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股海别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股海别梦 朱希文被捕(6)
“我同意冯姐的观点。我赞成将中户室改造成第二贵宾室。”这是霍小青在发言。
  “在各行各业中,一个普遍的规律是,80%的利润是由20%的人创造的。一个大户的资金量,能抵五十上百个散户都不止,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后应该走少而精的高端之路。人的行为、修养是和财富的量相关联的,一个人能挣到500万,一定不只是靠运气。大客户增多了,客户结构提升了,客户的档次提高了,我们的管理也就变得简单了,公司的档次和形象也会随之而提升。”她的话总是包含着一些哲理。
  据说霍小青现在和冯彬住在一起。冯彬住的两居室是单位出钱租的,她认为多出的一个房间空着也是空着,招个伴儿还省得害怕,于是霍小青来首诚北证工作后,就没有自己再租房子,而是直接和冯彬住在了一起。她们俩平时肯定常沟通,所以观点容易一致。而且,总公司准备在哈尔滨设立分支机构,已内定派冯彬去负责筹建,李思恩私下里曾就谁承接她岗位的问题,征求过冯彬的意见,冯彬力荐霍小青。看来两人的关系还真是够铁的。
  电脑部经理徐一民手里一直摆弄着香烟,摆弄得旁边的人看着直烦。因为会议室里不准抽烟,所以他只能拿着享用,偶尔还闻一闻。平时工作中,机房的规定严格,连进门都要换专用的拖鞋,更别说在里面吸烟了。所以,他在烟瘾犯了、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会跑到茶水间和几个大户凑在一块儿,猛吸两支了事。茶水间因这几位烟鬼而成了吸烟室,窗子冬夏都开着。就是这样,去打水的人也得憋着一口气,杯子一灌满,立即小鬼追也似的逃出来。但是这会儿不行,他现在既不能就地点着抽上过瘾,也不能离开正在进行的会议去茶水间吹烟圈,所以他只能摆弄烟和闻烟。
  霍小青的话音刚落,徐一民就接上了。只听他慢悠悠地说:“二八定律在证券经纪行业并不适用。我用自己编的一个小软件,对我们的客户结构和佣金贡献率的关系作了认真的分析,事实是,绝大部分佣金是中散户贡献的。大户们坐庄做波段者居多,如果没有大行情和内幕信息,他们的交易量几乎为零,所以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一二层支撑的。另一方面,大户所付的交易佣金要求打折,营业部还要向他们提供免费电话、贵宾室和免费午餐等等,算一算,成本相当高。我曾把这个软件交给总公司的电脑中心,他们用它对全公司分布在全国的所有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与我的相同。这就是说,保证金余额加市值总额低于1万元的和高于500万元的,对我们的业绩最终贡献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的结论是,中户室不但不应该取消,而且还应该大发展。如果我们能把散户都培养成了中户,首诚北证就会名闻天下。到时候不用我们去拉客户,他们自己就会主动跑来。中户就像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一样,是我们营业部的中流砥柱。”
  李思恩对徐一民的发言很满意。他们俩已经就此问题私下交流过多次了,他的观点有理有据,有科学分析支持,相信今天出席会议的其他同事不会不服气。
  李思恩自己平时喜欢读书,因此也常常鼓励部下读书。他会把他认为值得读的书用红绸带系上,作为重奖发放给有突出贡献的员工。总公司上下有些人对他的这一做法颇不以为然。有一次他到总公司开会,另一坐落在南方的分支机构的总经理就曾私下对他这样嘀咕:
  “我们搞证券的,最忌讳送书你知道吗?你要是给我送书,我保证会立刻把它扔喽!书,音同‘输’,不吉利!你想亏,股民还不想亏呢,你懂不懂啊?赚钱就是赚钱,读书就是读书,它们是两条道,混了就会神经错乱,就会不务正业。”
  说实话,李思恩到现在也没把这两条道分清和分开。他一直认为送书胜过送钱。他不但没懂那位好心同事的提醒,而且还变本加厉。现在他每个月都要给员工讲一次课,偶尔还会外请专家来讲,员工之间也相互讲,他自己都在感觉着进步。“二八定律”的由来及其内涵就是他上次课上讲的,没想到大家已经把它用到工作中了,而且还用得很灵活。
   txt小说上传分享

股海别梦 朱希文被捕(7)
徐一民是李总的爱将,同时也是个工作狂。他的爱人对此颇有微词。有一次,李思恩周末陪太太一起逛商场,发现不远处徐一民也在陪爱人买东西,于是心里特高兴,走上前去跟他们打招呼,并有意当着他爱人的面,把徐一民重重地表扬了一番,还说他能陪妻子逛商场,这样的男人一定是个好男人。
  “什么呀!您不知道,我们从一层逛到三层,他总共打了7个电话,我都给他记着呢!到现在为止我还什么都没买到,光听他打电话和生闷气了。得,上面两层我也不想逛了,我们还是回家去吧!”他太太的语音里都带上哭腔了。徐一民在旁边憨笑着,倒也认账,对李总说:“电脑部新来的小陈今天第一次单独值班,又赶上和交易所测试数据,我既想锻炼锻炼他,又有些不放心,就多打了几个电话。”这不能不让李思恩感动。有这样的部下谁会不高兴呢?最后,两家4口人不但一起逛完了整座商场,收获了大包小包无数,而且李思恩还请徐一民小两口一起吃了午饭,哄得两位太太简直开心死了。
