终能够花落谁家。

总之,艾丽丝集团这次的高调行动,给世人的印象是,艾丽丝集团这次真的要玩大的了,全世界都知道艾丽丝集团这次满世界撒钱的行动。

不过,这次声势虽然浩大,但张岚却基本上不将希望放在美国和欧洲方面,甚至对于国内抱的希望都不大:对于美国政府是否会同意将先进的飞机生产线甚至是二流的飞机生产线技术提供给艾丽丝集团,张岚几乎不抱什么希望——如果能够引进的话中国政府早就引进了,还等到自己?——相信同样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的欧洲也是同样如此,同样不会将先进的飞机制造技术放给中国;至于国内的航空制造技术,汗,现在学别人的都还来不及呢,马马虎虎的连欧洲和美国、甚至老毛子的二流技术都不如,连仿制一个别人的东西都做不好,还是算了吧。

现在艾丽丝集团的这些动作,以及媒体的这些宣传攻势,更多的只是做做样子给俄罗斯人看而已,只有老毛子才是有可能给自己提供相对先进的飞机生产线的国家。虽然在此之前,辛格已经和远东军区、后贝加尔军区的司令官们就引进飞机生产线的问题达成了协议,但样子总是还是要做一下的。

当然,这么做的效果很明显,莫斯科方面虽然觉得美国人和欧洲人不可能给艾丽丝集团提供最先进的飞机生产技术,甚至二流的技术也不太可能,但基于艾丽丝集团特殊的背景,相应的二流偏下的技术、也就是美国或者欧洲在七十年代初期的技术和生产线还是有可能拿下来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克里姆林宫感到很焦虑:自己这边的问题是,现在经过苏联解体后这么七八年的动荡,国内在航空技术方面的发展几乎陷于停滞状态,原本在航空电子方面就比较落后的俄罗斯,现在更加不占优势了,同样的技术,在欧洲和美国属于二流的,现在在俄罗斯已经属于一流偏下的水平,更何况欧洲和美国的航空电子技术在重量、体积和集成化方面都比俄罗斯有优势:虽然民用飞机项目对航空电子方面的要求不怎么高,但如果美国人和欧洲人真的能像艾丽丝集团提供比较好的产品的话,人家艾丽丝集团凭什么不用好的,而用自己这个一般的?

更让克里姆林宫方面感到焦虑的是,现在还有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也同样对艾丽丝集团的这个项目虎视眈眈:虽然相对于美国、欧洲和自己国家的航空制造技术,中国的航空制造技术要落后很多,但基于艾丽丝(中国)集团和中国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很难说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更何况,如果中国政府真的愿意将自己最先进的生产线提供出来的话,依照艾丽丝集团强劲的改造能力——当初从自己国家搞去的那些汽车生产线就是明证,原本只是国际一流偏下的汽车生产线,经过艾丽丝集团的改造,竟然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生产线之一,让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镜。当然,吃了这个亏的老毛子自然是恨得牙根都痒痒,却不得不吞下这枚苦果——现在正在风雨当中飘摇的俄罗斯经济,真的很需要这笔钱!

虽然趁火打劫一向是俄罗斯的最爱,但这次却没有给自己多少趁火打劫的机会,艾丽丝集团可以选择的余地实在是太多了:不要说中国对这笔订单在虎视眈眈,更不要说出去欧洲防务集团公司之外,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航空制造业还频频的对艾丽丝集团不停的放电抛媚眼,根本没有给老毛子趁火打劫的机会。

在没有机会趁火打劫的情况下,老毛子就变的老实的多了,除了暗自抱怨辛格这家伙为什么有飞机不坐,偏偏从远东坐火车来莫斯科之外,对于所需要的那些资料只能尽可能的准备好,然后趁着这几天的功夫好好的准备一下相应的“工作”。

“还是这样比较好啊!”冲着小晨曦挥舞了一下自己刚才看的《真理报》,“老毛子这次是真的有些急眼了。”

“面对着这么大的一块肥肉,看到自己一圈全都是准备和自己抢食吃的美国鹰和欧洲铁骑,甚至还有一头刚刚睡醒、正在打哈欠的一头狮子,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这头北极熊不急眼才怪。”小晨曦轻轻的一笑,“这样正好,这样不是对我们更有利?”

与此同时,根据老爸和在美国的反馈过来的消息,由通用电气集团公司提供的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生产设备,已经开始陆续的到位,前期的工作已经开始展开,相关的人员招聘工作在前一阶段就已经开始——其实张岚几个家伙都知道,整个研究院有这些家伙和没这些家伙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张岚很乐观的估计,在这些设备都调试好之后,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最多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拿出成品来,可以预计的到时候又会引起一场世界经济界的地震。

相信高性能的燃料电池项目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就能够搞定,据已经到位的辛格派过去的几位小晨曦的族人们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需要解决几个将赛博斯的技术与地球上现有的技术的衔接工作,这件事就算是完成了,只是几个小问题,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当然当燃料电池项目成功之后,这一切自然又要归功于小晨曦和艾丽丝这两个丫头的头上,到时候对外宣称的时候,自然还是如同以往的那样,艾丽丝集团开发的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技术是小晨曦和艾丽丝这两个丫头联合开发的新技术。

反正以前有什么新发明的时候张,岚总是往这两个丫头的头上放,大家已经习惯了。这两位天才美少女的时常的惊人之举,即使是现在搞出来这个东西,放在这两个丫头的头上也无所谓,只能是让这两个丫头的“天才美少女”的名气更响亮了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