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股海别梦-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罗青松是蒙冤自杀,线索还有一个。不是有个服务员曾看见他于入住后的第二天去过一次商务中心吗?对!去商务中心肯定是去寄信,给公安、司法机关或者信得过的人寄信,说明真实情况。他那么心细的人,干了那么多年的财务,一定是老谋深算,一定会暗中留下不少证据,或是偷偷地取的证。他不能就这么白死了,那多冤哪!于是,他来到商务中心,问服务员:“这里的信件多长时间走一次?”服务员回答:“每天一次,当天的信当天就走。”他对此深信不疑,遂放心地将一个特快专递袋子交给了服务员,虽然服务员心里暗说:扯淡!信件这么少,邮车一周来一次都还不愿意。
  这个线索当然逃不过第一时间来现场勘察的刑警队长。他独自来到商务中心,要来了那封尚未发出的信,简单翻阅之后,他神情冷峻地对那个服务员说:“你懂得保守机密吗?”小服务员吓得脸都青了:“我懂。”“好!从今往后,一直到你死,当任何人都不要说罗青松曾经有过这么一封信,包括警察、法官在内,明白吗?”“明白!”“可是,”小姑娘吓得都快哭了:“楼上值班的侯姐刚才还跟我说,她也看见了那个人来过我这儿。”刑警队长略一沉思,问:“你这里传真一页纸要多少钱?”“市内传真一页5元,国内长途传真一页10元,复印一页2元。”她流利地答道。队长很满意:“不错!记住,谁问你,你就说他当时想发传真,但是嫌贵,扭头又走了。就这么说,不许改口!”“是!”
  

股海别梦 罗青松自杀(10)
于是这条线索就这么断了,成了永远的谜。
  罗青松真冤啊!
  所以,在公司内部,有些人坚持认为,罗青松是个替死鬼,梅海生、黎萼二人忒混蛋。罗青松忠心耿耿地为了公司的利益服务,任劳任怨,忍辱负重,却没成想,是在不明不白地帮着往人家账上倒腾钱,最后自己落得个两手空空,还落一身臊气,忒苦忒冤!这简直就是地道的谋杀!
  不过愤愤复归愤愤,不平一段时间之后,人们也就将这个倒霉鬼忘在一边了,因为一方面谁也拿不出证据来为罗青松洗冤;另一方面,大家还忙着去赚钱生活呢不是。只有公司财务部的几个女员工,她们是罗青松的老部下,跟他感情深一些,不时聊起他来,还会为他叹一口气,或者滴几滴泪。
  投资公司被暴露之后,首诚证券损失巨大:投资公司账上所存的全部投资及收益,共计15亿元左右,悉数被罚没,投资公司被注销。有员工就此在公司内部网上发匿名帖子,泄满腹牢骚,帖云:“辛辛苦苦900天,一夜回到零面前。”
  是啊,全公司上下1000多人,幸福快乐地忙活了两年多,挣得的钱却被总公司给打了水漂,大家都没有得到实惠。
  股市上的钱,原来都是纸上富贵,哪里来的,还是要归回哪里去。多数情况下,它不过是屏幕上一闪一闪的电子信号,转瞬即逝;抑或像肥皂泡一样,五颜六色地欣赏过了,也就很快很轻易地飘散了。只有极少数人能享受得到股市“造富效应”的成果;多数人啊,只能是跟着瞎起哄,当分母,空欢喜一场或者几场。只要不离场,即便钱已落袋,仍是个不定数。
  四
  关于案件的第三种传说是替死。就是说,罗青松本人并没有死,死的是他花钱雇的替身。
  在出事之前一个月左右的一个晚上,他和总公司几个加班的同事一起喝酒,酒喝多了,曾跟他们讲过有关替身的故事。“他讲得毛骨悚然,把23岁的小江都吓尿裤子了。”事后同事们如是说。