  自那以后,李思恩和徐一民两家,就成了同事加朋友的关系,逢年过节总会凑到一起。
  这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每个人都很高兴,大家都从其他人那里学到了东西。
  李思恩更高兴,今天的讨论使大家的思想自觉自愿地统一到了他的既定思路上,并且,这个团队让他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差10分钟4点,李思恩对讨论的结论作了总结,并且要求由厉大姐记录后,形成内部文件打印出来,星期一上午传达给每位员工:
  第一,首诚北证在现阶段,坚持以发展中小客户为主,但走高端之路却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今后营业厅开户的最低保证金余额从5000元提高到1万元,员工不许开发1万元以下的客户,更不允许不负责任地煽动、误导低收入人群参与股票投资。
  第二,目前的大中户室格局不变,但中户客户队伍要壮大;大中户开户时,放宽中户标准,从严贵宾标准;客户升级时,户内资金量必须要达标。
  第三,以机构客户为主将是大户室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国债期货业务,成立以李思恩为组长、霍小青为副组长的业务开发小组,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开展产品创新。
  第四,申请独立的深圳席位,安装卫星收发系统,不再通过华信证券进行二级代理。
  第五,另请一家专业公司,立即着手帮助机房进行硬件更新和软件升级,以保证行情发布和内部申报、成交回报系统不再出现故障。
  散会后,李思恩叫着厉大姐,一起到地下室保安宿舍查看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保安们早晨在附近小吃店买着吃,中午和员工一起吃盒饭,晚上则只能用电饭锅煮面条或速冻饺子对付,因为这栋办公楼没有餐厅,没有预留烟道,他们没有办法正常地炒菜做饭。
  回到楼上,李思恩和厉大姐商量好了解决保安晚饭问题的具体措施,并决定,以后员工每月发放的劳保福利等,每个保安也给一份。单位平时将保安费直接支付给保安公司,标准是每人每月1000元,但保安公司发到他们手里的工资却是每月400多元,他们把其中的大部分又都寄回了家,因此生活上只能维持着最低的标准。这样的生存状态是不可能使他们尽心尽力工作的。所以李思恩对厉大姐说,要进一步调动保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光靠考核和向他们的领导打小报告是不行的,还要真正关心他们,直接奖励他们,平时的过节费也应该有他们的份儿,单位搞活动一定要邀请他们参加,要让他们确实感觉到自己也是这个集体的一员,这样他们才会热爱这个集体。厉大姐使劲地点着头。老总这样说话,她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了,而且后面的工作也好做了。
  三
  朱希文是经贸学院的老师,拥有两年多的股市实战经验。他在学校里主讲金融改革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在改革开放大潮的轰鸣声中,他越来越觉得应该走出书斋,到社会实践中去汲取营养,丰富自己。况且,教师的生活也太过清贫,教师的世界也太过冷清,校园的气氛也太过平静。他感觉到压抑和喘不过气。
   。。

股海别梦 朱希文被捕(8)
他本来有一个很安稳的家。妻子谭秋文静、秀美,小鸟依人,能歌善舞,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一所重点中学教语文,还兼着校团总支部书记。谭秋工作认真负责,几乎年年被评为单位先进。朱希文与她是青梅竹马,俩人的父母都是航空研究院的同事,曾同住在一个大院里。两个人能走到一起,结婚成家,那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中间未曾有过任何波澜。唯一遗憾的是,他们结婚快两年了,却仍然没有小孩。本来,不要孩子,在奔事业或玩新潮的青年人眼里,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在四位老知识分子父母的眼里,这却是件天大的事。于是,母亲和婆婆轮着番儿、变着法儿地哄谭秋去医院检查、治病。结果最终的诊断结论却是:谭秋虽有一点妇科疾病,如轻度阴道炎等等,但绝不至于影响到生育,所以问题很可能出在男方。然而,在看了妻子拿回来的诊断结论后,朱希文不但断然拒绝去医院作检查,还令人莫名其妙地大发雷霆,大骂“混蛋”、“不是东西”,也不知道是骂谭秋呢还是骂医生,抑或是在骂他自己。
  人往往就是这样子,有的窗户纸是不能给捅破的。这和没考上大学不上和考上了哈佛而不去上的差别是相似的。朱希文的这层窗户纸现在被人给捅破了,他的“差距”被暴露了,并且还被晒在了纸上,他当然会感到很不爽。
  反正自谭秋体检结论出来之后,朱希文像是变了一个人。他变得不再如以前那样孝顺了,基本上不再去丈母娘家,也很少回自己的父母家,除非是春节或父母的生日。就算是回了,也是放下礼品打声招呼转一圈就走,决不多待一分钟。两家老人也像商量好似的,谁都不再提要孩子的事了。
