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尽梦境-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面午阳也对上了挡路的匈奴人,仗着朴刀的长度优势,施展“旋风刀”技巧,硬生生地斩断了河套马的马腿。那匈奴人倒是想格挡,无奈弯刀长度不够,根本顾不了马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午阳对自己的坐骑下毒手。

马匹断腿之后发出凄厉的悲嘶声,撕破了宁静的夜空,午阳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赶紧对着马头补上一刀,结果了这可怜的牲畜的性命。尚幸这声短促的嘶鸣并不能盖过已经逐渐远去的大队人马的马蹄声,所以并未造成不良的后果。

那匈奴人落马时不幸被压住了一条腿,失去了腾挪的余地,再也阻挡不住午阳的攻击,两三招之后便被杀死。

至于那个检查篝火的独孤匈奴,在转身回追晓风的时候,便被司马富强从背后使用“暗杀箭”射杀,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至此,东海队基本上已经算是歼灭了这支骑兵小队,仅剩下被晓风砍了手的和撞晕的两个还在苟延残喘,构不成任何威胁。结果此二人性命的人竟是李莎,目的自然是为了两点“箭术”熟练度。

女孩自从黄志出事之后,性格变得果决而刚毅,完全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梦中人战士,不再仅仅是一名需要队友们保护的女军医。她迫切地希望自己的战斗力提升上去,和其他队友一样能够在关键时候发挥关键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一名可有可无的远程火力支援手。

今夜她做到了这一点,在第一波攻击中射杀两人,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以E段位的“箭术”射杀两名D段位的精锐骑兵,直接关系到成败。

说起来这样的结果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也是运气使然,当时匈奴人的注意力都放在突然冲出的张伟和被射杀的同伴身上,完全没有意识到梦中人的第一波打击居然还存在时间差,这才让李莎偷袭得手。

第三夜 中白道战百骑(六)

接下来李莎的任务便是尽快治好队里的伤员,争取在独孤匈奴的大队人马回头攻击这处山坳之前,将张伟和晓风治好。就算不能让两人完全恢复最佳状态,至少也要让他们恢复一定的战斗力。

两名伤员的伤势相比较之下,张伟虽然是见了血,反而伤得不重。李莎帮他先进行简单的止血处理,便将主要精力用于医治发生“交通事故”的晓风。

张伟生性坚毅,肩膀上的伤虽然也会影响战斗力,但是他现在实在没空接受长时间的治疗。独孤匈奴的大队人马尽管已经远去,但是随时会因为发现这支小队失去联络而折回,所以他必须抓紧时间布置防御工事。

“白道”于此山坳的入口宽度不到十米,尽管不宽,但是也不是以东海队寥寥数人能够堵得住的。幸好这是一个喇叭口,外大内小,所以东海队修筑的路口工事可以缩后设置,需要防守的宽度大约是三米不到。

只是这样一来,工事与“白道”之间会形成一处三角形的小空地,足够所有的匈奴骑兵落脚,大大增加了防守的压力。

张伟以他当兵时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亲自指点队友们布置防御工事。尸体、石块、马匹,一件件地被垒在入口处,他利用手边一切可以动用的东西来缩小这个路口的宽度。

这时便轮到残月发挥作用了,这个猛男发动“蛮力”技能,一个人便将重达数百斤的战马尸体扛到路口,又搬来数块大石头,按照张伟的指导摆放。

一番布置之后,这个路口被堆叠出了一座半人多高的临时工事,以匈奴骑兵所骑乘的河套马身高,断然越不过此障碍。骑兵若是下马,战斗力甚至连精锐步卒都不如,可以认为是直接跌落一个段位。

唯一可虑的便是匈奴人的武器不止是弯刀,他们更加令人胆寒的是那沾着马粪的箭矢。此时是386年,他们的同胞一支西迁的北匈奴正在欧洲的匈牙利平原上逞凶肆虐,其中凭借的就是沾着马粪的箭矢。

