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再启动-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媲奥叫蚩兀砍沙な鞘裁矗砍沙げ唤鍪悄晁曷龀ぃ匾氖悄谛乃刍囊桓鲇忠桓鑫屎怕氐玫酱鸢浮

    当你的答案越来越多,当你的问号开始慢慢地被抻直的时候,你就是在成长。最小的时候可能在读《十万个为什么》,获取一个又一个答案,如果没有那些书,答案不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就永远像是一个仰望星空的孩子。虽然在这一生当中葆有好奇,葆有问号,永远是一个最重要的事情,但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你的一个又一个问题不能得到解答的话,成长怎么可能变成现实呢?从你最初好奇的一加一等于二,到后来一加一等于二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学题,而是人生,是大的哲学,是你如何去捍卫常识;当别人因为自己的利益,能喊出一加一等于三,甚至等于四的时候,你还有勇气去坚持说一加一等于二。你想想我们走了多远的路程了。从最初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小学的数学题到后来与常识、与正义、与真理有关,如果没有那一本又一本翻开的书,你怎么可能有这种成长呢?总有人问我读书有什么好处。我说用几个“解”来回答你吧,它可以解惑,它可以解气,有的时候你有很多这种郁闷和生气,打开书看到有与你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或者古人甚至都提前把那种呐喊替你发泄出来,你就觉得挺解气的。

    另外,还解决你的很多挣扎和困惑。翻开一本又一本书的时候,你看到答案,拥有了一种解决的方案,道路变得更加清晰了。当然千万别忘了,看书还有另外的功能,那就是有的时候还解闷。哪怕现在人们开玩笑连解手的时候,都需要有那些看起来不那么累的书能陪伴你度过人生当中永远不会没有的这种时光。一天总是琐碎的,但是累加在一起却可能会获取很多知识,因此,我觉得一个能提供这么多“解”的书,会帮助一个又一个人更好地走这样一个成长的道路。

    在我们寻找的无数答案当中,最后一种答案可能非常的重要。它帮助我们寻找到平静和幸福,我们可能都记着这样的一句话,“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那是一个屈辱的时代。但是现代在物质大潮快速奔涌而来的时候,这句话可以稍微地变一变了,变成什么呢?

    “中国之大,找到一颗平静的心简直太难了。”但是不平静又怎么可能幸福呢?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周围是乱的,自己的心里也是乱的,当你打开书想在书里找到平静的时候,最初几页是很难的。但是当最初的几页慢慢读进去了,你就觉得好书真像是一堵又一堵的墙,开始慢慢地升腾起来,把外面的车水马龙还有那些喧嚣的声音都阻拦在了外面。这个时候,你觉得那颗躁动的心慢慢地安静下来,这个世界你似乎又可以在白纸黑字里闻得到花香,听得到鸟的声音,大自然仿佛又回到了你的身边。更重要的是没有平静怎么可能幸福呢?

    那么,幸福与读书、与平静有什么关系吗?很有关系,幸福是由三个关键词构成的,那就是物质、情感和精神。只有物质基础、情感依靠、精神支柱这三种因素的分数都不错,加起来你的幸福指数才高。而读书与这三者紧密相关,“读书无用论”的论调早已经慢慢消散了,那个时代也结束了。

    早有调查显示,人们读书和知识获取的水平和你的工资收入是成正比的,我想只有你的读书足够多了,你才会更有创意,才会更自信,你才会更有底气,才能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书读得多了,你在情感方面会是一个充沛的、获益很多的人,你的依靠会更充实,更重要的是在读书中会寻找到我们的信仰和精神支柱。中国人的信仰千百年来并不是仅仅靠宗教来支撑的,它就在唐诗宋词当中,在爷爷姥姥讲给你的故事里,在《三国演义》里,在《红楼梦》里,在《西游记》里,在无数的经典书籍当中,至今依然被文人用那种美丽的方块字写在字里行间。

    读书读久了你总会信一些什么,信一些什么就有了敬,有了畏,因为信仰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敬畏”二字。有了敬,有了畏,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要去做,知道什么是不好的我不能逾越它,就如同社会这条奔腾的大河两边有了安全的河床,敬和畏这两个河床在,不管这条河流如何奔涌,总是安全的。我们现在正处在慢慢建两边河床的过程中。

    因此,如果更多的中国人能够多读书,能够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能在这里慢慢找到幸福感并且找到自己的话,中国就会变得更好。也许读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读书可以改变很多,可以让我们一个又一个人变得更好。

    当我们一个又一个人变得更好的时候,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第22页 :时代的焦虑
    时代的焦虑

    ◎龙永图

    如今,“焦虑”这个词常常被中国人提起,媒体在说,普通老百姓也在说,大家都很焦虑,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焦虑。

