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浩劫重生-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试啊!你也知道的,这些碟片可能是类似光盘,或者老式唱片的信息载体,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解读里面的内容。首先是要弄明白它的存储原理是什么,光学的?磁性的?微刻的?可能性实在太多了,你不要急,慢慢尝试才能出结果。”

这些金属碟片来之不易,弄没了就真的不会再有了,外星人不追究失窃的事情就已是万幸,总不能指望它们不长记性,还在老地方放一堆碟片等着招?正因如此,徐昌黎对待这项破解工作的态度异常审慎小心。目前的技术破解工作主要是非破坏性研究,在确保不会损坏珍贵的金属碟片的前提之下,设法读取其中的信息。

当然,吴晗的抱怨也有着充分的理由。桃花源科研部门的经费充裕和仪器设备的完备程度,甚至可以让战前那个时代,华夏国家级的专业研究机构流上一地的口水,因为吴晗早先对科研部门作出的承诺但凡有需要,一切开支上不封顶。

相比于从外星人手里采购原料和一般消费品时的那种小气和斤斤计较,吴晗对科研部门的大方慷慨,足以媲美那些整天拍着胸脯吹嘘老子不差钱的冤大头。吴晗的慷慨,以至于让这些搞科研的人从来不晓得短缺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但凡是科研部门所需,吴晗看一眼就马上大笔一挥如数批准。如此夸张的花销,搁在核战争之前,如此不惜一掷千金的科研投入,绝对能叫以比尔大门同学和沃伦老爷子为首一大批世界级富豪倾家荡产。

在物质投入方面,吴晗的确算是仁至义尽了,饶是如此不计代价地付出,照样改变不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客观发展规律。

拔苗助长是很多人都明白,却时常会忘记的一句成语。在近来的一段时间,徐昌黎带领着科研部门旗下的一众人马,花去了数月时间研究,试图破解他们俩从外星人的月球基地里,偷来的,不,读书人的事怎么能算是偷呢?对,是借来的那些金属碟片,可惜几番周折下来,仍是不得其门而入。关于这个状况,徐昌黎也觉得挺郁闷,对着吴晗不好交代,可是冒进不行啊!世间的道理是这样的,厚积薄发才是正道,大跃进就非得缴上一笔学费不可。

有些事是千万急不得的,按部就班研究下去能出成果,要是为了加快速度企图走捷径,到后面准出乱子不说,而且祸害肯定小不了。

这就好比那个傻子吃饼的故事,连续十个大饼下了肚,终于感觉自己已经吃饱的傻子突然大叫起来,早知道我就直接吃第十个,前面的那九个饼就都省下了。假如不考虑这位傻子的预设身世背景,他的这话乍一听起来似乎十分有理,但仔细回味一下就能发现在其中充满了投机取巧的奸猾心思,尤其是将勤恳踏实地努力视为愚蠢,认为凡事都能靠小聪明过关,殊不知这种货色是永远成不了大事,大愚若智就是介绍这种“聪明人”的专用标签。

深吸一口气,先稳定一下情绪,吴晗压抑住内心的焦虑不安,反过来安抚徐昌黎,宽慰他说道:

“好了,好了,我也不催你。这件事要不要紧,你自己心里有数就成,具体的该怎么办,你还怎么来吧!反正你是专业的,研究方面的事情你说了算,我不插手。”

第200章 十字路口(3)

听到吴晗的话,徐昌黎此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真想高呼一声理解万岁!