倒不是说沾了马粪的箭矢能造成更大的杀伤,而是这玩意儿被称为“脏箭”,被射中的人会因为细菌感染而造成高死亡率。东海队的梦中人倒是不虞细菌感染,但若是这近百匈奴骑兵于工事外一齐射箭的话,不管是平射还是抛射,恐怕除了司马富强没有人能够活得下来。

根据被杀死的匈奴骑兵携带的装备,可以判断出他们都只携带了一壶箭。而匈奴骑兵的一壶箭只有十五支,不算很多。但是考虑到人数问题,这十五轮下来,也是足足千多支箭,谁能受得了。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东海队还是死路一条。

对此张伟自然有他的办法,那就是三国著名的计略“草船借箭”。当然,他可不是图谋匈奴人的“脏箭”,而是打算诱使对手尽可能地浪费箭矢,而不是用来对付梦中人。

当张伟的方案提出来后,连司马富强都不得不佩服,立刻着手开始布置。

首先他们在路口工事后面二十米远处的狭道两侧垒起两座可以躲避箭矢的屏障,材料自然是就地取材的树木和大石。然后在这第一道屏障之后十米,又垒起第二道一样的挡箭牌,再退后十米又是第三道。

随后东海队员们又在山坳里砍了几棵胡杨树,截成一段一段的,每段都有差不多一人高度,然后用绳子绑成一串,可以由两人躲在左右两侧的屏障处牵扯着,在黑暗中就好似几个人站在路中间。

当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时,远处的“白道”上传来几声短促的牛角号声,司马富强估计这是匈奴骑兵在与这支探查山坳的小队进行沟通。梦中人们就算猜对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所以估摸着敌人差不多要回头了。

片刻之后,那雷鸣般的蹄声果然是由远及近,正是匈奴骑兵队返回了。

李莎那边已经基本上将晓风治好。再吃一点势力梦境带出来的恢复体力的药品,晓风又是龙精虎猛,跃跃欲试。

抓紧这所剩无几的时间,张伟一边接受李莎的进一步治疗,一边布置待会儿的战术细节。等到匈奴人杀回山坳路口时,他肩上的伤口也才刚刚合拢,总算是恢复了战斗力。

匈奴人很快便来到了山拗口,见到同伴的尸体竟然被用来作为构筑路口的拒马,当下便怒不可遏地准备冲杀进来。一部分匈奴骑兵下马准备清除障碍,其余人则准备路口一旦打开便往里冲。

就在此时,东海队的袭击发动了。司马富强、李莎和晓风三名具备“箭术”技能的梦中人使用匈奴骑兵留下的角弓,而其余四人则使用装填较慢的手弩。他们的远程打击引起了匈奴骑兵的慌乱,直到梦中人的弓射出四轮,弩也射了两轮之后,才开始张弓反击。

东海队的这轮远程打击一共发出了二十支箭矢,尽管做不到百发百中,但是由于匈奴人站得过于密集,也给对方造成超过十五人的减员。

等到匈奴人开始射箭反击的时候,除了已经支起塔盾的司马富强,其余梦中人都躲进了两旁的障碍物后面,毫发无损。司马富强一人顶在路中间,时不时地发一箭反击,而其他队友则在两边扯着那一串假人左右拖动。

由于明暗反差较大,匈奴人又在二十米开外,根本看不清前方晃动的黑影是什么。他们只知道敌人还没死,还有能力反击,便不停地向前方射箭。几轮攻击之后,那串胡杨树干假人身上已经扎满了箭矢,若是换做真人站在那里,早就死得僵了。

这时候,密集的箭雨终于射断了两边扯动的绳子,于是那串假人倒在地上,再也动不起来,只剩下司马富强一人孤零零地顶在路中间,被箭雨压制得全然没有反击的机会。

匈奴将领眼见山坳里的反击停止,便令手下暂时停止射箭,向前方抛出几支火把以照亮对方的情况。

火把照亮的那一小片地方并没有任何尸体,只有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几段树干,他们自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第三夜 中白道战百骑(七)