    我们现在之所以焦虑,可能和当下特殊的时代背景有关系,很多人太追求立竿见影的结果,老是喜欢天上掉馅饼,希望得到贵人相助,周围的同学同事有些发迹了,有些升官发财了,变化很快很大,比较之下,焦虑就来了。

    当然,这种焦虑或者说不安,也是可以理解的,最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城市在变化,世界在变化,人心也在变化。

    我们喜欢插队,我们当一米黄线不存在;我们抢出租车,我们在交通灯变黄的时候加速冲过去;我们为了节省五分钟去翻越马路中间的栏杆。我们由亲戚带着走VIP通道进去,因为排队要半小时;我们在机场大闹值班柜台,我们在电话里对着客服人员吼:“马上给我搞定!马上!”我们急急忙忙旅游,急急忙忙拍照,急急忙忙离去。我们走后门,我们送钱。┇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如今我们很急,我们很不耐烦。

    但在我们那个时代,时间好像走得很慢,我们的城市也是一样,很多人都是一辈子在一个单位上班,一个同事能一起共事二三十年甚至更长。

    或许因为我们过去太慢,所以就要加快步伐。

    但是我们在纠正“太慢”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反面的东西,矫枉过正。为了“快”就开始粗制滥造,不注重质量,违背客观规律,所以会出现建的桥不安全,生产出来的食品也不安全,对一切都有一种很难断定它是不是可靠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也导致了人们的焦虑。

    好多年前我在一个全国一些市长参加的会议上,开了一句玩笑,我说,“我们现在造房子造得太快了,也许你们这一代市长的主要任务是建房子,可能你们下一代的市长主要的任务就是拆房子”。当时是玩笑话,但是现在确实有很多房子,刚建好10年、20年就开始在拆,这是对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是不是太快?是不是太迫不及待?是不是在快的过程当中违背了客观的规律?比如说关于动车出事的问题,关于王濛被开除出国家队,这本来是不相关的两件事情,但是我们都感到我们处理问题太着急了。

    比如说王濛的事情。

    前面已说过,她头天晚上犯事,第二天就停止她的训练,这个决定是对的。她违反了纪律,应该受到处分,这对维护国家形象来讲确实是有必要的。但是为什么要那么急着把她开除出国家队?为什么要提出让她停止参加所有的国际国内的比赛?我觉得这个处分做得太着急了。就像是一个县委书记所辖的范围出了事,马上免去他县委书记的职务,不管怎么样,先处分,这种思路是有问题的。处分,是整个调查以后的结果,而不是为了处分而处分。

    问题就出在这儿,咱们不是要真正处理问题,而是要迅速摆平一件事。

    事故出现后的调查也不是出于要真正弄清楚原因,给社会一个合理的交代,而是为了摆平,让大家没有话讲,但这些调查往往是经不住历史的考验的。

    我们住的房子、我们生产的食品,都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现在大家确实应该很好地克服浮躁心态和功利心理,回到事实上来,回到事物的发展规律上来。

    那是不是说既然快了咱们都变得特别焦虑,所以就慢下来?

    我觉得也不是,关键是掌握节奏。

    我特别喜欢看足球,我们看那些非常好的球队踢球的时候,有时候快得简直像一道闪电,但是在中场倒脚的时候是非常慢的,是在等待时机。一个非常好的球队,它就是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把节奏调整得非常好,使得对方一直在跟着它的节奏走,这样对方就乱套了。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评论员说“一定要打出自己的节奏”,这话是很对的,就是你一定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这样,你有时候需要放慢自己的节奏,甚至停下来,这实际上是在调整,在修身养性,在为迎接一个“更快”的时刻做准备。所以掌握生活的节奏、掌握我们中国的发展节奏都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我们搞宏观经济的人也知道,包括中国的领导人和经济学家,一直在考虑中国的发展节奏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在发展,很多新兴经济体包括印度、巴西,它们实际上也在以很高的速度发展。中国是不能慢的,因为我们中国那么多人需要就业,慢了以后就业岗位就会丢掉,这时中国社会就会出现大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在坚持一个理论,中国至少要保持7%~8%的增长速度,不能太慢。但是也不能太快,要掌握节奏,所以才出现了宏观调控。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太快了,所以我们现在要提高银行的利率,要把银行大量的钱冻结起来,主要就是减少整个货币供应量,然后把我们的发展速度降下来。

