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生成败分水岭:神奇的情智管理-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美国作家霍尔姆斯曾经说过:“人把自己的想法(或者称之为‘念头’)扩展成为一种新的观念之后,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面目中去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应变,千万不要一成不变。
  

第六章 静心发挥潜能(1)
何谓潜能?何谓灵感?何谓心念?本篇心灵哲学所论述的藏识储藏记忆、经验和学习过的技术、技艺、技能,潜藏在内心深处,不用时感觉不到,体会不到它的存在,应用时,会不自觉地发挥或浮现出来,这就是发挥潜能。因此,藏识有如心理学家所称的潜意识。
  漫长的人生之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体会到的进入藏识,形成许许多多的记忆资料;所学习到的,经历过的存入藏识,形成很多很多的技术、技艺和技能,年复一年,经年累月,藏识储藏了成千上万,甚至几千几万几亿的记忆资料,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资料库,心念、情绪、灵感、潜能。
  心念:藏识记忆浮现出来,觉识产生念头或者想到一件事情,称之为心念。
  当一个人在禅修静坐、心灵极静之时,内心觉受到了一件事情,很快又浮现想到另一件事情,一件接着又一件事……这就是心念。
  情绪:藏识记忆认知、想法、观点浮现出来,觉识产生觉知和表情称之为情绪。
  内心储存不平事,受侮辱的记忆浮现出来,觉识产生面红耳赤的感觉和事情,就是生气或愤怒的情绪;藏识储存担心的事,浮现出来,觉识产生消极无力之觉知,就是忧愁的情绪。
  灵感:藏识所储存的经验、知识、文章、方法、记忆,浮现出来或思考所获得的答案方法,称之为灵感。
  以前所背过的文章、所读过的书的内容、所学习过的词句,所经历过的体验……储存在藏识,当在写文章时,所浮现出来的就是灵感。
  潜能:藏识所储藏以前所学的技术、技艺、技能等浮现出来或身体产生的行为、动作,称之为潜能。
  开车时手脚、眼睛、耳朵的配合动作,是以前学习过的技能,平时不觉得它的存在,开车时却会自主应用出来;
  学会游泳之后,虽然许多年没有下水游泳,但是当跳下水时,手脚的动作自然配合起来。
  如何管理自心、控制心念、管理情绪,如何启发灵感,如何发挥潜能,就是如何挖掘我们内心藏识所储存的资料,在以下各章节将进一步探讨分析。
  一、心念的自主性与抑制力
  在人类的心识作用中,记忆种子总是被不自觉地检索出来或自主出来活动,从而在我们的内心或脑海中浮现出来。藏识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庞大的仓库,储藏千万亿的记忆信息、认知、想法、观点、看法和过去的经验、能力、技术、技能……而每一记忆数据单元犹如种子,经过库存,他日就会生根发芽,故记忆数据又称为记忆种子。
  (一) 藏识心念的自主性
  藏识、心念、觉知图
  藏识浮现的记忆,我们可以套用佛学家发明的一个名词—— 心念,我们的心念能使我们的觉识产生觉知、知觉、感觉或情绪觉知。因此,如上图所示,借由静坐,我们可以在内心极静之时,深刻体会心念浮现有如下特性:
  (1) 心念有如气泡,不停地涌现,只是我们平时心里因为忙碌而体会不到。
  (2) 心念自主活动,往往不受显意识制止,刻意止念,反而会头胀或头痛。
  (3) 心念每一刹那只有一念出现,永远不会有二念同时升起的现象。
  (4) 当觉识感受到某一个心念时,这个心念其实早已升起,犹如看到天空燕子时,燕子已经飞过头顶上方。
  (5) 心念出来时,多是一些一闪而过的灵感,不理会它即很快会过去,也就是念头出来时,不继续思考,此念自然就会过去,再要捕捉时,需要等待它的再次升起。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静心发挥潜能(2)
(6) 转念可疗心,当我们一旦转变注意力,前念很快就没有了。
  (7) 专注一境,只注意一样念头,可以防止其他杂念升起。
  (二) 想识思索所产生的抑制力
  如上图,想识具有思考检索并进一步思考分析判断的功能:
  (1) 检索藏识数据的功能犹如人工从计算机中检索出数据,借由人工输入输出数据。
  (2) 因为由人工检索数据,会抑制计算机自动处理数据,即想识的检索数据反而会阻挡藏识自主浮现心念产生。
  (3) 想识检索出来的数据,或心念浮现的资料,想识没有时间分析、判断,浮现资料反而只局限在被思索的范围。
  因此,应用想识检索,或集中某一焦点检索,会影响其他心念的自主浮现;相反,想识昏沉朦胧、注意力不集中时,浮起的心念、想识不能思考、分析、判断,没有新的资料存入藏识。藏识没有新的记忆,觉识也不能觉知新的记忆。