  再往前推,在出事前两个月,他曾趁休年假的机会回老家探家。据他老家的邻居说,他在县城边上给他父母和一个姐姐各买了一栋砖瓦房,把两家人都接到了镇上居住。他在父母房子的一侧,开办了一个品种齐全的副食品小卖铺,供父母和姐姐两家做营生,并给他们留下了足够下半辈子花的钱。据说那一次,他岳父岳母家和郝姐那一面的所有亲戚,也都得到了他不少恩惠。
  这明显是潜逃前的一次散财行动。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也难怪,大家的视线都被他们家被盗这件事情本身给吸引过去了。
  这是个小插曲。当时,罗青松衣锦还乡,引起了他们家的邻居——罗青松的一个发小的注意。他在罗青松荣归故里期间一直暗中跟踪着他,并一路跟回了上海,摸清了罗青松浦东家的门牌号。“发小”第二天趁只有孩子在家的时候,谎称亲戚骗开了罗青松家的门,轻松“取走”了罗青松放在家里的几十万元现金。因为钱太多,超出了想象,准备不足,于是“发小”舍弃了自带的人造革皮包,而改用罗青松的拉杆箱。罗报了警,警察从皮包入手,从罗的老家将盗贼捉拿归案。警察到罗青松的单位调查这笔现金的来源是否合法,首诚证券的人才间接地知道,他是如此的富有、顾家和孝敬。
  因此,公司里有一些人坚信,288亿是被他们几个人合谋诈骗走的;罗青松不过是一个勇敢、“仗义”的断后者而已。
  在调到投资公司工作之前,罗青松曾公费旅游过欧洲、美国和澳洲。回来后他曾说:“美国人紧张,欧洲人傲气。我最喜欢的是澳洲,蓝天白云,绿草袋鼠,人悠闲又随和。”他算过账:“只要有3000万元人民币,就可以在澳大利亚幸福快乐地活一辈子。”这些话都是李思恩当面听他说的,他可以出来作证。
  说罗青松没有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依据,那就是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希权的话。他说他在深圳亲眼看见了罗青松,他真的没有死。
  

股海别梦 罗青松自杀(11)
王希权的话之所以这么有影响力,以至于不少人听信他的信誓旦旦,也跟着相信罗青松没有死,是因为过去有几件事证明过王希权的眼力。我们只拣其中的一件说说。这一件有点绕,但证明人较多,可信度较高,故耐心记录于下。
  有一次,王希权带队,与投行部的几个同事到东北去争取一个项目。因为这是打开东北市场的第一个机会,所以去之前他们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听说东北人喜欢喝酒,于是托人弄了一箱50年的茅台陈酿带上;又听说东北人礼节多,所以就定做了一批高档手表带上,表盘上印有首诚证券的徽标,准备到时候见面每人送一块,留做纪念,让他们永远忘不掉首诚证券。另外还买了几块雷达表,打算偷偷地送给关键性人物。总之,这个项目,他们是志在必得。
  约谈的那一天,他们提前到达了会议室,把礼品都摆在了一旁,进来一个人,他们就全部围上去,与之交换名片,然后奉上一只手表:“这是我们公司的纪念品,上面印有我们公司的Logo,请收下吧,留个纪念,也算是帮我们公司做义务宣传了。这不应该算行贿。”人家非常客气地谢过后,都收下了,并将其摆放在自己面前的桌面上。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让他们几个发蒙:怎么来这么多人?还有别的券商的人?难道不是和我们单独约谈?没人通知我们说一起谈啊!这同行来了,有的人还认识,礼品是不是也送他们一份?人家可是什么礼品都没带!送他们不是,不送他们也不是,好不尴尬!