    说到底,快和慢的问题主要就是要掌握节奏,使快和慢相辅相成,人生也是这样,这样才能够得到一个最好的结果。

    在掌握这个快慢节奏的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就很重要。

    我经常坐飞机,有一段时间北京空管,登机后基本上要等一两个小时才能起飞,我最长在飞机上等了三个小时。坐在飞机上你观察一下,一般来讲老外就是在那儿看报,非常安静地等待,而中国人坐半个小时就开始不耐烦了,一个小时就开始找空姐,问到底怎么回事。

    没有耐心反映了一些中国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遇到一点事情就会焦躁不安,不能平静下来等待或者想办法解决问题。这种心态必然导致自己焦虑不安,同时也会把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传染给自己身边的人。

    还有就是有些人平常浮躁惯了,一些坐在头等舱的大腕、土豪,他们平常到哪儿都是自己到了车就要开,自己到了宴会就要开始,已经不习惯等别人。他就不知道在公共场合,这样的表现是会被人家笑话的。

    我们承受能力这么低下,我觉得都需要看心理医生了,需要很多能帮助解除忧虑的人。

    比如我前一段时间坐海南航空公司的飞机,也是碰上了空管,需要等待较长时间。但是机长非常有经验,他时刻保障信息的透明度。他会说现在我们要排队,在跑道上排队,然后才能起飞。过了5分钟,他跟我们说,现在我们前面还有6架飞机。然后又过了10分钟,他说我们现在前面只有4架飞机了。然后,现在我们前面只有3架了,现在只有2架了,我们很快就能起飞了。这样大家很快就把一个多小时度过了。这种心理干预就非常有效,时刻让大家掌握情况,也提供希望,这就能减少乘客的焦虑。

    这里的关键就是要增强信息透明度,让忍受焦虑的人知晓自己的处境,因为我们害怕的是未知。

    我们在国外坐飞机或者旅行的时候,他们的透明度就做得非常好。我记得我在《论道》节目上讲过一个故事,我一生当中有两次面临死亡的威胁,有一次就是在飞机上。

    那次是从洛杉矶飞往纽约,飞了没多久,飞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机械故障,飞机上的乘务员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现在我们很危险,如果大家要写遗书的话,我们现在就发纸和笔,遗书会被保存在一个非常保险的铁盒子里,飞机烧坏它都烧不了”。那些老外都拿出纸来开始写遗书,当时我脑子是一片空白。但我觉得我是个中国人,不能表现得太过慌张。写遗书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所有的烈性酒可以放开喝,因为平常在国外的飞机经济舱,啤酒都要花钱的,更不要说烈性酒。我看到不少老外写完遗书都喝醉了。

    当然,我们后来安全降落,但这次经历让我终身难忘,尤其对国外航空服务管理的透明度记忆深刻。所以我就觉得怎么使我们的管理在这方面跟上去,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23页 :不要用浪漫的方式勾勒未来
十米十花十书十库十 ;www。7mihua。com
    不要用浪漫的方式勾勒未来

    ◎白岩松

    一位老学者说,人生的真相是5%的幸福加5%的痛苦加90%的平淡。我们都是因为对幸福的渴望而忍受5%的痛苦接受90%的平淡。不同人面对相同的人生会有不同的态度,这取决于如何面对这90%的平淡。聪明的人善于把平淡的日子过得幸福,不聪明的人就会把平淡的生活变成了痛苦,因此聪明人的人生有95%的幸福,只有5%的痛苦;而不聪明的人就有5%的幸福和95%的痛苦。

    接受人生平淡的真相,不管是谁都应如此。比如我,有人可能会说,我有机会站在4000人的面前去表达我的想法,接受大家的掌声,我是幸福的。但我想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份职责和工作。就算是一个校长,我敢打赌他每天所管的事,有90%是他没多大兴趣但又必须要做的。有一次我采访中山大学的校长,他说:“你知道吗?中午的时候经常有老教授来,一脚把我的门踹开,冲我喊,有很多的学生在我门口唱歌,大声喊。我睡得着吗?说完转身就走。”那位校长说他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忙着处理各种问题。

    如果我回到大学校园,我不会再用浪漫的方式去勾勒自己的未来,而是明白生活是平淡的。在大学,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让自己拥有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一种好的思维方式很重要,人云亦云不可能成就大师。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接受教育,使自己有一种反向的思维方式。作为文科生,我也拥有一种理性思维。中学学平面几何时,由于受舅舅的影响,我总是想着用多种方法去求解一道题目,这种思维方式对我后来做广播节目影响很大。大学时期,会有很多名人来学校,但是我们总会用质疑的眼光来看他,向他提出问题,不断调整我们的思维方式,在一个方向上行不通的时候要学会去寻找另外的方向。

    我还会让自己变得更“杂”。大学绝不仅只为我们提供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总是在不断变化,比如新闻方面的知识一直都在更新中。我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