  二、意识状态的4种层次
  意识清醒程度影响心识作用的速度,藏识浮现的心念或想识检索出来数据的快慢,从而影响觉识的清醒程度。依意识的清醒或朦胧程度不同,人类的意识可划分为焦点意识、冷静意识、朦胧意识、熟睡意识4种意识状态。
  (1) 焦点意识状态。想识检索常常在某一范围内的某个焦点信息上,此时人们的脑波跳动很快,频率在13次/秒以上,心念不能自起,想识检索的工作速度很快,而且都集中在某一焦点上、某一范围内,我们的大脑或心就表现出没有时间仔细分析的状况,从而出现心识作用很急,必须急忙处理的反应。
  (2) 冷静意识状态。心识作用比较冷静,脑波跳动在9~12次/秒,想识检索数据减缓,心念能够自主浮现,而且浮起的心念,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判断并能加以重新诠释、重新组合,容易形成新的记忆和创意。
  (3) 朦胧意识状态。脑子不清楚,想识及觉识很迟钝,脑波跳动很慢,频率为4~8次/秒,心识作用进入半停顿状态,想识检索的功能差,思考的能力差,浮起的心念没有思考,辨识不清楚,觉知也前后不一,形成朦胧的记忆,有如梦境。
  (4) 熟睡意识状态。脑波跳动在4次/秒以下,进入熟睡状态,没有知觉、感觉和情绪的觉知。
  心识作用与意识状态简明对照表
  三、如何达到冷静意识
  当我们盛怒、哀伤、恐惧、情绪失控之时,或是百思不解,想破头,绞尽脑汁,想得焦头烂额,想得头痛之时,或是面临危机、竞赛,面对大众紧张失策之时,需要冷静镇定,并积极保持冷静意识的工作状态。
  (一) 收心
  工作时,许许多多处理不完的烦恼事,下班后杂念依然不断地盘旋在脑际,此刻需要调整心情、整理心绪、沉淀心思。不听、不看、不再感受、不再受刺激、不再刻意去思索,让杂念沉淀下来,就如一杯浊水沉淀就变成清澈无浊的清水。心里平静了,心就会变清楚明白了。
  (二) 超觉静心
  (1) 静坐。坐在椅子上、床上或轿车里,随时可以闭目养神,甚至打瞌睡。坐前,将头摆正,手平放腿上,坐直坐稳,身体不要摇动。调呼吸,将呼吸拉长变慢,意想从头部往下放轻松,放轻松,再放轻松,心自然静下来。
  (2) 立静。双脚平行站稳,头摆正,身站直,手扶柱子(如无柱子就平放于两腿外侧),站稳使身体不摇动。如站在公交车上,车子振动,也要像高楼的避震器一样保持平衡;注意呼吸,从头部、眼皮、嘴唇、双眉、手臂、手掌、手指逐步放松,放松,慢慢就进入冷静朦胧的休息状态。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静心发挥潜能(3)
(3) 卧休。平躺在床上,手脚自然平放,不用意志力控制,不要有压迫感,如有不舒服之处,用手轻抚。调好姿势之后,调呼吸,放轻松,心就会平静下来。开始之后即使再有不舒服,或手痒、脚痒、头痒也不要理它,不要再动,意识自然往下沉,进入超觉之境。
  (三) 散步
  闲暇时,我们可以多到户外散步,慢跑或坐在石头上、躺在草地上。这样,面对宽阔的视野,绿色的草本植物,清新的空气……就感觉不到工作的压力,无所专注,悠闲自在,心身自然轻松,心情自然冷静,达到静心的效果。
  (四) 爬山
  爬山虽然需要体力,步步耗费体能,可是它却可以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再者,一步一步朝上面目标攀爬,能够考验毅力,可以磨砺斗志、心志。
  况且,看青葱绿野,赏心悦目,吸新鲜空气,静心怡情。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视野辽阔,扩大胸怀,找寻无边问题,获得无尽的答案……一山走过一山,好像渡过万重山,克服重重困难,走出困境。
  最激动人心的是登上山顶之时,大山小山尽收眼底,可开阔胸襟,忘记利害得失,使我们能够冷静豁达地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五) 孤立心
  把自己孤立起来,不理会周遭的环境和人,不东张西望,不与人打招呼,不说话,好像处在孤岛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视周围形形色色、熙熙攘攘的人完全不存在,只管当下的自己,做自己的事,完全处在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车站或机场,虽然人来人往,不管有没有认识的人都不去看他。坐在车上或飞机上,不管邻座是谁,不加理会,闭目养神,静坐或小睡。或是只管看自己手中的书报,全然只顾目前的自己,完全静心。
  (六) 修身
