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导演万岁-第9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偏石友三贪心不足,心怀鬼胎,在张学成以及广州国民政府的煽动之下积极备战,并且将部队扩编为9个军,张学良的那个堂弟张学成就任其中地一个军长。7月18日。石友三在归德活埋了张学良派到部队的秘书长张云责。然后将部队中和张学良亲密的高级将领一网打尽,19日。石友三的部队开始秘密集结,20日凌晨,石友三在归德宣誓救人广州国民政府所委任的第五集团军总司令职,并发出讨张电令,随即督率各部队沿平汉路北进,目标直指是石门。

现在东北军和石友三的军队已经交上了火,因为东北军在石门附近的兵力薄弱,所以东北军处于劣势,东北军的7个旅以及配属部队,共约八万多人已经火速赶往战场,估计在25日左右能够进驻到保定到石门沿线。

在这五天里面,石门能不能坚持到援兵到达,是个未知数。

“这个石友三,也是够狡猾地,我们根本就没想到他会沿着平汉路进攻石门,少帅很着急,现在已经到了保定,但愿我们的部队能够在石门守军没有崩溃之前赶到吧。”王树常连连叹气。

看着他那样子,我顿时哈哈笑了起来。

“柯里昂先生,你笑什么?”王树常看着我不解道。

“这没有什么紧张的。石门虽然是重镇,但是石友三这一次是气势汹汹而来,兵力占优,所以很有可能攻取石门。不过即便是石门丢了,也没有关系。”我笑了起来。

“为什么?”王树常问道。

“因为石友三迟早会灰头土脸的。”我摊了摊手。

今天一万三千字。

这段时间在看资料,看得头大,不过收获很多。

昨天说了一些情绪化的话,大大们很多人都支持小张,昨天一打开QQ,电脑上一片红,小张很感动。

其实昨天真有点生气,等发完那一章坐下来码字的时候,就笑了起来,当时心想:我生什么气呀我,有那么多大大支持我,我犯得着生气嘛。

所以昨天码字骂得十分的顺利,状态出奇的好。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那些支持小张的大大们,那些从这本书一开始就跟过来的铁杆书迷们,已经成为了小张地依靠,不管什么时候,想一想你们,想一想我写地这些文字你们等着看的时候,小张的心情就出奇的好。

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叫幸福。一个码字的人的最大的幸福。

所以还说什么呢,码字!

这是我对所有大大们唯一能做地事情。

就让我们一路走下去吧,一路走下去!

正文 第1008-1009章 兵变(下)

石门。

在后世,它有一个另外一个名字,石家庄。

这个地方在后世是河北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但是在二十世纪初叶,它只不过是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太铁轮全线竣工通车,才使得石家庄成为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交汇处,让这个村子的地位迅速提高。到了192年,这个村子开始发展成了小城镇的雏形,随后,临时政府将石家庄、休门两个地方合并,更名为石门市。

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石友三的北进军队,沿平汉路进攻,肯定要进攻这里。

而这里,东北军驻扎的部队并不是很多。所以石家庄的形势十分的危急。

张学良人在保定坐镇指挥,东北军的精锐8万人迅速南下,大战算是彻底爆发。

华北的局面,一下子变得激烈了起来,但是这个时候,南京方面却出奇的平静。石友三起兵,向全国通电他接受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讨伐张学良,照理说这等于扇了南京方面一耳光,但是南京却平静得很。

我们在北平都在关注前线的消息,中国的电台和报纸也都在报道。

石友三进军之后,第一天就到达了内丘县,接着迅速北进。

“东北军驻扎在石门的军队力量薄弱,恐不能抵抗石之进攻,占取石门。石友三定扬师北上,华北形势,将再度扑朔迷离。”报纸上的这一段话,基本上代表了所有人的看法。

在他们地心目中。石友三这一次是有备而来,东北军措手不及,两者交战,石友三开始就占了先机,东北军能不能击败石友三的叛变。绝对是个未知之数。

很多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张学良和南京政府的身上,但是这两个方面全都平静得很。好像这场仗和他们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一般。

形势,变得诡异了起来。

“南京方面还真的能沉住气,都这样了依然不声不响。”看着报纸,我摇了摇头。

“老板,这和你当初地分析一点都没有错。他们就想让东北军和石友三的军队相互攻击,最后的时候再坐收渔人之利。”费穆摇了摇头。

“国家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南京政府还内斗!”蔡楚生气得直咬牙。

北平城里,我们坐在院子里面看着报纸分析着战事,这段时间,我们的拍摄工作告一段落,没有什么事情可干,每天关心的,自然是战局。

“有消息了,有消息了。”身材高大地王树常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汗水。“怎么样?”我问道。

王树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脸色十分的不好:“柯里昂先生。石门陷落了。”

这句话,让费穆和蔡楚生都惊愕了起来,但是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连张学良都说了,石家庄守军薄弱,石友三那么多人蜂拥而至,怎么可能不陷落。

“少帅现在依然在保定。我们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向石门。少帅说要在石门附近给予石友三以痛击。”提到张学良,王树常的脸色更不好了。他看着我,小声道:“少帅现在病了,病得很严重,已经昏迷了,偶尔会醒来。”

“什么!?”听到这话,我立刻站了起来。

大战就要打响,指挥官却病成这样,怎么打!?

