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破解人生的N个困惑     

李煜觉编著   

  前言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来到佛祖面前,抱怨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困惑。“从小到大,不管做 什么事情都达不到我想要的结果。佛祖,我请求你改变我的命运。”年轻人跪下请求道。   

  “你想我怎样改变你的命运呢?”佛祖笑着问年轻人。   

  “您看,”年轻人摊开自己的手,“我手上的生命线那么曲折,一定是这个原因让我 的人生充满了失败和困惑,如果您改变我的生命线,我的命运应该就能改变了。”   

  “好的,你照我的样子来做。”说着,佛祖伸出左手,举向天空,然后逐渐握拳。年 轻人也跟着把手举了起来。   

  “拳头握紧了吗?”佛祖问道。年轻人点了点头。   

  “那么,你现在告诉我,你的命运线在哪里?”   

  “……”年轻人沉思了片刻,回答道,“在自己手里。”   

  人生来就是带着问题和困惑的,只要我们还活着,任何人都逃脱不了。   

  有人觉得,造成这些困惑的是外界的环境不够好。不可否认,这其中的确有环境的因 素,但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则是我们心理问题所造成的。例如性格的古怪、情 绪的剧烈变化,可能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周围环境对我们的评价。根据德国心理研究中心( GPSC)的一次调查显示,在受调查的2000名有效个体样本中,79%的人所遇到的工作、家庭 上的困惑源自于其心理上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这79%的人能将心理素质调节好,他们 的生活便少了许多困惑。   

  除了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心理产生的问题,有时还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 医学已经证明,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诸多重大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诱因就是心 理的不健康。长期的压抑、情感得不到宣泄,会使身体产生不利的激素,导致人体机能 发生紊乱,增大疾病发生的可能。这便是中医理论所说的“内伤七情”。   

  因此,无论是为了生活的舒适还是身体的健康,我们都应该克服面临的诸多疑虑与困 惑。正如佛祖说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拥有了适当的武器,就能把困惑统统消 除。而这件武器,就是可以帮我们弱化甚至消除内心不良情绪体验的心理学。   

  本书归纳了数十种常见的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困惑,内容涵盖工作、社交、情感、财富 以及家庭生活,从现实病例入手,通过专业的心理学理论和简便适用的测试、建议,希望可 以为诸位朋友破解自身可能经历的类似困惑,提供最贴心的指导和帮助。                     

◇BOOK。◇欢◇迎访◇问◇  

第2节:第一章 破解工作中的困惑(1)         

  第一章破解工作中的困惑   

  工作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是大多数人都离不开的生存体验。同时,工作也是给我 们带来最多困惑的因素。工作的巨大压力、目标的不明确、管理的不顺利……任何一个问题 没处理好,都会让整个生活陷入一团乱麻。   

  既然工作总要继续,这些困惑便不能视而不见。只有一个个地去破解、消灭它们,我 们的人生才能迎来新的境遇。         

  Question 1警惕过大的压力   

  压力是动力的源泉,是物种进化的根本原因。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类就永远不会走出 双脚垂直站立的第一步。同样,没有压力的存在,科技、沟通、社会建设就不会发展,我们 的生活也会止步不前。然而,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压力的负荷过大,也会让人陷入十分 被动的境遇当中。   

  在一次针对某企业进行的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项目中,我遇 到了莫先生。   

  莫先生很年轻,估计刚从学校毕业不久。但他找到我的时候,我看得出来他很憔悴, 脸上还有些许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焦虑和疲惫。他告诉我,自己曾经是个做事很积极的人, 无论工作还是人际关系都处理得很好。然而在最近几个月里,他却经常觉得很没意思,对什 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上班累,下班更累。回到家里常常连电视都懒得看便倒头就睡。可第 二天起来还是疲惫不堪。就连跟朋友出去玩,也是无精打采的样子。对他来说,甚至吃饭、 逛街都是毫无意思的事情。和女友约会也不例外,弄得好几次两人不欢而散。女友甚至怀 疑莫先生移情别恋,为此常常大发雷霆。而面对女友的误会,莫先生虽然心里喊冤,可就是 懒得解释。如今不仅工作成绩一落千丈,就连爱情方面也濒临崩溃的边缘。   

  莫先生曾经试图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打起精神,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得要领。正好我们 和他们公司合作开展了这个EAP项目,于是他便来找我试试。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对生活提不起精神的?”   

