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定见-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来的故事将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呢?想要预测未来的话,我们首先要看“比赛的比分”。美国2005年的视频游戏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两个最受欢迎的支架:PlayStation 2和Xbox的生产商正在加快研制新的支架。两款卖得最好的游戏是《侠盗车手:圣安德烈亚斯》(Grand Theft Auto: San Andreas)和《光晕2》(Halo 2),它们的销量都超过了500万。也许这本书的读者中还没有一个人玩过这些游戏,但是对于世界各地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它们都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
  电影
  就在每个人都对视觉社会将会走向何方而困惑的时候,好莱坞在2006年1月却有了新动作。《气泡》(Bubble)讲述的是在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上发生的一起神秘谋杀案,它是电影界进行全球同步发行的第一部电影。也就是说它不仅会在电影院和付费电视频道上映,而且还会同时出售DVD。
  《气泡》的网络合作商托德?瓦格纳(Todd Wagner)认为这一举动标志着电影业终于进入了数字时代。“在我看来,这个时代已经明显发生了变化,”他说。“好莱坞正在转变销售自己产品的时间和地点。电影界的以往做法就好像是告诉顾客,如果你喜欢电台的那首歌的话,你得等五个月之后才能买到它。”
  环球公司(Universal Pictures)的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里克?芬克尔斯坦(Rick Finkelstein)在强调这种变化时说,“最终我们将拥有家庭电影网络系统,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利用任何仪器看到自己想看的任何电影。”
  那么,“比赛的比分”究竟是什么呢?从2003年开始,美国电影的票房收入每年大概都在95亿美元左右。而去年仅DVD的销售就达到了150亿,比前年上升了30%。DVD的发行种类也从1997年的1500上升到了2005年的11;000。沃尔玛超市是世界上最大的DVD销售商。
  下一个大动作就是:通过卫星数字手段把电影直接输送到全世界接近110;000电影院的大屏幕上。DVD也是娱乐分散化全球趋势,也就是说从大众娱乐到大规模的个人娱乐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事实上,仅2003年一年,消费者所购买的家用DVD的价值就超过了144亿美元。这比他们花在电影院里的钱要多出几十亿美元。
  美国消费者对DVD的大规模收藏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尽管DVD不失为一种不错的家庭娱乐方式,但是它们缺少鲜明的内容和互动性。
  最后,由于全球富裕程度的提高,中产阶级对于电子设备和娱乐的需求也迅速扩大,从而使得新技术迅速被市场所接受。中产阶级的这种需求非常强,它甚至推迟了不可避免的新的技术标准之战。在早期,标准就由政府来决定的,虽然没有一个政府可以准确预测大量潜在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现在,标准是由市场来决定的,因此从大范围来讲,它只能是由消费者来决定。这是一种无法抵抗的全球性趋势。电影界谈论已久的技术与娱乐的结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步都会影响下一步的实施。
  总之,这一过程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这样新技术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我们正逐步迈向高端媒体时代,市场将会最终决定谁才是最终的赢家。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4)
7 摄影角色的转变
  你可知道,那柠檬花开的地方?
  黯绿的密叶中映着橘橙金黄,
  怡荡的和风起自蔚蓝的天上,
  还有那长春幽静和月柱轩昂——
  你可知道吗?
  那方啊!就是那方,
  我心爱的人儿,我要与你同往!   (梁宗岱译)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许多个世纪以来,人们都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探索这个世界的视觉之美,比如通过画家的画笔或者勇敢的旅行者的生花妙笔。于是,马可?波罗(Marco Polo)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中国;歌德把我们带进了他的故乡意大利。但是,由于受到个人经历和情感的影响,这些画面与现实可能并不完全相符。后来,摄影术的诞生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真实地记录这个世界了。
  电视的普及使得人们在卧室中就可以欣赏到遥远的国度和文化,但是摄影并没有因此而消失,只不过它的角色开始发生变化。
  摄影就是发现的过程。我们不仅拍摄我们了解的事物,还拍摄我们不知道的。
  莉赛特?莫德尔(Lisette Model),1901——1983
  莉赛特?莫德尔1901年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威尼斯家庭中。她创造了一种直观的摄影方法,用自己的禄来福来反光照相机(Rolleiflex)全身心地投入到摄影中。1958年,关于社会边缘人群的系列照片使她声名大噪。
  大约在同一时间,也就是1957——1960年,年轻的黛安娜?阿勃斯(Diane Arbus)正在位于纽约的新学院(New School in New York)学习摄影。莉赛特?莫德尔正是她的老师。阿勃斯在西中央公园大道的富有的上流社会中长大,物质方面应有尽有。父母把她送进了纽约最好的进步学校。她对摄影的理解与老师莉赛特?莫德尔有异曲同工之妙:
  拍摄负面照片也很重要,因为这对你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它们可以拓宽你的视野。
  黛安娜?阿勃斯,1923——1971
  纽约的现代美术馆称她为“20世纪最有原创精神、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2005年3月到5月,现代美术馆展出了她的作品:《戴安娜?阿勃斯:启示》(Diane Arbus Revelations)。
  在顶级摄影市场上,她的一张照片《双胞胎、玫瑰茄、新泽西》(Identical Twins; Roselle; New Jersey)在苏富比(Sotheby)的最近一次拍卖中以478;400美元的高价售出。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的《1986马蹄莲》(Calla Lily,1986)也在同一次拍卖中拍得了242;700美元。现在,七位数的价格对于这些作品来说已经成为了惯例。1999年,曼?雷(Man Ray)的作品《玻璃泪》(Glass Tears)中为人们所知的六张中的一张照片更是以130万的天价售出,创下了当时单张照片售价的最高记录。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对数码照片进行随意处理,这更使得这些老照片显得真实和宝贵。但是数码照片也相当有市场。1997年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Andreas Gursky)拍摄的巨幅照片在经过数码处理后卖出了613;000的高价,在同时代摄影家中创造了一个新记录。
  但是摄影是经历了一个艰苦的过程才被纽约的现代美术馆所接受的。当1929年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Barr)创立这个美术馆的时候,他把建筑和摄影作为了视觉艺术文化的基础,使摄影成为美术馆的一份子。2004年,美术馆举办了一次时尚摄影展,以此来庆贺自己的首次大型时尚摄影展。但是它没有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次名为《时尚虚构》(Fashioning Fiction)的展览非常乏味且自命不凡。因为纽约现代美术馆和其他的博物馆在最近几十年中已经多次展出过充斥着索然乏味的作品和摄像的“当代艺术”展,这次展览的到来并不怎么合时宜。但这毕竟是一个开始,虽然有人认为如果美术馆不是暂时搬到皇后馆(因为曼哈顿的主馆正在重新设计),也许根本就不会有这次展览。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5)
2006年2月14日在纽约的一次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幅拍摄于1904年的照片卖出了292万美元的天价,刷新了有史以来单张照片售价的世界记录。它就是由20世纪美国首位摄影大师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所创作的《池塘、月光》(The Pond; Moonlight)。这样的一个价格表明人们至少下意识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视觉社会。
  8 美国美术馆的民主化
  近年来,纽约市的美术馆的人气比这座城市所有体育赛事的总和还要旺。美国博物馆的数量正在迅速增长,而且其中的许多都是大师之作。巨型艺术展览经常会刷新参观人数的最新记录。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各个分馆正像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兴起。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弗兰克?盖里所设计的位于毕尔巴鄂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每年的参观的人数都会超过900;000人。其他的分馆分布在威尼斯、拉斯维加斯和柏林,而且,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香港、圣彼得堡、瓜哈拉哈拉的分馆也正在筹划当中。艺术圈里流传的一个笑话就是,最终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分馆将会比遍布大街小巷的麦当劳还要多。
  当代艺术已经成为上流社会所追逐的时尚。就像埃玛?克赖顿 …米勒(Emma Crichton…Miller)在《金融时报》里所写的那样:
  当代艺术既不是产品也不是私人的文化娱乐。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用游艇、跑车或者赛马来显示自己时尚、富有和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人们炫耀的是自己的艺术品收藏。让你出位的是格哈特?里克特的油画或者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雕塑。艺术馆已经成为现在上流社会的中心。
  金字塔顶
  在当今的视觉世界中,美术品市场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游戏场,而且拍卖行卖出的画作与塑像的价格忠实地记录了“比赛的结果”。这些作品的拍卖价格不断创造新高,而且新的世界纪录很快就会被打破。
  2005年夏天在伦敦举行的一次苏富比拍卖会上,;凯斯?凡?东根(Kees van Dongen)1906年所作的一幅妓女画像(Femme au grand chapeau)卖出了92万美元。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86年的一幅风景画拍出了66万美元。在不久后的一次苏富比拍卖会上又诞生了两项已故大师作品售价的世界纪录,两幅作品都来自于以画威尼斯风景而闻名的意大利艺术家卡纳莱托(Canaletto)。第一幅画创作于1754年,卖出200万美元的天价。另外一幅《从巴尔比宫眺望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from Palazzo Balbi)更是卖出了326万美元,打破了刚刚由第一幅作品创造的世界纪录。