趁着这会儿功夫,东海众人忙贴着路边对方视线的死角后撤到第二道屏障处。眼见匈奴人又打算下马拆除路障,他们便伺机射了一轮箭矢,只是由于太过仓促,这一轮的反击他们只伤了三四名匈奴人,并未取得实质上的效果。

不过匈奴人却是再一次地被他们骗过,朝着三十米远处的黑暗中再一次发动覆盖式的弓箭打击。

如此反复挑衅,匈奴人的箭矢竟被耗得所剩无几,直到那员无名将领发现,才赶紧放弃这种毫无成效的手段。

此时张伟的目标已经达成,匈奴骑兵队现在尽管还有剩下那么一些箭矢,但威胁已经远不如一开始那么大了。接着他又让晓风抓着午阳那面小圆盾护住要害部位,然后很嚣张地去火把照亮的地方晃了一圈,诱使匈奴人射箭之后,利用他的“速度”和“身法”技能躲开箭矢。

反复两次之后,也不知道匈奴人是耗光了箭矢,还是说他们已经知道箭矢的打击对这些“鲜卑人”无效,反正再也没有人冲着晓风射箭。

这时候东海队诸人一涌而出,目标自然是堵住路口工事,防止匈奴人整群突入这片山坳。只要保证双方的接触面最小,梦中人们便能利用段位优势守住路口,在尽可能多地对匈奴人造成杀伤之后,甚至还能反过来成为强势一方而反击出去。

眼见六名“鲜卑人”从黑暗中冲出,独孤匈奴的将领已经知道自己中计白白消耗了许多箭矢,顿时大为光火。不过一看到对方的人数,他的心情又好了起来,认为对方就凭这几人也翻不起什么波浪来,依然是他的囊中之物。

而且据他所知,这队假冒商旅的“拓跋鲜卑”应该有七个人,此时却只看见七个,可见一定是有人已经战死。而且当他看到张伟肩头凝固的大片血污,更是相信这些家伙已是强弩之末,当下命令手下们不要冒进,以防“鲜卑人”突围而去。

张伟眼见对方居然不和自己抢占路口工事,而是反过来采取守势,心里不由得大乐,看来后面的战斗应该要轻松一些了。

至于东海队“失踪”的那一人,自然是李莎,她只有“箭术”这一样战斗技能,与其和大家一齐来到明处,还不如躲在暗处突施冷箭更具杀伤力。

直到梦中人在路口工事后面摆好防御阵型,并没有一丝突围的意思,独孤匈奴将领才再次意识到自己判断错误,赶紧让手下对工事发动攻击,但是却为时已晚。

东海队以残月居中,依靠大锤的强劲威力力矩中路,通常是一锤子下去,就能连人带马地砸翻一名匈奴骑兵。

而司马富强换上那面半人高的大盾,负责守护残月的左路,以免他被敌人的冷箭偷袭。

午阳则立于残月右侧的位置,一手朴刀一手小圆盾,攻守兼备。

由于工事阻隔,张伟的爪子没有用武之地,则拿了黄莺的齐眉短枪站在司马富强左侧辅助攻击。

晓风的四尺长剑也不够长,隔着工事基本没有什么攻击力,他作为机动力量对前排的四人随时进行救援。

而黄莺已经换上了丈二长枪,站在残月的侧后方,利用武器的长度优势配合前排人员攻击工事对面的敌人。

如此一来,东海队的防线可谓是固若金汤,让匈奴人无处下手。

根据匈奴人事先得到的情报显示,这队冒充商旅的“鲜卑人”并未携带长兵器和重兵器,在他们想来要追缉的敌人也就是贴身带着把弯刀而已,何曾想过梦中人有“武器袋”这么一个可以贴身携带大型武器的宝贝。

所以他们出动的这支追击队伍也只配备了弯刀和弓箭,从未想过要打这么一场攻坚战,此时便有些措手不及,一连折损了数人。

这处路口距离太短,而东海队构建的路口工事又太高,匈奴骑兵根本无法发挥其高速冲击的优势,又因为刚才的错误判断而几乎耗光了箭矢,此时对于梦中人固若金汤的防守竟是无计可施。

