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天读懂经济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在自己屋子旁或村里的集中地,由于石轮的巨大,不用担心遭到偷窃,也不用担心由于纸币的过度供给而通货膨胀,更不用担心假币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俘营中,没有法定货币的战俘会用香烟进行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爱吸烟的人也会接受香烟,因为他可以用香烟去换取别的商品和劳务。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章 经济学常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入门知识(19)
但是,国际普遍的做法却都还是采取纸币,对于这点的理解,我们需要知道货币产生的历史。
  货币的产生
  其实在原始社会,一开始人们并没有发明货币,而是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这就是物物交换时代,比如,我需要石斧而你需要羊的时候,我用我的一头羊来换一把石斧。甚至,你并不需要羊而是需要牛的时候,也可以这么做,因为你可以把羊拿去和养牛的人换取牛,前提是他正好需要羊。但是,有时候我们并不是那么幸运的可以直接找到这样合意的买家,也就是正好互相需要商品,也许交换好几轮你都不能换来自己需要的。比如说,我的羊大多数人都不需要,而少数需要的人,他们的物品又不是我所需要的,这样绕圈买卖尤其麻烦。那么这时,大家就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比如盐、稀有的贝壳等。这样的话,我只用我的羊来换取盐,然后用盐换取石斧或其他东西。
  当这样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绝大多数社会里,金属逐渐成了作为货币使用的最主要物品。这主要是因为金属货币自身的优势,比如,相对于盐,贝壳来说,金属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这样就避免了一个人得到大量的贝壳不是因为他养了大量的羊换来的,而只是在沙滩上偶然捡到很多的问题。同时金属还容易储存,暂时不拿去交换的话可以存放很久。并且,和牲口等相比,金属可以分割,而不用整块交易。因此,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
  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商朝的铜贝。据考古材料分析,铜贝产生以后,是与贝币同时流通的,铜贝发展到春秋中期,又出现了新的货币形式,即包金铜贝,它是在普通铜币的外表包一层薄金,既华贵又耐磨。铜贝不仅是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货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如进行大额买卖时,我们需要搬运大量的金属硬币,无论是重量或体积都会增添麻烦。而且,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于是为了更为便捷,人类发明了纸币,一开始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也就是说,平时为了方便大家把银币、金币放在钱庄那里存放,钱庄给予我们一张收据。当我们和其他人交易时,我们没有把金银搬过来,而是直接把收据给对方,让对方自己去钱庄取,渐渐的,这种收据就成了可以流通的纸币,当你需要时,你可以把这种象征符号拿去换取其象征的金属货币。
  但发展到后来,纸币已经成为了真正的货币单位,而贵金属不再是其基础。也就是说,此时,纸币不再能到银行换取金银。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
  货币的职能
  通过货币的产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货币其实是作为一种“一般等价物”流通的。也就是当我需要一种商品时,直接以物易物过于麻烦,我先用自己的商品换取“一般等价物”,再用这个“一般等价物”换取我所需要的商品。基于此,货币的职能可以有以下五个: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

第一章 经济学常识:了解经济运行的入门知识(20)
价值尺度是说货币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可以以自己为标准,与其他商品进行量的比较,商品通过货币进行表达的价值形式即为价格。比如,当我用一头羊换取一把石斧时,一把石斧的价值就是一头羊,相应的,一头羊的价值也就是一把石斧。而到我们发展到纸币阶段时,就需要为纸币规定一个面额了。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由商品—商品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
  贮藏手段职能,这点很容易理解,但是经济学中贮藏手段是指足值的金银条(如金属条块等),而不是观念上的货币,因此,如果储藏了大量人民币或是美元等并不属于这个范围。当我们把货币拿来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的时候,货币就是在行使支付手段职能。它和流通职能的区别在于这个职能是随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比如说,工人干一分钟老板马上给你一分钟的工钱这就是流通,但是,如果只有等到工人干了一个月以后老板才支付其工资,这时货币就是起支付职能。
  最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国的货币还可以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它就行使了世界货币职能。并不是所有国家的纸币都可以的,只有像美元、欧元等被世界消费者接受的纸币才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转移。
  货币的种类和进一步发展
  当你在大型商场进行购物时,其实除了人民币,你也可以通过刷卡来获得商品和服务。乘坐公交车和地铁时,一张公交卡可以免去很多找零钱带零钱的麻烦。那么,这些卡片属于货币吗?它们和人民币是什么关系呢?
  发展到现代经济社会里,货币有了更加丰富的种类。除了最常见的纸币,还存在着一分、一角等硬币作为辅币。对于你存在银行中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也可以作为一种货币。因为它可以随时转换成现金,和通货没有区别。有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可以成为一种货币,虽然它需要一定时间以后才能提取,但通常可以预先通知银行把它转换成现金。而且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可转让提款单以及自动转移服务也使得它们向活期存款接近。此外,准货币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准货币是指能够执行价值储藏职能,并且易于转换成交换媒介,但本身还不是交换媒介的资产。例如,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就是准货币。你可以把它们作为自己的资产或者随时转化为人民币,但却不能用它们去购买商品和服务。最后,就是信用卡这一类别的货币替代物了,它们可以暂时执行交换媒介职能,但不能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东西。也有人认为,这种电子货币最终将取代纸币成为最新的货币形态。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投资经济学:人生理财的必备学问(1)
银行业——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影响中国百姓?