  “大概2~3个月前吧。当时我们正在进行一个重要项目,加了一个星期的班。那个 星期,我们全组的人都住在公司,每天工作到很晚,有时还熬通宵。最初就是感到很累,也 没在意,觉得休息休息就好了,可没想到之后反而越来越累,就逐渐对工作失去了兴趣。” 莫先生说道。   

  “在那次项目之后,你负责的工作量是不是也在逐渐增大?”我问道。   

  “对!我以为项目过去,工作会轻松一些。不过那之后,经理觉得我能力突出,就让 我带领了几个人专门负责新产品的开发。如果只是工作上面倒还好说,可我带的那几个人都 是老员工,而且年龄比我大,似乎有些不服我。我又要忙于自己的事情,又要审查下面那些 人的工作,还要处理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我觉得有些不痛快。”   

  “还有没有事情让你烦心?”   

  “对了,上个月公司找了一批新员工,经理又让我带两个新人。不过他们工作实在太 不上心了,很多事情交待了几遍都不知道怎么做。那个项目前就计划好的假期也因为工作的 事情泡汤了,让我觉得很烦。”   

  说到这里,莫先生遇到的问题,我已经十分清楚了。他生活态度低落的原因就是巨大 的工作压力。   

  压力虽然能让人产生动力,可同时也是一切心理问题产生的基本诱因。来自工作、生 活、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让人觉得无法负荷的时候,人类内心“趋利避害”的自我保护 机能就会对压力的源头产生不自觉的抗拒。于是,莫先生的潜意识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开始产 生抗拒,这种抗拒的表现就是厌倦和低落。   

  这种情绪不仅仅在工作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心情的低落造成了身体的疲倦,进而使 莫先生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家里,不管上班还是休息,都感到没精打采。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有些人从事工作比莫先生要烦琐好多倍,他们都没有发生这样 的问题,而莫先生不过是领导了一个工作小组就足以让他郁郁寡欢,对生活失去信心?   

  其实,压力对于我们的影响,跟它本身的绝对大小并无太多关系。重要的是,它是否 超出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同样是100磅的砝码,放在一个只能承载60磅的木板上 ,木板就会破裂。而把它放在能够承载1000磅重量的钢板上,钢板纹丝不动。   

  对年轻的莫先生来说,他还没有心理准备承载那么重的工作。那个项目结束之后,莫 先生原本的计划是进行一次休假。而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不仅休假泡汤,还要接受更 繁杂的工作。这种心理准备上的意外,是造成他承受压力过大的真正原因。   

  困惑破解法   

  有位心理学家说:“除了死亡之外,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压力的产生。”生活的压力如同空 气一般随时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想要完全阻挡压力的产生是不正确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 面对超过自己承受能力的压力时,学会在疏通压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心理准备。   

  疏通压力的方法很多,但是首先应当做的,是从心理上调整对压力的正确认知,让心理 承受能力增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去考虑。   

  1目前的压力能带来什么积极的东西——薪资上的增长?管理经验上的丰富?还是对行业 更深层次的理解?有了积极结果的引导,事情就仿佛没那么糟了。   

  2不要惧怕失败——压力的根源是惧怕失败。面临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害怕产生不预期 的结果很正常。这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预期失败后的结果,然后告诉自己:“要是失败了 ,大不了再回到之前的普通职员的位置,有什么关系?”既然做了最坏的打算,恐惧便消 失了。   

  3给自己几分钟的计划时间——上班后不要立刻埋头做事,而是抽出5至10分钟大概规划一 下当天的工作。这样可以避免手忙脚乱的工作。一旦大多数事情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变得 “可控”,心理压力就会大幅度降低。         

虹桥书吧BOOK。  

第3节:第一章 破解工作中的困惑(2)         

  在提升自我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采取一些疏压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疏压手段有很多,充足的睡眠、运动,适当饮用咖啡和茶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都可以实现。 另外,在饮食方面,少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豆类等可以帮助 身体机能的恢复,减少机体压力。   

  除了上述几个建议之外,排解压力的最好宣泄方法是哭泣。   

  从生理学上讲,眼泪中含有大量的钠和其他一些元素,它的排出,可以将这些多余的元素带 出体外,同时让眼睛内部的副交叉神经占据主导地位,使主交叉神经暂停工作,从而达到放 松的效果。同时,从心理角度来说,哭泣产生的宣泄感是所有行为中最大的,尤其是当人们 在号啕大哭的时候,更能有效地排遣自己内心的压力。因此,我们在年幼的时候,遇到不痛 快的事情放声大哭,其实就是自我舒缓内心压力的表现。   