  不久,经贸学院里传出朱希文有了师生恋的绯闻。因为女方是毕业班的学生,所以半年多时间之后,女方毕业离校分配到了外地,这事也就平息了。朱的父母、丈人和丈母娘则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对他依旧赔着小心。然而,事情本身虽然是平息了,但事情的影响却仍在学校里一届届地延续着。后面入学的学生们对朱老师私事的关心胜过了对他讲课内容的关注。这不能不影响到朱老师的工作情绪。于是,朱希文备课、讲课都不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课堂效果差了,科研成果也少了。
  朱希文早在1990年底,在沪深两个交易所成立前后,就通过在美国留学的同学,邮寄回来了许多有关资本市场和证券投资的书籍、资料。他当时研究它们,纯粹是为了教学与科研。研究之后的一个直接收获,就是他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后来学校办了几期资本市场培训班,他都是主讲教师之一。那几期培训班使他结识了不少在日后的证券界中呼风唤雨的人物。
  1992年初,和妻子刚刚分居,朱希文就在离家最近的华信证券营业部开了股票账户,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投了进去,把所有的业余时间也都投了进去,而把烦恼扔在了脑后。营业部的总经理、财务部经理都是他培训班的学生。他们当学生时的身份,分别是信托投资公司的科长和科员。是证券市场的出现,使他们步入了人生的快速上升通道。现在老师来了,他们当然要特殊照顾,虽然不够大户标准,但朱希文还是被请进了贵宾室,并给他专门配备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员工,为他一个人服务。
  毕竟是理论功底深厚,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没有几星期的工夫,朱老师就成了所有大户们的核心。他的政治形势分析、宏观经济判断和金融改革详解,折服了所有的人。大家完全看他的,他买什么,大家买什么,几乎都在满仓操作,个个都赚了钱。大户们高兴,营业部更高兴,成交量上去了,佣金收入当然也就眼见着往上蹿。于是,营业部总经理和其他大户排着队,争着抢着每天请朱老师下馆子。朱老师正好早饭不吃,而午饭晚饭又没有着落,所以也就顺势而为,有请必应,还博得了个好人缘。
  在朱老师的英明指导下,华信的大户乃至于中户、散户,都在这年的6月份出光了手里的股票。那些在随后的沪市大跌和深市原野停牌、“8?10”事件中损失惨重的股民,因为没有得到像朱老师这样的领袖人物的指点,只能深陷在迷乱和痛苦的泥潭之中。
   。 想看书来

股海别梦 朱希文被捕(9)
朱老师在股民的口口相传中名震京城,甚至有几个月因为应付约稿和讲座,几乎都没有时间去赴华信的饭局。讲座的报酬很丰厚,一次讲座的报酬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而且是当场支付;各类报纸杂志给付的股评稿酬,汇款单一周就有十几张,他去邮局取款,人家都不要看他的身份证。
  墙内开花墙外香,花香飘入主人房。那些他所在的学校里曾踩咕过他、背地里埋汰过他的同事,此时也毫不掩饰对他的羡慕和敬仰。有几位平时关系较好的系、院领导,竟偷偷地找到他,表示愿意把钱交给他帮着买股票。
  爽!真是扬眉吐气!他一拳砸在演讲桌上:种不出儿子怎么了?种不出儿子就不是男人啦?照样牛!
  其实,外人并不知道他在某些方面不牛,他大可不必这样大喘气。小心别露了馅。
  朱希文在1992年10月,接受了同事、亲朋好友20多人共95万元的委托资金,陆陆续续地全部投入了股市。截至1993年10月底清账时,人人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人家朱老师不但帮着咱挣了钱,自己还分文不取,给辛苦费都不要。在这一年的委托期中间,有见好就收退出的,有见好就上后加入的,也有贪心不足连本带利在账户里滚的,前后有近30人次,但人家朱老师把个大账户理得清清楚楚,营业部机打的对账单每人每月给一份,公平透明,谁都没得说。
  陈力真是了不起,朱希文的事他竟然了解得这么细。上述这些事都是后来陈力绘声绘色给大伙讲的。中央台每年一月份的“证券市场全年回顾”专题节目,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朱希文都是主讲嘉宾,怪不得开始时陈力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上次清账之后,找朱希文帮助炒股的人更多了。有的想把钱交给他全权打理,赚了双方五五分账,亏了全算出资人自己的;有的是自己在炒股,希望能得到朱老师的指点,说透了,就是买卖什么股票,请朱老师能知会一声。
  上述要求都被朱老师回绝了。对他而言:第一,为人打理钱财太辛苦,劳神伤身体。第二,人性贪婪,没完没了。有人白给挣钱,谁会轻易罢手说停?就是仅只指导,也得告诉了买,又得想着告诉人家什么时候卖,损失了还得惦记帮着往回捞,更是没尽头。第三,风险大。自己又不是神仙,哪能百发百中?万一失手,亏了,没法交代。第四,“财神”的名声已经到手,何苦再去冒“晚节”不保的风险?所以,朱希文决定就此打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