“尼可,咱们的剧组中不是带来了一位随队医生嘛,带上他,我们一起去保定。”我看了看尼可。

“没问题。”尼可点了点头。

“柯里昂先生,你真地要去保定?”王树常看着我,露出了感激的表情。

“当然了,这个时候,自然是大哥的身体要紧。”我叹了一口气。

“那我这就安排飞机去。”王树常跑了出去。

这天上午,我们在北平上了飞机,在下午飞到了保定。

不大的保定城,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到处都是部队,这些部队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石门。

保定城中心的一个府邸,原本是当地政府办公的地方,现在成为了东北军的临时司令部,门口插着一面巨大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东北军往来穿梭。

“柯里昂先生!?你怎么来了!?”当我到门口的时候,于学忠正从里面出来,看到我,这家伙立马吼了起来。

我指了指身后跟着的医生:“我是来给大哥看病地。”

“好了好了!少帅这下好了!请进请进!”于学忠带着我,一溜烟地进了大门,然后走向张学良住的地方。

一边走,他一边向我介绍情况:“从月初地时候,少帅的身体就有些问题了,自从到了保定之后,整夜整夜地熬,身体就不行了,从前天开始,就经常昏迷,保定城里以及随军的医生都看了,依然还是这样,我们已经派人到上海去请外国医生了,但是现在还没有到,柯里昂先生,这次多亏你了。”于学忠连连叹气。

“大战在即,出了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是好事。大哥昏迷的这段时间,谁主持军务呀?”我问道。

“是八爷!”于学忠苦笑了一下。

关于这个八爷,我在和张学良聊天的时候听说过。张作霖生前的时候,白手起家,之所有后来成为一方军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结拜地那一帮拜把兄弟。张学良地拜把兄弟加他自己在内一共八个人,张作霖排行第七,最后的被东北军称为八爷地人。是张作相。

张作霖,张作相,乍一看他们应该是亲兄弟,其实这个张作相和张作霖没有任何地血缘关系。只不过是在名字上有了巧合罢了。

但是在所有拜把兄弟之众,张作霖对这个八弟最为信任和看重,一是因为张作相有才能,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两个人就合在一起干事情了。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张作相这个人十分的忠厚,对张家忠心耿耿,这两点,使得张作霖对张作相视若亲兄弟,生前就将东北军的重担放在了张作相地身上。张作霖死后,张作相成为张学良的“辅帅”,在东北军中,是除了张学良之外,威望最高的一个。

由他来主持军务,显然是再明智不过了。

于学忠把我们领进了一个房间,进去的时候,我问道一股浓重的中药味,一个郎中刚刚从里面出来。

房间很大,张学良躺在床上微闭眼睛。看来又昏迷了过去,旁边站着一群东北军地军官。中间的一个,大约有60岁的年纪,一张圆脸,浓眉,穿着一身戎装,显得无比的威严。

“柯里昂先生,你的到来。算是帮了我们大忙了!”张作相听了于学忠的汇报之后。立马握住了我地手。

我和张学良的事情他早就听说过了,对于我。他还是很尊重的。

我挥了挥手,带来的医生赶紧走了过去。

“放心吧,我带来的这个医生,是美国比较有名的医生,没有什么大问题。”我安慰张作相道。

这个老头的眉头舒展了开来,长出了一口气:“自从七哥罹难,汉卿这孩子受了不少苦,东北军能有今天,他功不可没,现在这个时候生起病来,实在是让人担心哪。”

诊断了二十多分钟之后,医生走了过来。

“怎么样?”我问道。

“张先生患了伤寒,现在高烧不退所以才导致昏迷。”医生耸了耸肩。

“那怎么办?”张作相着急了起来。

“现在务必要让他苏醒过来。”我说道。

“我给他打几针,估计到晚上就能够退烧醒过来,但是并不能够保证立刻痊愈,张先生需要休养。”医生点了点头。

“醒过来就好,醒过来就好!拜托了医生!”张作相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医生给张学良打了几针,到了晚上,张学良的高烧逐渐退去,七点钟的时候,醒了过来。

看到我站在床边,他立刻就笑了。

“你来了。”他让人扶起他,十分随意地打了声招呼。

“汉卿,多亏了柯里昂先生,要不是他,你可就危险了,东北军可就危险了。”张作相看了我一眼,感激地说道。

“我们两个,就不用说什么谢谢了。”张学良看了我一眼,粲然一笑,然后道:“八叔,战事如何?”