在华夏想要找到一个既肯放权,不乱指挥,又慷慨大方的领导是多么不易,徐昌黎在公立研究机构混了有些时日,他可谓是感触颇深了。吴晗表现得如此大度,师老无功的徐昌黎难免自觉面子有些挂不住,正欲向吴晗剖白研究部门已是尽力而为,忽然从身后不远处的实验室里传来一阵吵闹声。闻声,吴晗侧身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着防尘服的研究人员手里高高举起了一片金属碟片,像是无比兴奋地高声呼喊着,那些围拢在他附近的研究员在同样大声呼喝着。

中间隔着几层玻璃墙,加上实验室里的声音相互叠加,结果站在外面的人只听得见一片嘈杂混乱,唯独是不晓得实验室里究竟出了何种变故。

本来吴晗想要亲自去一探究竟,可他已经脱下了身上的防尘服,刚一迈步吴晗就想起了这件事,于是他伸手一推徐昌黎,说道:

“进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徐昌黎如梦方醒一般,匆忙跑进更衣间,等到完成除尘程序后,他便心急火燎地一头扎进实验室。迎面而来的一个研究员,看到了徐昌黎,立刻面色泛着潮红地大声说道:

“徐头,解开了,我们终于解开了。”

闻听此言,徐昌黎起先一愣,随即他露出难以置信地神情,反问说道:

“解开什么?真的解开了?太好了,太好了。”

“这……这……跟没解开有啥两样的?”

随着徐昌黎告知吴晗这个天大喜讯,他激动得浑身颤抖,可是当吴晗手脚不听使唤地重新穿戴整齐防尘服,凑近到计算机屏幕跟前。乍见满屏幕的怪异图纹,吴晗立刻傻了眼,去问研究员们,他能得到的回答自然毫无意外地是沉默。

显示器上这些相互盘曲缠绕,恰如老树盘根,又似是打了不知多少个结的毛线团,里边夹杂着不少疑似数字的简单符号。不得不说,这玩艺是比老中医的鬼画符还难猜。起码,后者那些乱七八糟的文字还是出自地球人的手笔,碰一碰运气兴许能蒙对答案。这些神秘的外星文字跟地球文明体系相差了岂止十万八千里那么远,或许十万八千光年都不止,若是谁想看懂内容?行,先回自己屋里,躺下做梦去吧!

眼瞧着吴晗一张老脸黑得像锅底,徐昌黎也只能是无奈地搓着手,显然不知该说点什么才好。

整个事件的确具有黑色幽默的一切要素,这好像是一个蠢贼,只因为听信了漫无边际的传言冒险跑去行窃,目标物是据说装有巨额现金的保险柜。然而,等到这个天下间一等一的笨贼把保险柜搬回家,费尽千辛万苦百般周折,如愿破解了密码,最后他打开柜门才发现,原来这个保险柜里装的全是秘鲁币。哼哼,全是钱不假,一分都不能花,那跟一堆废纸又有啥区别?

吴晗是万万想不到,居然会在自己眼前发生了如此具有悲剧和讽刺双重意味的事件,他的心情之郁闷,已是糟糕得无法以语言来形容了。并非所有人都放弃了希望,几个执著的研究员还在努力解读余下的金属碟片。

过了一会,其中的一个研究员惊喜地叫喊起来,说道:

“哎,你们都来看,有图啊!”

眨眼间,似乎形势又发生了逆转,吴晗的心中止不住燃起了希望之火。于是,他怀着复杂忐忑的心情,瞪大了双眼扭头去看这位仁兄取得的最新发现。

金属碟片是一种信息载体,既然是载体,那就不仅仅是用于记录文字,同样地也可以储存声音和影像资料。那几位研究员的努力换来的成果就是,他们从外星人的资料中找到了图片,即便是人家的文字你看不懂,纯粹欣赏一下图片总没问题了吧!

当吴晗了解这个发现的伟大之处后,他的整个脸抽搐得像是多年保存下来的陈皮。

的确,这些金属碟片里保存着张数多达万亿量级的图片,那一串数字看得人眼晕。哪怕是不计入零头,一张图片看上一眼,那么请问一个人全部看完这些图片得需要多长的时间呢?尽管从小就辍学的吴晗数学水平不怎样,当初在学校里数学老师教授的那点知识,九成九他都还回去了,但是这种事不需要懂得数学,即使用膝盖想也能明白,逐一浏览这些图片需要的时间,一定是堪比天文数字的惊人数目。