他们就算突施冷箭,也会被专注于防守的司马富强以及负责协调的晓风所发现,基本上构不成威胁,反而是李莎在暗处放箭对匈奴人的威胁更大一些。

匈奴将领也想过收集地上的箭矢,看看能不能凑够一轮覆盖射击所需要的数量,但他们立刻无奈地发现东海队所使用的弩矢要略短于角弓能用的箭矢,若要强行使用,势必不能拉满弓,这样一来就几乎没有什么杀伤力可言。

时间拖得越久,匈奴人的损失就愈发惨重,加上前面折损的近三分之一人马,此时他们只剩下一半的战斗力,可是梦中人们看起来依然是生龙活虎,恐怕就算将剩下的五十人都杀光也不会累。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按照司马富强的战力计算方法,失去了马上优势的匈奴骑兵此时战力已经被东海队反超。只要继续这么耗下去,梦中人们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眼看着打不赢对手,匈奴将领也不是那种一根筋的人,他立刻招呼手下后撤,暂时脱离路口工事有利于梦中人的战线,在“白道”上摆出一道防线。他的职责是防止眼前这些人翻越阴山去往贺兰部,而不是必须将他们剿灭于此,所以他耗得起。

另一方面,匈奴将领又派一名负伤的骑兵下山去求援,只要大部队带上相应的武器和箭矢,眼前这些“鲜卑人”也休想有好果子吃。

这样一来,东海队便失去了长兵器和重武器的优势,若是主动翻越路口工事进击匈奴骑兵,对方又会重获骑战优势,就算梦中人有机会突围,也承受不住伤亡损失。至于和对手耗时间,那更是不可取,所以他们必须有一个打破僵局的手段。

司马富强和张伟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远程打击手段,梦中人们再一次全部换上弓弩,但毕竟他们“箭术”段位太低,七个人加一起才3个E段位,偷袭时候还行,阵地战时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而且梦中人的箭矢也不可能是无限多的,和匈奴骑兵一样,他们携带的箭矢也有固定的数量,也就是二十支而已。这个数量是由“武器袋”决定的。

势力梦境出产的“武器袋”若是用于携带远程武器,如弓或者弩时,可以同时在里面装入二十支箭矢,比匈奴人的箭壶容量稍微大一点。至于携带其他类型武器的“武器袋”,即便只是一把匕首,也无法额外容纳其他东西,这是梦境世界的规则。所以除非东海队进入战争梦境之后另行补充弹药,否则每人就只有这么多弩矢可用。

这样算下来,东海队一共携带了一百四十支弩矢,几轮效果糟糕的攻击之后,已经几乎耗尽,却只是伤了个位数的匈奴骑兵。剩下为数不多的几支,他们也不打算继续浪费下去,总得留些以备不时之需的。

身后的山坳里倒是有上千的箭矢,但是这些东西他们不打算使用。因为搞不好会弄巧成拙,杀敌不成反给对手送弹药。

第三夜 中白道战百骑(八)

双方就此陷入了僵持,梦中人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另想办法,干脆在路口工事前开了个小会,以商讨对策。

张伟首先分析目前的形势,“对方已经派人下山求援了,他们显然是想要这么耗下去,以不变应万变。但是我们肯定是耗不起的,所以目前只能是选择主动出击。”

“如果我们需要突围的话,就必须拆掉路口工事,然后骑马冲出去。这样一来,对方肯定知道我们要干什么,必然早有防备。若是要马上对战,又四面受敌的话,我们肯定不能全身而退。”司马富强分析到。

“唉,如果你们都能和我跑得一般快就好了,我们可以不用战马的。”平时没有什么好见地的晓风突发奇想。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张伟顿时两眼放光,“没错,就这么办!我们给匈奴人来个出其不意!”

随即他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并且与队长一起构思了一个作战方案。这方案有些风险,但无疑是目前最有可能打破僵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