  * 银行和银行业
  * 银行的产生
  * 风险管理和控制
  银行和银行业
  浙江那边当小老板的朋友开始生意清淡,投入股市的钱不断缩水,房价、车价下降也许可以考虑购买,可是单位不知道会不会继续裁员,目前,找工作又比较困难……即使我们不太明白金融危机是怎么一回事,这些身边的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它对中国带来的影响,而世界上有的国家则受影响更加严重,富裕的冰岛一度濒临破产。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现在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风暴。全球金融系统正面临自1929年以来的最大危机。那么,美国的次贷危机,怎么会首当其冲遭遇打击的是银行业?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如何酿成全球性的深重危机?它怎么会影响到中国的百姓?如果说它横向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是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那么,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纵向的对其他行业和整个国家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又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对于这点的回答,我们就需要了解银行以及银行业。
  从定义中可以知道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存在方便了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从我们最常去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几个银行来看,我们通常的业务是存款、取款、还款和转账,有时也许还会在银行交水电费等。因此,银行的业务主要在于一方面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和小额货币节余集中起来,然后以贷款的形式借给需要补充货币的人去使用。在这里,银行充当贷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而另一方面,银行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办理货币的收付、结算等业务,它又充当支付中介。总而言之,银行起信用中介作用。
  因此,它的基本职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在层次划分上,各国是比较接近的,就我们国家来说,首先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是我们的中央银行,主要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如决定降低利息或提高存款准备金等。美国执行央行职能的是美联储。其次是中国的银监会,它作为银行业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再就是作为主体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等。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它们不是商业机构,不是为了利润最大化,而是用来执行国家政策的;商业银行我们就比较熟悉了,如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它们也存在竞争,是既要风险控制,也要盈利的商业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市场的抑制问题;邮政储蓄银行主要利用其网点多,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来说,就可以为储蓄带来方便;外资银行也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了,如美国的花旗、香港的汇丰等。
  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如1930年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1945年成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银行在跨越国界和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作用。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投资经济学:人生理财的必备学问(2)
银行的产生
  那么,银行是怎么出现的呢?对此,我们可以在脑中模拟一个过程。假设目前没有银行,大家的货币都是自己保存。商人小西现在要去某地购置商品,他随身带来了大量的自己居住地的货币。购置时,卖家只要该地货币,于是,小西找到该地的居民小梨换取货币。后来,该地居民要去小西所在地购买物资时,他就会找小梨换取小西所在地流通的货币。渐渐的,小梨手上有各种地方的货币,规模一大,大家都到他这儿来换取。最后,小梨就成了有名的货币兑换商。第二次,小西再来该地购置大量商品。由于小西早到了,他要先去逛逛顺便吃拉面,随身带那么多货币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于是,小西将货币交给信誉很好的小梨保存,小梨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并给小西开了一个收据,证明小西在他这里存放了那么多的货币。同样的,由于小梨保管货币比较称职又安全,其他人可能也会让小梨代为保管自己的货币,小梨也给他们开收据。时间久了,小梨的信誉和这项业务就更有名气了。那么这时,小西再来做生意的话,可能就会直接先将货币存放到小梨那儿,然后带上小梨开的收据去购买商品,卖家会直接接受小梨的收据,而并不急着把它取出来。小梨那儿保管的货币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过来将货币取走,总会有一部分货币留在这儿。而另一方面,有的人暂时需要货币周转,希望小梨能借给他。于是,小梨就会将货币中的一部分贷给需要的人并收取一定的利息。发展到后来,小梨发现贷款比收取保管费赚得更多,于是,他想要吸收更多的货币存放在自己这儿,然后贷出去赚钱,他便会向存放货币的人也支付一定的利息。这样的话,小西再来存放货币的时候,就能得到一定的存款利息。当商人小西需要资金周转时,小梨还能给他提供贷款,只是要收更高的贷款利息。与小梨有业务往来的人日益增多,有的是需要小梨兑换货币,有的需要他保存货币,有的则想要从这儿借贷,为了理清关系,小梨给每个人准备了一本帐,计算每个人的余额或是借款情况,为他们进行清算。各项基本职能都齐全时,银行就在小梨这儿产生了。
  虽然银行产生的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但基本思路和本质就是如此。从货币兑换商到货币保管到发放贷款等。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货币兑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等。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当货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
  在我国,明朝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近代最早的银行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 
  风险管理和控制
  2007年2月,银监会完成了一次大规模房地产贷款现场检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6月末,涉及“假按揭”的贷款金额达数十亿元。但是其中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假按揭”问题:个别被查银行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上的问题贷款金额,占被查业务金额的比例甚至接近30%。这一数字足以令人触目惊心。银行业如果贷款监控不够,风险是很高的。

第二章 投资经济学:人生理财的必备学问(3)
而银行如果出现问题,则很容易引起整体经济的问题,因为从银行的业务来看,与银行打交道是所有的人民以及经济运行中众多的企业,银行是和其他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这也是为什么次贷危机会影响到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的问题会影响到其他行业和百姓的信心。而银行一旦出现风险,还有一个问题是很容易发生挤兑。即正常情况下,存款的一部分是会贷出去的。但当大家信心受影响,认为该银行会倒闭时,都会去抢着取走自己的存款,可贷款又不会那么快收回来,最终没有办法拿出那么多存款的银行就真的会发生倒闭。而一家银行倒闭,会连累大家对于其他银行的信心,就会接着去其他银行取出自己的存款,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业的破产危机。最终,影响到整体经济。因此,银行的风险管理控制尤其重要。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可分成三个最基本的方面:信贷方面的风险,比如说,贷出去的钱可能收不回来了;流动性的风险,这就是发生大量的取款时一时没有那么多现金的危险;操作的风险,比如,虚假的个人消费贷款、关联企业骗贷、票据诈骗,等等。平时的控制就是利用会计报表和资产负债分析,根据量化指标预警进行控制以及对与贷款的审核。当然,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预留存款准备金也是防范风险的措施。
  货币供给——货币可以无限的印刷吗?
  * 货币供给
  * 货币创造过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