“战事?”张作相在旁边地一个椅子上坐了下来,道:“石门失守了,就在刚刚,南京政府总算是有声音了,他们通电全国,免去石友三一切职务,然后任命我为北路集团军总司令,任命刘峙为南路集团军总司令,两路夹击石友三。”

张作相说的这个消息,是在下午发出来地。南京政府估计再不出声就不像话了。

“刘峙?!”听到这个任命,张学良苦笑了起来:“派这样的一个人来,南京是成心想让石友三一心对付我们嘛。”

刘峙,这个名字我也很熟悉。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院,当过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后任第一军团总指挥,河南省主席等职务,这家伙之所以在后世出名,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日军,他没有做任何抵抗就自行撤退,十天内溃退千里,人送绰号:“长腿将

除了这个绰号之外,其他的绰号也不少,比如“北伐中的福将”(意思这家伙总能够在乱军中保下一条性命来)“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这可能是他最得意的绰号,但是中原大战本来中央军就占尽优势,实在看不出这个绰号有什么意义)、“解放战争的败将”(这个就不用说了)。

中央军任命刘峙为南路集团军总司令。显然别有深意。

起码石友三听到了之后,肯定会微微一笑。

“石友三占了石门,那地方我们本来就守不住,就让他占了吧。”在侍卫地搀扶下。张学良站了起来,然后走到了军事地图旁边。

“我们地部队到哪里了?”张学良一边看着地图一边问道。

“估计再需三天就可以到达石门。”张作相答道。

张学良没有作声,而是仔细看着地图。

“汉卿,我们刚刚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张作相低声道。

“说。”张学良眉毛一抖。

“石友三原本已经和阎锡山勾搭上了,两个人达成了协议。一旦石友三进军,阎锡山的晋军孙楚一部也会同时向我们进攻。”张作相一边说一边笑。

“真地是那样地话,我们可就麻烦了。”张作霖惊诧道。

“石友三占取石门之后,派人去找了孙楚,结果孙楚无意出兵,石友三算是被阎锡山结结实实耍了一把!”张作相哈哈大笑。

张学良苍白的脸上。也翻出了舒心的笑容,然后他指了指地图,指着上面的一个地方道:”通告前方各部,在这个地方集结,没有了晋军的支持,石友三一定北上,老于,你亲自带兵到张秋镇,在那里和石友三打上一仗,然后诈败到这里。我们在这里狠揍石友三一顿!”

张学良说这句话地时候,满脸都是笑。

其他东北军的将领也都笑了起来。

我看了看上面的那个地名:南大冉。

这个地方。绝对会成为石友三的噩梦之地。

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消息从前方传了过来,这个指挥部忙碌一片。

张学良的身体虽然十分虚弱,但是仍然坚持制定指挥计划。

7月27日,在被阎锡山耍了一通之后,怒气冲冲地石友三采取纵深锥形战术实行中央突破,进攻驻扎在张秋真的于学忠一部。于学忠“大败”。向后撤退。

石友三大喜,死死咬住。在南大冉,石友三的的先头部队两个军越2万人追到了于学忠的部队,双方交上了火。

“哈哈,命令王以哲,让他给我好好地打!这可是他们王牌旅扬名的好地方!”当这个消息传到指挥部的时候,张学良仰天长笑。

埋伏在南大冉的,正面部队是王以哲的王牌旅,这个现在还没有正式编号的8000人地部队,是整个东北军最先进的部队,全面负责正面地猛击。

而在两翼,东北军各布置了一个旅,另有两个旅迂回到了石军的这两个军的先头部队的后路。

于学忠下辖的五个旅,这一次全部上了战场,包了一回饺子。四万对人对付两万人,并且在武器装备要好于对方的情况下,石友三的这两个军地先头部队,算是凶多吉少了。

除此之外,东北军剩下地近4万人的部队迅速越过南大冉,正面阻击石友三地援军,石友三想突破这一道防线救援后面的那两个军的先头部队,已经不太可能。

东北军继石门失陷之后,总算是抓住了战机。

“告诉前方阻击的各部,务必坚守两天。同时,电告于学忠和王以哲,让他们在两天之内,全歼石友三的那两个军。”张学良站在地图跟前,容光焕发。

“汉卿,带领这两个军的,是学成。”张作相在旁边的一句话,让张学良皱起了眉头。张学成,是张学良心中的一道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疤。那可是自己的亲堂弟。

不得不佩服石友三,他没有把其他人派到前线,而是把张学成派到了前线,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张学成是张学良的亲堂弟,东北军对他下手肯定有所顾忌,有什么危险,张学成显然也更容易比其他的将领容易逃脱。

但是这一次,石友三的如意算盘算是打错了。

“告诉于学忠,他面前地。是敌人。”张学良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咬了咬牙。

这句话的潜台词,所有人都明白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虽然没有亲自抵达战场。但是从那些往来穿梭地参谋递送的战况信息黄总,基本上能够了解南大冉发生了什么事情。

张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