科研部门的幸存者们在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情绪波动之后,大家都有点提不起精神了。

甭问,瞧这状况,若是打算用人工筛选分拣的土法炼钢那是一万年也解决不了问题,结果何年何月出来不好说,非得累出人命不可,必须有特殊技术手段对图片进行分拣分类。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要如何来着手,就得有专业人士出马担纲。吴晗想到这里,他颇觉无奈地扭过头,抬眼望着同样愁眉紧锁的徐昌黎,那意思当然是想请他拿出个方案来。

没吃过猪肉,难不成还没见过猪跑?徐昌黎考虑了一会,不负吴晗所望,开口说道:。电子书下载

“李长兴、杜斌,你们软件组弄出一套筛检图片的软件,需要多长时间?”

桃花源科研部门的硬件设施完备,与战前时代的世界级实验室比肩毫无问题,奈何这些设备的操作者顶天了也就是些小程序员。在战前时代,他们是属于整个软件行业中处于最底层的蓝领苦力,从无到有设计出一套图像分拣软件,远远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幸好外星人不光卖硬件,也卖软件。虽然此前没专门采购过图片分拣程序,不过套用装机时自带的模版也应该可以应付一下。

被徐昌黎点到名的两位软件项目负责人,尽管他们心中觉得没多大把握,想要推诿也找不到合适的接口,唯有一同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

“这个……应该可以,就是需要多一点的时间。”

纵然徐昌黎不甚了解人情世故,可是他也听出了这二位明显缺钙的语气,只可惜目下实在找不出更好的人选替代他们。当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啊!沉默了片刻之后,徐昌黎转回身向吴晗试探着问询说道:

“你看这个安排怎么样?”

吴晗太了解这些研究员都是什么来历,比起徐昌黎的强作镇定,显得更为悲观,当即便不置可否地说道:

“不管了,试试再说,死马当成活马医呗!”

由外星金属碟片带来的重重疑云,至此暂告一段落,事情究竟会如何发展,这个还有待时间来检验。倒是吴晗在极短时间内经历充满了大喜大悲的跌宕起伏,换作任何人也要觉得心力交瘁,即使自打身体变异很少有疲倦这种感觉,此刻他也有了些倦怠之意。在挥手跟科研部门的各位告别后,吴晗拖着轻松不起来的步伐往自家的住宅方向走去。

对于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来说,所谓的家,不是指一栋房子,而且与住宅本身的面积大小,装饰奢华程度没有一丝一毫的牵连。唯一的检验标准是看在这座房子里,是否有人等你回来。倘若答案是有,就是家。若是没有,那就只是一栋房子罢了。

当吴晗推开了自家宅院的大门,迈步穿过中庭和扫净落叶的过道,来到院落第一进的正厅时,一个女人的忙碌背影出现在他的眼前。

听到了脚步声,正在擦拭家具的女人回头张望,当她看清楚来人是谁,立刻笑着说道:

“噢,你回来了。来,吃个桃子吧!我刚摘下来的,你瞧露水还在上面呢!”

讲话的这个女人是赵媛,她端起果盘递到吴晗面前,随手拿起一颗桃子,吴晗轻轻咬下一口。软糯的果肉入口即化,清甜的桃汁滋润着口腔,给人一种清新滋养的感觉。

白山伯国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封建政体、计划经济模式和星际贸易扩展,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因素纠结在一起,使桃花源的经济模式完全不同于幸存者们所熟悉的那些书本范例。譬如说,在桃花源山谷中搭建的超大面积温室可以不考虑维持运转的经济性如何,纯粹是出于提高幸存者们生活品质的需要,吴晗说了一句话,一周时间就建了起来。

温室带来的效用十分可观,而且不必挤占山洞温室的份额。在这个即将进入大雪纷飞的季节,规模庞大的户外玻璃温室仍在源源不断供应着新鲜水果,包括许多不能在东北这样一年有近半年是冬天的地方栽植的蔬果品种。