  约谈终于开始了,总共有三家券商到会。拟上市公司总经理讲话:“首先我要说一句对不起各位。采取这种方式和大家见面,虽说有搞突然袭击的嫌疑,但目的毕竟是好的,一是每家依次陈述方案,然后大家一起逐家评判,可以当场看出各位的真水平,立即甄选出最优的主承销商来;二是这种方式透明,公平公正,无论最终谁胜出,都会胜得光明磊落,胜得服众。现在不是说企业上市黑幕多吗?咱们就合起来,一道撑起它一面白幕来,来个亮亮堂堂的!”王希权当时脸上那个烧啊,简直是心乱如麻。中国人讲礼,“重炮”开路一向是他的法宝,从来没有失效过,始终一路高歌。但这次看来是砸锅了,一开始就碰了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所以到后面,标是怎么评的,自己都说了些啥,他全不记得了。项目没拿到,还赔上了一堆礼品,在同行中落下了笑柄,这件事让他悔恨难当,一直耿耿于怀。
  那家公司上市后,还真不含糊,业绩年年增长,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都说东北没有好企业,东北人净“忽悠”,可不全是。这家农副产品加工类企业,背靠老工业基地,设备多为国产;仰赖东北粮仓、奶库和森林,原料都是绿色;放眼蒙古、日韩和俄罗斯,产品多半外销。3年后,该公司要扩大规模,打算再融资。这可是块肥肉,比初始发行时还肥,只要定价合理,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于是王希权第二次带队前往。经过筛选,最后又是三家进入“决斗”。答辩会刚进行了一轮,就有一家被淘汰了。他们是初始发行时的主承销商,当年的得胜者。他们下台后没有离开,而是坐在台下继续观战。剩下的两家仍旧留在台上,进入第二轮角逐。那一家和首诚证券相比,从方案到公司实力、背景,都相差无几,所以几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企业感到较难作出选择。最后,上市公司老总对台上的人说,“你们两家哪一家能发扬一下风格,谦让一下,主动退出,好让我们大家去吃饭?”会场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王希权站起来说:“假如是一个女子在两个男人之间犹豫不决,不知选哪个做郎君好,那么首诚证券作为那个较优秀的男人,一定会选择退出。因为这时的问题是两个:或者,在这位女子眼里我不比另一个更突出,否则她就不会犹豫了,而我选择主动退出,僵局就会打开,大家都会高兴,以后还可以做朋友;或者,我和另一个之间各有对方所不具备的优点,而这个姑娘很贪心,想把我们俩的优点都得到,这时我也会选择退出,因为我即便娶了她,以后也不易使她有幸福感,大家都难受。但现在不是,现在我们不是被当做丈夫来挑选,而是被选做舞伴,一支曲子很快就会结束。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更来不得半点犹豫,所以退让不得。”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股海别梦 罗青松自杀(12)
王希权的一番诙谐之语赢得了一片掌声。掌声之后,上市公司老总站起来接着说:“我不大赞成王总的话。我们选中介可不是选阶段性伴舞者。我们在选好友,选长期合作伙伴,选知心人。即便项目完成了,我们仍希望对方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帮我们提出建议、指出不足,和我们一起成长。比如何总,”他往身后一指,“自从我们第一次合作之后,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我们,有问必答,常来公司指导。这次虽然很遗憾,没能中选,但我们还是朋友,合作的领域是很广泛的。”
  说到这里,老总忽然一拍自己的脑袋:“嗯,对啦!我知道怎样确认真假美猴王了。”于是,他和身边的人嘀咕了几句,之后,坐在他身边的几个人就都笑着站了起来,老总对台上的人说:“你们两家上次都参加了我们公司的初始发行竞标会,我们6位公司负责人当时都在现场。现在,请你们两家各派一人出列,从我左边开始,依次辨认他们5个人,分别说出他们的姓名和职务,哪家说得准确,认出的多,这个项目就给谁。”
  台下又是一片掌声。
  这可真是有点荒唐,从来没有碰见过这么干的。
  不过这样做,似乎比抛硬币决定更有道理些,而且也省时间。对手一方派出了一位律师,已站在台前,要求第一个点认。也许这位律师后来帮企业咨询过法律问题,接触过下面这几个人。而首诚证券这边,王希权一干人等,可是“现用现交”惯了,上次之后再没人到这家企业来过。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以后汲取教训吧,于是王希权主动站了出来。对方的律师共认出了3个人,但企业的人知道,他只说对了两个,不过他们谁也不说话,等着王希权辨认。如果王不能够确知他们每个人的正确身份,就会跟着这位律师猜,结果就不会比他更好。但是!王希权从左向右把他们几位仔细看了一遍,之后立即一一报上名字和职务,竟然一个不差!当时全场立刻掌声雷动,他们把项目拿到了!