  对于凡高(Van Gogh)和毕加索(Picasso)作品的天价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比如,毕加索的《拿烟斗的男孩》(Boy with a Pipe)在2004年以104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但是随着供应的减少和人们富裕程度的提高,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还会继续飚升。2006年6月,化妆品大亨罗纳德?兰黛(Ronald Lauder)以13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奥地利大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创作于1907年的作品《布洛赫鲍尔的肖像》(Adele Bloch…Bauer) ,又一次刷新了单幅画作售价的世界纪录。
  总统奖章
  我必须承认自己对于艺术有着狂热的爱好。我收集现代艺术作品的历史已经超过了30年,有时我会说自己写书就是为了买艺术品,它们才是最真实的。对于艺术的热爱也让我麻烦不断。
  当我在白宫工作的时候,喜欢在演讲中宣布大事件的约翰逊总统曾宣布过一个新计划:全美总统学者奖(Presidential Scholars)。由于我对艺术的兴趣,因此白宫方面请我选择一位雕塑家,在颁发给获得此项荣誉的学生的总统奖章上设计总统画像的雕刻。
  于是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给所有我认识的艺术家、艺术品商人和艺术评论家打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其中他们提到最多的名字就是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雅克?利普契兹(Jacques Lipchitz)。利普契兹当时居住在纽约,当我打电话请他为总统雕刻一幅画像时,他立刻很愉快地同意了。“非常荣幸,”他说。
  

第一章 文化:视觉文化正在占领世界(16)
杰克?瓦伦蒂(Jack Valenti)(后来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的主席,当时是约翰逊总统的私人助理)为我提供了许多关于总统的素材,当然都是形象比较好的。我带着它们去了利普契兹,他打算先做一个初步的陶土雕塑。利普契兹又要求去面见总统,以便“为雕塑赋予生命”。我本以为这有点难度,但是白宫方面的消息说总统已经同意。
  当时约好的见面时间是星期一,于是在我在前一天到纽约把利普契兹接来,安置在白宫附近拉法耶公园(Lafayette Park)对面的海亚当斯酒店(Hay…Adams hotel)。结果星期一我们在休息室等了好几个小时,却在最后被告知总统那天没有空。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好几天:去酒店接利普契兹,走到白宫,等待,再跋涉回酒店。当时已经八十多岁的利普契兹一天比一天疲惫,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
  终于在星期五的晚上八点左右,我们被告知虽然总统仍然事务繁忙,但是我们可以在他批阅文件的时候进去旁观。一见到总统,利普契兹立刻变得活力四射,迅速地修改12英寸大的初步雕塑。约翰逊总统几乎根本没有留意我们。
  在回酒店的路上,利普契兹因为见到总统而兴奋异常。“他真是一个强硬的人物,”他说。
  一个星期之后,我去了纽约带回了最终的雕塑。利普契兹刀下的总统果然是一个非常强硬的人物。我们在白宫西翼(West Wing)沃尔特?詹金斯(Walter Jenkins)(当时的白宫办公室主任)的办公室中打开了它,当时还有办公室的几个其他人员在场。打开后,我们都被惊地瞠目结舌,最后詹金斯的一位助手打破了沉默:“总统看到这个雕塑,利普契兹就真的要有麻烦了。”
  果然不出我们所料,总统十分不满。非常不满。但是第一夫人为我们挽回了局面。她对总统说,如果拒绝利普契兹的雕塑就会在艺术界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他们是总统的重要选民。虽然总统不懂艺术,但是他懂政治,于是第一夫人的话奏效了。
  在日益增长的视觉需求中拓展机会
  全球化和不断发展的视觉艺术的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行业:自由国际艺术策划人,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策划越来越多的艺术展览。以往,艺术馆的馆长都是固定为某一个博物馆服务的,但是现在他们中的佼佼者已经摆脱了这种束缚,成为自由策划者,为全球每年的200多个艺术双年展服务,其中包括在约翰内斯堡、伊斯坦布尔、开罗、韩国光州、台北、横滨和上海(还有广州和深圳)等地的双年展。
  颇受人们尊敬的艺术杂志《艺术与拍卖》(Art+Auction)十分推崇一位瑞士策划人——哈洛德?塞曼(Harald Szeemann),他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了一位自由策划人,发明了进行大型艺术展览的商业模式。是他使卡塞尔的文献展(Documenta in Kassel)获得了新生,并且策划了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开放》(the Aperto at the Venice Biennale)专题。成立于1893年于威尼斯双年展是最早的双年展, 宗旨是办成世界艺术品博览会,于1896年举办了第一次展览。据《艺术与拍卖》报道,《开放》是一次百科全书式展览,“符合双年展的核心宗旨:突破以国家为单位的展览形式(19世纪世界博览会的模式),重点培养年轻的不知名艺术家。”现在大部分参加巡回艺术展出的行家们都参加过几次双年展先祖:威尼斯双年展的展出(从20世纪80年代后的展出我只有两次没有参加),而它的子孙们已经分散在世界的各个地方。
  但是,不管双年展有多么频繁,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