  修身,就是修养身心,所谓修身养性。因为当我们心情平静之后,常常可能失去了身体的存在感,所以可能会感到没有手脚的存在感,没有身体的酸痛,没有烦恼之事的缠绕,亦可能感觉到没有了情绪……此时即进入无觉之境。然而修心须先静心,我们探讨藏识心念,想识抑制力与意识状态的关系,就要明白心念及潜能是心识作用的自然现象,借此逻辑可以得知开启灵感,发挥潜能的方法。俗话说,“心静不会做错事,冷静不会说错话”。为什么心静不会做错事,冷静不会说错话?因为心静时头脑清楚,有足够的时间分析判断;冷静时可以开启灵感,发挥潜能。
  四、启发灵感,发挥创意
  (一) 灵感产生的缘由
  灵感,是人们在情绪作用过程中突然产生的各种心识顿悟现象的总称,它的产生道理犹如我们前面所述的心念产生原理。
  灵感的出现,通常是来自人们内心藏识记忆数据库信息升华处理的结果,它经过藏识自主处理信息,浮现出目标的心念数据……这些数据可能是我们想识思索所需要的数据,也可能是我们想识作用加工出来的数据。
  很多时候,我们写作、策划、创造、设计、发明所需的创意、方法、思路或思索的数据一时间思索不出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快速学习以及动态分析……某一刻突然“脑电光一闪”(绝不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灵光一闪”),这些记忆的数据全都从藏识中浮现出来,从而形成我们的灵感。
  (二) 心静才有灵感
  根据调查研究,人类很多伟大的发明,往往都是在心里冷静时灵机一动而得到灵感的。

第六章 静心发挥潜能(4)
(1) 电灯的发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研究电灯经过数百次试验没有成功,思考得焦头烂额,不得其解,某天躺在床上,突然灵感一来,想起钨丝,于是马上实验,从而发明了电灯。
  (2) 万有引力的发明。物理学家牛顿在路边休息时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产生灵感,反复推理、分析和总结出地心引力的存在。
  (3) 蒸汽机的发明。瓦特在一个星期日的午后,独自在美丽的森林中散步,想起烧开水时的一幕幕情景,从而产生蒸汽机灵感。
  (4) 相对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前,一个人独自躺在空旷的原野上眺望蓝色晴空,心理渐渐浮现出相对论的伟大概念。
  (5) 雷电原理。一次,富兰克林在空地上放风筝,当时天正准备下雨,他看到两朵黑色的云层相碰撞,从而产生闪电,于是深入研究,发现了雷电的原理。
  (6) 阿基米德定律。据说阿基米德是在浴室洗澡时发现阿基米德定律的,当时他全身没穿衣服裸奔出来,高兴地大叫“我发现了,我发现了”。
  (7) 中子理论。汤川秀树一次在睡觉时,突然产生有关中子的灵感,后来还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伟大发明,伟大创造,都是在百思不解时,累积藏识的资料在宁静之时突然浮现的灵感心念,从而获得发明和创造。
  古代大文豪欧阳修认为,在骑马时的“马背上”,蹲茅坑时的“茅坑上”,睡觉时的“床上”,是最有灵感的“三上”。
  当代许多人也总结认为,在车上、床上、厕上,心里最静、灵感最好,是为现代人心静启发灵感的“三上”。
  古今艺术家们为了开启心灵的情感,总是喜欢田园茂林等安静的环境,让自己的心灵宁静。
  五、镇静发挥潜能
  (一) 藏识储藏的潜能
  潜能是潜伏储藏在人们藏识内的某种能力的总称,比如我们学会的技术、技能、技巧、本能,看过、听过的技艺技巧……平时不用时想不起来、体会不到,运用时由藏识自然发挥显现出来。
  (二) 紧张时潜能受阻
  潜能的运用是由显意识、想识的指挥能力配合藏识潜能共同发挥的,如果单靠显意识指挥,动作就很呆板缓慢,以致错误百出。
  走路时,用头脑去想动左脚、出右手、身体跟着向前倾,那就会很难走动,事实上,想走动,脚一抬,潜意识的手会自然配合发挥。
  同样,潜能的发挥须在冷静的意识状态下进行,才能发挥比较好的潜能动作。
  开车时,情绪太紧张,有显意识指挥脚踩油门,手却忘了转方向盘,因为想识受阻,不能显现出来。
  (三) 镇定冷静才能发挥潜能
  冷静心静时,想识显意识注意力不要集中在某一动作,藏识的潜意识才能自然配合发挥。
  (1) 开车时,过于紧张或将心思放在气愤的事情上,或手脚在开车,心里想着烦恼的事情,就很容易出错。心情放轻松,注意力放在开车的路上,眼看前方,手握方向盘,脚踏油门,藏识内开车的技能自然发挥,手脚自然配合得很适当。
  (2) 射击比赛时,情绪紧张,很容易失误。放松心情,镇定,眼视对方的手或身体动作潜能自然反应做出合理的动作。
  (3) 打高尔夫球时,太注意挥杆的动作或太用力挥杆,反而打坏球。放轻松,注视目标再看准球,自然挥杆比较能发挥潜能。
  同理,赛跑、跳远、跳高前,先深呼吸,可以静心,充分发挥潜能。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