  不过,成年人尤其是男人的自尊心理,让他们无法像孩子一般随时放声大哭。不过当 没有人的时候,就不一样了。通过进一步了解,我发现莫先生其实是个较为感性的人,于是 建议他独自在家的时候尝试哭泣疗法。可以看一些悲伤的电影、小说,帮助自己哭出来。而 且,我强调了,哭泣的时候不要压抑,应当任情感自由宣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舒 缓他内心的抑郁。   

  几周后,我又见到了莫先生,他告诉我,尽管现在心理压力仍然很大,但是经过那些 方法的调整已经好多了,至少不再厌倦这份工作。现在的他,已经将目标定在了项目经理的 位置上。而他的爱情,也因为心情的好转被及时拯救了回来。          

  Question 2心理空虚症的消除   

  工作压力大了,人会吃不消,但是失去工作目标,一样会让人受不了。   

  “工作、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现代都市生活,好似一个大钟摆,单调地做往返运动,周 而 复始,很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感。这种被催眠般的倦怠感潜移默化地毒害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感到生活空虚,工作乏味,提不起精神。据社会心理学调查显示,这种 “心理空虚症”在步入职场3到5年的人群中最常见。   

  刘小姐给人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相貌出色,谈吐大方,举止得体。年满26岁的她,大学毕 业后就进入一家私企从事文职工作,因其突出的外貌条件和开朗的性格,刚满试用期就被选 为董事长秘书,成为很多人羡慕的“老板身边的红人”。工作3年中,她不但能处理和安排 好老板的日常事务,同时因为良好的修养和性格,还拓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属于“大牌丫 鬟”级别的白领。   

  现在每天的工作对于刘小姐来说是轻车熟路,对老板的脾气也摸得很透了,照理说,她应该 是很顺心的。但是,最近两个月来,刘小姐总是感到生活很单调,有种心力衰竭的感觉。虽 然每天的工作都被排得满满的,但是却觉得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上的萎靡不振,让她的身 体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最近她总是非常容易感冒,而且一感冒就会发烧,身体抵抗力呈 现下降的趋势。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的刘小姐,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我,想向我 进行咨询,以解除自己工作和精神上的困惑。   

  “我最近老是想辞职,重新选个工作,但是又觉得自己没学到什么,怕跳槽后还不如这里已 经熟悉的环境好。”刘小姐说出了自己目前的想法。   

  “你原来刚开始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也有‘没学到东西’的感觉吗?”   

  “其实,以前的我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有新鲜感,虽然工作中我也犯过不少错误,但是总 的来说,那时候浑身充满了激情和动力。现在工作都很熟练了,也就没那么用心了,也越来 越觉得现在做的工作没意思。”   

  人类的天性就是喜新厌旧的,实际上,职业咨询中经常会遇到类似刘小姐这样在工作中产生 空虚感的人。往往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因为新鲜感还能努力工作,但随着时间推移, 工作完全熟悉以后,先前的激情不复,就会出现厌倦的情绪。《孟子》有云:“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没有挑战的工作最终会消磨掉人们职业生涯的动力。任何一份工作热情都 是建立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的,有了目标的工作,才不会因为短暂的新鲜感的消逝,而出现 厌倦和空虚感。         

BOOK。←红←桥书←吧←  

第4节:第一章 破解工作中的困惑(3)         

  通过长达两小时的交谈,更深层次地与刘小姐交流,发现她的潜意识里总是担心别人总戴着 有色眼镜来看待“董秘”这个职业,认为她是“花瓶”,没有什么实际能力,随着年龄的增 长,这种担心与日俱增,所以她想换一个更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我进一步 地引导刘小姐,使她尽可能梳理出自己的特长和对未来的构想,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鉴于刘小姐的性格特点和具体情况,性格开朗的她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她的优势。 于是我建议她不要匆忙跳槽,而是选择在原单位换一个工种进行尝试,结合她个人希望从事 管理工作的目标,我初步为她做了一个适合她自身发展的计划:   

  第一步:因为刘小姐在原单位的人际关系资源良好,且在工作的3年中培养了与人打交道的 基本素质,同时结合她性格开朗、外向的特点,暂定未来的职业目标为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步:在目标基本明确的前提下,通过自学等手段,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同时 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   

  第三步:在认识上逐步改善相对浮躁的心态,静心学习的同时,积极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消 极因素,比如他人的负面评价等,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事物。调节身心,达到最佳状态 来为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考虑她身体出现的状况,我建议她可以进行有氧运动的锻炼 ,例如每天慢跑,每周去健身房两次。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