香蕉、桃子、西洋梨、荔枝、龙眼、莲雾、红毛丹、火龙果,这些水果的原产地,大多是分布在阳光和雨水充沛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今它们顺利在桃花源的温室内安家落户,幸存者们为此付出的艰苦努力可不是挖个坑栽棵树那么简单。

单纯从价值层面考虑的话,在东北用温室种植这些水果,在战前时代的商品经济社会,铁定会叫想出这个馊主意的家伙赔得倾家荡产,大概连裤衩都剩不下来。须知,东北漫长的冬季低温连许多温带果树品种都无法露天过冬,必须有额外的管护。那些热带和亚热带品种的果木更是需要维持很高的温度才能正常生长。别的且不说,光是温室消耗的加热费用就不是个小数目,但是这些客观层面的困难在白山伯国的现行体制下,根本是无足轻重的小事,幸存者最缺乏敏感性的事情之一核算成本高低,而吴晗也从来不在乎这个。一开始盖温室就不是为了赚钱,在自己可以随便发行货币的时代,还用得着计算花钱多少吗?

第201章 十字路口(4)

桃花源山谷内去年就完工的室外温室,直到今年才开始有了点产出,即便是速生嫁接桃树的挂果也很有限,产量只够幸存者们尝尝味道。尽管温室出产虽不多,但不仅吴晗这样的权力阶层能吃到这些来之不易的新鲜水果,一般幸存者也能享受同等待遇。

尽管是生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体制下,单纯讲到物质待遇方面,那些头顶着贵族头衔的人和他们身边的普通国民并未拉开实际差距,大家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相差无几。

乍一听上去白山伯国似乎是一块人间乐土,美好得叫人感到不可思议,其实出现这种状况一点不稀奇。

华夏数千年的漫长王朝历史中,几乎每一个在前代废墟上诞生的新王朝,至少在刚起步的国家建设阶段,无一例外都出现了高效廉洁的气象,自然是因为统治者吸取了前代覆亡的教训,让利于民的缘故。如果基于这种判断,白山伯国根本算不上特例,只能算是惯例而已。

以史为鉴,从整体而言,王朝开国的这段时期必定是国家政治上最为清明开放,组织结构最为精干有效,统治者廉洁自律的特殊情况。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增加,诱惑变得越来越多,大小衙门人浮于事的现象和腐败、弄权、裙带、推诿扯皮等内患相继出现。行政效率伴随着国家机构的恶性膨胀而不断下降,乃至于令整个国家的政治空气都在权力阶层的近亲繁殖中变得污浊不堪,直至臭不可闻的地步。与此同时,贪婪无度的官僚和厚颜无耻的商人相互勾结起来,不惜巧立名目,附带暗箱操作等一些或明或暗的方式,不择手段地盘剥草民,聚敛民脂民膏以肥己。

虽然肯定没人会提起与类似民争利这样明晃晃的招牌,可是官商们的所作所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符合了王朝走上末路时的必然现象。

当那些居于上位的既得利益者们,莫不是以榨干老百姓身上的最后一滴油为己任,这个腐朽王朝剩下的时日也就可以扳着指头来算一算了。在王朝大厦倾倒之前,那些大蠹虫们已经安然脱身了,他们采取的办法不外乎化公为私,以权谋私,结党营私。一心等资本捞够了立马搬家,携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逍遥于海外,从此躺在人民血泪化作的金山银海之上安享余生。任由贪官污吏们这种无休止的穷折腾下来,最终必然迎来华夏人无比熟悉的三百年一次大动乱的轮回更替。

不必讳言,对于土生土长的华夏人来说,这一切的发生就像是生老病死般司空见惯,而又不可抗拒,庶民们早已是见怪不怪,处变不惊。

不妨以白山伯国为例,即使现任的吴晗能够抑制自己的欲望,他能压抑自身操弄权柄的妄想,但谁能保证吴晗的后继者同样具备这样的自制力呢?显而易见,这是谁都无法作出的保证,发生在未来的事情实在是不好说呀!

搞好温室是一篇大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