  王希权记人的本领就这么高超,他因此而受益匪浅。他与别人吃过一顿饭之后,隔几个月再见面,可以张口叫出人家的名字;和一个人接触过几次后,人家再打电话给他,他立即可以叫出对方“某总”来。试想,如果是你,你能不对他产生好感?于是就有了与其继续交往下去的愿望。
  他见到罗青松那一次,是在深圳盯一个项目。因为耗的时间比较长,于是他从深圳管理总部借了一部车自己开,这样陪企业的人晚上出去“活动”就会比较方便。那天,大概是2000年9月初,就是人行、证监会、保监会三方开会,确定要联手监管股市的那一天,他开车在街上等红灯时,回头不经意间,发现左侧与自己并行的出租车副驾驶座位上坐着罗青松。没错,是罗青松!他当时浑身一激灵,并下意识地跟上了那辆出租车。
  他边跟车边拍自己的脑袋,以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并且思维正常。车子一直往前开,开出闹市区,拐进一条僻静的街道,最后停在一家四星级酒店门口。王希权把车停好,也跟着那人进了酒店。但到大堂后在里面转了一圈,没找到人。看来那人是上楼进房间了。当时是上午11点左右,王希权心想:“他总该会下来吃午饭吧。”于是来到服务台旁边的咖啡厅,找个不显眼的位置坐下,边喝咖啡边往电梯那个方向张望。果然,半小时之后,他出来了,换了身西装。但无论他怎么换,模样都没变,走路的样子也没变,仍然是八字步,两只脚向外撇着。
  罗青松重新打了一辆出租车,是价格最贵的那种,王希权则依旧开车远远地跟着。车兜了一圈之后,开进了一个出口加工区,停在一家中澳合资企业的办公楼门前。王希权记住了企业名称,然后调转车头,又回到了酒店,到前台查找“罗青松”。服务员查了半天,最后告诉他说,“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个叫罗青松的客人。”查公司的名字,服务员回答:“对不起,我们只按客人名字登记。”气得王希权朝她直瞪眼。
  

股海别梦 罗青松自杀(13)
他肯定是改姓更名了,王希权想。
  原来,1998年10月下旬到郊区酒店办理入住手续的,确实是罗青松本人,因为酒店的押金收据底联显示,签字的字体确实是罗青松的,这一点已经过权威部门鉴定确认。但是在他进了房间之后,半夜里又有一个人也进入了那个房间,这一点却不为饭店的人所知晓。按理,旅游淡季,客人少,客人应该被要求集中住在同一层或统一占用几层,以便于管理,但罗青松当时却坚持要住豪华间,并且指定了楼层,所以后进房间的人躲过了值班人员的视线。看来罗是事先踩好点了。
  因为这一层只有他一个客人,所以只有电梯口的灯是亮着的,走廊里一片漆黑,监视镜头形同虚设,什么都拍不下来。
  那个姓侯的楼层服务员只看见罗青松下楼去商务中心了,但却不知道他一去就没有再回还,房间里躺着的那个“请勿打扰”的家伙,并不是罗青松,他仅仅是个替身而已。而罗青松本人则像个幽灵一样,在幕后已经把该做的一切都做了:掩护梅、黎二人安全抵达澳洲和加拿大;他自己在“罗青松”被发现之前,以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